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1. 口角炎會在下列維生素缺乏時發生? (A)Thiamine (B)Riboflavin 與 pyridoxine (C)Nicotinic acid 與 nicotinamide (D)維生素C (E)維生素A |
D | 2. 食物代換表中,碳水化合物在各種食物中的含量,下列何者?為真? (A)一份主食(飯、麵包等)中含25公克 (B)一份水果中含20公克 (C)一份脂肪中含5公克 (D)一份肉中含0公克 (E)一份牛奶中含20公克 |
D | 3. 某人每日注射四次胰島素。某日清晨空腹血糖濃度為140 mg/dl。當天睡前中效胰島素之劑量酌增2單位。結果翌日?清晨空腹血糖昇為180 mg/dl。可能的解釋是: (A)測糖方法有誤,應再測一次 (B)黎明現象(dawn phenomenon) (C)與清晨cortisol之分泌尖峰有關 (D)半夜發生低血糖後反彈現象 (E)睡前吃過多食物 |
C | 4. 一部份年青人的成熟發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以下列何種因素之異常有關? (A)第四類葡萄糖傳輸蛋白(GLUT-4) (B)胰島素受體 (C)葡萄糖激 (glucokinase)基因 (D)HLA DR4 (E)Amylin |
D | 5. 嚴重的高滲透壓性非酮性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的治療開始時,第一優先要 使用的藥物是: (A)0.45% NaC1 (B)5% 葡萄糖 (C)胰島素 (D)生理食鹽水 (E)血漿 |
C | 6. 有關糖尿病與動脈硬化的發生機轉,下列何者為是? (A)LDL 糖化後,易與正常的LDL 受器結合 (B)LDL 糖化後,血中半衰期縮短 (C)HDL 糖化後,血中半衰期縮短 (D)糖化膠原(collagen)較正常膠原不易與LDL結合 (E)胰島素抑制動脈平滑肌的增生 |
C | 7. 若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有Microalbuminuria出現時,下列 何者為是? (A)尿中出現microalbumin (微小白蛋白) (B)白蛋白排泄量每日少於30mg (C)應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 (D)應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E)可用Albustix 試紙測量 |
E | 8. 初步代謝乳糜微粒(chylomicron)分解三酸甘油酯的過程,?下列那些答案為真? 1.在肌肉和脂肪組織進行 2.在肝臟進行 3.受三酸甘油酯分解 (triacylglycerol lipase) ? 的作用 4.受脂蛋白分解 (lipoprotein lipase)的作用 5.在微細血管內進行 (A)1 (B)2+3 (C)4 (D)2+4 (E)1+4+5 |
A | 1. 飲食代換表: (A) 一份主食(starch/bread)含15公克醣 (B) 一份水果含10公克醣 (C) 一杯牛奶(240mL)含15公克醣 (D) 一份肉(30g)含5公克醣 (E) 一份油含5公克醣 |
E | 2. 美國心臟學會/國家膽固醇教育委員會推薦的高膽固醇血症第二階段飲食: (A) 脂肪攝食量少於總熱量之20% (B) 飽和脂肪酸攝食量少於總熱量之10% (C)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攝食量少於總熱量之10% (D) 每日膽固醇攝食量容許250至300 mg (E) 每日膽固醇攝食量少於一個雞蛋(每粒蛋黃含220-250 mg膽固醇) |
C | 3. 昇糖素刺激: (1) 肌肉內糖原(glycogen)分解, (2)肝內糖原分解, (3) C-peptide分泌, (4) 胰島素分泌, (5) Malonyl CoA增加 (A) 1 (B) 2 (C) 2,3,4 (D) 1,2 (E) 5 |
A | 4. Apoprotein CII 缺乏時,血中可能會累積: (1)乳糜, (2) 極低密度脂蛋白, (3) 中密度脂蛋白, (4)低密度脂蛋白, (5)高密度脂蛋白, (6)乳糜殘留物 (A) 1,2 (B) 2,4 (C) 2,3,4 (D) 3,4,5 |
A | 5. 有一位病人每日服用20 mg glibenclamide,但空腹血糖仍是250 mg/dL,其肌酸酐廓清率(Ccr)為15 mL/min,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是21 (A) 應該注射胰島素 (B) 可繼續增加glibenclamide劑量 (C) 可合併其他磺醯尿素類藥物 (D) 可合併服用metformin (E) 先減輕體重 |
E | 6. 胰島素非依賴型糖尿病 (A) 與人類白血球抗原有關聯 (B) 胰島細胞間常見淋巴球浸潤 (C) 開始注射胰島素後,應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D) 容易出現酮酸症 (E) 常常阻抗胰島素的作用 |
B | 7. 75公克口服糖試驗之結果如下:空腹血漿糖118 mg/dL, 1小時256 mg/dL,2小時190 mg/dL (A) 此人有糖尿病 (B) 有耐糖障礙 (C) 正常 (D) 需測C-peptide始能確立診斷 (E) 符合MODY診斷標準 |
D | 8. 糖尿病酮酸症 (A) 初期胰島素輸注速度為1 U/kg/h (B) 可用一般尿酮試紙測尿中β-hydroxybutyrate (C) 一般尿酮試紙無法測定血漿中酮體 (D) 通常pH降至7.0以下,始用bicarbonate (E) 開始時Malonyl CoA增加 |
C | 9. Microalbuminuria (A) 尿中出現微小白蛋白 (B) 攝取過多蛋白質 (C) 每日白蛋白排泄量介於30至300 mg間 (D) 每日白蛋白排泄量超過300 mg (E) 每分鐘蛋白質排泄量超過200μg |
C | 10. 飽食中心(satiety center): (A) 位於下視丘腹側核(ventrolateral nucleus) (B) 位於腦下垂體中葉 (C) 破壞後會發胖 (D) 不具胰島素受器 (E) 血糖下降時會活化 |
C | 1. 骨質疏鬆症: (A) 停經後數年內,骨皮質和trabecular bone消失速率相同。 (B) 前臂的single-photon absorptiometry 可以敏感的測知trabecular bone的消失程度。 (C) 停經後數年內容易發生脊椎骨的壓迫性骨折。 (D) 作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時病人所受放射線劑量比single-photon absorptiometry多。 (E) 停經後每日補充500mg鈣即足。 |
C | 2. 利用Harris-Benedict方程式計算休息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時: (A) 不必考慮性別 (B) 不計年齡 (C) 需考慮性別、年齡、身高與實際體重 (D) 整天臥床時,休息代謝率等於每日熱量需要量 (E) 病況嚴重與否,不影響每日熱量需要量的計算 |
E | 3. 某家醫院近年因HHNK來院病人共33人。各人第一次血液生化檢查數據之平均值如下: Glucose 1166mg/dL , Na 144 mmol/L , K 5mmol/L , C1 99mmol/L , bicarbonate 17mmol/L , BUN 87mg/dL , creatinine 5.5mg/dL (A) 多數病人有prerenal azotemia (B) Bicarbonate稍低,顯示合併輕度酸中毒的可能性 (C) 輕度酸中毒之原因可能是hypovolemia引起的乳酸過多症 (D) 酸中毒亦可能由於長時間未進食而引發酮酸症 (E) 以上各項皆可能 |
A | 4. 張先生因昏迷被家人帶到急診處,血壓112/68 mmHg,血中鈉135mM,鉀4.5mM,尿素氮30.8mg/dL,葡萄糖612mg/dL,重碳酸鹽9.4mM,pH 7.16。下列哪一項是錯誤或不適當? (A) 計算有效滲透壓(effective osmolality)時,通常計入尿素氮。 (B) 靜脈注射普通胰島素。開始劑量為每小時每公斤體重0.1單位。 (C) 暫時不注射重碳酸鹽。 (D) 頭一小時注射1~2公升生理食鹽水。 (E) 置入導尿管。 |
E | 5. 昇糖素可以: (A) 活化Acetyl CoA carboxylase (B) 抑制脂肪細胞內三酸甘油酯之分解 (C) 抑制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D) 抑制肝臟生產carnitine (E) 減少malonyl CoA,容許脂肪酸進入粒線體,形成酮體。 |
D | 6. 李女士30歲,曾多次因胰臟炎住院。空腹14小時後抽血,用EDTA處理後將血漿存放在冰箱中。次日血漿上方浮出一層白色乳脂狀物質。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為2000mg/dL。靜脈輸入正常人血漿200ml後數小時,三酸甘油酯濃度降為400mg/dL。李女士缺少甚麼?
(A) 脂蛋白脂肪(B) 激素敏感性脂肪(C)
|
C | 7. 李先生患第一型糖尿病已5年。手術前晚開始靜點滴注射胰島素。午夜後胰島素劑量為每小時0.9單位。1,2,3,4AM血糖各為81,83,80,82mg/dL。如果胰島素之點滴速度不變,7AM之血糖濃度預期大約是: (A) 60 mg/dL (B) 80 mg/dL (C) 110 mg/dL (D) 200 mg/dL (E) 300 mg/dL |
A |
|
E | 9. 下列有關microalbuminuria的敘述,何者正確? (1) 分子量比一般正常白蛋白小的微小白蛋白出現於尿中 (2) 減少蛋白質攝取量即可減輕microalbuminuria (3) 降血壓藥物,特別是ACE抑制劑,可減少microalbuminuria (4) 運動能使白蛋白排泄率暫時增加 (5) 嚴謹的血糖控制反使microalbuminuria增加 (A) 1,2 (B) 1,3,4 (C) 1,5 (D) 2,5 (E) 2,3,4 |
D | 10.某人絕食14小時後,血中總膽固醇濃度為340mg/dL,三酸甘油脂為240mg/dL。適當的治療程序是: (1) 用 fibrates 治療 (2) 用 statins 治療 (3) 先用飲食治療3-6個月後,總膽固醇降為300mg/dL,三酸甘油脂降為210mg/dL (A) 1 (B) 2 (C) 3 後 1 (D) 3 後 2 (E) 3 後 1+2 |
D | 1. 王先生最近偶然發現血中膽固醇濃度為 295 mg/dl,三酸甘油脂為 190 mg/dl (A) 應即開始用 fibrate 治療 (B) 應即開始用 statin 治療 (C) 先請營養師衛教,起初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減為零 (D) 先請營養師衛教,起初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少於 300 mg (E) 應即開始用 statin 治療,同時請營養師施行衛教 |
D | 2. 下列藥物在腸道抑制澱粉的分解,進而降低餐後血糖: (A) 磺醯尿素類藥物 (Sulfonylureas) (B) 雙胍類藥物 (Biguanides) (C) Thiazolidine 衍生物,如 pioglitazone 和 troglitazone (D) Acarbose (E) 小腸分泌的 glucagon - like peptide 1 (GLP-1) |
E | 3. 下列因素減少酮體的生產: (A) 切除胰臟 (B) 增加脂肪分解 (lipolysis) (C) 昇糖素瘤 (D) 胰島素經由刺激肝醣生產 (E) 胰島素增加 malonyl CoA |
A | 4. 有一位病人每日服用 20 mg glibenclamide,但空腹血糖仍是 250 mg/dL,其肌酸酐廓清率(Ccr)為 15 mL/min,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是21 (A) 應該注射胰島素。 (B) 可繼續增加 glibenclamide 劑量。 (C) 可合併其他磺醯尿素類藥物。 (D) 可合併服用 metformin。 (E) 先減輕體重。 |
E | 5. 第一型糖尿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多數合併葡萄糖激
|
B | 6. 妊娠性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由於無法有效控制妊娠性糖尿病,不應積極篩檢孕婦血糖,以免徒增困擾。 (B) 通常在第三個 trimester 出現。 (C) 大多數在產後持續有糖尿病。 (D) 不管懷孕前有無糖尿病,所有妊娠期的糖尿病統稱妊娠性糖尿病。 (E) 為了預防巨嬰症引起的難產,所有糖尿病孕婦應在第36週或更早催生。 |
D | 7. Microalbuminuria,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異常微小分子量的白蛋白出現於尿中。 (B) 第一型糖尿病發病後通常在四年內出現 microalbuminuria。 (C) 出現 microalbuminuria 後大約經過15年才進入蛋白尿期。 (D)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和蛋白質攝取量時,可以改善 microalbuminuria。 (E) 出現 microalbuminuria 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不易患冠狀動脈疾病。 |
C | 8. Metformin,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全部在肝臟代謝後,經過膽管排泄體外。 (B) 飯後 metformin 在肌肉組織促進葡萄糖的有氧代謝。 (C) metformin 抑制肝臟的糖新生,以致週邊組織代謝葡萄糖後產生的乳酸不容易在肝臟代謝成葡萄糖。 (D) 心臟衰竭的病人也可以服用 metformin。 (E) 腎臟功能不好的病人也可以服用 metformin。 |
B | 9. 使用血管升壓素轉換?抑制劑(ACEI)治療糖尿病病人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絲球體內血壓降低 (2)尿中白蛋白排泄量增加 (3)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昇高 (4)通常不影響血糖濃度 (5)血鉀濃度降低(A)1,2(B)1,4(C)1,5(D)1,3,5(E)1,3,4,5
|
E | 10. 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時: (1)不管使用那一種藥物,只要能將血壓降到安全範圍即可 (2)可用大劑量不具心臟選擇性貝他阻斷劑 (3)只要降壓程度相同,不管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或ACE抑制劑,病人之心臟血管疾病罹病率與致死率相同 (4)如果使用利尿劑,應顧及病人血中尿酸,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濃度 (5)中樞神經降壓劑如 clonidine, methyldopa 和 guanabenz 通常不影響血糖和血脂 (A) 1,3 (B) 1,2,4 (C) 3,4,5 (D) 1,3,4 (E) 4,5 |
D | 1. 王先生 50 歲﹐一向健康。最近作健康檢查發現身高160 cm﹐體重 75 kg﹐血壓為 162/96 mmHg﹐空腹血漿糖為 130 mg/dl﹐血漿肌酸酐為 0.9 mg/dl﹐血漿尿酸為 10.5 mg/dl﹐血鉀為 4 mmol/l。 (A) 為了預防痛風和腎臟結石﹐應適量使用 benzbromarone (B) 輕度高血壓很適用 12.5 mg 的 hydrochlorothiazide (C) 腎功能正常﹐應優先使用 allopurinol (D) 應再測空腹血漿糖 (E) 亦可每日使用 0.25 mg 秋水仙素 (colchicine) 預防痛風發作 |
D | 2. 下列哪項措施無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症? (A) 血糖正常化 (B) 降低血壓 (C) 降低腎臟絲球體內血壓 (D) 補償性增加白蛋白攝取量 (E) 使用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抑制劑 |
B | 3. 胰島素的作用包括: (A) 活化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B) 促進肝醣 (glycogen) 合成 (C) 促進無氧糖分解 (anaerobic glycolysis) (D) 促使肌肉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滿足肝臟所需 (E) 增加肝臟葡萄糖新生 |
A | 4. 第一型糖尿病: (A) 若表現 HLA DR3/DR4 基因則得病機會增加 (B) 若表現 HLA DR2 基因則得病機會增加 (C) 剛發病時血中很少出現胰島細胞抗體 (islet cell antibody) (D) 多半與急性細胞溶解性病毒感染 (acute lytic virus infection) 有關 (E)不會在50歲以後發病 |
A | 5. 人胰島素: (A) 因抗體效價低﹐作用時間比豬或牛胰島素短 (B) 注射腹壁時其吸收速度比四肢慢 (C) 注射大腿時其吸收速度比上臂快 (D) 普通短效胰島素在瓶中以單體 (monomeric) 狀態存在 (E) 人 ultralente 之作用時間常達 28-36小時 |
B | 6. 糖尿病控制與合併症試驗:(1) 對象皆為第一型病人,(2) 積極控制血糖可減緩視網膜病變,(3) 積極控制血糖減少微量白蛋白尿症,(4) 積極控制血糖組之心血管合併症稍微增加,(5) 積極控制組每天注射胰島素兩次。 (A) 1, 5 (B) 1, 2, 3 (C) 1, 2, 3, 4 (D) 1, 2, 5 (E) 2, 3, 4 |
D | 7. 糖尿病酮酸症:(1) 血糖濃度不低於 600 mg/dl,(2) 血液 pH<7.35,(3) Malonyl CoA 增加,(4) 稀釋血漿一倍以上後,以尿酮試紙測試,通常仍呈強陽性,(5) 治療期間若血壓正常且血液 pH>7.0,輸注 bicarbonate 與否通常不影響酮酸症的改善速度,(6) 與 HHNK 的治療相似,大量輸液可降低血糖,不一定需要注射胰島素。 (A) 1, 2 (B) 2, 3 (C) 1, 2, 4 (D) 2, 4, 5 (E) 2, 4, 6 |
D | 8. 下列情形皆可能發生空腹低血糖﹐除了 (A) 肝病 (B) 腎衰竭 (C) 腫瘤 (D) 服用糖尿病藥物 acarbose (E) 喝酒 |
B | 9. Lipoprotein lipase 的活性降低時: (A) 血中 VLDL remnant 濃度增加 (B) 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增加 (C) 血中 chylomicron remnant 濃度增加 (D) 血中膽固醇濃度降低 (E) 血中 HDL 濃度增加 |
A | 10. 有關糖尿病腎病變之敘述,何者有誤? (A) 控制血糖可回復 macroalbuminuria (B) 控制血壓可延緩病程 (C) Angiotensin - converting enzyme (ACE) 抑制劑可延緩病程 (D) 如有 azotemia ,蛋白限制可延緩病程 (E) 尚可使用由肝臟代謝排泄的 gliquidone 來控制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