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教育基本概念_SAMPLE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_SAMPLE目錄

考古題彙整#1792
教育專業難題彙整20100613#1794
102學年度暨南大學教育學程甄選考古題#21250
易錯題35 2011/06/06#4867
98年易錯題PART 1#1284

返回

1年-考古題彙整#1792

A 教育心理學家Hayes & Flower(1980)發現放聲思考對寫作之學習成效有很大幫助,他們根據放聲思考原案(thinking aloud protocol)進行原案分析的結果,找出寫作的重要心理歷程,下列哪種不屬於他們研究的寫作心理歷程? (A)思考(thinking) (B)回顧(reviewing)(C)計劃(planning) (D)轉譯(translating)
B 下列有關教學評鑑的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 變通性評鑑(alternative assessment)之倡議係受到認知學習理論影響(B) 真實的評鑑(authentic assessment)強調在真實生活脈絡中評鑑具體可觀察的實際行為表現 (C) 採取客觀紙筆測驗形式是受到行為主義學習觀點的影響 (D) 在社會文化取向學習觀的影響下,教學評鑑乃走向動態評鑑
D 下列何人曾於1906年在德國柏林附近設立學校,注重人格與個性教育,反對強制與標準化措施,並設有「學生法庭」來處理學生問題,是一典型的「兒童中心」學校? (A)杜威(J. Dewey) (B)蒙特梭利(D.M. Montessori)(C)愛倫凱(Ellen Key) (D)奧圖(B. Otto)
B 何者曾以儒家的「義」「恕」「仁」來對應並詮釋自由、平等、親愛之精神? (A)胡適(B)蔡元培(C)黃宗羲(D)顧炎武
B 為了瞭解學校教室中的時間是如何被使用的,教育心理學家Berliner(1980)進行過一項『新任教師評鑑研究』(BTES)計劃,在這個研究中,以下哪種方式較不可能被其用來表示教室時間的使用?(A)學科學習時間 (B)過渡時間 (C)分配的時間 (D)專注的時間
B 吳清山(民90)在《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指出,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整個學校的行政或者是教學,都應該轉向彈性與創新,而這種改變可分成三個「S 」下列何者不是三個S的範圍 (A) 系統 (B) 敏捷 (C) 成員 (D) 策略
A A.H. Maslow 認為受教育是屬於什麼需求?(A)自尊(B)生理(C)自我實現(D)安全
C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於98 年7 月11 日以後的新規定,公立學校員工總人數在三十四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的多少百分比?(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二 (C)百分之三 (D)百分之四。
B 某學者想瞭解數學學習成就是否存在著「社經地位差異」,請問:他該使用何種統計方法?(A)共變數分析(B)變異數分析(C)t 考驗(D)積差相關
B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簡稱學校教評會)的選舉委員,於任期中經學校教評會認定無故缺席達多少次數,得解除 其委員職務?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B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強調治理國家須以教育民眾為基石的主張,出自下列哪一部經典? (A)中庸 (B)禮記 (C)大學 (D)論語
A 兩宋教育經費的充足與穩定,主要得力於「學田」制度。此一「以田養校」的辦法,係由何人創想而成? (A)孫奭 (B)王安石 (C)范仲淹 (D)蔡京
B 國民中、小學現職合格教師,於最近多少年之內曾受刑事、懲戒處分或記過以上之行政處分者,不得參加校長、主任的甄選?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D 在中國教育史上,對於兒童教育的推動,何人曾提出以歌詩、習禮及讀書作為教學項目,頗富教育創見?(A)程頤 (B)朱熹 (C)陸九淵 (D)王陽明
B 下列何者較不適於人種誌研究的技術?(A)深度訪談 (B)結構性觀察 (C)採用三角交叉法 (D)使用人工製品
C 在實驗研究中,如果採取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若要了解實驗處理對一變項所造成的影響,則其統計分析方法最好是採:(A)變異數分析 (B)積差相關 (C)共變數分析 (D)卡方考驗
B 要發現兩個變項之間既存消長關係的研究方法應採下列何種? (A)實驗研究法 (B)相關研究法 (C)個案研究法 (D)縱貫研究法
C 下列何種實驗設計屬於獨立樣本設計? (A)配對組法 (B)重複量數設計 (C)受試者間設計 (D)同胎法設計
B 在3*5*4的多因子實驗設計中,係指該實驗研究包括:(A)二個自變項 (B)三個自變項 (C)五個依變項 (D)六十個依變項
C 花蓮縣的國民小學因地理環境特殊可分為城市、鄉村以及山第三種類型,如要進行花蓮縣國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態度的研究,宜採用何種抽樣方法?(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 (C)分層比例隨機抽樣 (D)叢集抽樣
A 高登(T.Gordon)所發展出來的教師效能訓練,旨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因此特別重視三種技巧,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A)介入處理 (B)主動傾聽 (C)化解衝突 (D)問題解決
B 團體成員出現較多抗拒、焦慮情形,通常是在團體發展過程的哪一個階段 (A)開始 (B)轉換 (C)工作 (D)結束
A 根據Cooley & Mead的觀點,個人社會認知與下列何者有較密切的關係? (A)社會經驗 (B)社會參照 (C)社會控制 (D)自我控制
C 近幾年教育部推動3Q 達人活動,成為校園生命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所謂3Q 是指:(甲)AQ(逆境智商)、(乙)CQ(創意智商)、(丙)EQ(情緒智商)、(丁)MQ(道德智商)其中的哪三項?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C 某生在一智力測驗上得到IQ130,該測驗的信度為.96,標準差為15,則某生的真實IQ 有95.44%的機會落在下列哪一項分數之間? (A)118-141 (B)121-139 (C)124-136 (D)127-133

返回

1年-教育專業難題彙整20100613#1794

A 下列有關「凱勒計畫」(Kellerplan)那一項敘述是正確的? (A)是以斯肯納學習理論為根據的教學理論與方法 (B)是英國心理學家凱勒所倡議因而得名 (C)主要歷程係讓學生從自我觀察、自我評價以至自我強化 (D)重視教師講解及依能力或學生程度的分組學習。
C 在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中,教師參加進修、研究,得予以獎勵,下列那一項不是獎勵方式之一? (A)列為校長、主任遴(甄)選之資績評分條件 (B)列為聘任之參考 (C)作為教師分級制中教師升級的條件 (D)協助進修、研究成果出版、發表或推廣。
B 為了解決數學程度落差,學校預定辦理課後教育班,並進行數學的分組教學,請問學校要運用哪一種測驗觀點,比較能為學生作適當的安置? (A)標準參照測驗(B)常模參照測驗(C)自我參照測驗(D)期望參照測驗。
A 對於具有「習得無助感」(learnedhelplessness)傾向的兒童來說,以下哪一種敘述不是其心理反應? (A)成功是因為能力好,失敗是因為努力不夠 (B)成功是因為運氣好,失敗是因為能力不夠 (C)成功是因為很努力,失敗是因為能力不夠 (D)成功是因為測驗很簡單,失敗是因為能力不夠
A 艾里克遜(((E))H.(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認為青少年產生角色混淆的原因是: (A)知道自己事實上無法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 (B)不願接受別人對他的意見 (C)不知道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D)不歸屬於任何團體。
D 菲力普(D. Phillips)六六法的主張,請從下列項目中挑選出正確的敘述:a.學生於課前需充分準備、b.每六位學生分成一組、c.各組的主席由同學互選產生、d.教師在六分鐘內提示討論主題或問題、e各小組在六分鐘內提出解決方案、f.教師歸納統整,進行各組優缺點評估。(A)abcd (B)bcde (C) abef (D) bcef。
C 師資多元化後,流浪教師滿街跑,這是長鞭效應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A)誘因衝突(B)資訊不對稱(C)需要的不確定性(D)輸入誤差
C 「教育的核心乃是學生『攝取世界』(appropriate the worlds)的歷程,並藉以擴大學生對實在界的視域。」這是哪一位學者的代表性主張?(A)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B)嘉達美(Hans-Georg Gadamer) (C)呂格爾(Paul Ricoeur) (D)胡塞爾(Edmund Husserl)
A 個人透過對「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成員的學習,以促進個人發展的社會化途徑,稱為:(A)認同 (B)正式的教導(C)機會教育 (D)模仿
A 芬蘭教育體制為世界各國效法學習的對象,對我國而言,芬蘭的教育措施,下列哪一項值得我國學習?(A)中小學師資碩士學位 (B)基本能力檢測(C)12 年國民基本教育 (D)燈塔學校計畫
A 有關「燈塔學校」(beacon schools)的特色,下列何者正確?(A)由英國皇家督學評定的傑出學校 (B)有效期限為五年(C)美國聯邦政府輔導中輟學生的機構 (D)於2005 開始試辦
B 下列關於社會階層化概念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衝突論者主張社會階層化是因為權力與利益分配的結果(B)衝突論者主張職務功能的重要性和待遇高低有必然的關係(C)功能論者認為社會階層化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D)功能論者認為應依成員的努力與貢獻來給予不同的酬賞和權力
A 下列哪一位學者以「傳送者」、「製碼」、「訊號」、「解碼」及「接收者」等五要素來說明教學傳播的歷程? (A)斯蘭姆(Schramm) (B)謝能 (Shannon) (C)史雷芬 (Slavin) (D)麥克魯漢 (McLuhan)
C 下列哪句話是邏輯學或哲學所謂的命題(Proposition)?(A)你有體罰過學生嗎(B)暫時性疼痛管教(C)體罰是違反教育部規定的行為(D)請你不要體罰學生。
A 道德發展理論中,有一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在於了解規則。兒童在此階段認為違反規則所受的處分與造成破壞的程度成正比。稱這階段為道德現實論(moral realism)的心理學家為(A)皮亞傑 (B)郭爾堡 (C)維高斯基 (D)班度拉
D 「中途學校教育實施辦法」的法源依據為何?(A)國民教育法 (B)教育基本法 (C)強迫入學條例 (D)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D 學校為處理學生申訴案件,應設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其中委員未兼行政職務的教師代表,不得少於委員總額的幾分之幾?(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D 當自變項已經發生,而研究者對依變項開始進行觀察,以找出自變項對依變項可能的影響,請問這是何種 研究法? (A)個案研究法 (B)實驗研究法 (C)歷史研究法 (D) 事後回溯研究法
D 諮商心理師讓個案盡情說出自己的想法、感覺、痛苦經驗和隱藏在內心中的感情、慾望等,這是採用下列 那一項心理分析的技術? (A)移情分析 (B)抗拒分析 (C)解釋 (D) 自由聯想
C 十九世紀前期歐洲各國中學的教育內容以何者為主? (A)社會學科 (B)自然學科 (C)古典學科 (D) 技藝學科
D 下列有關宋朝書院源起與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立為主,課程官訂 (B)公立為主,課程自主 (C)私立為主,課程官訂 (D)私立為主,課程自主。
B 教師常用的「反應代價」(response cost)是屬於下列何種行為原理的策略 (1)負增強 (2)處罰 (3)正增強 (4)區別性增強。
A 依據特殊教育法規定,對身心障礙國民,除依義務教育之年限規定辦理外,並應向下延伸至幾歲? (A)二歲 (B)三歲 (C)四歲 (D)五歲。
D 課程的發展方法結合了程序和理性的原則,以激發教師與學生的批判意識為目標的課程發展進路是: (A)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展 (B)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發展 (C)社會需求本位的課程發展 (D)行動研究本位的課程發展
D 依據民國 89 年 4 月 25 日所修正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對於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有何規定? (A)不得低於中央政府總預算的 15% (B)不得低於中央政府總預算的 25% (C)應受憲法第 164 條規定之限制 (D)不受憲法第 164 條規定之限制

返回

1年-102學年度暨南大學教育學程甄選考古題#21250

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於何學年正式全面實施? (A)100 學年 (B)101 學年 (C)102 學年 (D)103 學年
D 下列哪一項因素與西方中世紀時技職教育的初始形成密切相關? (A)武士教育 (B)導生制度 (C)教會學校 (D)藝徒教育制度(apprenticeship)
A 下列何者較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國中端所追求的目標? (A)教學正常化 (B)就學社區化 (C)學校優質化 (D)就學免試化
C 下列何者比較不是後現代主義者所支持的概念: (A)多元 (B)差異 (C)普遍真理 (D)他者(Other)
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有三大願景,請問下列何者非其中之一? (A)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 (B)成就每個孩子 (C)厚植國家競爭力(D)引導多元適性發展
B 朱熹的「白鹿洞書院揭示」中提及的「五教之目」是指: (A)陰陽五行 (B)五倫 (C)五色 (D)四書五經
C 教育部組織改造,自何年起設置「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A)100 年 (B)101 年 (C)102 年 (D)103 年
A 杜威的實用主義很強調「經驗」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習應以哪種經驗為基礎,再進到其它種替代經驗? (A)直接經驗 (B)閱讀經驗 (C)抽象經驗 (D)助人經驗
B 下列何者不屬於盧梭(Rousseau)的自然主義教育理念: (A)重視兒童的本然善性(B)重視女子教育(C)以兒童為教育的中心(D)主張自然懲罰說
B 下列何者是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主張? (A)真理是普遍客觀的 (B)對自己真誠 (C)服從權威 (D)本質先於存在
A 國中晨讀 123 運動計畫」係望國中生多閱讀課外讀物,目前已有 800 多所國中參與,占全國中數的八成五之多,請問此計畫希望能在下列何時程內完成 1~3 次的晨讀活動?(A)每週 (B)每月 (C)每季 (D)每學期
A 在涂爾幹(Durkeim)的社會學理論中,下列哪一個概念具有中心的地位? (A)道德 (B)美感 (C)再製 (D)互動
B 「國中晨讀 123 運動計畫」係指下列何時段? (A)早自習前二十分鐘 (B)早自習時間 (C)第一節上課前十五分鐘 (D)各校自訂 時段,以每日上午十二點以前舉行為原則。
B 相較之下,下列何者較不屬於教育社會學中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的重要概念? (A)結構 (B)再製 (C)和諧 (D)穩定
D 王教師依據對怡君的整體印象來評定她的人格特質,結果易造成下列何種效應? (A)比馬龍效應;(B)新奇效應;(C)霍桑效應;(D)月暈效應。
D 政府對經濟嚴重弱勢學生提供比一般學生更多的資源,基本上是哪一種理念的展現? (A)齊頭式的平等 (B)努力就可獲得回報 (C)自由市場競爭 (D)積極性差別待遇
C 依據教育部規劃,國民中學在不增建教室的原則下,全國將統一逐年降低一年級班級學生人數,自 98 學年度起國民中學一年級以幾人編班? (A) 36 人 (B)35 人 (C)34 人 (D)33 人。
B 教育部為了有效紓緩升學壓力,以穩健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了哪一項措施? (A)人權教育 (B)高中職優質化 (C)紫錐花運動 (D)有品運動
C 王老師想將生命教育議題加入所任教的社會領域中,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建議,王老師宜採取何種原則將此議題加入? (A)彈性原則 (B)順序原則 (C)融入原則 (D)外加原則
B 面對學生爭吵事件,以下何者最可能是果斷紀律型的老師所應該說的話? (A)「你們簡直令人討厭!」 (B)「不許吵架,坐下。」 (C)「拜託!不要打了。」(D)「停止吵架,否則要你們好看。」
A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失業人口居高不下,針對家庭遭逢重大變故無力就學的學生,教師可協助清寒獎助學金的申請,請問在國中教育中常見的申請窗口為下列何者? (A)註冊組 (B)生教組 (C)資料組 (D)課務組。
C 下列何者不屬於教育部目前所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的三個層面? (A)課程設計與教學 (B)班級經營與輔導 (C)行政領導與管理 (D)敬業精神與態度
C 下列何者不屬於教育部目前所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的四個層面? (A)課程設計與教學 (B)班級經營與輔導 (C)行政領導與管理 (D)敬業精神與態度
B 哪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 (A)巴比特(Bobbit) (B)嘉納(Gardner) (C)布魯納(Bruner)(D)布隆姆(Bloom)
C 教育部為協助學習成就低落者,所進行的補救教學計畫稱為什麼? (A)友善計畫 (B)築夢計畫 (C)攜手計畫 (D)繁星計畫
A 所謂完全中學是指下列何者? (A)國中部與高中部都有的中學(B)推行九年一貫課程的中學(C)職業類科與普通類科都有的中學(D)完全不需政府經費補助的中學。
D 「舉一反三」是屬於哪一種遷移? (A)形式遷移;(B)立體遷移;(C)垂直遷移;(D)水平遷移。
D 國民中小學學要行政人員中何者不是由老師兼任的? (A)總務主任 (B)設備組長 (C)資訊組長(D)事務組長。
D 九年一貫課程之基本目標是為圓融下列哪三種關係? (A)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文; (B)人與自然、人與自己、人與自然; (C)人與自然、人與自己、人與人文;(D)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
A 學校校務會議的成員並不包括下列何者? (A)主管督學 (B)家長代表 (C)教師或教師代表 (D)校長。
C 目前政策中那一項比較接近家長學校選擇權的理念? (A)基本學力測驗 (B)學區制 (C)教育券 (D)教育優先區。
B 下列那一項非屬於九年一貫課程七大領域之內容? (A)語文領域 (B)資訊教育領域 (C)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D)綜合活動領域。
B 教育部對於未來校園整建過程所強調之原則是下列何項? (A)美侖美奐高雅大方 (B)納入綠建築手法 (C)強調最低成本 (D)建築雄偉成為地 方地標。
C 學校裡的學生自治活動及社團活動屬於下列何項行政業務? (A)教務行政(B)輔導行政(C)訓導行政(D)總務行政。
D 下列何者不是一種教育的「隱喻」? (A)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B)教育即雕刻 (C)教育即塑造(D)我們是教孩子,不是教書。
D 目前教育部在高中職政策上推動的方向為何? (A)結構化 (B)去年級化 (C)專科化(D)社區化。
B 一位老師於學期末舉行期末考試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評量方式稱為: (A)形成性評量;(B)總結性評量;(C)投入評量;(D)階段評量。
D 下列哪一項不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職掌? (A)規劃學校總體課程計劃 (B)決定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節數 (C)決定開設何種選修課程(D)編輯各學習領域的教材。
C 為了測驗學生是否會四則運算,帶領學生至超級市場進行購物,這種評量方式稱之為? (A)實作評量;(B)動態評量;(C)真實評量;(D)檔案評量。
A 課程統整時,去除學科間的界線,以統整社會經驗的方式,呈現合科或廣域學科的型態,以發展學科間或跨文化的學習,此種統整型態稱之為: (A)社會的統整;(B)學科知識的統整;(C)概念的統整;(D)經驗的統整。
A 上課時將學生依其性別、能力等因素,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教師鼓勵成員彼此協助、相互支持,以提高學習成效,達成團體目標,此重教學法稱之為: (A)合作學習教學法;(B)討論教學法;(C)協同教學法;(D)發表教學法。
B 以獎懲來規範學生的行為是以下何者之主張? (A) 孟子 (B)行為主義(behaviorism) (C)人文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D) 杜威(John Dewey)。
B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Erikson)所稱,青春期階段學生所面臨的發展危機為下列何 項? (A)主動 vs.內疚 (B)自我認同 vs.角色混淆 (C)信任 vs.不信任 (D)親密 vs.孤立
B 下列哪一個獎是由全國教師會所舉辦? (A)師鐸獎;(B)super 教師獎;(C)教育芬芳錄; (D)資深優良教師獎。
D 是哪一種主義經常把教育比喻為「生長」? (A)永恆主義;(B)觀念主義;(C)精粹主義;(D)進步主義。
A 提倡關懷倫理學的女性主義學者是下列何人? (A)諾丁斯(N.Noddings) (B)柯爾保(L. Kohlberg) (C)李歐塔(J.-F. Lyotard) (D)康德(I. Kant)。
A 依據師資培育法之精神,我國國民中學師資職前教育學程學分班應修習之學分數至少應為幾學分? (A) 二十六學分 (B)三十學分 (C) )四十學分 (D)五十學分。
D 依據師資培育法之精神,下列哪一項並非我國國民中學師資職前教育學程學分班應修習之課程內容之一? (A)教育基礎課程 (B)教育實習課程 (C)教育方法學課程 (D)教學基本學科課程。
D 為改進高中及高職入學制度,建立多元入學管道,導引國中教學正常發展,下列何者並非現行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A)申請入學 (B)甄選入學 (C)登記分發入學 (D)學區分發入學。
B 哪一項並非學校可以提供的輔導服務? (A)親職教育(B)心理治療(C)團體輔導 (D) 個別諮商

返回

1年-易錯題35 2011/06/06#4867

D Yelon 在「教學的重要原則」(Powerful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一書中指出可運用MASS 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下列對MASS 的敘述那一個是錯的?(A)M 是動機 (Motivation) (B)A 是理解 (Awareness)(C)第一個S 是技巧 (Skill) (D)第二個S 是自我評估 (Self-estimate)
A 在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中,試辦學校應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小組」,下列何者不是該小組所必須包含的人員?(A)學者專家(B)校長(C)教務主任(D)家長代表
C 質性研究典範中常以何種概念來說明內在效度問題? (A)可靠性(dependability)(B)遷移性(transferability)(C)可信性(credibility)(D)驗證性(conformability)
B 艾瑞克森Erikson的八個發展階段論中的那個階段與佛洛依德的發展理論的肛門期相似?(A)信賴與不信賴(B)自動自發與羞澀懷疑 (C)勤勉與自律(D)親密與孤獨
D 近二十餘年來,歐美國家所推行的以學校為本位的經營,隱含著何種教育行政運作的想法? (A)中央集權化 (B)平權化 (C)均權化 (D)分權化
A 93年六月公佈《性別平等教育法》是國內推動性別教育之重要法制基礎,在該法案中,提及「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助,以改善其處境」,此種作法反映了下列何種理念? (A)積極性差別待遇 (B)人文關懷 (C)平等主義 (D)積極行動
A 下列何者是適性教育的具體作法?(A)在高中實施學年學分制(B)加強學生生活教育(C)推動情緒教育(D)加強兩性平等教育
B 下列何者屬於情感的描述?(A)那部電影好棒 (B)那故事令我振奮 (C)我覺得這部電影真該得一座金像獎 (D)這電影真噁心
D 許瓦伯(J.J. Schwab)認為教室內的課程實踐過程,是「課程共同要素」(curriculum common place)之間的統合協調與相互溝通關係,其所謂的共同要素是下列哪些項目的組合:a.教師b.學生c.內容d.方法e.環境f.時間 (A)bcde(B)abcd(C)bcdf(D)abce
A 下列何者是全面品質管理運用在教學效果的檢核? (A)形成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B 魏氏智力測驗 (A)團體智力測驗 (B)個人智力測驗
B 班度拉屬於環境決定論 (A)對 (B)錯誤
A 哪種不是班級經營確定紀律模式作法 (A)用口語回應 (B)用目光回應
A 史頓伯格沒有提到 (A)普通智能 (B)創造智能 (C)實用智能 (D)分析智能
D 下列何者不是增進測驗信度的方法? (A)每個測驗題目均能測出相同的成果 (B)編製具有適當難度的題目 (C)能容納足夠的好題目 (D)測驗施測程序彈性化
A 下列有關對信度係數的解釋,何者可能有誤? (A)分數的全距愈小,信度愈高 (B)題目愈多,信度愈高 (C)難度中等的成就測驗,比難度高的或低的成就測驗有較高的信度 (D)愈能區分高、低成就者的測驗,題目信度愈高。
D 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完整行為目標的撰寫可包括對象、行為、情境(條件)、內容(結果)、標準等項目,惟下列四個選項中,哪一項是撰寫行為目標時不可以省略的? (A)對象 ‚(B)情境(條件) (C)標準 (D)行為。
D .下列哪一項不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職掌?(A) 規劃學校總體課程計劃(B)決定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節數(C)決定開設何種選修課程(D)編選各學習領域的教材。
B 下列何種效度在性質上具有預測性?(A)內容效度 (B)效標效度(C)建構效度 (D)同時效度。
A 下列何種教育理論其教育方法強調反省,質疑、解放意識型態並重建自我主體理性:(A)批判理論 (B)分析哲學 (C)後現代主義 (D)存在主義
C 彼得杜拉克有關「教導型組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由彼得.聖吉所倡導 ‚(B)是科層組織的一種彈性運用 (C)ƒ領導者即是教導者 „(D)由團隊共同承擔績效責任。
B 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的教育學者是:(A)王陽明 ‚(B)程頤 (C)朱熹 „(D)陸九淵。
D 在個別諮商理論中,被稱為「指導學派」的是指下列哪種理論?(A)當事人中心理論(B)折衷性諮商學派(C)發展性諮商理論(D)特質---因素論。
A 縣市為辦理強迫入學事宜,設強迫入學委員會,其主任委員應為何人?(A)縣市長(B)教育局長(C)鄉鎮長(D)校長。
A 依據伯頓(J. K. Burton)和梅里爾(P. F. Merrill)將與教育有關的需要分類,「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公共關係是他們的需要」是屬於何種類別? (A)感知的需要(felt need) (B)標準的需要(normative need) (C)表達的需要(expressed need) (D)預期的需要(anticipated need) 。
B 46.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洗腦與灌輸是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 (B)促進受教者對生態環境之保護,是我國教育基本法明定的教育目的之一 (C)我國的全國教師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之地方教師會加入,始得成立 (D)我國教育制度之規劃設計是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的教育權限
D 各級教師組織成立時,應依據何種法律向主管機關申請報備、立案? (A)教育基本法 (B)教師法 (C)憲法 (D)人民團體法。
A 在一個青少年團體中,團體領導者邀請一名容易對人出現疑心的成員,依序走到其他成員的面前,一一對著他們說:「我不能信任你,所以不敢跟你交朋友」。這樣的輔導方式是基於哪一種理論學派? (A)完形治療 (B)阿德勒治療 (C)認知治療 (D)現實治療
C 王老師採取問卷與訪談兼具的混合型研究設計,針對班級學生的說謊行為進行研究。該研究法的理論基礎,依據Tashkkori與Teddlie的觀點,是屬於何種典範? (A)實證主義 (B)建構主義 (C)實用主義 (D)後結構主義
B 強調鬆綁的教育改革是符應西方1980年代以來的何項運動?(A)去學校化運動 (B)學校重整運動 (C)融合教育運動 (D)學習權與教育權的均權化運動。
B 教師在進行創造思考教學時,鼓勵學生任意利用不同的概念,形成新的創意,如:利用「蝴蝶」和「手機」兩個概念,設計出具有蝴蝶形狀的新款手機,是屬於下列何種創意的產生方式? (A)運用有系統的排列與組合 (B)運用隨機組合的方式 (C)運用「主體附加法」 (D)運用「客體排列法」
D 課程實施時應注意的幾個層面中,李老師能夠認識課程的各種成分,例如課程中所隱含或明示的哲學與價值、基本假定、目標或教材等,那麼我們可以稱李老師已經能注意到課程實施的哪一層面? (A)教材改變 (B)組織改變 (C)角色或行為的改變 (D)知識和理解
C 對於一般學校輔導工作中較常應用的輔導技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個人中心治療法由行為學派的理論發展而來(B)行為治療法不重視誘因的分析、行為的評估(C)理性情緒治療法,治療者擔任主動教導角色 (D)個人中心治療法強調諮商人員要負起治療責任)
B 長期記憶中以一系列刺激和反應配對的方式儲存記憶 (A)情節記憶 (B)程序性記憶 (C)語意記憶 (D)閃光燈記憶
A 科學派理論課程 (A)八比特 (B)泰勒

返回

1年-98年易錯題PART 1#1284

B 以下那位學者從「教育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觀點分析「教學」,並著手開始處理在教學過程中涉及「認知」之解析,並說明了事實、技能、規範教學各有其特色? (A) 梭提士(Soltis, J. F.) (B) 謝富勒(Scheffler,I.) (C) 珍馬丁(Martin, J.R.) (D) 赫斯特(Hirst,P.H.)
D 回流教育屬於較哪一教育體系的一環 (A)國民教育(B)專科教育(C)大學教育(D)終身教育
A 何者不屬於GUILFORD擴散性思考的特色 (A)多元(B)流暢(C)重要(D)原創
A 23.教育心理學家Brown指出,要把後設認知技能教給學生特別困難,但對有效的閱讀卻很重要,以下哪種技能是跟閱讀「無關」的後設認知? (A)專注技巧(B)自我檢核(C)理解監控(D)對閱讀目標的敏感度
C 以下何者不是一份好的測驗所應具備的效度之ㄧ (A)表面效度(B)預測效度(C)接近效度(D)建構效度
C 導正學生目標,哪種班級經營策略比較適合 (A)安排教室環境(B)建立合諧溝通(C)建立教室規則(D)善用獎懲增強
A 性別平等教育三核心,何者不屬於其中一項 (A)性別互相尊重(B)性別人我關係(C)性別自我突破(D)性別自我監控
D 教師適應不同環境,能隨時調整,哪種比較適合其活動 (A)敏銳洞察(B)情緒控制(C)人際關係(D)角色轉換
D 課程隨年級的增長,學習階段的提升,加深加廣的處理,稱之為 (A)繼續(B)關聯(C)統整(D)順序
A 根據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實施通則各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需求選擇 整合自行編輯合適的教科用書和教材,惟全學期使用之自編教科用書應送交哪 一單位?(A)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B)國立編譯館(C)教育部教審會(D)教師研習中心
D 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生活公約,自治活動,培養學生的民主的習慣與知能,合 乎下列哪項原則?(A)準備(B)同時學習(C)自動(D)社會化
C 何者非杜威之主張(A)教育及生長(B)教育即發展(C)教育即啟導(D)從做中學
D 以常識性知識為對象,探討日常生活的態度及行為,了解生活世界的意義, 是哪一種理論觀點(A)結構功能論(B)符號互動論(C)後現代主義(D)俗民方法論
B 英國教育社會學學者M.YOUNG歸納四個社會常用標準何者不正確 (A)重抽象思考輕具體知識(B)重群體合作輕個人知識 (C)重學術知識輕日常生活知識(D)重讀寫輕口語溝通
A 思考教學中培養學生不受拘泥,擴大思考範圍,能觸類旁通或創新,培養學 生哪種能力(A)變通(B)獨創(C)流暢(D)精密
B 有關教學評鑑的敘述何者不適切? (A)變通性評量受認知學習理論影響 (B)真實的評鑑強調現實生活脈絡中平見具體可觀察的實際行為表現 (C)採取客觀紙筆測驗形式受到行為主義學習觀點的影響 (D)社會文化取向學習觀影響下,教學評鑑走向動態評鑑
C 何者不是PARSON(1964)所提導致現代複雜社會進步的要素 (A)民主結社(B)法律系統(C)科學研究(D)科層體制
D 何者並非以往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一? (A)申請入學(B)甄選入學(C)登記分發入學(D)學區分發入學
D 何者不是記憶列單法較常見的技巧? (A)位置法(B)假借字法(C)串節法(D)精緻化
C 桑代克指出,學習最核心的理論是? (A)制約學習(B)工具操作(C)嘗試錯誤D自發恢復
B BERLINER進行新任教師評鑑研究BTES,在這計劃中,何者較不可能表示 教室時間的使用? (A)學科學習時間(B)過渡時間(C)分配時間(D)專注時間
B 某家長觀察到自己的小孩非常喜歡作科學實驗。請問:身為教師的你或妳,該使用什麼 方法來評量,才能確定是否真的如此? (A)口試(B)實作評量(C)模擬測驗(D)適性測驗
D 申論題的評分,必須依據評分參考要點來進行,主要是為了確保評分的? (A)建構效度(B)庫李效度(C)效標關聯效度(D)內容效度
A 根據古典測驗理論,真實分數與誤差分數之間,一般均假設成下列何者? (A)零相關(B)1(C)-1(D)常態分配
D 假設智力的平均數是100,標準差是15,智力低於70時,即為「智障」,請問:有多少 百分比的人可能為智障?(A)5%(B)4.13%(C)3.14%(D)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