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1.綜合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費,得從個人所得總額中以列舉扣除方式,但每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新台幣多少為限? (A)一萬二千元 (B)八千元 (C)二萬四千元 (D)六千元 |
C | 2.人身保險對所得稅的優惠,係指以下列何者為扣除額? (A)保險金額 (B)面額 (C)保險費 (D)損失金額 |
B | 3.一家四口均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父母各三萬元、長子二萬五千元、次子一萬二千元;若全家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為? (A)九萬七千元 (B)八萬四千元 (C)六萬元 (D)四萬八千元 |
D | 4.人身保險之下列何項得免納所得稅? (A)滿期保險給付 (B)死亡保險給付 (C)醫療殘廢保險給付 (D)以上皆是 |
C | 5.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 (B)人壽保險之紅利屬人身保險給付範圍 (C)壽險滿期保險金所含有利息所得不得享有免稅優惠 (D)凡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不論其項目名稱均得依法免稅所得 |
C | 6.某甲為其父投保人壽保險,年繳保險費一萬五千元,但其父並不受其扶養,則某甲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如採用列舉扣除法? (A)得扣除一萬二千元 (B)得扣除一萬五千元 (C)不得申報扣除 (D)得扣除二萬四千元 |
A | 7.納稅義務人為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要保之人身保險費,可採下列何種方式申報從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A)列舉扣除額 (B)特別扣除額 (C)標準扣除額 (D)不得扣除 |
B | 8.人身保險之紅利給付? (A)應納所得稅 (B)免納所得稅 (C)在36萬元以內免納所得稅 (D)以上皆非 |
D | 9.甲、勞工保險;乙、傷害保險;丙、軍公教保險;丁、郵政簡易壽險,上述何者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 (A)僅甲、丙 (B)僅乙 (C)僅丁 (D)甲、乙、丙、丁 |
D | 10.滿期保險金中或含有利息所得,依稅法之規定,受益人? (A)在27萬元以內免納所得稅 (B)應納利息所得稅 (C)合併於綜合所得扣繳 (D)免納利息所得稅 |
A | 11.滿期保險金? (A)不必課徵所得稅 (B)其中一部份要課稅 (C)紅利部分要課所得稅 (D)應該課徵所得稅 |
B | 12.下列的敘述何者有誤? (A)配偶與兩名子女共同繼承時,配偶之應繼分為遺產總額之三分之一 (B)納稅義務人為本人投保的人身保險費,得採標準扣除額之方式申報,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C)遺產稅扣除額中成年子女的扣除額為每人新台幣45萬元 (D)被保險人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時,該筆死亡之保險金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
D | 13.納稅義務人為下列何者,則要保之人身保險費,不可依法規定申報扣除? (A)本人 (B)配偶 (C)受扶養之直系親屬 (D)兄弟姐妹 |
D | 14.做為保險費原始憑證之團體保險之保險費收據,除應書有保險費金額外,並應檢附? (A)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明細 (B)被保險員工之身分證影本 (C)被保險員工之戶籍謄本 (D)列有每一被保險員工保險費之明細表 |
B | 15.壽險公司於被保險人屆滿契約規定年限而仍生存時,依照契約約定所給付之保險金係指? (A)醫療保險給付 (B)滿期保險給付 (C)殘廢保險給付 (D)死亡保險給付 |
A | 16.所得稅分為綜合所得稅及? (A)營利事業所得稅 (B)家庭所得稅 (C)企業所得稅 (D)以上皆是 |
B | 17.凡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下列何者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之所得,依本法規定、課徵綜合所得稅? (A)企業 (B)個人 (C)企業及個人 (D)團體 |
B | 18.若購買意外保險之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時,則因其意外事故導致的殘廢保險金? (A)須全額課徵所得稅 (B)不論其多寡皆免所得稅 (C)祝各公司之規定而異 (D)在500萬元以下無須課徵所得稅 |
C | 19.凡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之下列何者應依本法規定,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A)企業 (B)個人 (C)營利事業 (D)企業及個人 |
D | 20.家人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父母各三萬元、長子二萬五千元、次子一萬二千元;另全民健保保費每人皆為一萬元、若全家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為? (A)九萬六千元 (B)八萬四千元 (C)六萬元 (D)十二萬四千元 |
B | 21.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係指保險業依據保險法人身保險章所辦理的保險,由壽險公司做保險契約對何人所給付之保險金而言? (A)要保人 (B)受益人 (C)被保險人 (D)保險人 |
D | 22.個人之綜合所得稅,就個人綜合所得之何項計徵之? (A)總額 (B)免稅額 (C)扣除額 (D)淨額 |
B | 23.解約金不符免稅之規定是因為該筆金額是付給何人? (A)受益人 (B)要保人 (C)被保險人 (D)保險人 |
A | 24.某公司為三位員工投保團體人壽保險,其中甲員工每月保險費為三千元,乙員工為二千、丙員工為一千元,試問該公司在多少元以內部份,可以免視為員工之薪資所得? (A)五千元 (B)六千元 (C)四千元 (D)以上皆非 |
B | 25.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自民國82年起向人壽保險業投保團體保險,其由營利事業負擔之保險費? (A)不含滿期部分應予核實認定,並不視為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 (B)以營利事業或被保險員工及其家屬為受益人者准予認定,每人每月在新台幣2000元以內部分不必轉列各該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 (C)不予認定 (D)僅二分之一可認定 |
A | 26.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營利事業為其員工所支付之團體壽險保費? (A)准予全數做為費用沖帳 (B)五萬元以內可做為費用沖帳 (C)三萬元以內可做為費用沖帳 (D)不准列為費用沖帳 |
B | 27.團體壽險契約到期後,由投保事業提回保險金而未給付被保險員工的部份? (A)不併入提回年度之收入 (B)併入提回年度之收入 (C)併入上年度之收入 (D)併入下年度之收入課稅 |
A | 28.依現行查核準則規定,只要投保團體人壽保險每人每月保險費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份? (A)不分是否含滿期給付均可核實認定 (B)視為被保險人之薪資所得 (C)需為死亡給付才可核實認定 (D)需轉為被保險人之薪資所得 |
B | 29.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被保險人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時,該筆死亡之保險金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B)配偶與2名子女共同繼承時,配偶之應繼份為遺產總額之二分之一 (C)遺產稅扣除額中,成年子女的扣除額為每人新台幣45萬元 (D)納稅義務人為自己投保人之人身保險保險費可採列舉扣除額之方式申報,自綜合所得稅總額中扣除 |
C | 30.遺產稅課稅之應納稅額為? (A)遺產總額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 (B)遺產總額乘以級距稅率 (C)課稅遺產淨額乘以10% (D)課稅遺產淨額減去累進差額,再乘以級距稅率 |
B | 3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未成年子女之遺產稅扣除額可按其年齡距屆滿幾歲,每年加扣45萬元? (A)三十歲 (B)二十歲 (C)十八歲 (D)二十三歲 |
C | 32.若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子女和配偶,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三分之一、子女三分之二 (B)配偶三分之二、子女三分之一 (C)平均分配 (D)由配偶獨領 |
C | 33.若保險全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兄弟姊妹,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三分之一、兄弟姊妹三分之二 (B)配偶三分之二、兄弟姊妹三分之一 (C)配偶二分之一、兄弟姊妹二分一 (D)由配偶全部獲得 |
A | 34.若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父母,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二分之一、父母二分之一 (B)由配偶全部獲得 (C)配偶三分之一、父母三分之二 (D)配偶三分之二、父母三分之一 |
B | 35.若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祖父母,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二分之一、祖父母二分之一 (B)配偶三分之二、祖父母三分之一 (C)由配偶全部獲得 (D)配偶三分之一、祖父母三分之二 |
C | 36.被保險人之法定繼承人可以拋棄繼承被保險人之保險金及債務,但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多久以內以書面向法院表示?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
C | 37.繼承人拋棄繼承時,須? (A)登報聲明 (B)書面通知戶政事務所 (C)以書面呈報法院 (D)告知被繼承人之債權人 |
D | 38.下列何人非民法繼承篇規定之繼承人? (A)被繼承人的父母 (B)被繼承人的祖父母 (C)被繼承人的收養子女 (D)被繼承人的配偶父母 |
A | 39.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父母每人可自遺產總額中扣除多少金額? (A)111萬 (B)222萬 (C)334萬 (D)400萬 |
C | 40.被保險人的遺族可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幾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向法院表示以遺產比例償還債務?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四個月 |
B | 4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課稅配偶之扣除額為? (A)200萬元 (B)400萬元 (C)250萬元 (D)300萬元 |
D | 42.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其餘法定繼承人之繼承順序為? (A)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 (B)父母、子女、祖父母、兄弟姊妹 (C)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子女 (D)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 |
C | 43.繼承人有二人以上時,每個人對遺產各應得到的部份的成數,稱? (A)保留分 (B)特留分 (C)應繼分 (D)以上皆非 |
B | 44.繼承人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呈報法院,表示以它所繼承之遺產為限,來負擔被繼承人生前所積欠的債務,這種手續稱為? (A)拋棄繼承 (B)限定繼承 (C)法定繼承 (D)任意繼承 |
B | 45.李君以本人為被保險人在要保書上之受益人欄僅寫配偶及子女,當時育有一子二女,投保後又生育一子一女,李君死亡時,其妻已先行去世,則有幾人可享有保險金受領權? (A)6人 (B)5人 (C)4人 (D)3人 |
A | 46.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凡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死亡遺有遺產者,應就下列何項課遺產稅? (A)就其在我境內、外全部遺產 (B)僅就其在我境內之遺產 (C)我國境內部分財產須要,國外部分財產不需要 (D)以上皆非 |
B | 47.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凡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死亡遺有遺產者,應就下列何項課遺產稅? (A)就其在我境內、外全部遺產 (B)僅就其在我境內之遺產 (C)我國境內部分財產不須要,國外部分財產須要 (D)以上皆非 |
B | 48.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美國國民布朗死亡,其遺有遺產者,應就下列何項課遺產稅? (A)就其在我境內、外全部遺產 (B)僅就其在我境內之遺產 (C)我國境內財產不要但國外財產皆要 (D)以上皆非 |
D | 49.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需課徵遺產稅者為? (A)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死亡,遺有遺產者 (B)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死亡,遺有遺產者 (C)非中華民國國民死亡,在中華民國境內遺有遺產者 (D)以上皆是 |
B | 50.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總額包括被繼承人死亡前幾年內贈與配偶及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等法定繼承人及上述法定繼承人配偶的財產?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六年 |
D | 51.被繼承人死亡遺有財產者,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幾個月內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遺產稅申報?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
B | 52.遺產稅及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多久時間內繳清應納稅款;必要時,得於限期內申請稽徵機關核准延期二個月?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半年 |
A | 53.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壽險滿期保險金所含有之利息所得,依法應納所得稅 (B)軍人保險之保險給付,得依法免納所得稅 (C)勞工保險之保險給付得依法免納所得稅 (D)凡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得依法免納所得稅 |
A,B,C | 54.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下列遺產稅扣除的項目,何者有誤? (A)配偶的扣除額有200萬元 (B)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100萬元計算 (C)父母每人可扣除100萬元 (D)被繼承人死亡前,依法應納之各項稅捐、罰金及有證明之債務 . |
E | 【已刪除】55.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稅率為? (A)0% (B)10% (C)20% (D)50% (E)已刪除 |
D | 56.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之免稅額為? (A)111萬 (B)222萬 (C)400萬 (D)1200萬 |
A | 57.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未成年子女之扣除額為? (A)40萬 (B)779萬 (C)111萬 (D)445萬元 |
D | 58.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成年子女之扣除頡為? (A)779萬 (B)442萬 (C)111萬 (D)40萬 |
D | 59.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喪葬費之扣除額為? (A)700萬 (B)445萬 (C)222萬 (D)100萬 |
C | 60.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被繼承人只遺有配偶及成年子女1名,則該遺產之扣除額應為? (A)240萬 (B)545萬 (C)440萬 (D)45萬 |
C | 61.繼承人若拋棄繼承者,其遺產稅扣除額? (A)照原認列 (B)減半計算 (C)不能使用 (D)加倍優待主十算 |
D | 62.被保險人某甲在壽險公司投保死亡保險,而沒有指定受益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該筆死亡保險金作為某甲之遺產 (B)該筆死亡保險金應課徵遺產稅 (C)繼承某甲財產可以同時繼承該筆死亡保險金 (D)繼承該筆死亡保險金之人不同時負擔某甲之債務 |
B | 63.人壽保險契約上未指定受益人者、則該項死亡保險金應? (A)免納遺產稅 (B)為被保險人之遺產,依法應納遺產稅 (C)需納所得稅 (D)由保險公司吸收不必納任何稅 |
B | 64.死亡保險契約要保人所指定之受益人,如在被保險人死亡後才身故、則保險金應作為何人之遺產? (A)要保人 (B)受益人 (C)歸屬於國庫 (D)被保險人 |
D | 65.於何種情況下,保險契約之受益人不會是被保險人之法定繼承人? (A)未指定受益人 (B)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同時死亡 (C)受益人先被保險人死亡 (D)已有指定受益人 |
D | 66.保險金如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時,其受益人應為? (A)要保人 (B)被保險人之雇主 (C)國庫 (D)被保險人之法定繼承人 |
A | 67.保險金受領人為數人時,其受益之分配應詳載於保險單,如其數額尚未確定者應依民法之規定? (A)平均分受其權益 (B)先領取者可多分配 (C)墊繳保費者可獨得 (D)由親屬會議決定之 |
C | 68.人身保險金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 (A)其金額應作為被保險人遺產 (B)其金額二分之一免納所得稅 (C)其金額全部免納所得稅 (D)其金額二分之一不需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
B | 69.按照我國保險法規定,死亡保險契約沒有指定受益人時,其保險金額如何處理? (A)作為要保人遺產 (B)作為被保險人遺產 (C)歸屬國庫 (D)歸屬要保人 |
B | 70.按遺產及贈與稅法第十六條第九款之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 (A)計入遺產總額 (B)不計入遺產總類 (C)視情況而定 (D)二分之一計入遺產總額 |
D | 71.被保險人某甲在壽險公司投保死亡保險,而沒指定受益人? (A)該筆死亡保險金應課繳所得稅 (B)該筆死亡保險金不需課遺產稅 (C)繼承該筆死亡保險金之人,不同時負擔某甲之債務 (D)該筆死亡保險金作為某甲之遺產 |
D | 72.若眾多受益人中,有一人為維持保險契約效力而代為繳付保險費,則該名受益人? (A)因此取得保險契約所生之全部權利 (B)可按比例取得較多保險契約所生之部份利益 (C)可分配較多保險金額 (D)得主張依民法無因管理之規定要求先攤還其先墊付之保險費 |
D | 73.依民法第8條死亡宣告,失蹤人失蹤滿幾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
D | 74.下列何者係指死亡人留下遺產而由生存人概括承繼? (A)遺贈 (B)遺囑 (C)贈與 (D)繼承 |
D | 75.繼承因被繼承人何時而開始? (A)立遺囑 (B)受重傷 (C)法院裁判確定 (D)死亡 |
A | 76.假如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則下列何者可以繼承保險金? (A)配偶、子女 (B)父母 (C)兄弟姐妹 (D)祖父母 |
D | 77.被保險人某甲在某壽險公司投保死亡險,而未指定受益人時,他的配偶及子女等可繼承? (A)被保險人的財產 (B)壽險公司理賠的保險金 (C)被保險人的債務 (D)以上皆是 |
D | 78.若死亡保險契約之保險金(1000萬)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則該保險金,父親可分配到? (A)1000萬 (B)500萬 (C)250萬 (D)0萬 |
C | 79.若保險金(300萬)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子、女和配偶,則該保險金,子可分配? (A)200萬 (B)150萬 (C)100萬 (D)0萬 |
C | 80.若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兄弟姊妹,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二分之一、兄弟姊妹二分之二 (B)配偶三分之一、兄弟姊妹三分之二 (C)配偶三分之二、兄弟姊妹三分一 (D)按人數平均分配 |
C | 81.下列何人不得為遺囑? (A)限制行為能力人 (B)成年人 (C)無行為能力人 (D)債務人 |
D | 82.限制行為能力人,無須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得為遺囑。但未滿幾歲不得為遺囑? (A)二十歲 (B)十八歲 (C)十七歲 (D)十六歲 |
C | 83.遺囑自何時發生效力? (A)立遺囑時 (B)律師見證後 (C)死亡時 (D)法院公證後 |
A | 84.胎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下列何項,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 (A)應繼分 (B)保留分 (C)特留分 (D)遺贈分 |
C | 85.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下列何項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 (A)應繼分 (B)保留分 (C)特留分 (D)遺贈分規定 |
C | 86.下列何項乃法定繼承人對遺產依法得繼承之數額? (A)持分 (B)特留分 (C)應繼分 (D)法定繼承額 |
A | 87.對於特留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兄弟姊妹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B)配偶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C)祖父母的特留分別為其應繼分的二分之一 (D)子女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
C | 88.對於特留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兄弟姊妹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B)祖父母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C)父母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D)子女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二分之一 |
A | 89.繼承人拋棄繼承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須開具遺產清冊 (B)須以書面呈報法院 (C)並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 (D)即可不繼承財產,亦不用負擔任何債務 |
B | 90.繼承人表示限定繼承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 (B)以書面方式呈報法院同意 (C)無須法院同意 (D)得以所繼承的遺產為限,來負擔被繼承人債務 |
C | 91.表示限定繼承之期間為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為之,到期: (A)得申請經法院同意展延以一個月為限 (B)得申請經法院同意展延以二個月為限 (C)得申請經法院同意展延一次 (D)不得申請展延 |
A | 92.限定繼承之呈報須向法院為之,如只對法院以外之人為表示,則限定繼承之效力? (A)不生 (B)不減 (C)得向法院補申報 (D)對受表示人有效 |
A | 93.所謂的代位繼承,係指第幾順位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A)第一順位 (B)第二順位 (C)第三順位 (D)第四順位 |
A | 94.直系血親卑親屬不包括? (A)侄女 (B)養子女 (C)孫子女 (D)曾孫子女 |
D | 95.關於遺產稅款之繳納有下列方式? (A)現金繳納 (B)實務抵繳 (C)分期繳納 (D)以上皆可 |
A | 96.假如某甲在一年內先後贈與某乙兩棟房子,各值新台幣500萬元,請問某乙應計稅的贈與淨額為? (A)780萬 (B)955萬 (C)910萬 (D)900萬 |
B | 97.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為? (A)受贈人 (B)贈與人 (C)遺贈人 (D)以上皆可 |
D | 98.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 (B)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C)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尚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無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是 |
D | 99.有關贈與稅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 (B)免稅額為220萬元 (C)係指一年之贈與 (D)如有二次以上之贈與,得分別計算 |
D | 100.以下何者得不計入贈與總額? (A)扶養義務人為受扶養人支付之生活費、教育費及醫藥費 (B)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 (C)父母於子女婚嫁時所贈與之財物,總金額不超過220萬元 (D)以上皆是 |
B | 10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稅率為? (A)60% (B)10% (C)41% (D)33% |
A | 102.贈與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之免稅額為? (A)244萬元 (B)222萬元 (C)200萬元 (D)445萬元 |
B | 103.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尚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有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B)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 (C)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仍應以贈與人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非 |
D | 104.按遺產贈與稅法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1.人壽保險之死亡保險金2.勞工保險之死亡保險金3.軍公教保險之死亡保險金4.撫恤金不計入遺產總額。上述何者為非? (A)3 (B)1 (C)2 (D)4 |
D | 105.贈與人在一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時,應於超過免稅類之贈與行為發生後多久時間內向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A)二十日內 (B)十日內 (C)二個月內 (D)三十日內 |
D | 106.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兄弟姊妹之扣除額為? (A)40萬 (B)140萬 (C)100萬 (D)需受撫養才有40萬 |
B | 107.下列何者為是?1.要保人得在「契約停效日起」二年之內申請復效;2.人壽保險之保險費到期未交付,且經催告到達後逾30日仍不交付時,保險人有終止保險契約之權;3.保險人是保險契約之當事人,但並不具有隨時終止契約的權利;4.要保人違反告知義務,保險人得行使解除契約權,但自契約開始日起經過一年不行使而告消滅; (A)123 (B)13 (C)1234 (D)23 |
A | 108.下列何者不是民法所定之「法定繼承人」? (A)配偶之父母 (B)子女 (C)父母 (D)配偶 |
A | 109.政府對人壽保險訂有稅法之種種優惠其目的? (A)鼓勵更多的人投保壽險,以保障生活的安定,發揮社會安定功用 (B)提供社會福利 (C)照外國的辦法抄過來的 (D)替保險公司拉生意 |
D | 110.王先生生前在壽險公司投保廿萬元的死亡保險,未指定受益人,另有債務廿五萬元,假設王先生除了保險金外,沒有其他財產,而王先生僅有一子小明,小明向法院表示拋棄繼承,則小明? (A)可繼承廿萬元保險金 (B)須償還債務五萬元 (C)須償還債務廿五萬元 (D)不繼承保險也無需償還任何債務 |
A | 111.被保險人某甲在A壽險公司投保死亡保險,而沒指定受益人,某甲其後因意外身故,則下列有關死亡保險金之敘述何者錯誤? (A)該筆死亡保險金應課繳所得稅 (B)繼承某甲財產之人亦可同時繼承該筆死亡保險金之受領權 (C)繼承該筆死亡保險金之人,同時負擔某甲之債務 (D)該筆死亡保險金作為某甲之遺產 |
D | 112.團體一年定期人壽保險契約中所稱之要保人是指? (A)員工 (B)員工之眷屬 (C)保險公司 (D)要保單位 |
B | 113.繼承人中有一人主張限定繼承,則其他繼承人? (A)仍為法定繼承 (B)視為限定繼承 (C)得向法院主張撤銷 (D)得向法院主張無效 |
C | 114.下列何種保險金不符免稅之規定? (A)醫療保險金 (B)滿期金 (C)解約金 (D)保單紅利 |
C | 115.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凡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不論其項目名稱均得依法免納所得稅 (B)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 (C)人壽保險之解約金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範圍 (D)壽險滿期保險金得享有免稅優惠 |
C | 116.投保團體壽險保險費依現行規定,均可以核實認定,不視為被保險員工的薪資所得,但每人每月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分為限,超過部分視為? (A)員工須自付,不需申報所得稅 (B)對員工之補助應轉為員工之薪資,不需申報所得稅 (C)對員工之補助費,應轉為員工之薪資,依法申報所得稅 (D)以上皆非 |
C | 117.夫妻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剩餘財產之差額時起幾年間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A)一年 (B)五年 (C)二年 (D)三年 |
D | 118.下列何者不是遺產贈與稅法之課稅標的? (A)股票 (B)土地、房屋 (C)現金 (D)指定受益人的保險給付 |
B | 119.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幾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二個月為限,並准予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A)六期 (B)十八期 (C)三十六期 (D)二十四期 |
B | 120.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遺產稅扣除額中,成年子女的扣除額為每人新台幣40萬元 (B)配偶與2名子女共同繼承時,配偶之應繼分為遺產總額之二分之一 (C)納稅義務人為自己投保之人身保險保險費可採列舉扣除額之方式申報,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D)被保險人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時,該筆死亡之保險金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
C | 121.納稅義務人應於每年哪一個月份的31日止前,填具結算申報書,向該管稽徵機關辦理所得稅之結算? (A)3月 (B)4月 (C)5月 (D)6月 |
C | 122.我國民法對第一順位繼承人之解釋,下列何者為非? (A)父母離異,其子女對父母仍具繼承權 (B)繼父母與繼子女,不得有相互關係 (C)男子入贅妻家,喪失對其父母的繼承權 (D)父死母改嫁,子女對其母仍有繼承權 |
B | 123.某甲投保人壽保險,年繳保險費:父母各3萬、外甥2萬、長子2萬5千及次子2千。若某甲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如採用列舉扣除法,則可扣除保險費為多少元? (A)9萬7千元 (B)7萬4千元 (C)8萬7千元 (D)9萬4千元 |
C | 124.李君以本人為被保險人在要保書上之受益人欄僅寫配偶及子女,當時育有一子一女,投保後又生育一子一女,李君死亡時,其妻已先行去世,則有幾人可享有保險金受領權?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
A | 125.被保險人的遺族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呈報法院,表示以所繼承的保險金或其他遺產為限,來負擔被繼承人債務,這是在形容? (A)限定繼承 (B)拋棄繼承 (C)隔代繼承 (D)代位繼承 |
B | 126.胎兒的遺產法定代理人為何? (A)其父 (B)其母 (C)遺產管理人 (D)以上皆可 |
D | 127.王小明16歲,若其父過世,請問其遺產稅可扣除額為多少? (A)45萬 (B)180萬 (C)100萬 (D)200萬 |
C | 128.小華的父親贈與小華一棟房子,父親沒有其他財產,則下列何者錯誤? (A)納稅人為父親 (B)免稅額為220萬 (C)課徵不到贈與稅 (D)在特定條件下可向小華課徵贈與稅 |
D | 129.台灣現行繼承制度,以下何者為是? (A)出嫁的女兒不得繼承 (B)出家的人不得繼承 (C)被招贅的兒子不得繼承 (D)男女平等制 |
A | 130.有關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稽徵規定,何者正確? (A)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B)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一個月為限 (C)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三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 (D)不得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
C | 131.若張三(被繼承人)共育有4子,且有8孫,若兒子皆拋棄繼承權時,如張三遺留保險全1200萬,則其孫應每人可繼承? (A)100萬 (B)300萬 (C)150萬 (D)200萬 |
D | 132.我國民法對繼承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出嫁女子不得為繼承人 (B)養子女只能依應繼分的二分之一繼承 (C)以出家者不得為繼承人 (D)採男女平等主義 |
B | 133.有關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稽徵規定,何者錯誤? (A)得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B)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一個月為限 (C)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二個月內,繳清應納稅額 (D)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
C | 134.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 (A)十萬元 (B)二十萬元 (C)三十萬元 (D)五十萬元 |
D | 135.繼承人表示限定繼承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須開具遺產清冊 (B)須呈報法院 (C)無須法院同意 (D)即可不繼承財產亦不用負擔任何債務 |
B | 【已刪除】136.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受扶養之兄弟姊妹之扣除額為? (A)779萬 (B)40萬 (C)100萬 (D)445萬 |
D | 137.第一順位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是為? (A)隔代繼承 (B)限定繼承 (C)拋棄縫承 (D)代位繼承 |
B | 138.家人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阿公兩萬,父母各三萬元、長子兩萬五千元、次子一萬兩千元;若全家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為? (A)十二萬元 (B)十萬四千元 (C)八萬四千元 (D)九萬六千元 |
B | 139.下列何種須納所得稅? (A)保單紅利 (B)解約金 (C)滿期保險金 (D)醫療保險費 |
B | 140.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 (A)由子女均分 (B)雙方平均分配 (C)提請法院裁定 (D)由法定繼承人均分 |
A | 141.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自民國82年起,向人壽保險業投保團體保險,其由營利事業負擔之保險費? (A)以營利事業或被保險員工及其家屬為受益人者准予認定,每人每月保險費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份不必轉列各該被保險員工薪資所得 (B)僅二分之一可認定 (C)不予認定 (D)不含滿期部份應予核實認定,並不視為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 |
C | 142.下列何者非直系親屬? (A)曾孫子女 (B)孫子女 (C)侄女 (D)養子女 |
A | 143.若繼承人拋棄繼承,則其應繼份歸屬何人? (A)同順位繼承之人 (B)其子女 (C)次順位繼承之水 (D)以上皆非 |
D | 144.若某甲有1000萬之保險金,無指定受益人,但有遺囑指定保險金歸屬其配偶。某甲死亡時遺留配偶與父母,其父可得多少保險金? (A)250萬 (B)0萬 (C)25萬 (D)125萬 |
A | 145.年金保險身故受益人領取之未支領年金餘額? (A)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B)應作為要保人之遺產 (C)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D)其半數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
A | 146.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十八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 (A)二個月 (B)一個月 (C)半年 (D)三個月為限,並准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
C | 147.下列何人不得為遺囑 (A)限制行為能力人 (B)成年人 (C)無行為能力人 (D)債務人 |
C | 【已刪除】148.下列何者非直系親屬 (A)曾孫子女 (B)孫子女 (C)孫子女 (D)養子女 |
C | 149.下列何項 乃法定繼承人對遺產依法得繼承之數額 (A)持分 (B)特留分 (C)應繼分 (D)法定繼承額?? |
D | 150.下列何種保險金不符免稅之規定 (A)保單紅利 (B)滿期金 (C)醫療保險金 (D)解約金 |
B | 151.下列何種須納所得稅 (A)保單紅利 (B)解約金 (C)滿期保險金 (D)醫療保險金。 |
B | 152.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被保險人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時,該筆死亡之保險金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B)配偶與2名子女共同繼承時,配偶之應繼份為遺產總額之二分之一 (C)遺產稅扣除額中,成年子女的扣除額為每人新台幣40萬元 (D)納稅義務人為自己投保人之人身保險保險費可採列舉扣除額之方式申報,自綜合所得稅總額中扣除 |
C | 153.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凡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不論其項目名稱均得依法免納所得稅 (B)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 (C)人壽保險之解約金屬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範圍 (D)壽險滿期保險金得享有免稅優惠 |
D | 154.王先生生前在壽險公司投保廿萬元的死亡保險,未指定受益人,另有債務廿五萬元,假設王先生除了保險金外,沒有其他財產,而王先生僅有一子小明,小明向法院表示拋棄繼承,則小明____ (A)可繼承廿萬元保險金 (B)須償還債務五萬元 (C)須償還債務廿五萬元 (D)不繼承保險也無需償還任何債務 |
A | 155.王先生生前在壽險公司投保廿萬元的死亡保險,受益人為其子小明,另有債務廿五萬元,假設王先生除了保險金外,沒有其他財產,而王先生僅有一子小明,小明向法院表示拋棄繼承,則小明___ (A)可領取廿萬元保險金 (B)須償還債務五萬元 (C)須償還債務廿五萬元 (D)不得領取保險金也無需償還任何債務 |
D | 156.以下何者得不計入贈與總額 (A)扶養義務人為受扶養人支付之生活費、教育費及醫藥費 (B)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 (C)父母於子女婚嫁時所贈與之財物,總金額不超過220萬元 (D)以上皆是 |
A | 157.年金保險身故受益人領取之未支領年金餘額____ (A)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B)應作為要保人之遺產 (C)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D)其半數應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
A | 158.有關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稽徵規定,何者正確 (A)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B)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一個月為限 (C)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三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 (D)不得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
B | 159.有關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稽徵規定,何者錯誤? (A)得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B)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一個月為限 (C)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二個月內,繳清應納稅額 (D)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
D | 160.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 (B)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C)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尚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無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是 |
B | 161.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尚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有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B)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 (C)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仍應以贈與人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非 |
D | 162.我國民法對繼承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出嫁女子不得為繼承人 (B)養子女只能依應繼分的二分之一繼承 (C)以出家者不得為繼承人 (D)採男女平等主義 |
C | 163.投保團體壽險保險費依現行規定,均可以核實認定,不視為被保險員工的薪資所得,但每人每月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分為限,超過部分視為 (A)員工須自付,不需申報所得稅 (B)對員工之補助應轉為員工之薪資,不需申報所得稅 (C)對員工之補助費,應轉為員工之薪資,依法申報所得稅 (D)以上皆非 |
C | 164.李君以本人為被保險人在要保書上之受益人欄僅寫配偶及子女,當時育有一子一女,投保後又生育一子一女,李君死亡時,其妻已先行去世,則有幾人可享有保險金受領權 (A)2人 (B)3人 (C)4人 (D)9人 |
B | 165.李君以本人為被保險人在要保書上之受益人欄僅寫配偶及子女,當時育有一子一女,投保後離婚又再婚並生育一子一女,李君死亡時,則有幾人可享有保險金受領權 (A)6人 (B)5人 (C)4人 (D)8人 |
B | 166.李君以本人為被保險人在要保書上之受益人欄僅寫配偶及子女,當時育有一子二女,投保後又生育一子一女,李君死亡時,其妻已先行去世,則有幾人可享有保險金受領權 (A)6人 (B)5人 (C)4人 (D)7人 |
D | 167.依民法第8條死亡宣告,失蹤人失蹤滿幾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七年 |
C | 【已刪除】168.依保險法116條規定,保險人只有在要保人_______ 始可終止契約 (A)未按約定金額繳交保費時 (B)停效期間屆滿而要保人仍未申請復效 (C)違反告知義務 (D)違反通知義務 |
A | 169.依現行查核準則規定,只要投保團體人壽保險每人每月保險費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份 (A)不分是否含滿期給付均可核實認定 (B)視為被保險人之薪資所得 (C)需為死亡給付才可核實認定 (D)需轉為被保險人之薪資所得 |
A | 170.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凡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死亡遺有遺產者,應就下列何項課遺產稅? (A)就其在我境內、外全部遺產 (B)僅就其在我境內之遺產 (C)我國境內部分財產須要,國外部分財產不需要 (D)以上皆非 |
D | 17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成年子女之扣除額為 (A)779萬 (B)442萬 (C)111萬 (D)44萬 |
E | 172.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受扶養之兄弟姊妹之扣除額為 (A)四十五萬 (B)四十萬 (C)三十五萬 (D)一百萬 (E)以上皆非 . |
D | 173.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為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每人之扣除額為 (A)445萬 (B)100萬 (C)111萬 (D)44萬 |
C | 174.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被繼承人只遺有配偶及成年子女1名,則該遺產之扣除額應為 (A)1240萬 (B)545萬 (C)440萬 (D)49萬 |
D | 175.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喪葬費之扣除額為 (A)700萬 (B)445萬 (C)222萬 (D)100萬 |
D | 176.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之免稅額為 (A)111萬 (B)222萬 (C)400萬 (D)1204萬 |
B | 177.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稅率為 (A)0﹪ (B)10﹪ (C)20﹪ (D)54﹪ |
B | 178.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課稅配偶之扣除額為 (A)200萬元 (B)400萬元 (C)250萬元 (D)304萬元 |
A | 179.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總額包括被繼承人死亡前_______ 內贈與配偶及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等法定繼承人及上述法定繼承人配偶的財產。 (A)二年 (B)六年 (C)五年 (D)一年 |
B | 180.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稅率為 (A)60% (B)10% (C)41% (D)37% |
A | 18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受扶養之祖父母之遺產稅扣除額為? (A)40萬 (B)45萬 (C)100萬 (D)115萬 |
A | 182.直系血親卑親屬不包括 (A)侄女 (B)養子女 (C)孫子女 (D)曾孫子女 |
D | 183.按遺產贈與稅法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A、人壽保險之死亡保險金;B、勞工保險之死亡保險金;C、軍公教保險之死亡保險金;D、撫恤金,不計入遺產總額,上述何者為非 (A)C (B)A (C)B (D)D |
B | 184.胎兒的遺產法定代理人為何 (A)其父 (B)其母 (C)遺產管理人 (D)以上皆可 |
A | 185.胎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下列何項,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 (A)應繼分 (B)保留分 (C)特留分 (D)遺贈分 |
C | 186.若死亡保險契約之保險金(1000萬)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則被保險人之父親可分配到 (A)1000萬 (B)500萬 (C)0萬 (D)250萬元 |
A | 187.若保險金在死亡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父母,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二分之一、父母二分之一 (B)由配偶全部獲得 (C)配偶三分之一、父母三分之二 (D)配偶三分之二、父母三分之一 |
D | 188.若某甲有1000萬之保險金,無指定受益人,但有遺囑指定保險金歸屬其配偶,某甲死亡時遺留配偶與父母,其父可得多少保險金 (A)250萬 (B)0萬 (C)500萬 (D)125萬元 |
D | 【已刪除】189.若張三(被繼承人)共育有4子,其長子較張三早死,當張三死亡,則可由其孫A、B、C代位其父繼承對張三之應繼分。如張三遺留保險金1200萬,則其孫可代位繼承 (A)300萬 (B)200萬 (C)150萬 (D)100萬 |
D | 190.限制行為能力人,無須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得為遺囑。但未滿幾歲不得為遺囑 (A)二十歲 (B)十八歲 (C)十七歲 (D)十六歲? |
A | 191.限定繼承之呈報須向法院為之,如只對法院以外之人為表示,則限定繼承之效力 (A)不生 (B)不減 (C)得向法院補申報 (D)對受表示人有效 |
B | 192.家人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阿公二萬元,父母各三萬元、長子二萬五千元、次子一萬二千元;若全家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為 (A)八萬四千元 (B)十萬四千元 (C)九萬六千元 (D)十二萬元 |
D | 193.納稅義務人為下列何者,則要保之人身保險費,不可依法規定申報扣除 (A)本人 (B)配偶 (C)受扶養之直系親屬 (D)兄弟姐妹 |
A | 【已刪除】194.假如某甲在一年內先後贈與某乙兩棟房子,各值新台幣500萬元,請問某乙應計稅的贈與淨額為 (A)780萬 (B)955萬 (C)910萬 (D)904萬 |
A | 195.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自民國82年起,向人壽保險業投保團體保險,其由營利事業負擔之保險費___ (A)以營利事業或被保險員工及其家屬為受益人者准予認定,每人每月保險費在新台幣二千元以內部份不必轉列各該被保險員工薪資所得 (B)僅二分之一可認定 (C)不予認定 (D)不含滿期部份應予核實認定,並不視為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 |
C | 196.被保險人的遺族可於繼承開始時起,幾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向法院表示以遺產比例償還債務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四個月 |
D | 197.被繼承人死亡遺有財產者,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幾個月內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遺產稅申報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
B | 198.業務員販售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前應完成哪些程序始得販售?(1)參加公司至少3小時課程;(2)訓練完成後應測驗合格;(3)合格成績報壽險公會備查;(4)合格成績存放公司備查 (A)12 (B)1234 (C)234 (D)124 |
D | 199.團體一年定期人壽保險契約中所稱之要保人是指 (A)員工 (B)員工之眷屬 (C)保險公司 (D)要保單位 |
B | 200.團體壽險契約到期後,由投保事業提回保險金而未給付被保險員工的部份 (A)不併入提回年度之收入 (B)併入提回年度之收入 (C)併入上年度之收入 (D)併入下年度之收入課稅 |
C | 201.對於特留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兄弟姊妹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B)祖父母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C)父母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 (D)子女的特留分則為其應繼分的二分之一 |
D | 202.滿期保險金中或含有利息所得,依稅法之規定,受益人___ (A)在27萬元以內免納所得稅 (B)應納利息所得稅 (C)合併於綜合所得扣繳 (D)免納利息所得稅 |
B | 203.遺產稅及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二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必要時,得於限期內申請稽徵機關核准延期多久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半年 |
B | 204.遺產稅及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多久時間內繳清應納稅款;必要時,得於限期內申請稽徵機關核准延期二個月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半年 |
C | 205.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_______ 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A)十萬 (B)二十萬 (C)三十萬 (D)四十萬 |
A | 206.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十二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多久為限,並准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務一次抵繳 (A)二個月 (B)一個月 (C)半年 (D)三個月 |
C | 207.遺產稅課稅之應納稅額為 (A)遺產總額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 (B)遺產總額乘以級距稅率 (C)課稅遺產淨額乘10% (D)課稅遺產淨額減去累進差額,再乘以級距稅率 |
D | 208.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其餘法定繼承人之繼承順序為 (A)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 (B)父母、子女、祖父母、兄弟姊妹 (C)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子女 (D)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 |
D | 209.贈與人在一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時,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後多久時間內向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A)二十日內 (B)十日內 (C)二個月內 (D)三十日內 |
A | 210.贈與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之免稅額為 (A)220萬元 (B)222萬元 (C)200萬元 (D)449萬元 |
B | 211.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為 (A)受贈人 (B)贈與人 (C)遺贈人 (D)以上皆可 |
A | 212.繼承人中一人拋棄繼承,其應繼分歸屬於____ (A)同順位其他繼承 (B)被繼承人 (C)其子女 (D)次順位繼承人。 |
B | 213.繼承人中有一人主張限定繼承,則其他繼承人 (A)仍為法定繼承 (B)視為限定繼承 (C)得向法院主張撤銷 (D)得向法院主張無效 |
C | 214.繼承人有二人以上時,每個人對遺產各應得到的部份的成數,稱: (A)保留分 (B)特留分 (C)應繼分 (D)以上皆非 |
B | 215.繼承人表示限定繼承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 (B)以書面方式呈報法院同意 (C)無須法院同意 (D)得以所繼承的遺產為限,來負擔被繼承人債務 |
D | 216.家人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阿公二萬元、父母各三萬元、長子二萬五千元、次子 一萬二千元;若全家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 (A)九萬六千元 (B)十二萬元 (C)八萬四千元 (D)十萬四千元 |
C | 217.A謀求員工福利;B員工退休或退職提存準備金;C保障員工生活:D減免營利事業所得 稅;以上何者是投保團體人壽保險之主要目的 (A)ACD (B)BCD (C)ABCD (D)ABC |
D | 218.團體保險身故保險金受益人 _____ 指定 (A)被保險人本人 (B)要保人 (C)被保險人之家屬 (D)被保險人 |
D | 219.A滿期保險金;B醫療保險金;C死亡保險金:D人壽保險單之紅利上述何種保險給付在 一定條件下免稅 (A)ACD (B)BCD (C)ABC (D)ABCD |
C | 220.遺產稅課稅之納稅額 ____ (A)遺產總額乘以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 (B)遺產總額減去扣除額及 免稅額 (C)總額乘10% (D)遺產總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再乘14% |
D | 221.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未成年子女之扣除額 ____可按其年距屆滿二十歲之年數每年加扣45萬元。 (A)779萬 (B)445萬 (C)111萬 (D)45 萬元 |
A | 222.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 7條規定被繼承人遺有父母者,父母每人可扣除額 (A)111 萬 (B)445萬 (C)400萬 (D)104萬元 |
D | 223.依民法第八條第三項規定,失蹤人 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_____後 死亡宣告 (A)三年 (B)七年 (C) 五年 (D)一年 |
C | 224.被保險人的遺族可於繼承開始起____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向法院表示限定繼承。 (A)一 (B)四 (C)三 (D)二 |
B | 225.若死亡保險契約之保險金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者,假如被保險人僅有子女和配偶,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三分之二、子女三分之一 (B)按人數平均分配 (C)配偶二分之一、子女二分之一 (D)由配偶全部獲得。 |
A | 226.若保險金在保險契約上未指定身故受益人,假如被保險人僅有配偶和祖父母則該保險金應如何分配 (A)配偶三分之二、祖父母三分之一 (B)配偶二分之一、祖父母二分之一 (C)配偶三分 之一、祖父母三分之二 (D)由配偶全部獲得。 |
A | 227._______乃法定繼承人對遺產依法得繼承之數額 (A)特留分 (B)持分 (C)遺囑繼承額 (D)應繼分 |
A | 【已刪除】228.某甲身故後留有死亡保險金1000萬元,因未指定身故受益人,若某甲沒有其他遺產,但立有遺囑將保險金全部歸配偶所有,在僅有配偶和父母之情形下,則該保險金,某甲父親可領到 (A)250萬 (B)25萬 (C)0萬 (D)129萬 |
A | 229.甲父於95年1月及8月分別贈與其子共兩棟房子,各 新台幣500萬元,請問甲父應計稅的贈與淨額 (A)780萬 (B)910萬 (C)889萬 (D)800萬元。 |
D | 230.贈與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之免稅額 (A)200萬 (B)100萬 (C)250萬 (D) 220萬元。 |
A | 231.被繼承人死亡遺有財產者,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________ 內,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遺產稅申報 (A)六個月 (B)一個月 (C) 三個月 (D)二個月 |
B | 232.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三十萬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十八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______ 限,並准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半年?限 |
C | 233.胎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其____,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 (A)遺贈分 (B)特留分 (C)應繼分 (D)保留分 |
D | 234.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係按____課徵 。 (A)15% (B)5% (C)20% (D)10% |
B | 235.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仍應以贈與人?納稅義務人 (B)納稅義務人?贈與人 (C)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人有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非。 |
D | 236.以下何者得不計入贈與總額 (A)扶養義務人?受扶養人支付之生活費、教育費及醫藥費 (B)父母於予女婚嫁時所贈與之財物,總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C)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 (D) 以上皆是。 |
D | 237.小華的父親把名下一棟房子給了小華後,沒有其他的財產了,下列何者錯誤 (A)納稅義務人?小華的父親 (B)稽徵機關在一定條件下可向小華課稅 (C)免稅額?220萬元 (D)稽徵機關課不到任何贈與稅 |
B | 238.有關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贈與人行蹤不明者,仍應以贈與人?納稅義務人 (B)納稅義務人?贈與人 (C)贈與人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有財產可供執行者,以受贈人?納稅義務人 (D)以上皆非 |
D | 239.家人投保人壽保險,全年所繳保費:阿公二萬元、父母各三萬元、長子二萬五千元、次子一萬二千元;若全家合 申報綜合所得稅且採用列舉扣除法,則一年可扣除的保險費 ___ (A)九萬六千元 (B)十二萬元 (C)八萬四千元 (D)十萬四千元。 |
B | 240.納稅義務人 其____投保之人身保險費,無法列舉申報扣除綜合所得稅。 (A)配偶 (B)兄弟姐妹 (C)受扶養之直系親屬 (D)本人 |
C | 241.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被保險人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時,該筆死亡之保險金轉作?被保險 人之遺產 (B)遺產稅扣除額中,成年子女的扣除額?每人新台幣45萬元 (C)配偶與2名子 女共同繼承時,配偶之應繼分?遺產總額之二分之一 (D)納稅義務人?自己投保之人身保險費可採列舉扣除額之方式。 |
D | 242.王先生生前在保險公司投保20萬元之死亡保險,受益人 小明,但另有債務25萬元, 假設王先生除了保險金外沒有其他財產,而王先生只有一子小明,小明向法院表示拋棄繼承,則小明___ (A)不繼承保險金亦無須償還任何債務 (B)須償還債務5萬元 (C)須償還債務2 5萬元 (D)僅領取20萬元保險金。 |
D | 243.按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A人壽保險之死亡保險金;B勞工保險之死亡保險金;C軍公教保險之死亡保險金;D撫恤金;不計入遺產總額,上述何者為非 (A)C (B)A (C)B (D)D。 |
D | 244.依現行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遺產稅之免稅額 ____ (A)779萬 (B)111萬 (C)445萬 (D)1200萬 元 。 |
C | 245.被保險人之法定繼承人可以 棄繼承被保險人之債務,但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______內 以書面向法院表示。 (A)二個月 (B)一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
A | 246.若張三(被繼承人)共育有四子,其長子較張三早死,當張三死亡,則可由其孫A、B、C代位其父繼承對張三之應繼分,如張三遺留保險金1200萬元,則其孫可代位繼承 (A)100 萬 (B)300萬 (C)200萬 (D)150萬。 |
A | 247.有關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稽徵規定,何者不正確 (A)不得以課徵標的物或其他易於變價或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 (B)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二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 (C)分期繳納每期間隔以不超過二個月?限 (D)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前項規定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期繳納。 |
D | 248.遺產稅課稅之應納稅額 ___ (A)遺產總額乘以10%減去扣除及免稅額 (B)遺產總額乘以10% (C)遺產總額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 (D)遺產總額減去扣除額及免稅額後再乘以10%。 |
D | 249.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規定,遺產稅扣除項目之敘述,何者有誤 (A)父母每人可扣除 111萬元 (B)被繼承人之喪葬費用可扣除111萬元 (C)被繼承人死亡前,依法應納之各項稅損、罰金及具有確實證明之未償債務可全額扣除 (D)配偶之扣除額?400萬元 。 |
申論題 | 在保險費率計算之原則中,在所謂穩定性(stability)與伸縮性(flexibility)原則,試分述其意義並探討其間有無矛盾之處?又損失預防之誘導性(inducement of loss-prevention activities)原則之重要性為何?試說明之。 |
申論題 | 告知與保證有何不同?又告知與通知有何差異?再者,廣義之告知義務與狹義之告知義務有何區別?試分別比較說明之。 |
申論題 | 要保人於保險事故發生前,應盡之義務有那些? |
申論題 | 要保人於保險事故發生後,應盡之義務有那些? |
申論題 | 再保險雖具有責任保險之性質,但究與責任保險不同,此兩者之區別為何?又,再保險與原保險有何關係?試分述之。 |
申論題 | 保險公司之資產負債表上常有「準備金」(reserves)之科目,請說明其目的;並以人壽保險公司之報表為例,說明壽險保單責任準備金之意義,及其對於保單要保人之重要性。 |
申論題 | 請說明「未滿期保費準備金」、「賠償準備金」、「特別準備金」三者之意義?再者,對於上述三種法定準備金其提存主要理由為何?請分予說明。 |
申論題 | 保險業資金運用應注意之原則為何?又我國法令規定保險業資金可運用投資項目有那些? |
申論題 | 何謂風險資本額(risk based capital)的制度?你認為此制度是否能比最低資本額限制對台灣保險公司清償能力之監理更有效?為什麼?並請舉例說明目前風險資本額制度實施上之重要問題與解決方案。 |
申論題 | 保險監理機關為加強保險人對於經營風險之控管,經常採取若干財務檢查制度或規定,例如(一)財務比率檢查系(insuranc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IRIS)與(二)風險資本額制度(risk based capital, RBC),請說明此二制度在保險監理上之優缺點 |
B | 1. 依保險法的定義,保險是一種: (A) 契約 (B) 行為 (C) 賠償 (D) 事故。 |
B | 2. 投保保險之後,對於契約所約定不可抗力及不可預料的事故所造成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的是: (A) 被保 險人 (B) 保險人 (C) 受益人 (D) 要保人。 |
A | 3. 要保人可以向保險人投保的事故是: (A) 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的事故 (B) 不可預料的事故 (C) 不可抗 力的事故 (D) 以上皆非。 |
A | 4. 根據我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分: (A) 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 (B) 人壽保險與責任保險 (C) 財產保險與 責任保險 (D) 以上皆非。 |
D | 5. 財產保險包括: (A) 火災保險 (B) 海上保險 (C) 責任保險與保証保險 (D) 以上皆是。 |
B | 6. 保險法裏不屬於火災保險、海上保險、陸空保險及責任保險範圍的財產保險為: (A) 汽車保險 (B) 其他 保險 (C) 傷害保險 (D) 人壽保險。 |
C | 7. 保險契約成立時,保險人有: (A) 保險費請求權 (B) 要求要保人據實說明權 (C) 以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B | 8. 保險人所應負責的是: (A) 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 (B) 保險契約所承保之事故 (C) 概括的事故 (D) 以上皆非。 |
A | 9. 依我國保險法之規定,應具有保險利益的是: (A) 要保人 (B) 利害關係人 (C) 受益人 (D) 要保人之代 理人即保險經紀人。 |
A | 10. 依我國保險法之規定,有交付保險費義務的人是: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的經紀人 (C) 受益人 (D) 要 保人的代理人。 |
B | 11.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為保險人與: (A) 被保險人 (B) 要保人 (C) 受益人 (D) 其他利害關係人。 |
C | 12. 保險事故發生時,會遭受損害的是: (A) 要保人 (B) 受益人 (C) 被保險人 (D) 利害關係人。 |
A | 13. 被保險人在何時會遭受損害: (A) 保險事故發生時 (B) 保險契約成立時 (C) 交付保險費時 (D) 以上 皆是。 |
C | 14. 所謂的受益人指的是保險人與何人約定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 (C) 以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D | 15. 能夠招攬保險業務的是: (A) 保險經紀人 (B) 保險代理人 (C) 保險業務員 (D) 以上皆是。 |
D | 16. 保險業務員為何人招攬保險業務: (A) 保險公司 (B) 保險經紀人公司 (C) 保險代理人公司 (D) 以上 皆是。 |
C | 17. 業務員於招攬保險時: (A) 應出示登錄證 (B) 應告知授權範圍 (C) 以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A | 18. 業務員所屬公司對業務員招攬行為所生之損害應: (A) 依法負連帶責任 (B) 依法督促業務員負責 (C) 依 法自行負責 (D) 以上皆是。 |
C | 19. 以下何者不屬於業務員之保險招攬行為: (A) 解釋保險單條款 (B) 轉送要保文件及保險單 (C) 代客戶 填寫要保書 (D) 說明填寫要保書注意事項。 |
C | 20. 業務員自行更改客戶要保文件: (A) 是對客戶的服務 (B) 是被允許的行為 (C) 可能會觸犯偽造文書罪 (D) 以上皆非。 |
A | 21. 業務員所屬公司對業務員的授權招攬行為: (A) 應以書面為之,並載明於登錄證上 (B) 應以口頭為之 (C) 書面口頭為之都可以 (D) 應記載於人事管理規則。 |
B | 22. 保險業務員於收取客戶保險費後挪用,會有何種罪嫌: (A) 詐欺 (B) 侵佔、背信 (C) 竊盜 (D) 偽造文書。 |
A | 23. 依我國保險法之規定,保險代理人代理保險人經營業務的根據是: (A) 代理契約、授權書 (B) 保險契約 (C) 合作協定 (D) 委任狀。 |
A | 24. 保險代理人向何人收取費用,代理經營業務: (A) 保險人 (B) 被保險人 (C) 要保人 (D) 受益人。2 |
A | 25. 被保險人在洽定保險契約時的代理人是: (A) 保險經紀人 (B) 保險代理人 (C) 保險公證人 (D) 受益人。 |
C | 26. 保險經紀人向承保的保險業收取的是: (A) 代辦費 (B) 手續費 (C) 經紀人佣金 (D) 以上皆是。 |
C | 27. 保險經紀人收取佣金的對象: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 (C) 保險人 (D) 委託之人。 |
A | 28. 保險代理人分為專屬代理人及普通代理人的標準為: (A) 代理保險業之家數 (B) 代理保險之種類 (C) 代 理保險之年資 (D) 代理保險之業績。 |
A | 29. 普通代理人得代理幾家以上之保險業: (A) 二家 (B) 三家 (C) 四家 (D) 五家。 |
D | 30. 在保險法中所提到保險公司的主管機關指的是: (A) 經濟部 (B) 財政部 (C) 內政部 (D) 行政院金融監 督管理委員會。 |
C | 31. 保險法所稱保險業負責人,係指依何法應負責之人? (A) 商業登記法及公司法 (B) 公司法及票據法 (C) 公司法或合作社法 (D) 民法或公司法。 |
C | 32. 保險代理人依其代理保險業家數分為 (A) 財產及人身保險代理人 (B) 特別及一般保險代理人 (C) 專屬 及普通保險代理人 (D) 單一及多數保險代理人。 |
C | 33. 兼有保險代理人、經紀人或公證人資格者,其申領執業證書規定如何? (A) 得擇二 (B) 得擇三 (C) 僅 得擇一 (D) 未規定。 |
C | 34. 保險代理人同時具備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代理人資格者,其申領執業證書規定如何? (A) 未規定 (B) 得 擇二 (C) 僅得擇一 (D) 以上皆非。 |
D | 35. 保險代理人合約之內容,至少應包括下列哪些項目? (A) 代理期限 (B) 代理權限範圍 (C) 代理費支付 標準及方式 (D) 以上皆是。 |
D | 36. 保險代理人依保險代理合約之授權執行業務之哪些行為,致要保人、被保險人受有損害時,授權保險人應 負賠償責任? (A) 過失行為 (B) 錯誤行為 (C) 疏漏行為 (D) 以上皆是。 |
C | 37. 保險代理人執行業務所需應保留文件期限,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其期限至少幾年? (A) 一年 (B) 三年 (C)五年 (D) 七年。 |
B | 38. 保險代理人公司最近幾年內無違反法令受主管機關處分者,得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設立分公司? (A) 一 年 (B)三年 (C) 五年 (D) 七年。 |
C | 39. 外國保險代理人公司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分公司經營業務者,應僱用領有中華民國代理人同類執業證書多 少人執行業務? (A) 三人 (B) 二人 (C) 至少一人 (D) 未規定。 |
B | 40. 保險經紀人依管理規則規定只分為那兩種? (A) 專屬及普通保險經紀人 (B) 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經紀 人 (C)特約及普通保險經紀人 (D) 特別及一般保險經紀人。 |
B | 41. 每一保險經紀人不得同時為幾家以上公司擔任簽署工作? (A) 一家以上 (B)二家以上 (C) 三家以上 (D) 四家以上。 |
D | 42. 以公司組織申請經營經紀人之業務者,其最低實收資本額為多少? (A) 新台幣一百萬元 (B) 新台幣二百 萬元 (C) 新台幣三百萬元 (D) 新台幣五百萬元。 |
D | 43. 以公司組職申請經營再保險經紀業務者,其最低實收資本額為多少? (A) 新台幣六百萬元 (B) 新台幣五百萬元 (C) 新台幣九百萬元 (D) 新台幣一千萬元。 . |
A | 44. 以公司組織申請同時經營保險經紀及再保險經紀業務者,其最低實收資本額為多少? (A) 新台幣一千萬元 (B) 新台幣九百萬元 (C) 新台幣七百萬元 (D) 新台幣六百萬元。 . |
A | 45. 保險經紀人以個人執行業務者,應繳存多少保證金? (A) 新台幣十萬元 (B) 新台幣二十萬元 (C) 新台 幣三十萬元 (D) 新台幣五十萬元。 |
C | 46. 保險經紀人以公司組織執行業務者,保證金應按實收資本額百分之十五繳存,但繳存金額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幣二十萬元 (B) 新台幣四十萬元 (C) 新台幣六十萬元 (D) 新台幣八十萬元。 |
D | 47. 保險經紀人保險金之繳存,應以如何方式辦理? (A) 得以現金 (B) 得以公債 (C) 得以國庫券 (D) 以上 皆是。3 |
D | 48. 保險經紀人公司所繳存之保證金得於何時申請發還? (A) 公司宣告停業 (B) 依法完全清算 (C) 執業證 書繳銷後 (D) 以上皆是。 |
A | 49. 保險經紀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者,每一事故保險金額,個人執行業務者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幣一百 萬元 (B) 新台幣二百萬元 (C) 新台幣三百萬元 (D) 新台幣五百萬元。 |
B | 50. 保險經紀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者,每一事故保險金額,公司組織者應按實收資本額之百分之三十投保,但 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幣一百萬元 (B) 新台幣二百萬元 (C) 新台幣三百萬元 (D) 新台幣五百萬元。 |
A | 51. 保險經紀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者,每一事故保險金額,經營再保險經紀業務者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 幣四百萬元 (B) 新台幣六百萬元 (C) 新台幣八百萬元 (D) 新台幣一千萬元。 |
C | 52. 保險經紀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每一保險期間之累積保險金額不得低於各類別規定每一事故最低保險金額 幾倍? (A) 二倍 (B) 四倍 (C) 三倍 (D) 六倍。 |
D | 53. 保險經紀人應自許可登記之日起多久,申請主管機關核發執業證書並開始營業? (A) 三個月 (B) 四個月 (C) 五個月 (D) 六個月。 |
B | 54. 保險經紀人同時具備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經紀人資格者,是否可以同時申領二種執業證書? (A) 不得同 時 (B) 得同時 (C) 未規定 (D) 以上皆非。 |
D | 55. 財產保險經紀人執行業務,應於那些文件上簽署,並依法負相關責任? (A) 要保書 (B) 批改申請書 (C) 委託代繳保費收據 (D) 以上皆是。 |
B | 56. 每一保險公證人不得同時為幾家以上公司擔任簽署工作? (A) 一家以上 (B) 二家以上 (C) 三家以上 (D) 四家以上。 |
C | 57. 以公司組織申請經營公證人之業務者,其最低實收資本額為多少? (A) 新台幣四百萬元 (B) 新台幣三百 萬元 (C) 新台幣二百萬元 (D) 新台幣一百萬元。 |
B | 58. 保險公證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者,每一事故保險金額,個人執行業務者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幣五十萬元 (B) 新台幣一百萬元 (C) 新台幣二百萬元 (D) 新台幣三百萬元。 . |
D | 59. 保險公證人投保專業責任保險者,每一事故保險金額,公司組織者應按實收資本額之百分之十五投保,但 不得低於多少? (A) 新台幣四百萬元 (B) 新台幣三百萬元 (C) 新台幣二百萬元 (D) 新台幣一百萬元。 |
B | 60. 外國保險公證人公司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分公司之最低營運資金為多少? (A) 新台幣一百萬元 (B) 新 台幣二百萬元 (C) 新台幣三百萬元 (D) 新台幣四百萬元。 |
A | 61. 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訂定的法源基礎為 (A) 保險法 (B) 保險法施行細則 (C) 保險業管理辦法 (D) 保 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 |
C | 62. 業務員非依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辦理登錄,領得 (A) 資格證書 (B) 執業證書 (C) 登錄證 (D) 以上皆 非,不得為其所屬公司招攬保險。 |
A | 63. 業務員得招攬之保險種類為 (A) 由其所屬公司定之 (B) 任何保險種類均可 (C) 僅人身保險 (D) 僅財 產保險。 |
A | 64. 保險業務員資格之取得,年齡須滿 (A) 18 歲 (B) 20 歲 (C) 22 歲 (D) 無年齡限制。 |
C | 65. 保險業務員資格取得之學歷限制為 (A) 國小以上學歷 (B) 國中以上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 (C) 高中以上 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 (D) 無學歷限制。 |
B | 66. 已領有保險代理人、經紀人執業證書者,得向主管機關繳銷 (A) 資格證書 (B) 執業證書 (C)以上任何一 種 (D) 資格證書及執業證書均須繳銷,檢附證明由其所屬公司辨理登錄。 |
C | 67. 業務員申請登錄之文件如有虛偽之記載,則 (A) 各有關公會應不予登錄 (B) 已登錄者,應予撤銷 (C) 已 上皆是 (D)以上皆非。 |
C | 68. 業務登錄證有效期間為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十年。4 |
B | 69. 業務員登錄證應於有效期限期滿前辦妥換發登錄證手續,未辦妥前 (A) 得繼續招攬保險 (B) 不得招攬保 險 (C) 得招攬保險,但須向公司報備 (D)在二個月寬限期內得繼續招攬保險。 |
D | 70. 業務員有異動時,所屬公司應於異動後幾日內向各有關公會申報 (A) 三十日 (B) 二十日 (C) 十日 (D) 五日。 |
C | 71. 業務員不參加所屬公司辦理之教育訓練者,所屬公司應 (A) 向公會報備 (B) 向主管機關報備 (C) 撤銷 其業務員登錄 (D) 已上皆是 |
C | 72. 業務員參加所屬公司辦理之教育訓練成績不合格者,於 (A) 三個月內 (B) 半年內 (C) 一年內 (D) 二年 內 再行補訓成績仍不合格者,所屬公司應撤銷其業務員登錄。 |
A | 73. 業務員經登錄後 (A) 儘能專為其所屬公司從事保險之招攬 (B) 可同時為多家公司從事保險招攬 (C) 可 同時為二家以上保險業、保險代理人公司、保險經紀人公司從事保險之招攬 (D) 只要與公司訂定契約, 即可同時為多家公司從事保險之招攬。 |
A | 74. 業務員轉任他公司時 (A) 應重新辦理登錄 (B) 儘需參加教育訓練即可 (C) 需重新參加業務員考試 (D) 以上皆不需要。 |
A | 75. 業務員於離職後在任原所屬公司之業務員時 (A) 應重新辦理登錄 (B) 儘需參加教育訓練即可 (C) 需重 新參加業務員考試 (D) 以上皆不需要。 |
B | 76. 業務員於登錄有效期間內受停止招攬行為處分期間累計達二年者,所屬公司應 (A) 再予以三個月以上一 年以下停止招攬行為 (B) 撤銷業務登錄 (C) 記過 (D) 移送法辦。 |
B | 77. 參加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者,得填妥登錄申請書 (A) 自行辦理登錄 (B) 申請所屬公司為其辦理登錄 (C) 由公會未其辦理登錄 (D) 已上皆可。 |
B | 78. 業務員登錄業務由 (A) 保險業主管機關 (B) 保險業主管機關指定之工會 (C) 考試院 (D) 各保險公司 辦理之。 |
D | 79. 業務員有下列何種情事時,除有犯罪嫌疑,應依法移送偵辦外,其行為時之所屬公司並應案情節輕重,予 以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止招攬行為或撤銷其業務員登錄之處分 (A) 未經所屬公司同意而招聘人員 (B) 以登錄證供他人使用 (C) 招攬或推介未經主管機關核准之保險業務或其他金融商品 (D) 以上皆是。 |
D | 80. 產物保險業務員之招攬行為,係指下列哪些行為? (A) 解釋保險商品內容及保單條款 (B) 說明填寫要保 書注意事項、轉送要保文件及保險單 (C) 其他經所屬公司授權從事保險招攬之行為 (D) 以上皆是。 |
D | 81. 業務員有下列何種情形,除有犯罪嫌疑,應依法偵辦外,其行為時之所屬公司,並應按其情節輕重,予以 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止招攬行為或撤銷業務員之登錄處分? (A) 以錯價、放佣或其他不當折減保險費 之方法招攬 (B) 未經授權而代收保險費或經授權而代收保險費而挪用、侵占 (C) 以登錄證供他人使用 (D) 以上皆是。 |
D | 82. 有關業務員從事保險招攬所用文書、圖畫、廣告文宣,下列敘述哪一向是錯的? (A)應標明所屬公司之名 稱 (B) 所屬公司為代理人、經紀人者並應標明往來保險業名稱 (C) 保險代理人、經紀人所屬業務員所使 用之文書、圖畫、廣告文宣,應經往來保險業同意方可使用 (D) 廣告文宣之內容可與保險業報經主管機 關審查通過之保單條款、費率及要保書文件不相符。 |
B | 83. 登錄有效期間內受停止招攬行為處分,其期間累計多久,應予撤銷業務員之登錄處分 (A) 一年 (B) 二年 (C) 二年六個月 (D) 三年。 |
A | 84. 已領得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執業證書之已登錄保險業務員?下列處理何者正確? (A) 撤銷登錄 (B) 維 持登錄 (C) 撤銷或維持登錄均可 (D) 經允許可維持登錄。 |
B | 85. 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之人申請登錄保險業務員,下列處理何者正確? (A) 可予登錄 (B) 不予登錄 (C) 經特准可予登錄 (D) 可自由決定登錄。 |
D | 86. 業務員有下列何種情形,除有犯罪嫌疑,應依法偵辦外,其行為時之所屬公司,並應按其情節輕重,予以 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止招攬行為或撤銷業務員之登錄處分? (A) 未經所屬公司同意而招聘人員 (B) 5 未經保險契約當事人同意或授權而為填寫、簽章有關保險契約文件 (C) 以不同保險契約內容作不公平或 不完全之比較,而陳述或散佈足以損害其他公司營業、信譽 (D) 以上皆是。 |
C | 87. 下列敘述哪一項是錯的? (A) 業務員從事產物保險招攬行為,必須得到所屬公司授權 (B) 前項授權行為 應以書面為之,並載明於其登錄證上 (C) 同時登錄為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業務員者,其分別登錄之所屬 公司不必依法負連帶責任 (D) 業務員招攬行為,所生之損害,所屬公司就其授權範圍應負連帶責任。 |
D | 88. 下列之行為何者非屬保險招攬之行為? (A) 解釋保險商品內容及保單條款 (B) 說明填寫要保書注意事 項 (C) 轉送要保文件及保險單 (D) 收取保費。 |
B | 89. 有重大喪失債信情勢尚未了結或了結後尚未逾三年之已登陸保險業務員,應作何處置? (A) 維持登錄 (B) 撤銷登錄 (C) 撤銷或維持登錄均可 (D) 經允許可維持登錄。 |
C | 90. 保險業務員登錄後,應專為下列何者從事保險招攬? (A) 自己 (B) 要保人 (C) 所屬公司 (D) 保險人。 |
B | 91. 保險業務員招攬行為所生之損害,其所屬公司依法應負何責? (A) 不負責任 (B) 連帶責任 (C) 抽象過 失責任 (D) 具體過失責任。 |
D | 92. 保險業務員經所屬公司授權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 口頭即可 (B) 不拘形式 (C) 書面即可 (D) 書 面,並載明於登錄證上。 |
D | 93. 對誇大不實之宣傳、廣告或其他不當之方法為保險業務招攬,業務員將受何種處罰? (A) 依法移送偵辦 (B) 撤銷其業務員登錄 (C) 停止招攬行為 (D) 以上皆是。 |
A | 94. 下列何者屬於業務員招攬保險保險不實告知? (A) 以不同保險契約內容作不公平或不完全之比較 (B) 未經保險契約當事人同意或授權而為填寫、簽章有關保險契約文件 (C) 參加資格測驗,或參加特別測驗 時,發生重大違規、舞弊 (D) 散佈不實言論或文宣,擾亂金融秩序。 |
D | 95. 保險業非申請主管機關核准後,並依法實施哪些行為,不得開始營業: (A) 營業登記 (B) 繳存保險金 (C) 領得營業執照 (D) 以上皆是。 |
C | 96. 保險在何種情況下得向外借款: (A) 投資導致虧空 (B) 過多呆帳導致週轉不靈 (C) 給付鉅額保險金之 週轉需要 (D) 經主管機關專案核准。 |
D | 97. 保險業在何種情形下,因遭受損失得請求安定基金予以補助或低利抵押貸款? (A) 承受經營不善同業之 有效契約 (B) 合併 (C) 變更組織 (D) 以上皆是。 |
A | 98. 保險自有資本與風險資本之比率,不得低於多少? (A) 百分之二百 (B) 百分之ㄧ百 (C) 百分之三百 (D) 百分之二百五十。 |
B | 99. 保險業自有資本與風險資本之比率未達百分之二百主管機關應視情節輕重依法處分,主要不得如何? (A) 不得增資 (B) 不得分配盈餘 (C) 不得開發新商品 (D) 不得對外融資。 |
D | 100. 保險業那些資料,由主管機關視各種保險之發展狀況,分別規定其銷售前應採行之程序? (A) 各種保險 單條款 (B) 保險費 (C) 除條款保費外其他相關資料 (D) 以上皆是。 |
C | 101. 為健全保險業務之經營,保險業應聘用精算人員並指派其中一人擔任什麼角色,負責保險費率之釐訂, 責任準備金之核算簽證及辦理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A) 簽證理算人員 (B) 簽證會計人員 (C) 簽證精算人員 (D) 簽證綜理人員。 |
D | 102. 下列那些情形,保險業依法得以共保方式承保? (A) 有關巨災損失之保險者 (B) 配合政筞需要者 (C) 基於公共利益之考量者 (D) 以上皆是。 |
C | 103. 下列那項不是保險業得依法以共保方式承保? (A) 能有效提昇對投保大眾之服務者 (B) 經主管機關核 准 (C) 費率偏低損率趨高之業務 (D) 有關巨災損失之保險者。 |
D | 104. 下列那些項目為保險業除存款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可以作為資金運用對象? (A) 有價證券 (B) 不動 產 (C) 放款 (D) 以上皆是。 |
D | 105. 財產保險辦理放款,以那些項目為限? (A) 以銀行保證之放款 (B) 以動產或不動產為擔保之放款 (C) 以合於第一百四十六條之一有價證券為質之放款 (D) 以上皆是。6 |
B | 106. 保險業對於每一危險單之保險金額扣除再保險金額後,不得超過資本金或基金、公積金、特別準備金及 未分配盈餘總和多少? (A) 五分之一 (B) 十分之一 (C) 十五分之一 (D) 二分之一。 |
B | 107. 保險業於有攸關消費大眾權益之重大訊息發生時,應於多久以內以書面向主管機關報告,並主動公開說 明? (A) 一日內 (B) 二日內 (C) 三日內 (D) 四日內。 |
C | 108. 保險業違反法令、章程或有礙健全經營之虞時,主管機關得先作何處分? (A) 命其增資 (B) 限制其營 業範圍或新契約額 (C) 糾正或命其限期改善 (D) 命其解除經理人之職務。 |
D | 109. 保險業因業務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不能支付其債務,或無法履行契約責任或有損及被保險人權益之虞 時,主管機關得依情節之輕重,分別為那些處分? (A) 派員監督 (B) 派員接管 (C) 勒令停業派員清 理 (D) 以上皆是。 |
A | 110. 保險業辦理電話行銷業務應注意事項係依據下列何者訂定 (A) 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 (B) 保險業 務員管理規則 (C) 保險法施行細則 (D) 保險業管理辦法。 |
B | 111. 保險業電話行銷人員應具備何種資格 (A) 保險代理人、經紀人 (B) 保險業務員 (C) 保險核保、理賠人 員 (D) 保險精算師。 |
C | 112. 依保險業辦理電話行銷業務應注意事項之規定,財產保險業能以電話行銷之商品有 (A) 工程保險 (B) 貨物運輸保險 (C) 傷害保險 (D) 商業火災保險。 |
D | 113. 保險業辦理電話行銷業務應注意事項規定以電話行銷時,傷害保險之保險金額,不得超過新台幣 (A) 300 萬元 (B) 400 萬元 (C) 500 萬元 (D) 600 萬元。 |
A | 114. 保險業辦理電話行銷人員進行電話行銷之過程與成交記錄備份存檔資料,保存期限不得低於 (A) 保險契 約期滿後二年 (B) 保險契約成立後二年 (C) 保險契約期滿後三年 (D) 保險契約成立後三年。 |
D | 115. 保險業辦理電話行銷業務之對象限制 (A)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須同一人 (B)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須年滿二 十歲 (C) 須由電話行銷中心外撥之對象 (D) 以上皆是。 |
B | 116. 保險業對於因電話行銷過程溝通不良所造成之爭議,應作有利於何者之解釋及處理 (A) 保險公司 (B) 4 要保人 (C) 電話行銷人員 (D) 以上皆是。 |
D | 117. 保險業電話行銷之成交錄音記錄,至少應包含那些資料 (A) 要保人身分資料、投保意願確認、受益人資 料 (B) 保障範圍、保險期間、保險金額 (C) 保險費、繳費方式 (D) 以上皆是。 |
D | 118. 保險業之電話行銷人員進行電話行銷時,除應先確認要保人之身分外,並應先告知要保人那些資料 (A) 行銷人員自己之姓名、所屬公司名稱、服務電話 (B) 行銷人員之登錄字號或員工編號 (C) 保險契約重 要內容 (D) 以上皆是。 |
A | 119. 下列何者非屬電話行銷之適用對象 (A) 保險公證人公司 (B) 保險公司 (C) 保險代理人號公司 (D) 保 險經紀人公司。 |
D | 120. 要保人與保險業間因電話行銷爭議或涉訟時,下列何者有誤: (A) 要保人得要求提供錄音備份 (B) 保 險業不得拒絕提供錄音備份 (C) 保險業得因提供錄音備份而酌收工本費 (D) 保險業雖提供錄音備 份,但不得收費。 |
B | 121. 保險業以電話行銷時,保險契約之生效日有何規定 (A) 要保人繳付保險費或信用卡扣款成功時,溯自電 話成交日零時起生效 (B) 要保人繳付保險費或信用卡扣款成功時,溯自電話成交翌日零時起生效 (C) 保險公司自行決定生效日即可 (D) 以上皆非。 |
D | 122. 財產保險不包括: (A) 火災保險 (B) 陸空保險 (C) 保證保險 (D) 健康保險。 |
B | 123. 要保人對下列何者無保險利益? (A) 財產上之現有利益 (B) 單純期待利益 (C) 因財產上之現有利益 而生之期待利益 (D) 以上皆非。 |
B | 124. 運送人對自己所運送的貨物可以投保: (A) 貨物運輸保險 (B) 貨物運送人責任保險 (C) 水險 (D) 陸 空保險。7 |
A | 125. 契約經撤銷後: (A) 溯及自訂約時不生效力 (B) 自撤銷之後不生效力 (C) 經法院認可之後不生效力 (D) 經公證人公證之後不生效力。 |
A | 126. 契約經解除之後: (A) 溯及自訂約時不生效力 (B) 自解除之後不生效力 (C) 經法院認可之後不生效力 (D) 經公證人公證之後不生效力。 |
B | 127. 契約經終止後: (A) 溯及自訂約時不生效力 (B) 自終止之後往後不生效力 (C) 經法院認可之後不生效 力 (D) 公證人公證之後不生效力。 |
A | 128 契約無效指的是: (A) 自始無效 (B) 經解除後無效 (C) 經撤銷後無效 (D) 經終止後無效。 |
A | 129. 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無保險利益者,保險契約: (A) 失其效力 (B) 得解除 (C) 得撤銷 (D) 得終止。 |
A | 130. 保險契約失其效力指的是被保險人: (A) 自喪失保險利益之後契約往後不生效力 (B) 保險契約經終止 以後不生效力 (C) 以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C | 131. 保險標的物所有權移轉,保險契約仍為何人之利益而存在?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之繼承人 (C) 受 讓人 (D) 被保險人。 |
B | 132. 被保險人死亡時,保險契約仍為何人的利益而存在?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之繼承人 (C) 受讓人 (D) 被保險人。 |
A | 133. 合夥人或共有人聯合為被保險人時,其中一人或數人讓與保險利益於他人者,保險契約: (A) 不因之失 效 (B) 得解除 (C) 得終止 (D) 無效。 |
A | 134. 保險契約訂立之後: (A) 一定要做成保險單交付被保險人 (B) 口頭約定即可 (C) 被保險人索取時才 給 (D) 資料建檔存查。 |
A | 135. 第三人利益契約,認定受益人有疑義時,推定: (A) 要保人為自己之利益而訂立 (B) 要保人為被保險 人之利益而訂立 (C) 要保人為受益人之利益而訂立 (D) 以上皆是。 |
C | 136. 保管人對於其所保管貨物可以投保 (A) 貨物運輸保險 (B) 貨物運送人責任保險 (C) 受託物管理人責 任保險 (D) 陸空保險。 |
B | 137. 凡基於有效契約而生之利益 (A) 不得為保險利益 (B) 亦得為保險利益 (C) 與保險利益無關 (D) 以上 皆非。 |
C | 138. 保險契約於什麼情況下完成簽訂: (A) 保險人同意 (B) 要保人聲請 (C) 保險人於同意要保人聲請後 (D) 以上皆非。 |
B | 139. 要保人為他人之利益訂立保險契約是否有所限制? (A) 應經委託 (B) 得不經委託 (C) 應經同意 (D) 以上皆非。 |
B | 140. 保險契約由代理人訂立者,有何限制? (A) 不需載明代理之意旨 (B) 應載明代訂之意旨 (C) 沒有任何 限制 (D) 以上皆非。 |
C | 141. 保險契約由合夥人或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訂立,而其利益是否自然及於全體合夥人或共有人,或有何 限制? (A) 自然及於全體合夥人或共有人 (B) 如無相反意見,即視為及於全體合夥人或共有人 (C) 應 載明為全體合夥人或共有人訂立意旨 (D) 以上皆是。 |
B | 142. 保險人得約定保險標的物之ㄧ部分,應由要保人自行負擔由危險而生之損失是為: (A) 自留額 (B) 自 負額 (C) 共同額 (D) 責任額。 |
B | 143. 依保險法規定,自負額部份,要保人是否可另向他保險人訂立保險契約? (A) 可以 (B) 不得 (C) 保險 法未規定 (D) 以上皆非。 |
C | 144. 保險契約除人身保險外,得為 (A) 指示式 (B) 無記名式 (C) 指示式或無記名式 (D) 以上皆非。 |
C | 145. 保險人對於要保人所得為之對抗,並得以之對抗: (A) 要保人的繼承人 (B) 要保人之利害關係人 (C) 保險契約之受讓人 (D) 以上皆是。8 |
B | 146. 契約上載明保險標的物之價值,須至危險發生後估計而訂之保險契約: (A) 定值保險契約 (B) 不定值 保險契約 (C) 任意性保險契約 (D) 強制性保險契約。 |
A | 147. 契約上載明保險標的物一定價值之保險契約為: (A) 定值保險契約 (B) 不定值保險契約 (C) 任意性保 險契約 (D) 強制性保險契約。 |
D | 148. 為他人利益訂立之保險契約,於訂約時,該他人未確定者,由何人享受其利益? (A) 被保險人 (B) 要 保人 (C) 受益人 (D) 要保人或保險契約所載可得確定之受益人。 |
D | 149. 訂定保險契約時情形顯失公平致使該部份之約定無效情形為何? (A) 免除或減輕要保人依保險法應負 之義務者 (B) 免除或減輕被保險人依保險法應負之義務者 (C) 免除或減輕受益人依保險法應負之義務 者 (D) 免除或減輕保險人依保險法應負之義務。 |
C | 150. 訂定保險契約時情形顯失公平致使該部分之約定無效情形為何? (A) 免除或減輕要保人依保險法應負 之義務者 (B) 免除或減輕被保險人依保險法應負之義務者 (C) 加重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之義務者 (D) 以上皆非。 |
D | 151. 使那些人拋棄或限制其依保險法所享有之權利者,為顯失公平致使該保險契約部分之約定無效: (A) 要 保人 (B) 受益人 (C) 被保險人 (D) 以上皆是。 |
D | 152. 對於那些人依保險法所享有之權利有重大不利益,顯失公平致使該保險契約部分之約定無效: (A) 要保 人 (B) 受益人 (C) 被保險人 (D) 以上皆是。 |
C | 153. 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應通知之事項而怠於通知者,在何種情形下,他方得據為解除保險契約之原因: (A) 任何情形下 (B) 只有故意情況下 (C) 除不可抗力之事故外,且不問是否故意 (D) 以上皆非。 |
B | 154. 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應通知之事項而怠於通知者,除不可抗力之事故外,不問是否故意,他方得據以 如何處理: (A) 終止保險契約 (B) 解除保險契約 (C) 主張保險契約無效 (D) 使保險契約停效。 |
B | 155. 保險人於保險契約中免除或減輕自己依保險法應負義務者,契約效力如何? (A) 有效 (B) 無效 (C) 一 樣 (D) 不變。 |
A | 156. 因惡意的複保險致保險契約無效時,保險人於不知情的期間內: (A) 仍取得保險費 (B) 仍不能取得保 險費 (C) 已收的保險費要返還 (D) 視契約的規定而定。 |
D | 157. 複保險之要素包括: (A) 同一保險利益 (B) 同一保險事故 (C) 數保險人 (D) 以上皆是。 |
C | 158 . 複保險要保人應將下列何種資料通知各保險人: (A) 他保險人之名稱 (B) 他保險人之保險金額 (C) 以 上皆是 (D) 以上皆非。 |
C | 159. 惡意之複保險,保險契約應: (A) 得解除 (B) 得終止 (C) 無效 (D) 得撤銷。 |
C | 160. 要保人意圖不當得利而為複保險,則契約: (A) 無效 (B) 有效 (C) 效力視情形而定 (D) 以上皆非。 |
A | 161. 我國保險法規定,除另有約定外,保險人對善意複保險: (A) 僅就各保險單所載之保險金額負比例分擔之 責 (B) 僅就各保險單所應賠償之金額負比例分擔之責 (C) 僅就保險契約之個數負比例分擔之責 (D) 先 保的先賠。 |
B | 162. 善意之複保險,保險金額總額超過保險標的之價值者,各保險人雖僅負比例分擔之責,但賠償總額: (A) 不 得超過總保險金額 (B) 不得超過保險標的物之價值 (C) 不得超過保險標的物之淨值 (D) 可以超過保險 標的之價值。 |
A | 163. 要保人故意不為複保險通知,或意圖不當得利而為複保險者,其契約: (A) 無效 (B) 得解除 (C) 得撤銷 (D) 停效。 |
B | 164. 訂約時,僅要保人知危險發生者,而保險人不受拘束時: (A)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費用,亦不得請求已 收受之保險費 (B) 保險人得請求償還費用,亦無須返還已收受之保險費 (C)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費 用,亦得請求已收受之保險費 (D) 保險人得請求償還費用,亦得請求已收受之保險費。9 |
B | 165. 要保人未盡據實說明告知之義務,則: (A) 保險人得解除契約,已收受之保險費應全部返還 (B) 保險 人得解除契約,已收受之保險費無須返還 (C) 保險人得終止契約,已收受之保險費應按短期保險費之規 定返還 (D) 保險人得終止契約,已收受之保險費應按日數比例返還。 |
B | 166. 要保人故意不為真實之告知,致保險契約被解除時,保險費: (A) 可以返還 (B) 不可以返還 (C) 可返 還一半 (D) 視個案而定。 |
B | 167. 訂立契約時,要保人應對之為據實說明的是: (A) 保險人的口頭詢問 (B) 保險人的書面詢問 (C) 以上 皆是 (D) 以上皆非。 |
B | 168. 訂立契約時,要保人對於保險人之「口頭」詢問未據實說明者,則: (A) 保險契約無效 (B) 保險法無 特殊規定 (C) 保險人得解除契約 (D) 保險人得依保險法請求損害賠償。 |
D | 169. 要保人違反保險法第 64 條據實說明義務者,則: (A) 保險人須於知有解除原因後一個月內解除契約 (B) 保險人須於契約訂立後二年內解除契約 (C) 保險人於危險發生後亦得解除契約 (D) 以上皆是。 |
A | 170. 要保人違反據實說明義務,保險人得: (A) 解除契約 (B) 直接拒賠 (C) 請求損害賠償 (D) 以上皆非。 |
A | 171. 要保人違反據實說明之義務,保險人知有解除之原因後,行使解除之期限為: (A) 一個月 (B) 二個 月 (C) 三個月 (D) 四個月。 |
B | 172. 要保人違反據實說明之義務,保險人在訂立契約後多久不可以行使解除權? (A) 一年 (B) 二年 (C) 三 年 (D) 半年。 |
B | 173. 保險契約訂立時,保險標的之危險已發生,但為雙方當事人所不知,則保險契約: (A) 無效 (B) 有效 (C) 得解除 (D) 得撤銷。 |
A | 174. 保險契約訂立時,保險標的之危險已發生或已消滅,其契約: (A) 無效 (B) 得終止 (C) 得解除 (D) 維 持原狀。 |
A | 175. 訂約時僅要保人知危險已發生者,何人不受契約之約束: (A) 保險人 (B) 被保險人 (C) 受益人 (D) 以 上皆非。 |
A | 176. 訂約時,僅保險人知危險已消滅者,而要保人不受拘束時: (A)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費用,並不得請求 已收受之保險費 (B) 保險人得請求償還費用,亦無須返還已收受之保險費 (C) 保險人不得請求償還費 用,亦得請求已收受之保險費 (D) 保險人得請求償還費用,亦得請求已收受之保險費。 |
B | 177. 因危險增加而終止契約,或部份終止時,終止後之保險費已交付者,應返還之,但例外情形為何? (A) 保 險費以時間為計算基礎者 (B) 保險費非以時間為基礎者 (C) 無例外情形 (D) 以上皆非。 |
B | 178. 保險契約訂立時,保險標的之危險已消滅,但為雙方當事人所不知,則保險契約: (A) 無效 (B) 有效 (C) 得解除 (D) 得撤銷。 |
B | 179. 要保人故意隱匿,或因過失遺漏,或為不實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對於危險之估計者,保險人得主 張 (A) 終止契約 (B) 解除契約 (C) 撤銷契約 (D) 停效。 |
D | 180. 要保人故意隱匿,或因過失遺漏,或為不實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對於危險之估計者,保險人得解 除契約。但在何種情形下,保險人不得解除契約: (A) 要保人死亡 (B) 危險之發生 (C) 危險已發生 (D) 要保人證明危險之發生未基於其說明或未說明之事實時。 |
C | 181. 保險金額超過保險標的價值之契約,係由當事人一方之詐欺而訂立者,他方可以如何主張? (A) 得終止 契約 (B) 得撤銷契約 (C) 得解除契約 (D) 契約無效。 |
C | 182. 保險金額超過保險標的價值之契約,係由當事人一方之詐欺而訂立者,他方得解除契約,是否尚有其他 可以主張? (A) 無其他請求權利 (B) 如無損失,並得請求賠償 (C) 如有損失,並得請求賠償 (D) 如 有損失,亦不得請求賠償。 |
B | 183. 保險金額超過保險標的價值之契約,如無詐欺情事者,除定值保險外,其契約賠償有效限度應為何? (A) 保險金額 (B) 保險標的價值 (C) 市價 (D) 以上皆非。10 |
C | 184. 保險金額超過保險標的價值之契約,如無詐欺情事者,其契約僅於保險標的價值之限度內為有效,例外 情形為何? (A) 定額保險 (B) 不足額保險 (C) 定值保險 (D) 不定值保險。 |
C | 185. 無詐欺情事之超額保險契約,經當事人一方將超過價值之事實通知他方後,應按照保險標的之價值比例 減少為何? (A) 保險金額 (B) 保險費 (C) 保險金額及保險費 (D) 以上皆非。 |
B | 186. 保險契約訂立時,僅保險人知危險已消滅者,何人不受契約之怠事? (A) 被保險人 (B) 要保人 (C) 受 益人 (D) 保險人。 |
D | 187. 在最大誠信原則下,約束要保人或被保險人的事項有那些? (A) 告知 (B) 通知 (C) 保證 (D) 以上皆 是。 |
D | 188. 保險人對於下列何人的故意行為所致的損害須負賠償責任? (A) 要保人 (B) 被保險人 (C) 要保人及 被保險人 (D) 保險代理人。 |
C | 189. 保險人對戰爭所致的損害: (A) 應負賠償責任 (B) 不負賠償責任 (C) 除契約有相反之約定外,應負賠 償責任 (D) 以上皆非。 |
C | 190. 保險契約應以: (A) 保險單為之 (B) 暫保單為之 (C) 保險單或暫保單為之 (D) 可透過再保險經紀人 行使賠償請求權。 |
A | 191. 保險契約訂立之後: (A) 一定要做成保險單交付被保險人 (B) 口頭約定即可 (C) 被保險人索取時才 給 (D) 資料建檔存查。 |
A | 192. 保險契約之解釋: (A) 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如有疑義時,以作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為原則 (B) 應 就保險契約之文字做嚴格認定 (C) 一律做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 (D) 保險人與被保險人自行協商。 |
B | 193. 解釋保險契約有疑義時,應做 (A) 對保險人有利之解釋 (B) 對被保險人有利之解釋 (C) 參考民法之規 定 (D) 提交公平會處理。 |
B | 194. 保險契約於解釋疑義時,應做對何人有利之解釋為原則: (A) 保險人 (B) 被保險人 (C) 受益人 (D) 要保 人。 |
C | 195. 保險法的強制規定 (A) 皆不得以契約變更之 (B) 皆得以契約變更之 (C) 只有有利於被保險人者,始得 以契約變更之 (D) 視情形而定是否得變更之。 |
C | 196. 保險業經營各種保險之保險單條款 (A) 限使用本國文字 (B) 應使用國際上通用之文字 (C) 限使用本 國文字,但因業務之需要,得附用外國文字 (D) 視情況而定。 |
D | 197. 保險單必須記載的事項包括: (A) 保險費 (B) 保險標的物 (C) 保險事故之種類 (D) 以上皆是。 |
A | 198. 被保險人如不同意保險契約之基本條款: (A) 可以要求保險公司變更 (B) 絕對不可以要求保險公司變 更 (C) 找關係要求變更 (D) 收到保險單後再說。 |
A | 199. 當事人承認履行特種義務之條款稱為: (A) 特約條款 (B) 特別條款 (C) 特定條款 (D) 特別約款。 |
D | 200. 與保險契約有關之事項得以特約條款定之者為: (A) 過去之事項 (B) 現在之事項 (C) 未來之事項 (D) 以上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