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徐喬-經濟學

主題:社會學習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還是感覺怪怪的....如果記者 有學習楷模的行為 ,且被表揚,才算是增強歷程題目並沒有提到記者有行為 .....??------------------------------------------比較詳細的資料班都拉於西元1925年生於加拿大,大學主修心理學於二十八歲獲得博士。在學期間深受米勒、達拉兩位所著「社會學習與模仿」一書的影響,奠立其後來發表「社會學習理論」的基礎,是為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  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基礎,其產生乃是個人在社會情境中,觀察其他人的行為模式或行為後果,而獲得的間接學習。學習的對象是『楷模』,學習的過程是「模彷」,觀察他人行為獎懲後果,因而獲得的增強是「替代性增強」。  他認為觀察學習不需要增強,觀察學習是因為觀察到『楷模』的行為方式與結果而發生。  班都拉認為『影響學習有四個歷程』:  〈一〉、注意歷程﹝attentional process﹞  班都拉認為『觀察得到的行為 ,才能被學到。』選擇注意受到下列影響;  《1》個人感覺能力  《2》個人先前的增強經驗  《3》楷模的特質  等等的影響。  〈二〉、保留歷程﹝retentional process﹞  從觀察中所獲得的訊息,為了產生助益,必須加以『保留』。班都拉認為『保留』藉著『意象和語文』兩種表徵來儲存,其中大多數正式行為的認知過程,是以語文而非視覺來保留。  事實上在記憶中,二者常難於區分。  〈三〉、行為產生歷程﹝behavioral production process﹞  行為產生歷程決定將已學到的行為,轉化為:行為表現的範圍和程度。但是我們以認知方式所學到的大量資訊,常因各種原因而不能將它變成為行為。因此,個體在模倣『楷模』的行為之前,需有一段認知的複誦﹝rehearsal﹞過程。在這過程中,個體將會觀察本身的行為,並拿來與記憶中的『楷模』經驗進行比較,發現其中差異,並進而加以修正,逐漸使個人的行為倣同『楷模』的行為。  〈四〉、動機歷程﹝motivational process﹞  班都拉認為增強作用有兩種功能:  1、使個體產生期待:  假如他們的行為表現能如『楷模』一樣,他們也能享有同樣的增強。  2、使學習轉換為行為表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一〉、注意歷程〈二〉、保留歷程〈四〉、動機歷程三〉、行為產生歷程保留歷程動機歷程替代性增強楷模模彷注意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