【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啟發性教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意  義: 通常啟發式教學,是針對傳統注入式教學而來的。名稱似取自孔子的「不憤不容,不悱不發」的意義。 它是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由教師提出問題,使他們運用思想去解答,分析、批評、推論、判斷和歸納,因而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經驗逐漸擴張,思想更為靈活,而避免被動消極地接受教師的注入和傳授。 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對於啟發法就很重視。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並用,則相得益彰。學而不思,則所學得的是零碎的死知識,無法用以適應環境;思而不學,則陷於空想,也不能有所成就。又說:「不憤不容,不排不發」,要學生思索不得而憤懣,教師才為開通;學生辭不達意而惆帳,教師才為他分析歸納。孔子認為教師如果不啟發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發生尋求解答的動機,而一味灌注知識,學生也不會有什麼心得,所以他教學時也多採用啟發法。論說中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便是孔子和弟子問題辨難。例如問孝(為政篇)、問仁(雍也篇)、問政(子路篇)。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啟發性教學孔子注入式教學經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