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地理科專業_SAMPLE

教甄◆地理科專業_SAMPLE目錄

91 年 - 九十一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補考)試題_社會科(地理部分)#1846
91 年 - 台南縣91學年度國中教師聯合甄選地理科#1728
91 年 -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第一屆教師甄試/地理專業#82169
92 年 - 九十二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_地理考科#1812
92 年 - 九十二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_社會科(地理部分)#1841

返回

2002年-91 年 - 九十一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補考)試題_社會科(地理部分)#1846

C 1. 下列哪一種河流地形的成因與地形回春作用最有關係? (A)曲流 (B)壺穴 (C)河階 (D)沖積扇
D 2. 海岸的變遷深受波浪作用和沿岸漂沙的影響。下列哪一種人類活動有助於減緩海岸侵蝕? (A)河川抽沙 (B)抽取地下水 (C)興建防砂壩 (D)海岸種植紅樹林
C 3. 「早穿皮襖午換紗,晚抱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生活情境,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種氣候區的傳統村落? (A)熱帶季風 (B)熱帶莽原 (C)溫帶沙漠 (D)地中海型
B 4. 長江中、下游洞庭湖和太湖周圍的圍墾,對河川水文的最主要影響為何? (A)增加河川的淤沙量 (B)提高洪水的水位 (C)加速河道的下切 (D)降低洪水的發生頻率
D 5. 由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所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沼澤荒原,其特殊的環境孕育了下列哪一種東北名產? (A)人蔘 (B)貂皮 (C)鹿茸 (D)烏拉草
A 7. 多年來,政府曾陸續推動多項與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工作,下列哪一選項中的兩項工作相互衝突? (A)國土造林運動;國有林地放領 (B)限制關渡平原開發;基隆河分洪計畫 (C)開發九份二山崩塌地區的觀光;建立國家地震紀念地 (D)重繪台灣活斷層分布圖;製作山坡地地質敏感地區分級圖
D 8. 沙漠的生成與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全世界的沙漠以位於下列哪一種區位的總面積最大? (A)深處內陸者 (B)位在盛行風背風側者 (C)沿海有涼流通過者 (D)位在副熱帶高壓帶者
B 9. 一般認為當今的中國大陸已經是一個區域強權,但還不算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主要是基於下列哪一項理由? (A)人口數雖為世界第一,但是男女人口數差異大 (B)總體經濟規模大,但是平均每人收入仍低 (C)古代科技昌明,但當今科技水準落後 (D)國土面積雖大,但是自然資源種類和數量不夠豐富
D 10. 台灣原住民至少有十族以上,卻被視為一個族群,其最主要的原因何在? (A)共同語言:台灣原住民的語言多屬「南島語系」,其各族人民可以彼此溝通 (B)共同血緣:台灣原住民的各族皆可追溯自共同的祖先,因為各族都是從東南亞某地同時渡海來台 (C)認同:在近代以前,台灣原住民雖分為多族,但彼此認同,自認為是同一個民族 (D)歷史因素:台灣原住民是近代漢人大量移民前的居民,漢人移民造成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原住民漸被視為一個群體
A 38.ITCZ位於南半球時,最可能是哪一個月份的氣壓分布圖?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月
C 43. 西、北歐是全球最顯著的冬溫正偏差區,此現象與該地區的哪一項事實關係最密切? (A)地勢低平廣袤 (B)河川水系發達 (C)沿海有強勁暖流經過 (D)山脈多呈東西走向
A 44. 非洲中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赤道通過,但非洲的熱帶雨林區位在其赤道區的西部,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區位在其赤道區的中、東部。形成雨林區這種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為何? (A)地形分布 (B)陸塊面積 (C)海岸形態 (D)行星風系
A 45. 澳洲有多種大異於其他地區的珍稀原生動植物,是其發展觀光事業的基礎之一。該國能擁有此種特殊資源的主要原因為何? (A)長期遠離其他陸塊,物種獨立演化 (B)中、西部沙漠廣大,阻隔物種接觸 (C)原住民不以採集狩獵為生 (D)地廣人稀,人類對自然界的干擾較少
B 46. 下列哪一個地區在海運上處於亞、澳航線和亞、非、歐航線的通過位置,素有「世界貿易路線的十字路口」之稱,致使其民族、文化、政治均頗為複雜?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西亞
D 47. 俄羅斯有哪一條鐵路連貫莫斯科、烏拉山、庫斯巴次、貝加爾湖等四大工業區,使原料和成品的運輸甚為便利? (A)土西鐵路 (B)中亞鐵路 (C)裏海鐵路 (D)西伯利亞鐵路
A 49. 旅行社對某地的簡介如下:「……當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時大地被白雪覆蓋,滑雪是流行的戶外活動;三、四月間大地逐漸重披綠衫,但是氣溫變化頗大;夏季時白天溫度多在攝氏20度以上,只有偶爾會受到颱風的影響,是很適合前往旅遊的季節……」。這段文字最可能是描寫下列哪一個地方? (A)日本的北海道 (B)義大利的西西里島 (C)菲律賓的呂宋島 (D)紐西蘭的南島
D 69. 1960年以後,台灣人口結構產生明顯變化,下列有關台灣人口變化現象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人口平均分布於都市及鄉村 (B)兒童及青少年人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之比例均增加 (C)被扶養人口比例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長率趨緩
A 72. 每隔數年,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東部就會發生「艾尼紐」(聖嬰)現象,導致該區海水異常增溫,秘魯西岸的涼流減弱,且沿海地區反常多雨,對許多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有人認為,在十六世紀時,西方殖民者為獲取他們所需的資源,即在這種「濕年」征服了印加帝國。請問當「艾尼紐」現象發生時,下列哪一項秘魯的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 (A)漁業 (B)林業 (C)牧業 (D)礦業
C 73. 每隔數年,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東部就會發生「艾尼紐」(聖嬰)現象,導致該區海水異常增溫,秘魯西岸的涼流減弱,且沿海地區反常多雨,對許多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有人認為,在十六世紀時,西方殖民者為獲取他們所需的資源,即在這種「濕年」征服了印加帝國。請問十六世紀時,西方殖民者征服印加帝國,主要是為獲取下列哪一項資源? (A)毛皮 (B)鳥糞 (C)金、銀礦 (D)天然橡膠
D 75.撒赫耳(Sahel)是一片緩和起伏的草原,寬約二百到四百公里,北邊與撒哈拉沙漠為鄰,南邊雖與林地接壤,是乾燥東北風與潮濕西南風的交會區。當西南風無法深入內陸時,嚴重乾旱常會造成撒赫耳地區作物歉收。請問影響撒赫耳地區乾燥東北風與潮濕西南風交替的主要原因為何? (A)冷暖氣團的交會 (B)溫帶氣旋的移動 (C)艾尼紐(聖嬰)現象的發生 (D)間熱帶輻合區的南北移動

返回

2002年-91 年 - 台南縣91學年度國中教師聯合甄選地理科#1728

B 1.台灣地誌的作者是哪一位地理學者?(A)張其昀 (B)陳正祥 (C)段義孚 (D)富田芳郎
A 2.批評哈特向的區域地理學研究為『例外論』的學者是哪一位?(A)薛佛(Shaefer) (B)邵爾(Sauer) (C)白蘭士(Blache) (D)赫特納(Hettner)
C 3.一般論述清代台灣族群的分佈,泉、漳、客三籍人群分別為西部沿海平原、內陸平原、沿山地區的優勢族群,下列哪一個地理區,是該現象較不明顯的地帶?(A)竹塹地區(B)大甲溪流域 (C)嘉南平原 (D)屏東平原
D 4.台灣西部沿海以沙岸為主,但是某些地段卻可以觀察到岩岸景觀,下列哪段海域有岩岸地形出現?(A)竹南沿海 (B)彰化沿海 (C)台南沿海 (D)高雄市附近
C 5.甲、曾文溪 乙、鹽水溪 丙、八掌溪 丁、二仁溪 其由北至南的順序為(A) 甲丙乙丁 (B)乙丙甲丁 (C) 丙甲乙丁 (D) 丙甲丁乙
D 6.下列哪一個選項是台南縣境內「不」常見的地形?(A) 潟湖(B)惡地 (C)曲流 (D)台地
B 7.下列哪一個地形區的地下水源,並「不」豐富?(A)台北盆地 (B)桃園台地 (C)濁水溪平原 (D)屏東平原
B 8.下列哪一道洋流是屬於暖流?(A)親潮(B)赤道逆流 (C)秘魯洋流 (D)加利福尼亞洋流
D 9.下列哪一個時段最容易發生都市熱島現象?(A)深夜 (B)清晨 (C)日出後 (D)日落後
C 10.哪一種氣候的成因深受間熱帶輻合帶移動的影響?(A)熱帶乾燥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型氣候
A 11.下列哪一個現行台灣地名由來是源自平埔族的社名?(A)麻豆 (B)追分 (C)嘉義 D梧棲
B 12.下列哪一組地名的釋義「不」正確(前為地名,後為釋義)?(A)歡雅—番社 (B)歐汪—海洋 (C)赤崁—新港社 (D)山河壽—山毫鼠
A 13.某甲利用1/25000的地形圖為基礎,欲重新繪製底圖至A4紙張,在縮小50﹪後,發現效果不佳,遂又放大125﹪。請問實際長度1公里,在重繪圖的長度是多少公分?(A)2.5 (B)4 (C)25 (D)40
A 14.某甲利用1/25000的地形圖為基礎,欲重新繪製底圖至A4紙張,在縮小50﹪後,發現效果不佳,遂又放大125﹪。重繪圖的比例尺是多少?(A)1/40000 (B)1/50000 (C)1/400000 (D)1/500000
B 15.麥卡扥地圖投影的缺點?(A)並非正形 (B)並非等積 (C)並非正向 (D)不容易畫
A 16.2002年時,哪一個國家尚未加入歐盟?(A)波蘭 (B)葡萄牙 (C)比利時 (D)奧地利
D 17.台灣夏天市面上出現的櫻桃,最有可能是來自下列哪一個產地?(A)智利 (B)紐西蘭 (C)義大利 (D)加州西南岸
D 18.在都市地理中用來解釋土地利用型態的「同心圓、扇形、多核心」等理論,是沿自哪一個學派?(A)年鑑 (B)功能 (C)結構 (D)芝加哥
B 19.在都市地理中用來解釋土地利用型態的「同心圓、扇形、多核心」等理論,這些理論依據什麼觀點來詮釋土地利用的類型?(A)經濟效益 (B)生物隔離 (C)因地制宜 (D)力爭上游
D 20.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促使經濟資本主義化,所進行的各種基礎建設,『不』包含那一項?(A)鋪設鐵路 (B)統一幣制 (C)土地調查 (D)教化運動
C 21.嘉南大圳是嘉南平原重要的水利灌溉系統,配合圳水的利用,造就平原上哪一項景觀的出現?(A)埤塘大增 (B)轉蔗為稻 (C)三年輪作 (D)散村出現
C 22.南美洲熱帶雨林分佈最廣的地區是(A)巴西高原 (B)安地斯山脈 (C)亞馬遜盆地 (D)巴塔哥尼亞高原
C 23.台灣工業的區域空間動態變化,何時逐漸分別集中形成全島七大聚集地帶?(A)民國50年代 (B)民國60年代 (C)民國70年代 (D)民國80年代
C 24.日治時代的地理學者富田芳郎認為決定台灣聚落型態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四:甲、原始景觀 乙、漢番對立 丙、取水條件 丁、農業經營,施添福則認為其中只有兩項較具密切關係?應為哪兩項?(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B 25.台南縣的科學園區位於何地?(A)新化 (B)新市 (C)新營 (D)官田

返回

2002年-91 年 -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第一屆教師甄試/地理專業#82169

申論題

1、 右為一等邊三角形圖,請應用設計一題組。5e1d815c46cdb.jpg

申論題 2、 試述沖積扇地形的結構和水文特徵。
申論題 3、 台灣冬季有一波波的寒流南下,夏季有猛烈的颱風,試分別以圖說明此二者影響下的台灣冬夏天氣型態。
申論題 4、 試從桃園台地的地質、地形和水文特徵來說明,當地建築埤塘的有利條件。
申論題 5、 以地理區位的觀點分析車臣(俄羅斯境內)事件的成因。

返回

2003年-92 年 - 九十二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_地理考科#1812

C 1. 臺灣的山坡地因過度墾殖而水土流失嚴重,為解決此一問題,政府正積極推動山坡地造林工作。如果山坡地全部退耕還林,河川最可能出現下列哪一種變化? (A)豪雨時洪水水位變高 (B)夏季時河水流速加快 (C)冬季時河水流量增多 (D)暴雨時洪峰到達時間縮短
B 2. 中國某一種農業活動的方式是:「農民利用水渠或坎井灌溉農田,在狹小的耕地上,栽種較高大的果樹,並在其綠蔭下,種植棉花、麥類、葡萄、瓜果等,作物成層分布。」就中國的六大地區而言,該種農業活動最可能出現在哪兩個地區? (A)東北、塞北 (B)塞北、西部 (C)西部、華南 (D)華北、東北
B 3. 美國哪一個農業帶的農業經營方式,和混合農業最為類似? (A)棉花帶 (B)玉米帶 (C)小麥帶 (D)放牧帶
A 4. 世界五大宗教均發源於西、南亞,其中哪一個宗教在其發源地目前信徒極少,居民多改信其他宗教? (A)佛教 (B)猶太教 (C)印度教 (D)伊斯蘭教
D 5.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地圖都繪有網格狀的地理網線,網格的主要功能為何? (A)利於等高線的繪製 (B)便於地形剖面的透視 (C)便於估算天然資源的豐缺 (D)利於判別地形地物的位置
A 6. 智利國土受限於安地斯山脈,東西寬不超過180公里,但南北則長達4200公里,狹長的國土形狀,使其景觀豐富而多變化。下列該國各項重要景觀由南而北出現的正確順序為何? 甲、群聚的企鵝;乙、遍野的桃、杏水果園;丙、荒涼單調的沙漠。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D 7. 1990年代某種作物的各國產量分配,產量最高者為中國,依次為印度、印尼、孟加拉、泰國、越南…這種作物應該是: (A)小麥 (B)棉花 (C)甘蔗 (D)稻米
A 8. 「近年來,原料、能源、勞工等傳統工業區位要素的重要性已日漸減弱,市場、政策等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導致這種轉變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A)生產技術革新 (B)環保意識增強 (C)市場規模擴大 (D)資源耗損加速
C 9. 某人旅遊日記上記載:「今天我參觀一處大型農場,農場內有工人宿舍、學校、天主教堂;除了宿舍附近種有一些蔬菜和水果外,農場內最主要的作物是咖啡。」該種農場景觀在下列哪一個地區最為常見? (A)德干高原 (B)中南半島 (C)巴西高原 (D)伊比利半島
D 10. 王先生最近移民澳洲雪梨,想買一間面向正北方的二層樓房。為了在房子後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陽光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規劃植栽的內容,王先生應該選擇在下列哪一個月份某日的中午時刻去參觀? (A)三月 (B)六月 (C)九月 (D)十二月
C 11.有一張上海沿岸某個月份的海水鹽度分布圖,從圖中可看出海水等鹽度線有從海岸線向外凸出的現象(上海沿岸的鹽度較海洋低許多)。一般而言,等鹽度線外凸的情況,在下列哪一個月份最為顯著?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月
C 12. 丹麥是中、西歐和斯堪地半島間往來的陸橋,也是控制哪二個海域間通航的門戶,而素有「北歐十字路口國」之稱? (A)黑海、波羅的海 (B)地中海、大西洋 (C)波羅的海、北海 (D)北海、北極海
D 13. 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常透過歷史地圖獲得過去的資訊。在清代臺灣的歷史地圖中,哪一項資料的正確性最高? (A)山地的高度 (B)河川的長度 (C)行政區的面積 (D)聚落的相對方位
A 14. 珊瑚礁島國土瓦魯,位於大洋洲,該國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環境變遷的努力已告失敗,將放棄自己的家園,舉國移民紐西蘭。該聲明中所謂之「環境變遷」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海平面上升 (B)火山爆發 (C)酸雨侵蝕 (D)臭氧層破洞
B 15. 以下是1994年有關印度半島降雨情形的兩則新聞報導: 甲、「新德里連續三週每日高達45℃的熱浪,終於告一段落,昨日的傾盆大雨使首都的氣溫明顯降低……。」乙、「季風帶來好幾波的暴雨,橫掃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奪走近600人的生命……。」甲、乙兩則新聞報導依序最可能發生在哪兩個月份? (A)三月、四月 (B)六月、七月 (C)九月、十月 (D)十二月、一月
A 16. 阿根廷北部不同農業類型的分布示意圖中,由布宜諾賽利斯往外圍地區分別為:酪農業、混合農業、畜牧業。下列哪一個概念最適宜用來解釋該地的農業分布? (A)區位租 (B)空間擴散 (C)乘數效應 (D)連鎖型分工
B 18.北半球四座山的高度及山腳處不同月份的月均溫。[甲:2500公尺,七月均溫,16度] [乙:2200公尺,七月均溫,12度] [丙:1800公尺,一月均溫,10度] [丁:1500公尺,一月均溫,8度] 平均而言,地勢每升高100公尺,氣溫降低0.6℃。請問哪一座山的山頂,最可能出現終年積雪的現象﹖ (A)甲 (B)乙 (C)丙 (D)丁
D 19.下列哪一個概念最適合用來解釋北部區域平均每戶全年收入指數增加,而中、南和東部三區域平均每戶全年收入指數減少的發展趨勢? (A)商閾 (B)鄰近效果 (C)乘數效應 (D)反吸與退化
D 20. 臺灣多地震的原因,和臺灣島的哪一項位置特性關係最密切? (A)北回歸線的通過位置 (B)海洋與大陸的交會位置 (C)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交替位置 (D)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接觸位置
C 21. 地震震央發生在下列哪一個縣的可能性最低? (A)花蓮 (B)苗栗 (C)澎湖 (D)臺南
D 22. 臺灣下列哪一個地區的地形發育,和土石流的關係最密切? (A)高雄縣大岡山 (B)屏東縣恆春西台地 (C)臺中縣清水海岸平原 (D)花蓮縣木瓜溪沖積扇
B 23. 下文是對中國東南半部某一地區的描述:「該地區山多田少,陸上交通不便。海岸線綿長曲折,天然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佈。許多沿海居民自古即以海為田,有的捕魚曬鹽,有的發展貿易,有的甚至遷移海外;內陸居民則種植茶、蔗和水果等經濟作物,供應沿海貿易所需。」請問引文描述的地區最可能是下列何地? (A)海南島 (B)東南丘陵 (C)江南丘陵 (D)山東丘陵
B 24. 下文是對中國東南半部某一地區的描述:「該地區山多田少,陸上交通不便。海岸線綿長曲折,天然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佈。許多沿海居民自古即以海為田,有的捕魚曬鹽,有的發展貿易,有的甚至遷移海外;內陸居民則種植茶、蔗和水果等經濟作物,供應沿海貿易所需。」請問引文描述的地區,沿海居民自古即向海外發展貿易,除該地的海岸特性外,還和下列哪一因素有關? (A)河川短促 (B)季風交替 (C)族群複雜 (D)宗教多元
A 25. 下文是對中國東南半部某一地區的描述:「該地區山多田少,陸上交通不便。海岸線綿長曲折,天然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佈。許多沿海居民自古即以海為田,有的捕魚曬鹽,有的發展貿易,有的甚至遷移海外;內陸居民則種植茶、蔗和水果等經濟作物,供應沿海貿易所需。」請問引文描述的地區,沿海有大批居民遷移海外。下列哪一個概念最適宜用來解釋這種遷移活動? (A)負載力 (B)生態平衡 (C)核心邊陲 (D)擴散與模仿
C 26. 某一國家60%的國土是山地,地勢高聳,U形谷發達。該國政治上採聯邦體制,有四種官方語言。鐘錶、儀器等精緻工業和金融業發達,旅遊業興盛,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請問上文所述的國家,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國? (A)日本 (B)挪威 (C)瑞士 (D)紐西蘭
D 27. 某一國家60%的國土是山地,地勢高聳,U形谷發達。該國政治上採聯邦體制,有四種官方語言。鐘錶、儀器等精緻工業和金融業發達,旅遊業興盛,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請問該國山地多U形谷,是什麼作用力造成的? (A)斷層作用 (B)褶曲作用 (C)溶蝕作用 (D)冰河作用
C 28. 某一國家60%的國土是山地,地勢高聳,U形谷發達。該國政治上採聯邦體制,有四種官方語言。鐘錶、儀器等精緻工業和金融業發達,旅遊業興盛,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請問該國發展工業時,國內最可能提供的能源為何? (A)煤 (B)石油 (C)水力 (D)天然氣
C 29. 十九世紀時,東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曾經是西歐列強的殖民地。東非的( 甲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乙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東南亞的( 丙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丁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甲丙兩國因而得以維持獨立。目前甲丙兩國的農產品外銷,分別以( 戊 )和( 己 )二種現金作物為主。請問空格( 甲國 )和( 丙國 )是指哪二個國家? (A)肯亞、泰國 (B)肯亞、印尼 (C)衣索比亞、泰國 (D)坦尚尼亞、馬來西亞
E 30. 十九世紀時,東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曾經是西歐列強的殖民地。東非的( 甲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乙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東南亞的( 丙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丁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甲丙兩國因而得以維持獨立。目前甲丙兩國的農產品外銷,分別以( 戊 )和( 己 )二種現金作物為主。請問空格( 乙國 )和( 丁國 )是指哪二個國家? (A)德國、法國 (B)法國、荷蘭 (C)德國、西班牙 (D)荷蘭、葡萄牙 (E)以上皆非
B 31. 十九世紀時,東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曾經是西歐列強的殖民地。東非的( 甲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乙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東南亞的( 丙國 )位於英國殖民地和( 丁國 )殖民地的緩衝帶,甲丙兩國因而得以維持獨立。目前甲丙兩國的農產品外銷,分別以( 戊 )和( 己 )二種現金作物為主。請問空格( 戊 )和( 己 )是指哪二種作物? (A)香蕉、咖啡 (B)咖啡、橡膠 (C)棉花、橡膠 (D)棉花、香蕉
D 32. 2002年11月16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首次在中國的佛山出現,不久即傳染到臺灣和世界各地。2003年4 月22日,臺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SARS疫情迅即全臺延燒,至5月24日止,全臺共有2113個疑似SARS通報病例。請問SARS首次出現在中國的哪一個地理區? (A)海河平原 (B)長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A 33. 2002年11月16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首次在中國的佛山出現,不久即傳染到臺灣和世界各地。2003年4 月22日,臺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SARS疫情迅即全臺延燒,至5月24日止,全臺共有2113個疑似SARS通報病例,其分布台北縣市最多,其次為高雄縣市及桃園縣,再次為台中縣市及屏東縣。請問臺灣疑似SARS通報病例的分布,和下列何者的關係最密切? (A)人口密度 (B)地形起伏 (C)族群組成 (D)雨量多寡
B 34. 2002年11月16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首次在中國的佛山出現,不久即傳染到臺灣和世界各地。2003年4 月22日,臺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SARS疫情迅即全臺延燒,至5月24日止,全臺共有2113個疑似SARS通報病例,其分布台北縣市最多,其次為高雄縣市及桃園縣,再次為台中縣市及屏東縣。請問下列哪一套理論概念最適合用來研究疑似SARS通報病例分布的時間變化? (A)邱念圈 (B)空間擴散 (C)中地體系 (D)韋伯理論 第35-36題為題組 :
D 35. 美國四個城市40年降雨量的年平均數、標準差和變異係數:[城市:平均數(mm),標準差(mm),變異係數(%)] [甲:1300,150,12] [乙:903,188,21] [丙:702,191,27] [丁:244,112,46] 請問:丁城最可能位在美國的哪一州? (A)東北部的紐約州 (B)東南部的佛羅里達州 (C)西北部的華盛頓州 (D)西南部的加州
D 36. 解讀美國四個城市40年降雨量的年平均數、標準差和變異係數的資料,[城市:平均數(mm),標準差(mm),變異係數(%)] [甲:1300,150,12] [乙:903,188,21] [丙:702,191,27] [丁:244,112,46] 請問:可獲得下列哪一項結論? (A)根據平均數,可知丙城的降雨強度最大 (B)根據標準差,可知丁城的年降雨量最少 (C)根據標準差,可知乙城的降雨量季節變化最大 (D)根據變異係數,可知甲城的年降雨量變化最小
A 37. 臺灣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的變化圖中,有三條曲線代表一、二、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的變化曲線。請問這種變化過程稱為什麼? (A)部門轉移 (B)所得彈性 (C)區域分化 (D)機能分類
C 46.灣岬互現的海岸最常在臺灣哪一處海岸見到? (A)東南部 (B)西南部 (C)東北部 (D)西北部
C 48.臺灣某段灣岬互現的海岸,最近面臨兩大問題:一是當地一處知名的海水浴場,近年因附近興建了突出(垂直)海岸線的工程設施,以及其他原因的影響,導致沙灘顯著縮減。二是當地的水產養殖戶,承租波蝕棚海岸地形闢建養殖池,養殖九孔、鮑魚等;他們要求在承租的範圍內擴建新的養殖池。請問, 除了突出(垂直)海岸線的工程設施外,下列五項事實中,哪兩項最可能也是該海水浴場沙灘縮減的重要原因?甲、附近闢建許多水產養殖池;乙、海灘內緣的沙丘區被開闢為公園和露營地;丙、近年此處海岸曾遭受數次大颱風的侵襲;丁、注入本海岸的主要河流,流域內陸續進行多種治山防洪工程;戊、注入本海岸的主要河流,流域內坡地多處被開闢為農地使用。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戊

返回

2003年-92 年 - 九十二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_社會科(地理部分)#1841

B 11. 台灣地區天然資源有限,因此政府在民國四十至七十年間,曾陸續推動經濟發展計畫,請問下述發展順序何者正確? (A)畜牧業→輕工業→重工業→電子業 (B)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服務業 (C)石化業→輕工業→重工業→電子業 (D)農業→畜牧業→輕工業→重工業
D 29.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太平洋的島群中建構「四角防線」。四角防線中的那一個據點,和臺灣的距離最為接近? (A)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 (B)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 (C)薩摩亞群島的薩摩亞 (D)馬里亞那群島的關島
C 30. 「河道上巨石累累,水流奔竄其間,流速湍急。」最可能描述下列那一種河流地形景觀? (A)洪水期間的河流入海口 (B)枯水期氾濫平原上的曲流 (C)雨季時河川的上游河道 (D)乾季時分水嶺附近的小溪溝
D 31.某國的都市規模分布型態呈現港埠型的首要都市,請問這樣的都市型態在下列那一地區最為普遍? (A)北歐 (B)西歐 (C)北美 (D)中美
B 32. 那一個概念最適合用來解釋類似邱念圈的農業土地利用集約度的地區差異? (A)商閾 (B)區位租 (C)計劃經濟 (D)地方生活圈
A 34. 有張照片呈現了臺灣某縣岩石海岸的柱狀玄武岩景觀特寫,該種海岸的形成,和某種內營力的作用有關。該海岸最可能分佈在那一縣? (A)澎湖 (B)臺北 (C)屏東 (D)花蓮
D 35. 下列大洋洲中那一個群島,其形成的內營力,和澎湖的海岸相同? (A)帛琉群島 (B)社會群島 (C)馬紹爾群島 (D)夏威夷群島
C 38. 北美那一個農業帶的土壤,因受第四紀大陸冰河的影響,冰磧土的分布最為普遍? (A)加州地區的園藝農業帶 (B)放牧帶 (C)酪農帶 (D)棉花帶
C 40. 下列黃河流域的地理區中,那一個的單位面積土壤侵蝕量最多? (A)青藏高原 (B)隴西高原 (C)晉陝甘高原 (D)山東丘陵
D 41. 目前大陸當局在黃河中上游地區,推行新的措施以保護生態環境。下列那一項措施對減緩水土流失最為有效? (A)將耕地退至防風林的背風側 (B)減少耕作土地的時間 (C)將耕地範圍縮小至都市周圍 (D)停止耕作陡峻的坡地
B 42. 黃淮平原鹽鹼土分布廣泛,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為何? (A)海水倒灌 (B)排水不良 (C)地下水位下降 (D)未實施灌溉
A 47.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下列那一項國內政策修訂時,必須先與其他會員國協商? (A)調降米酒稅率 (B)調整健保費率 (C)放寬入籍資格 (D)調整外勞配額
D 53. 臺灣東岸的太平洋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最主要原因為何? (A)大陸棚廣大 (B)眾多溪流注入 (C)中國沿岸流經過 (D)黑潮暖流經過
A 54. 下列那兩項環境因素,是花東縱谷沖積扇廣布的直接原因? (甲)河流流至縱谷時流幅變寬 (乙)河流流至縱谷平原時坡度變小 (丙)河川水量終年豐沛 (丁)河川上游森林密布 (戊)上游流域位於變質岩區 (A)甲乙 (B)甲戊 (C)乙丙 (D)丙丁
C 55. 北歐地區的農業活動以牧業為主,穀物生產不多,主要原因為何? (A)人口稀少 (B)土壤貧瘠 (C)氣候濕冷 (D)市場狹小
B 56. 獨立國協的那一個地理區因引河水灌溉過度,以致河川流量銳減、湖泊縮小而產生嚴重的土壤鹽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A)歐俄平原 (B)中亞低地 (C)西伯利亞 (D)高加索山地
A 57.南亞五個國家之主要宗教的信仰人口比例(﹪),其中一國以伊斯蘭教為主,另一國以佛教為主,請問這兩國分別是指那兩個國家? (A)孟加拉、斯里蘭卡 (B)巴基斯坦、印度 (C)尼泊爾、斯里蘭卡 (D)巴基斯坦、孟加拉
B 58. 下列那種人口數的比較,最適合用圓餅圖呈現? (A)美國50州人口數的比較 (B)臺南市七個區人口數的比較 (C)臺北市與高雄市人口數的比較 (D)世界前十大人口國之人口數的比較
C 59. 中國東北地區開發較晚,其都市分布型態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A)距海遠近 (B)水系分布 (C)鐵路網路 (D)森林採伐
B 61. 南洋群島婆羅洲的原住民,傳統以「長屋」為住宅。「長屋」的那一項特徵和當地溼熱的氣候環境最有關係? (A)形狀成長方型 (B)高腳屋形態 (C)以木材搭建 (D)屋頂覆蓋茅草
B 63. 有人在教會中說:「我們的祖先是這片廣闊大地的主人;但是,你們的祖先看上了我們的家園。我們曾經給了他們很大的生存之地;可是,他們卻不滿足,他們竟想要得到我們整個的家園。現在,你們成了一個龐大的民族,而我們卻幾乎連容身之地都快沒有了。」這是誰對誰說的話? (A)南非的原住民對白人統治階級演講 (B)北美洲印第安人對美洲的白人演講 (C)台灣原住民對日本殖民統治者演講 (D)被運到美洲的黑奴對奴隸主的演講
B 64.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下列那個敘述正確? (A)西班牙人和原住民和平共處,引進歐洲的新技術和基督教,造福原住民 (B)西班牙人除強制原住民勞動外,又帶進各種疾病,造成其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C)西班牙人為防止疾病傳播,故採取隔離政策,印加及馬雅文化得以保存 (D)西班牙與教廷不睦,故全力防止基督教傳播,當地人得以保有其信仰
C 65. 近幾世紀以來,長江從一條溫馴的河川變成一條「暴河」,每到夏天雨季來臨,動輒洪水為患,損傷人命,毀壞財物。對於此種現象的解釋,何者較為恰當? (A)宋代在長江沿岸開發梯田,導致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遭受破壞 (B)蒙古人修築大運河,對長江水系破壞甚鉅,導致洪水無法排除 (C)明代中後期甘薯等新作物的引進,導致長江中游山地過度開發
C 70. 下列各地區中,那一個地方最容易見到不依「自然邊界」的法則,而以經緯線作為劃分國家邊界主要的依據? (A)東歐地區 (B)東北亞地區 (C)西非地區 (D)南美地區
C 71.不依「自然邊界」的法則,而以經緯線作為劃分國家邊界主要的依據,這種劃分疆界的方式,主要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A)受民族國家興起之影響 (B)受宗教衝突之影響 (C)受列強勢力入侵之影響 (D)受民族自決理論的影響
A 72. 不依「自然邊界」的法則,而以經緯線作為劃分國家邊界主要的依據,這類國家中,最常見到那一種問題? (A)族群容易發生互相傾軋,衝突 (B)生產活動單調,經濟較為落後 (C)文化缺乏外界刺激,不易進步 (D)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不易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