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林逢祺、洪仁進/主編 -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

主題:教哲各學派代表人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唯物主義(materialism):馬克思相對於黑格爾而言。馬克思在哲學方法上承繼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但是在思想內涵上,馬克思卻反對黑格爾所說,歷史進步是由「精神力量」推動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馬克思關注的是物質的交換與生產,因此人們將他的思想定位為「物質主義」(materialism) 的思考方式。而馬克思所引用的黑格爾辨證法,也因為衝突的方式從精神力量修訂成為經濟(物質)的力量,因此被人們稱為「唯物辯證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 補充:在伍振鷟《教育哲學》提到的「唯物主義心靈論」將「心理學的行為學派」劃分進來。主張無心靈的存在,試圖將思想視為大腦的機能作用,刺激反應連結。代表人物:赫序黎T.H.Auxey、霍布斯Thomas Hobbes、巴夫洛夫、華生Watson。 理想主義(Idealist)又稱唯心主義、觀念主義:柏拉圖、萊布尼茲(Leibniz)、柏克萊(Berkeley)、黑格爾(Hegel)、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形上學」為核心概念。 理性主義(rationalism):代表人物:希臘三哲與Descartes(笛卡兒)、史賓諾沙(Spinoza)理性主義:知識是天生的,所以要挖掘出來 經驗主義(empiricism):普羅太哥拉斯-人為萬物尺度、依比鳩魯-知識來自個人與外界互動、Bacon(培根)、Locke(洛克)、Hume(休謨)(心靈原子論)、赫爾巴特(觀念聯結論) 經驗主義:接收到什麼訊息就學到什麼 批評主義Criticalism/ 批評哲學Critical philosophy:康德、黑格爾(正反合辯證) 「折衷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自然主義(naturalism):代表人物:Rousseau(盧梭)、裴茲塔洛齊、福祿貝爾、蒙特梭利、巴斯道(J.Bassedow) 文化主義(culturalism):Wilhelm Dilthey(狄爾泰)、李特(Litt)、Spranger(斯普朗格)。 國家主義:凱興斯泰納(1854~1932)Kerschensteiner、   新實用主義(Neo-Pragmatism):懷德海(Whitehead)-學習節奏論實在主義(Realism)又譯為實在論、唯實主義:亞里斯多德、聖多瑪斯、康門紐斯、洛克、赫爾巴特Herbart、羅素、休姆、培根。對人文主義流於形式的反動: 補充:科學革命後的唯實主義   人文唯實主義 社會唯實主義 感官唯實主義 代表人物 米爾頓 孟登 威夫斯、康門紐斯 教育目的 從古文中體認生活 要能處理生活問題 探索自然的知識 教學 內容 1.重視方言的價值 2.重視課程的廣度 1.重視旅行教育 2.強調衛生保健重要 1.由感官來探索自然 2.強調直觀教學法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代表人物:齊克果(S. Kierkegaard)-存在主義之父、雅士培Karl Jaspers、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用現象學方法闡明存在、Sartre(沙特)-創「存在主義」名詞、卡謬-薛西弗斯(Sisyphus)、布柏Martin Buber「我─汝」關係、尼采(F. W. Nietzsche)-精神三變實用主義(Pragmatism):皮爾斯(C.S. Peirce)、詹姆斯(W.James)。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或稱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代表人物:Dewey(杜威)認為知識乃是行動的工具,用於解決問題。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克伯屈(W.H.Kilpatrick) 觀念分析學派(conceptual analysis):代表人物:Peters(彼德斯)-教育三規準、赫斯特(Hirst)-知識分七種、謝富樂( Israel Scheffler)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代表人物:羅素(Bertrand Russell)、Wittgenstein(維根斯坦)、費格爾(Herbert Fiegl)、弗朗克(Philipp Frank)、石里克(Moritz Schlick)、卡納普(Rudolph Carnap)以及艾耶爾(A. J. Ayer)邏輯實證:搞清楚別人在說什麼就能獲得知識   詮釋學(Hermeneutics):存在主義海德格、雪萊瑪赫(F.D.E. Schleiermacher、文化主義狄爾泰Dilthey、Gadamer(高達美) 現象學(Phenomenology):E. Husserl(胡塞爾)、薛爾茲/蕭茲/舒茲( Schultz)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稱象徵互動論:庫里Cooley-鏡中自我、米德mead-自我發展、布魯默Blumer-創「符號互動論」名詞、高夫曼goffman-劇場理論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又稱圖騰主義:代表人物:索緒爾、李維史陀、皮亞傑、伯恩斯坦 (B. Bernstein) 。後結構主義:代表人物:Derride(德希達)-解構、Foucault(傅科) 後現代主義(post-structuralism):代表人物:Foucault(傅科)、Lyotard(李歐塔)、Rorty(羅狄)-無鏡哲學、吉洛斯/季胡(H. Giroux)『教師為轉化型知識分子』、連琛(Dieter Lenzen,1947-)的反思教育科學、弗瑞勒/傅雷葉(Paulo Freire)《受壓迫者教育學》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又稱邊界教育學:艾波(M. Apple)《意識形態與課程》、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文化霸權》、Pierre Bourdieu(布迪爾)文化再製&文化資本、包爾斯與金提斯(Bowles&Gintis)《社會再製》麥克拉倫(P. McLaren)、後現代Giroux、Freire(弗瑞勒) 綜合批判理論、新馬克思文化批評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第一代主要人物:Horkheimer(霍克海默)-批判工具理性、Adorno(阿多諾)-跨美學批判、L. Althusser(阿圖塞)《意識形態與國家機器》、馬庫色(H. Marcuse)-單向度的人。第二代代表人物:J. Habermas(哈伯瑪斯)「理想言說情境」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泛指二次戰後的各式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潮,也可狹義的指向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也可稱為「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反學校化(deschooling theory):代表人物:Illich(依利希)、威里斯(Paul Willis)、尼爾(Neill)-夏山學校   人文主義(Humanism):佩脫拉克、伊拉斯莫斯新人文主義(Neo-Humanism):席勒、歌德。反對當時自然主義(Naturalism)和理性主義(Rationalism)而起(約啟蒙時代後期)。 人本主義:馬斯洛、羅傑斯 、尼爾(Neill)-夏山學校這裡泛指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代表人物:Hutchins(赫欽斯)-閱讀經典、Adler(阿德勒)-派代亞計畫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代表人物:柏格萊(William C. Bagley)、拜士投(Arthur E. Bestor)、鮑比特(Franklin Bobbitl)、布立克邁(William W. Brickman)、布立格(Thomas H. Briggs)、布勞德(Barry C. Broudy)、柯南特(James B. Conant)、克萊浦(Harold Clapp)、第米亞希克維區(Michael John Demiashkevich)、霍恩(Hernam Harell Horne)、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查德(Charles H. Judd)、坎德爾(Isaac L.Kandel) 、穆利遜(Henry C. Mauison)、烏利希(Robert Ulich)、伍德龍(Paul Woodring)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代表人物:Ernst Von Glaserfeld(凡‧葛雷謝爾斯費爾德)建構主義:個人主動建造的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進步主義教育家-孔茲(G.S Counts)、未來主義-杜佛勒(A. Toffler)、反學校-Illich(依利希)、重建主義倡導人布蘭梅爾(T. Brameld) 後殖民主義:薩依德(Edward WSaid)、史碧娃克、巴巴。未來主義:杜佛勒(A. Toffler)女性主義:姬莉根(Gilligan)、諾丁(Noddings)、特朗托(Tronto)、波瓦(Veavoir) 考題有時會提到以地名為主的學派:   各地學派 分析哲學以德國數理邏輯學家弗雷格(Frege,1848~1925)的觀點為直接思想先驅,弗雷格所創立的數理邏輯成為分析哲學的研究工具,他的語言哲學觀則直接影響後來的分析哲學家。 (1)邏輯實證論-劍橋學派:羅素(Russell)吸收弗雷格的思想,提出邏輯是哲學的本質,哲學的任務是對科學語言作邏輯的分析。維根斯坦Wittgenstein。 (2)邏輯分析學派-維也納學派:受維根斯坦著作影響的有石裏克Shlick、卡爾納普Carnap、紐拉特、韓恩、費格爾等人。 ※倫敦學派摩爾G. E. Moore提出哲學的任務在於對常識和自然語言的日常用法作分析。 (3)觀念分析學派→倫敦路線:1960年代學借來稱呼皮特斯(Peters)和赫斯特(Hirst)為首的教育哲學研究社群,重視理性啟蒙。 (4)觀念分析學派→哈佛學派:謝富樂(Israel Scheffler)。 (5)新馬克思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以批判資本主義的觀點看社會。Horkheimer(霍克海默)、Adorno(阿多諾)、L. Althusser(阿圖塞),第二代Habermas(哈伯瑪斯) (6)符號互動論→芝加哥學派:湯瑪士(Thomas),帕克(R.Park),米德(Mead),庫里(Cooley) 。 (7)完形心理學→柏林學派:馮德W.Wundt、寇爾白O.Kulpe、魏泰默Max Wertheimer、考卡夫(Koffka)、柯勒(Kohler)。主要是後三者魏泰默Max Wertheimer、考卡夫(Koffka)、柯勒(Kohler)一起進入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工作,而被稱為柏林學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進步主義經驗主義理性主義自然主義實驗主義觀念分析學派存在主義實用主義文化學派實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