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某國的國旗以橄欖枝和該國領土形狀為圖案, 如下圖所示。該國目前為下列哪個國際組織的會員國? |
C | 2.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在太平洋建立了以(甲)薩摩亞群島、(乙)阿留申群島、(丙)夏威夷群島、(丁)馬里亞那群島等為據點的「四角防線」。其中哪些群島上的原住民,與臺灣原住民一樣,皆屬於南島語系?(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
B | 3.二十世紀時,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土地侵蝕速率,比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平均值增加大約6倍。當地土地侵蝕率的增加,與下列哪項經濟活動關係最密切?(A)露天開採煤礦(B)放牧飼養牛隻(C)採伐天然森林(D)機械耕種小麥。 |
A | 4.酸雨的汙染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最多的地方在英格蘭、阿帕拉契山西麓和華北地區,但酸雨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北歐地區、美國東北部和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造成此種差異最主要原因為何?(A)盛行風向(B)地勢高低(C)日照時數(D)晝夜溫差。 |
D | 5.「這裡非常寒冷荒涼,也很乾燥。由於氣候乾燥,牧場面積必須很大才有足夠草料飼養羊群;遠處的山麓地帶,有美麗的湖泊和冰河。」以上這段描述,最可能是美洲下列哪個地區的寫照?(A)巴西高原(B)拉布拉多高原(C)哥倫比亞高原(D)巴塔哥尼亞高原。 |
C | 6.下圖中甲、乙、丙、丁為2005年臺灣四大區域的人口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該年哪個區域的人口最接近零成長? |
D | 7.下圖是根據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繪製的一幅圖。該圖的圖名最可能是 |
A | 8.食物反映一地的地理條件與文化,在近代交通發達以前,通常不易改變;但有些地區的飲食方式卻在西元八世紀到十六世紀間,有重大的變化,如開羅、君士坦丁堡都屬此類。這些地方飲食文化的改變主要原因為何?(A)宗教信仰改變(B)氣候條件變遷(C)耕作技術改變(D)海外貿易中斷。 |
A | 9.「這個地區的河流都靠降雨來補給流量,冬季水流湍急,夏天河床則成為乾枯空曠的道路。」文中描述的地區最可能位於下列何地?(A) |
B | 10.2006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於11月12日在越南河內登場,討論的焦點是自由貿易和北韓問題。APEC的成員中,以下列哪個地區的會員國為數最多?(A)東亞(B)東南亞(C)大洋洲(D)北美洲。 |
B | 11.臺灣某公家單位出版的地形圖有兩種版本。其中比例尺二萬五千分之一的版本,需要15幅地圖才能涵蓋彰化縣全境;另一版本則只需要5幅。該單位出版的另一版本地形圖,比例尺最可能是(A)一萬五千分之一(B)五萬分之一(C)九萬分之一(D)十五萬分之一。 |
C | 12.下表為幾個國家的哺乳類生物種類數量。根據此表的資料可獲得下列哪項結論? |
D | 13.交通規則與號誌可以反應一個地區現代化的過程,馬來西亞、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的駕駛規則都是「駕駛座在右,靠左駕駛」,這種規則的形成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大?(A)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尊奉左尊右卑的原則(B)習慣從日本進口車輛,因此採用日本駕駛規則(C)皆主張民主議會制,議會表決後採用靠左駕駛(D)都是大英的殖民地,遵循大英的交通管理規則。 |
D | 14.下列首都的遷移案例中,何者主要是係基於邊界的國防安全問題而遷都?(A)七世紀武則天遷都洛陽(B)十九世紀日本遷都東京(C)二十世紀巴西遷都巴西利亞(D)二十世紀巴基斯坦遷都伊斯蘭馬巴德。 |
A | 15.下表為世界主要漁場的漁獲量資料。依據這些資料,下列哪項推論最合理? |
B | 16.下圖為臺灣經建版地圖中的4種土地利用圖例。哪些圖例在臺灣的分布,主要集中於丘陵地區? |
A | 17.下表為4個國家的森林面積與森林覆蓋率。哪個國家最可能是世界紙漿最大生產國? |
A | 18.下圖為某一都市的照片。該都市所屬氣候區最可能出現哪一項特徵? |
A | 19.蝗蟲對農業危害極大,有人將它與旱、澇並列為三大農業災害。依據研究,中國最適合蝗蟲生長的條件,為最冷月月均溫在-4℃以上,年雨量1,000mm以下,且春、秋兩季為少雨季節。下圖是四種農業經營的模式圖。從氣候條件來看,中國若爆發大規模的蝗蟲災害,下圖哪種農業活動的災情最為輕微? |
A | 20.中國哪個自治區的居民,目前產業活動仍以牧業為主,牧業的年總產值高於農業?(A)西藏自治區(B)內蒙古自治區(C)寧夏回族自治區(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B | 21.依據學者研究,在西元五世紀前後,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某族群開始從原居的黑龍江流域,遷往遼河流域。該族群的遷移,最可能與下列哪項環境變遷有關?(A)梅雨季節變長(B)凍土面積變廣(C)平均氣溫變高(D)黃土堆積變少。 |
C | 22.水平衡是指地表上某地區在一定期間內,水的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狀態。就臺灣各地區而言,下列哪兩項是正確的區域水平衡特色?(甲)高雄春季是剩水區(乙)澎湖夏季是剩水區(丙)花蓮秋季是缺水區(丁)嘉義冬季是缺水區(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
D | 23.下圖為2005年經濟部核准臺灣廠商海外投資的比例圖。其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的是哪些大洲?
|
C | 24.某個國家的首都,年雨量在1,110~1,649mm,氣候型態是5~8月為冷季,平均氣溫在15℃~18℃;9~11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22℃~25℃;11~4月為雨季,其餘月分為乾季。該國家最可能位於下列哪個緯度區?(A)10°N ~ 15°N(B)30°N ~ 40°N(C)10°S ~ 15°S(D)30°S ~ 40°S。 |
A | 25.某地有一座「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碑文以英文、中文、馬來文及塔米爾文印度語系書寫。該紀念碑應立於何處?(A)新加坡(B)馬尼拉(C)雅加達(D)墨爾本。 |
A | 26.調查顯示:「1971~1999年,美國東部櫻花開花日期提前7天;1959~1999年,歐洲秋季樹葉變色的日期延遲4.8天;1954~1981年,中國雲南西南部山區的霧日減少75天。」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解釋引文所述的現象?(A)氣候變遷(B)生態平衡(C)山岳效應(D)推拉理論。 |
A | 27.依照西亞石油的蘊藏分布,哪些國家之間的邊界與領海衝突,最可能與石油資源的爭奪有關?(甲)巴林與卡達(乙)伊朗與阿富汗(丙)科威特與伊拉克(丁)黎巴嫩與土耳其(戊)以色列與敘利亞(A)(甲)(丙)(B)(乙)(丁)(C)(丙)(戊)(D)(丁)(戊)。 |
D | 28. 中國自1978年以來經濟快速成長,石油、煤、水力和天然氣等四種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下圖是四種能源消耗比重的變化圖。試問: 【題組】 (1)圖中哪兩種能源以華南地區和華中地區的蘊藏量最豐富?(A)甲丙(B)乙丁(C)乙丙(D)丙丁。 |
B | 【題組】(2)圖中哪一種能源,中國生產不足以供應目前國內需求,最需優先從國外大量進口?(A)甲(B)乙(C)丙(D)丁。 |
C | 29. 下表為英國、美國、日本和印度四個國家,1870~2000年各級產業人口比例(%)的變化資料。試問: 【題組】 (1)哪個國家位於西歐?(A)甲(B)乙(C)丙(D)丁。 |
B | 【題組】(2)哪兩個國家的種族最複雜、語言和宗教最多元?(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 |
D | 30. 西北航道是指從大西洋經北極海,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響,航運有限;但依2007年的觀測,海冰融化程度加大,航運之利已有改善。請問: 【題組】 (1)該航道如果進入大規模商業運輸的階段時,最「不」利下列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A)丹麥(B)日本(C)加拿大(D)巴拿馬。 |
D | 【題組】(2)隨著西北航道海冰的融化,阿拉斯加的生態系統可能出現下列哪種變化?(A)國王企鵝的數量減少(B)北極熊的生物群落增加(C)小麥種植的面積增加(D)落葉灌木林的面積增加。 |
B | 31. 下圖為臺灣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每一方格的實際面積為1平方公里,試問: 【題組】 (1)該圖的比例尺為何?(A)十萬分之一(B)五萬分之一(C)二萬五千分之一(D)一萬分之一。 |
A | 【題組】(2)圖中海拔最高的地方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方格內?(A)1891(B)9016(C)1588(D)9216。 |
B | 32. 下圖為某種類型的海岸照片,照片的上方為北方。試問: 【題組】 (1)該海岸附近的海流,最主要的流向為何?(A)自南向北流(B)自北向南流(C)自東向西流(D)自西向東流。 |
C | 【題組】(2)上圖所示的海岸類型,在下列臺灣哪兩個縣最普遍?(A)桃園、新竹(B)臺中、彰化(C)嘉義、臺南(D)屏東、臺東。 |
B | 33. 照片(一)為某地的海岸景觀;照片(二)是四種農業土地利用景觀。請問: 【題組】 (1)該種海岸類型的形成,和哪種地形作用的關係最密切?(A)火山作用(B)冰河作用(C)溶蝕作用(D)河流作用。 |
C | 【題組】(2)該種海岸類型,在哪個氣候區的分布最普遍?(A)熱帶莽原氣候(B)副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D)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
D | 【題組】(3)照片(二)中何種農業景觀,最可能出現在該海岸類型的地區?(A)甲(B)乙(C)丙(D)丁。 |
D | 34. 下表是2004年臺灣北、中、南、東四大區域的一些基本資料。試問:
【題組】 (1)哪個區域的都市化程度最高?(A)甲(B)乙(C)丙(D)丁。 |
A | 【題組】(2)哪個區域的稻米產量最多?(A)甲(B)乙(C)丙(D)丁。 |
C | 【題組】(3)哪個區域的河川遭受工業廢水汙染的情況最輕微?(A)甲(B)乙(C)丙(D)丁。 |
A | 35. 下圖為四個都市的氣溫雨量分布圖。請問: 【題組】 (1)哪個都市最可能位於季風氣候區內?(A)甲(B)乙(C)丙(D)丁。 |
B | 【題組】(2)咖啡栽培最可能出現在哪個都市代表的氣候類型區內?(A)甲(B)乙(C)丙(D)丁。 |
C | 【題組】(3)哪個都市代表的氣候類型因雨季和生長季不一致,農業發展最需灌溉?(A)甲(B)乙(C)丙(D)丁。 |
C | 36. 下圖為臺灣某地區河階地形的等高線圖。該地區河階階面之間的相對高度,超過40公尺,是研究臺灣地殼隆起速率相當重要的觀察區。請問: 【題組】 (1)該地區地勢最高的河階面,介於海拔幾公尺之間?(A)120~140公尺(B)200~220公尺(C)340~360公尺(D)480~500 公尺。 |
B | 【題組】(2)造成該地區河階地形的主要河流,其河水的流向為何?(A)北往南流(B)西往東流(C)東北往西南流(D)西北往東南流。 |
C | 【題組】(3)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何處最可能出現湧泉?(A)甲(B)乙(C)丙(D)丁。 |
C | 37. 下圖為歐洲四種農業類型的分布圖。試問: 【題組】 (1)哪種農業類型的經營集約程度最高?(A)甲(B)乙(C)丙(D)丁。 |
D | (2)下列哪種農業經營模式,最能說明圖中乙農業類型的特徵?(A) |
C | 甲國古代有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和操作方法的書,附有繪圖,宛如科技百科全書。此書的書名是什麼? (A)夢溪筆談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 |
A | 一九二九年,有人領導「平教總會」,在河北定縣實驗改造鄉村。這項創舉具有多種特質,即:革命的,教育的、科學的、民主的和佈道的。比人應是指誰? (A)晏陽初 (B)蔡元培 (C)陳獨秀 (D)胡適 |
D | 「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落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若委實冤枉,如今是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竇娥尸苜。著這楚州亢旱三年。」這種文學的表達形式,在何時最盛行? (A)魏晉 (B)唐 (C)宋 (D)元 |
B | 二十世紀初,有人到湖北、湖南地區旅行,正巧遇到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武昌城門上的龍旗被拉下,換上義旗。假設他以隨身攜帶的電影攝影器材錄裂了當時的情形,他所拍攝的紀錄片應與那一事件有關? (A)華興會成立 (B)辛亥革命爆發 (C)粵漢鐵路保路風潮高漲 (D)清帝遜位,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 |
B |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是描寫耶一時代的社會風氣? (A)漢 (B)唐 (C)宋 (D)清 |
D | 關於「湯武革命」這個歷史名詞,下列的解釋,何者較符合傳統的含義? (A)革命指一個大的變動,表示在夏商及商周之際都出現了大變動 (B)革命指武力推翻前一朝代,表示夏商及商周之際都經過慘烈的戰爭 (C)革命指讓天下於有德者,表示夏商及商周之際的王朝轉變並無變動或戰爭 (D)革命指改易天命,表示夏商及商周之際的變易是順乎天命、應於民心的事 |
B | 唐人懷古詩有云:「王濬樓船下益川,金陵王氣黠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頭。」詩中追懷的古事是什麼? (A)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 (B)晉武帝平吳 (C)苻堅率兵南下,敗於淝水 (D)隋文帝平陳 |
A | 宋代是一個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的階段,明代中期以至清初,也是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的階段,但兩個階段之間似乎並不相連,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A)受到戰爭破壞與元朝統治的影響 (B)受到理學思想與科舉制度的影響 (C)欠缺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與科學家 (D)欠缺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的刺激 |
C | 一九六O年,有位八十歲的老人追述他在十多歲時山東家鄉的情形:「大刀會曾在火神廟唱戲,蓋了許多神柵,兩旁排的大刀,插的是紅纓槍,可真威武。神柵兩旁寫了一副對聯,口氣可真大,上面寫的是:『一口寶劍震乾坤,替天行道安天下』」。試問這些大刀會的成員和下列那一團體組織有關? (A)與三合會、哥老會一樣,都是洪門的別名分支 (B)與太平軍合流的捻匪 (C)是義和團的前身,習拳弄棒,宣稱殺洋滅教 (D)是籌安會的主要成員,鼓吹袁世凱進行帝制 |
B | 「廢兩改元」是將銀兩廢除,交易改用新鑄銀元計算,又統一幣制,並統一貨幣。外匯買賣不受限制,打破外國銀行的獨占。這些財政上的改革對農工生產以及商業發展,影響極大。試問這些改革是在那一時期實施的? (A)民國初年 (B)北伐以後,抗戰之前 (C)抗戰勝利之後,大陸淪陷之前 (D)政府遷台之後 |
A | 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和四國同盟,以及二十世紀的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就成立的動機而言,它們之間有何共同之處? (A)以會議制度,協商共同利益,維護和平 (B)提倡平等的民族主義 (C)領導裁軍運動,避免國際戰爭 (D)建立自由民主的世界 |
A | 近代中國對外國政府所擬照會中,曾出現「貴國王存心仁厚,自不肯以己所不欲者施之於人」、「以害人之物,恣無厭之求」、「貴國王政令嚴明,祇因商船眾多,前此或未加察」等語,此一照會應屬: (A)林則徐給英國女王 (B)恭親王給法國國王 (C)李鴻章給俄國沙皇 (D)袁世凱給日本天皇 |
A | 自從一八O五年英國艦隊擊敗拿破崙的海軍以後,英國一直是海上強權,並且擁有最多的殖民地。試問到了什麼時候,英國倍感壓力,覺得海權和殖民地已受威脅,因而在外交積極尋求結盟國家? (A)德國威廉二世高唱「世界政策」和「大海軍主義」時 (B)法國拿破崙三世參與克里米亞戰爭時 (C)義大利統一後,積極侵略北非及東非時 (D)一八七O年代,俄國高唱「大斯拉夫主義」,勢力伸展至地中海時 |
B | 法國大革命前夕所召開的三級會議(Estates-General),依其出席代表的成員、權利、功能來比較,類似下列那種組織? (A)北美十三州於一七七四年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 (B)十八世紀中葉英國的國會(Parliament) (C)克倫威爾所採行的共和政體 (D)十九世紀初,日耳曼邦聯所設立的公會(Diet) |
C | 從歷史背景來判斷,今日到中美州旅行,與當地居民溝通,以那種語言最方便? (A)英語 (B)法語 (C)西班牙語 (D)葡萄牙語 |
A |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冶,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這是對於我國近現代歷史中那一運動的批評? (A)清代同光時期的自強運動 (B)清代光緒末年的維新運動 (C)清末民初的革命運動 (D)抗戰前夕的新生活運動 |
C | ![]() |
B | ![]() |
D | 一個近代中國城市,其繁榮應該歸功外國人的工商活動,外國資本是該城經濟結構的基礎,外國商人和資本家因而成為該城的貴族階級,住在該城的人都得向洋人低頭。這些洋人有他們的生活圈子,他們住在富麗幽邃的花園洋房裡,有恭頌的中國僕人伺候著,生活得有如王公貴族。這座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廣州 (D)上海 |
D | 有一個人寫了下面一段自述:有一天大雨驟冷,忽然有不知何處闖來造反的紅衛兵,把「揪出來」的人都召到大蓆棚裡,押上台去示眾,還給我們都帶上報紙做成的尖頂高帽。在群眾憤怒的呵罵聲中,我方知我們這一大群示眾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同夥帽子上都標著名目,如「黑幫」、「國民黨特務」、「蘇修特務」「反動學術權威」、「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等等。我一直在猜測自己是個什麼東西。散會後,我給推趕下台,可是我早已脫下自己的高帽子看了一眼,我原來是個「資產階級學者」。試問這段自述發生於何時? (A)中共在江西瑞金時的政冶活動 (B)中共在陝北的政治活動 (C)中共在占據大陸初期實施的勞動改造 (D)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
C | 「有的人活了十年死了,有的人活一百年也還是死,仁聖人要死,凶愚人也同樣是死。活著是堯舜,死了剩一把腐骨;活著是桀紂,死了也無非是一把腐骨。所以,人應當在活的時候尋快樂,無須顧死後。凡是情慾所需要的一切,儘量享受,一天、一月、一年、十年都好,一面享受,一面等待死的到來。」上述這種說法是屬於那種思想? (A)理學思想,反映某些宋儒的人生觀 (B)方士思想,反映某些道教的人生觀 (C)虛無思想,反映某些清談的人生觀 (D)出世思想,反映某些佛教的人生觀 |
D | 某位歷史老師認為歷史課除了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有一天,他講到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時說:「根據史書記載,衛青帶領大軍追擊匈奴單于,一直攻到寘顏山趙信城,雖然沒有追到單于,但得到很多匈奴的食糧,將士飽餐一頓,把城拆毀,餘糧燒掉,凱旋而歸。」這時, 甲生舉手說:「匈奴是游牧民族,沒有農業,不會築城,可能史書記載有問題。」 乙生說:「老師說的不會錯,課本上也有這個地名,不要懷疑。」 丙生說:「漢朝和匈奴作戰,只要知道那一方勝利就行了,其他可以不要管。」 丁生說:「從這這條史書記載,可以知道匈奴非但已有農業,還築了城呢!」 你認為那兩位同學在討論歷史問題時,運用了思維能力?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A | 1. 孫中山先生認為造成中國人像一盤散沙,民族不夠團結的主因為何 (A)任外族帝制專斷的統治下,人民喪失了關心公共事務的能力 (B)異族的征服者過於強大,中國人團結也沒用 (C)中國入的家族觀念過於發達 (D)過早提倡天下一家的世界主義 |
C | 2. 時下各國普遍流行將國營事業開放民間經營,試問這種決策的主要著眼點為何? (A)實現社會公平 (B)增進社會福利 (C)提高經營效率 (D)揚棄共產主義 |
D | 3. 下列那一項敘述最能說明三民主義是「國家發展」的指導綱領? (A)以打不平的精砷,將民族革命、政冶革命興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 (B)聯合世界上以獨立國家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C)主張促進中國之國家地位平等、政冶地位平等以及經濟地位平等 (D)主張依軍政、訓政、憲改三個時期來推行建設 |
C | 4. 「濟弱扶傾」的精神是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一項持色,因為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強調民族平等輿濟弱扶傾,所以中國一旦強盛之後,不會步上帝國主義侵略之路。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此一意義? (A)民族主義好比彩票,世界主義有如竹槓,只要鞏固了民族主義,就可以拋棄世界主義,如同有了新財源就可以不要舊生計 (B)歷史上中國的四鄰多半前來中國進貢,即使民國成立,仍有尼泊爾的廓爾喀族前來納貢,這就是民族平等與濟弱扶傾的表現 (C)不主動挑起戰爭,也不畏懼強權的侵凌,譴責侵略者的暴力,但不與其一般民眾為敵以避免傷及無辜 (D)為了改善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地位,加強以漢族為中心的同化,並推廣漢人的生產方式,乃是濟弱扶傾的具體實踐 |
D | 5. 下列是有關我們國家當前處境的敘述: (甲) 分離意識是影響國家團結的唯一危機 (乙) 中共一面高唱「和平統一」,卻不放棄「武力犯台」 (丙) 中共主張的「和平統一」就是「一國兩府」,貶抑我為地方放府 (丁) 中共的「和戰並用」策略,就是「以戰迫和」,兼併台灣 試問那些是正確的?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C | 6. 下列是有關西方近代民權運動障礙與逆流的敘述: (甲) 俾斯麥實行民族社會主義以保護勞工,延緩了民權革命運動之發主 (乙) 近代威脅民主政治的大逆流是法西斯與納粹的專權統治 (丙) 極權玫治最大的罪惡就是運用新的控制技術來愚民 (丁) 本世紀初的俄國革命推翻沙皇之後,造成暴民政治與皇室復辟的惡性循環 試問那些是正確的?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
B | 7. 下列是有關民族主義基本主張敘述: (甲) 剷除分裂割據與加強各族團結是內求統一之道 (乙) 濟弱扶傾與世界大同是我國民族自救的目標 (丙) 當前民族自救的中心任務就是以武力統一中國 (丁) 外求獨立,其意義就是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試問那些是正確的?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
A | 8. 下列是有關中華民國憲法增修部分的敘述: (甲) 民國八十一年,第二階段實質修憲,以不變動憲法本文和五權分立的精神為原則 (乙) 第二階段修憲,主要調整的部分包括中央政府體制、地方制度和基本國策 (丙)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監察委員自第二屆起由總統提名,經國民大會同意任命,仍為中央民意代表 (丁)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總統、副總統自民國八十四年起由自由地區全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