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題 | 一、說明支持大陸漂移與海盆擴張的證據為何?(20 分) |
申論題 | 二、說明利用 P 波初動資料而求得斷層面解的原理及方法。(10 分) |
申論題 | 三、⑴何謂 Pratt 假說與 Airy 假說?(10 分) |
申論題 | ⑵解釋為何在高山地區雖然在侵蝕作用下比在冰山融化的地區較易達到均衡狀態? (5 分) |
申論題 | 四、說明重力測量資料須經過那些修正?(15 分) |
申論題 | 五、 【題組】⑴解釋下列名詞(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1.磁傾角(magnetic inclination)
|
申論題 | 【題組】 2.地球磁場長期變化(g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 |
申論題 | 【題組】3.磁極移動路線(polar wandering path) |
申論題 | 【題組】4.熱殘餘磁性(thermo remanent magnetization) |
申論題 | 【題組】 ⑵解釋為何最老的岩石(約 4×109 年)是發現於大陸地殼,而在海洋地殼所發現最 老的岩石只有 2×108 年?(5 分) |
申論題 | 六、地熱的來源為何?大陸地殼與中洋脊的熱流異常特性為何?(15 分) |
申論題 | 一、解釋及比較下列各組名詞: 【題組】 ⑴相速(phase velocity)與群速(group velocity)(5 分) |
申論題 | 【題組】 ⑵班氏地震帶(Benioff zone)與隱沒帶(subduction zone)(5 分) |
申論題 | 【題組】 ⑶重力自由空間異常(free-air anomaly)與布蓋異常(Bouguer anomaly)(5 分) |
申論題 | 【題組】 ⑷大陸漂移(continental drift)與磁極漂移(polar wandering)(5 分) |
申論題 | 二、地震之發生與地體構造有關,以台灣及其鄰近地區而言,試述有那些可能之震源區? 其震源特性如何?(20 分) |
申論題 | 三、試說明各項重力修正之原因與方法。(20 分) |
申論題 | 四、試由地磁的證據描述板塊漂移學說。(20 分) |
申論題 | 五、試說明直流電阻法常用之電極排列方式。(20 分) |
申論題 | 一、泊松比(Poisson Ratio)與剛性係數(rigidity)為地球物理的重要參數,請敘述其 定義。地球物理學家以何方法,得出此二參數?其數值在地質材料中有何特性? (20 分) |
申論題 | 二、請描述大地均衡的假說及模型。台灣是否達大地均衡?其證據為何?(20 分) |
申論題 | 三、描述板塊漂移學說及其證據。(20 分) |
申論題 | 四、請描述地球熱構造的起源及其形成最後地溫梯度的演化過程。(20 分) |
申論題 | 五、描述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與 1999 年 9 月 21 日集集地震在地震地體構造及其 斷層破裂災害形式的異同。(20 分) |
申論題 | 一、請說明古今地磁場有那些主要特性?又它們在地球物理研究上有何意義或應用? (20 分) |
申論題 | 二、重力自由空間異常與布蓋異常有何不同?臺灣地區自由空間重力異常與布蓋重力異 常有何特殊之處?與臺灣板塊構造有何關係?(20 分) |
申論題 | 三、地電阻法經常使用不同的電極排列來達到探測目的,請問有那幾種排列方法?各有 何目的、優缺點?根據之原理為何?(20 分) |
申論題 | 四、試討論地震活動與板塊構造運動之相關性。(20 分) |
申論題 | 五、何謂絕熱地溫梯度?並請說明地殼的熱異常。(20 分) |
申論題 | 一、簡述地球的內部構造、各部分之深度範圍及其簡單物性。(20 分) |
申論題 | 二、試以兩層之水平地層為例,繪圖說明折射震測之原理,並導出折射波走時曲線關係 式。(20 分) |
申論題 | 三、 【題組】⑴簡述絕對重力測量與相對重力測量之原理與方法。(12 分) |
申論題 | 【題組】 ⑵相對重力測量作業時,如何修正潮汐效應與儀器偏移量?(8 分) |
申論題 | 四、試說明典型隱沒帶聚合式板塊邊緣的地形與構造特徵。(20 分) |
申論題 | 五、 【題組】⑴何謂地磁場的偶極子場(Dipole field)與非偶極子場(Non-dipole field)?(8 分) |
申論題 | 【題組】 ⑵試說明源自地球內部的地磁場長期變化現象。(1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