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 1.一般人在接觸某一強度的物理刺激,會有 50%的機率偵測到這個刺激的出 現,在感覺與知覺的研究將此刺激強度稱為? (A) 感覺調適閾(sensory adaptation threshold) (B) 差異閾 (difference threshold) (C) 前意識閾 (subliminal threshold) (D) 絕對閾 (absolute threshold) |
D | 2.陳先生幫兩個小孩切兩塊同樣大小的熱狗,小明的切成八塊,小惠的切成六 塊,小惠看到此狀況後哭了,因為她覺得她分到的熱狗比小明少。請問皮亞 傑會認為小惠尚未發展出何種能力? (A) 物體恆常性(object permanence) (B) 同化(assimilation) (C)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D) 守恆觀念(conservation) |
B | 3.正增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可以______行為發生的頻率;負增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可以______行為發生的頻率。 (A) 降低;降低 (B) 增加;增加 (C) 增加;降低 (D) 降低;增加 |
C | 4.與記憶有關的順向性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指的是下列那種情形? (A) 很難想起兒時記憶 (B) 有輔助記憶的線索出現 (C) 先前儲存的訊息使得後續的學習變得困難 (D) 新儲存的記憶阻斷了對舊資訊的提取 |
D | 5.在關於情緒的理論方面, Schachter 及 Lazaurs 二位學者不約而同的認為, 情緒來自於: (A) 由海馬迴傳到大腦皮質的訊息 (B) 對情緒事件的神經反應 (C) 來自遺傳遺跡的腦部結構 (D) 對生理激發(physical arousal)的認知評估 |
D | 6.現代台灣青壯年人口的教育程度一般均高於父母,其原因是? (A) 他們比父母聰明 (B) 他們比父母努力 (C) 考試制度公平 (D) 教育資源豐沛 |
B | 7.每個社會位置都被賦予相對的權利和義務,此即所謂的: (A) 身份地位(status) (B) 角色(role) (C) 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D) 社會聲望(social prestige) |
A | 8.下列何者不屬於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A) 區域流動 (B) 代間流動 (C) 職業流動 (D) 階級流動 |
A | 9.下列何者是「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的特質? (A) 互動的時間較短 (B) 較多的相互瞭解 (C) 成員關係有情緒深度 (D) 團體規模較小 |
C | 10.下列何者不是科層組織的典型特性? (A) 分工(division of labor) (B) 成文的規則和規定(written rules and regulations) (C) 性別層級(gender hierarchy) (D) 非私人性(impersonality) |
A | 11.根據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一個不想戒菸、也不認為抽菸對 健康有什麼影響的人,會被歸類在: (A) 蘊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 (B) 蘊思期(contemplation) (C) 準備期(preparation) (D) 維持期(maintenance) |
C | 12.具有營養學博士學位的 Y 小姐與朋友至麥當勞飽餐一頓後,說服自己如此 作可以增進與朋友間的情誼,更何況偶一為之不至於危害身體健康。類似 的想法在以下哪一個概念中被加以探討? (A) 社會比較 (B) 權威服從 (C) 認知失調 (D) A型人格 |
D | 13.以下對知識( K )、態度( A )、與行為( P )的說法何者為非? (A) 不一定要有 K 才能形塑特定的 A (B) 就算有特定的 K 與 A 也不盡然會產生預期的 P (C) 有時 P 也會倒過來影響 A (D) KAP 之間的因果關係絕大多數是 K→A→P |
D | 14.以下何者不是傳統對偏差行為予以控制的社會機構? (A) 家庭與學校 (B) 宗教 (C) 法律 (D) 醫療照護 |
C | 15.以下那一個健康行為科學之理論不屬於個人層次之理論模式? (A) 健康信念式(Health Belief Model) (B) 理性行動模式(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C)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D)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
D | 16.下列那一項屬於健康行為科學領域之範疇? (A) 與健康相關之價值觀 (B) 與健康相關之生活習慣 (C) 個人的情緒狀態 (D) 以上皆是 |
A | 17.某婦女已近 59 歲,警覺到乳癌之風險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此概念屬於健 康信念模式中之那一概念? (A) 自覺罹患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B) 自覺嚴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C) 自覺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D) 自覺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
D | 18.下列何者不被列為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中的一個建構(或成 分 component): (A) 自覺(感受到的)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B) 自覺嚴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C) 自覺效益/障礙(Perceived benefit/barriers) (D) 自覺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
A | 19.當我們說 HIV/AIDS 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疾病類別,意指: (A) 愛滋病會被如此看待,是不同社會群體的價值與行動交互作用而成 (B) 愛滋病本質上是社會脫序所造成的 (C) HIV 這個病毒是透過社會力量發現的病原體 (D) 愛滋病的相關政策建構在政府與利益團體間勢力的拉扯上 |
D | 20.欲探討壓力和慢性疾病的關係,何者為非恰當的社會壓力源 (social stressors)? (A) 生活事件 (life events) (B) 角色衝突 (role conflict) (C) 角色負荷 (role load) (D) 天災戰爭等極端情境 (extreme situations) |
A | 21.近 20 年來全球的性病盛行率有增加的情形,下列何者為非可能的主因? (A) 疫苗和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及效力不敵株種變異和日增的抗藥性 (B) 全球化造成勞動人口境內外遷移頻繁,婚姻或穩定性伴侶關係外的性關 係或性交易增加 (C) 避孕丸的普遍減少懷孕風險,卻增加了不安全性行為的可能性 (D) 全球性觀念的開放趨勢,個人有多重性伴侶的情形增加 |
D | 22.下列何者不是社會學研究人類健康問題之觀點? (A) 群體取向 (B) 與個人行為有關的社會環境機制 (C) 族群間社會情境的差異觀點 (D) 身心二元分離論 |
C | 23.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 醫院是專業組織 (B) 科層化發展使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經歷普羅化過程 (C) 醫院是單軌權威體制的科層組織 (D) 在強調理性和效率的科層化體制下,醫療機構組織設計採用的是普同主 義而非特殊主義 |
A | 24.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 美國的醫師在 1850 年左右即已取得很高的專業地位 (B) 長時間的專業訓練與專業化有關 (C) 一旦醫師族群被建立,會透過正式組織強化它的權力 (D) 專業的特質包括專業者通常有合法認証 |
C | 25.Schwartz & Kart 認為對大多數的慢性病來說,理想的醫病互動模式屬於: (A) 主動—被動模式 (B) 指導—合作模式 (C) 共同參與模式 (D) 人際關係模式 |
C | 26.具有下列哪種特性的創新,被接受的可能性較小? (A) 可逆性高 (B) 相容性高 (C) 複雜性高 (D) 彈性高 |
D | 27.下列何者不屬於青少年的冒險行為? (A) 性行為 (B) 物質濫用 (C) 飆車 (D) 他殺 |
B | 28.學校衛生工作的演變過程中,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時期與傳統學校衛生計畫 時期之工作重點有較大差異的是哪方面? (A) 提供健康服務 (B) 建立社區關係 (C) 加強健康教學 (D) 改善學校環境 |
B | 29.反核團體常會用示威抗議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訴求,請問這是屬於何種社區 組織模式? (A) 社區發展 (Community Development) (B) 社會行動 (Social Action) (C) 社會計畫 (Social Planning) (D) 聯盟 (Coalition) |
D | 30.如果用 Precede-proceed model 來分析老年人戒菸的行為,下列何者是前傾因 子(predisposing factor)? (A) 各地的健康服務中心提供戒菸的獎勵,所以戒菸 (B) 伴侶受不了菸味,表達厭惡的感覺,故不再抽菸 (C) 政府規定公共場所不能抽菸,並加強取締,不得不戒菸 (D) 抽菸時易咳嗽且不舒服故戒菸 |
A | 31.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是指: (A) 大眾會因為媒體訊息的傳播而認為媒體所描述的情境是在反映社會真 實 (B) 病毒的傳染必頇濃度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大量散佈 (C) 如果向眾人行銷信念或產品則必頇將行銷對象加以區隔 (D) 社會網絡可以作為一個人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資產 |
D | 32.在社區衛生的介入計畫中,常會依社區自己的意願將不同的社區分成接受 介入活動的實驗組 (experimental group),和沒有接受介入活動的對照組 (control group),請問這樣的做法最大的缺點為? (A) 研究結果不能外推至母群 (B) 樣本流失率過高 (C) 研究倫理有瑕疵 (D) 選樣誤差 |
D | 33.焦點團體和深度訪談的最大的不同在於: (A) 焦點團體所進行的時間一定會比面訪來得長 (B) 焦點團體是多位訪員一同訪問受訪者,而面訪是一對一訪談 (C) 焦點團體會使用錄音筆和錄影機同時記錄訪談過程, 但面訪僅會使用錄 音筆 (D) 使用焦點團體較不能用來暸解敏感性或是私密的議題 |
A | 34.下列何者不是在做過程評估? (A) 想瞭解藥物濫用課程前後,學生相關知識的改變 (B) 想瞭解學生對藥物濫用課程的滿意度 (C) 想瞭解藥物濫用課程的師資是否合格 (D) 想瞭解有多少中輟生未能參加藥物濫用課程 |
C | 35.在下列影響健康的四個因素中,何者的影響力最大? (A) 環境因素 (B) 生物遺傳 (C) 生活型態 (D) 醫療照護 |
B | 36.在下列有關衛生教育目標的敘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 教學目標應以學習者過去的經驗為依據 (B) 教學目標的用詞宜籠統廣泛,適用範圍越大越好 (C) 行為目標可以指引選擇較好的教學方法 (D) 行為目標可提供評價學習者改變的結果和標準 |
D | 37.根據 PRECEDE 模式,評估影響健康行為的前傾(特質) 、促使及加強因素, 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診斷? (A) 社會診斷 (B) 流行病學診斷 (C) 行為診斷 (D) 教育診斷 |
D | 38.在健康促進學校的工作範疇中,全校師生共同營造與提供安全的環境,並建 立友善校園,是屬於下列哪一項範疇? (A) 提供健康服務 (B) 加強健康教育課程與活動 (C) 改善學校物質環境 (D) 強化學校社會環境 |
C | 39.喚起廣大民眾對新型流感的覺知 (awareness),下列何種方法最適宜: (A) 面對面溝通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B) 焦點團體討論(focus group discussion) (C) 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 (D) 班級教學(class room teaching) |
D | 40.教育計畫要能有效提升青少年拒絕菸品與毒品的誘惑,下列何者是最根本 的方法: (A) 教導青少年有關菸害的知識 (B) 避免青少年接觸菸品、毒品有關的訊息 (C) 嚴格懲處菸品、毒品使用之青少年 (D) 培養青少年做決定的技能 |
申論題 | 二、 解釋名詞 【題組】 1.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
申論題 | 【題組】2. 社區健康營造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
申論題 | 三、 申論題 1. 請說明 1986 年渥太華憲章所揭示之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並以「菸害防制 健康促進行動方案」為例,說明各項行動綱領的執行方式。 |
B | 1.在馬斯洛的動機理論中,動機由最基本到最抽象的順序是: (A)生理、自尊、歸屬與愛、安全、自我實現 (B)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 (C)歸屬與愛、生理、安全、自我實現、自尊 (D)安全、生理、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 |
B | 2.某人計畫最近一週要開始運動,已上網查詢住家附近的健身房,且已購買合 適的體育服裝。試問此人屬於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Model)中的何種改 變階段? (A)沉思期(contemplation) (B)準備期(preparation) (C)動作期(action) (D)維持期(maintenance) |
D | 3.欲探討壓力和慢性疾病的關係,何者非恰當的社會壓力源(socialstressors)? (A)生活事件(lifeevents) (B)角色衝突(roleconflict) (C)角色負荷(roleload) (D)天災戰爭等極端情境(extremesituations) |
D | 4.加拿大學者H.Seyle曾經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Adaptation Syndrome),此症候群描述個體持續面對壓力時的反應,請問下列何者為其正 確的順序? (A)抗拒期(resistancestage)、警報期(alarmreaction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B)衰竭期(exhaustionstage)、抗拒期(resistancestage)、警報期(alarmreaction stage) (C)抗拒期(resistancestage)、衰竭期(exhaustionstage)、警報期(alarmreaction stage) (D)警報期(alarmreactionstage)、抗拒期(resistance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
D | 5.復原力(resilience)是近代興起的重要正向心理學概念,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復原力可幫助個體成功適應逆境 (B)復原力由個人、家庭、社會中的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交織而成 (C)復原力具有情境與內容特異性,亦即隨情境與問題內容的不同,個體可能 有不同的復原力 (D)以上皆是 |
A | 6.根據心理學家對暴力與攻擊行為的解釋與研究,以下何者不正確? (A)根據行為理論,攻擊是人的一種驅力 (B)根據社會認知理論,攻擊行為可以透過觀察而習得 (C)根據心理分析理論,攻擊是人的本能 (D)根據壓力理論,攻擊是一種壓力反應 |
D | 7.小華因為想要買玩具,故意在玩具店前哭鬧,他的父母決定離開現場,不因 為小華哭鬧而買玩具。父母所採取的行為改變原理是下列哪一種? (A)類化原理(principleofgeneralization) (B)處罰原理(principleofpunishment) (C)增強原理(principleofreinforcement) (D)消弱原理(principleofextinction) |
C | 8.下列關於社會認知理論的名詞解釋何者有誤? (A)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learning)是指由別人行為的結果來決定自己是否 執行該行為 (B)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評估自己執行某項行為並帶來預期結果的信心 程度 (C)結果期望(outcomeexpectation)是指已經執行完某項行為後所發生的結果 (D)自我調控(self-regulation)是透過自我監測、目標設定等方法來控制自己的 行為 |
B | 9.創新傳播(diffusionofinnovation)之理論中,新事物頇具若干特質,才利於擴 散至人群中,其中有一個特質為相容性(compatibility),此是指新事物和什麼 的相容性? (A)市場價格 (B)人群的文化信念 (C)社會的流行風尚 (D)人群的健康狀況 |
B | 10.一個老菸槍自覺老婆及子女認為他應該戒菸,此想法為以下哪一概念? (A)順從的動機(motivationtocomply) (B)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C)行為信念(behavioralintention) (D)成果評價(outcomeevaluation) |
B | 11.有許多學童繳不出營養午餐之費用,政府機構特別撥預算提供免費午餐給貧 窮的學童。此類做法屬於以下那一類之社會支持? (A)情緒性支持(emotionalsupport) (B)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support) (C)訊息性支持(informationalsupport) (D)評價性支持(appraisalsupport) |
B | 12.下列何者不是開展健康城市所採取措施的共同特點? (A)承諾健康與政治決策 (B)政府提撥充分經費 (C)社區參與 (D)跨部門合作 |
B | 13.「2000年全民均健(HealthforAll,2000)」的目標是哪一個宣言所提出? (A)渥太華宣言 (B)阿瑪阿塔宣言 (C)墨西哥宣言 (D)曼谷宣言 |
D | 14.下列何者是對於具有藥物成癮學員衛生教育後的結果評估(outcome evaluation)? (A)想了解介入前後,學員相關知識的改變 (B)想了解學員對介入的滿意度 (C)想了解介入前後學員成癮藥物使用的改變 (D)想了解介入前後學員自覺健康狀況的改變 |
D | 15.以菸害防制為例,若假定青少年嘗試吸菸的根源來自於角色楷模的態度與行 為,尤其是家人與親近的朋友,因此促使吸菸楷模影響力降低,拒菸楷模影 響力變大,這是將以下哪一個健康行為理論融入健康促進活動? (A)健康信念模式 (B)理性行動論 (C)擴散-傳播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
A | 16.在社區衛生的介入計畫中,基於一些現實因素的考量,無法以社區為單位進 行隨機分派,此時可以用哪一種方法來降低選樣誤差? (A)配對(matching) (B)典型社區選取 (C)集群選樣 (D)生態區域分層選樣 |
D | 17.下列有關於社區組織模式的描述何者不正確? (A)最強調居民全體參與的是社區發展模式 (B)社會計劃模式中其專家的使命為「workforthepeople」隱含有地位較一 般民眾高的意思 (C)台灣各地所推行的社區健康營造其原始的理想比較接近社區發展模式 (D)社會行動模式因為使用衝突的技術一定會有流血衝突的產生 |
A | 18.衛生計畫中必頇要設定目標,而好的目標設定條件常包括SMART五個字母的 代表,下列何者為錯? (A)selective(S:選擇性的) (B)measurable(M:可測量的) (C)achievable(A:可達到的) (D)relevant(R:實際相關的) |
C | 19.具有下列哪種特性的創新,被接受的可能性較小? (A)可逆性高 (B)相容性高 (C)複雜性高 (D)彈性高 |
B | 20.針對衛生教育計畫本身執行(如教學方法、服務品質和進度等)的好壞給予評價, 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評價: (A)結果評價 (B)過程評價 (C)衝擊評價 (D)成效評價 |
B | 21.下列哪一個健康行為理論模式,強調行為意圖(behavioralintention)是預測行 為的最直接因素: (A)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 (B)計畫行為理論(TheoryofPlanedBehavior) (C)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Theory) (D)階段改變理論(StagesofChange) |
D | 22.教育計畫要能有效提升青少年拒絕菸品、毒品等的誘惑,下列何者是最根本 的方法: (A)教導青少年有關菸害的知識 (B)避免青少年接觸菸品、毒品有關的訊息 (C)嚴格懲處菸品、毒品使用之青少年 (D)培養青少年做決定的技能 |
A | 23.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中,正式提出對於健康促 進之定義,並闡釋其含意。下列關於健康促進之敘述,何者不是世界衛生組 織之闡釋: (A)健康促進尌是疾病三段五級預防的初段第一級預防 (B)健康促進的焦點在於達到健康上的公平 (C)健康促進視「健康」為日常生活的一種資源,而不是生存的目的 (D)健康促進被定義為「過程(process)」而不是一種「狀態(state)」 |
D | 24.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健康促進提出五項行動綱領,成為擬定健康促進策略之基 礎,其中關於「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healthypublicpolicy)」之敘述何者 有誤: (A)強調健康促進超越了健康照護的範疇 (B)鼓勵將健康納入所有部門及各階層決策者的議程中 (C)健康促進政策需指出非健康部門採行健康的公共政策時可能遭遇之障礙 (D)強調健康、衛生、醫療部門對於健康促進的責任 |
B | 25.學校為配合勤洗手、餐後潔牙等健康習慣建立,於校內設洗手設備,是符合 渥太華憲章中所提出的哪一健康促進行動綱領? (A)建構健康的公共政策 (B)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C)強化社區行動力量 (D)發展個人技能 |
D | 26.健康促進計畫通常都有其理論依據,計畫目的除了改變個人行為之外,也試 圖改變群體行為,請問下列哪一項理論不是群體的行為改變模式? (A)社區組織模式(communityorganization) (B)創新傳播理論(diffusionofinnovation) (C)組織發展理論(theoryoforganizationalchange) (D)社會認知理論(socialcognitivetheory) |
A | 27.下列哪一項事件與健康促進之發展無關? (A)1920年Winslow定義公共衛生 (B)加拿大衛生福利部於1974年發表Lalonde報告 (C)世界衛生組織於1977年發表Alma-Ata宣言 (D)1979年美國衛生署署長發表「健康人民」報告 |
A | 28.下列社區健康促進工作項目,何者較有助於發揮社區永續性自行運作效果? (A)建立社區組織共識合作及提供增能教育訓練 (B)遊說地方政府撥款補助本年度社區不足經費 (C)建立社區長期流行病監測機制 (D)邀請專家學者全方位評估社區需求 |
D | 29.某人認為購買保險套令他感到害羞尷尬,請問此概念屬於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BeliefModel)中之何種構念(construct)? (A)自覺嚴重性(perceivedseverity) (B)自覺罹患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 (C)自覺利益(perceivedbenefits) (D)自覺障礙(perceivedbarriers) |
A | 30.1986年WHO舉行第一屆健康促進研討會,定義「健康促進」是使人增強其 掌控和改善個人健康之能力的過程,這是取自下列哪一個憲章或宣言? (A)渥太華憲章(OttawaCharter) (B)雅加達宣言(JakartaDeclaration) (C)亞特蘭大建言(AdelaideRecommendations) (D)阿瑪阿塔宣言(DeclarationofAlma-Ata) |
C | 31.以下哪一個詞指的是「人們經由社會行動的過程,獲得支配他們的生活和社 區生活的能力」? (A)健康促進(healthpromotion) (B)批判性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 (C)充能(empowerment) (D)社區能力(communitycapacity) |
D | 32.傳染病防治法之中,明訂防治傳染病之相關單位包括內政部、教育部、國防 部、經濟部等部會,此種作法最符合健康促進行動剛領的哪一項? (A)創造支持性的環境(createsupportiveenvironment) (B)強化社區行動(strengthencommunityaction) (C)社區營造(communitybuilding) (D)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healthypublicpolicy) |
C | 33.衛生人員在健康社區計畫中不適合扮演怎樣的角色? (A)倡導者 (B)溝通者 (C)命令者 (D)執行者 |
D | 34.下列哪一項不是推動健康社區的策略? (A)社區需求評估 (B)強化社區參與 (C)尋找社區資源 (D)結合地方派系 |
B | 35.假設你今天被交付任務,必頇負責推動一項台東縣菸害防制宣導計畫,並頇 於今日起算六個月內完成計畫。如果你需要評估台東縣民之吸菸率,下列資 料來源或資料蒐集方法何者應最優先使用? (A)實施問卷調查 (B)查閱政府相關檔案資料及調查報告 (C)實施深度訪談 (D)舉辦公民論壇 |
C | 36.下列有關社會行銷和商業行銷的描述,何者錯誤? (A)社會行銷主要考量群眾利益,商業行銷在乎製造商的利益 (B)社會行銷的商品可以是無形的概念,商業行銷一般銷售有形商品 (C)社會行銷的成本通常比商業行銷低 (D)社會行銷期望帶來長期的改變 |
A | 37.以下關於健康行為之生態模式(ecologicalmodelsofhealthbehavior)的敘述,何 者有誤? (A)不同的健康行為應使用相同的生態模式 (B)影響健康行為的因素來自多面向 (C)不同層級的影響因素之間會互相影響 (D)用多層級觀點設計的介入方案較能有效的改變健康行為 |
D | 38.下列何者不是健康城市的特質? (A)是一種過程 (B)各城市可自行設定議題的優先次序 (C)強調跨部門合作 (D)追求現代化 |
A | 39.當健康行為介入計畫執行結束後,立即對學習者的知識、態度和行為加以評 量,這是屬於以下何種成效評價? (A)衝擊評價(impactevaluation) (B)過程評價(processevaluation) (C)結果評價(outcomeevaluation) (D)階段評價(stageevaluation) |
C | 40.以下哪項不是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流行病學的新興議題: (A)營養不均與缺乏運動 (B)藥物上癮 (C)急性傳染病 (D)性活動與懷孕 |
C | 41.新馬克思主義提出,疾病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其論證不包括以下哪個面向? (A)資本主義社會造成人們工作上的疏離感 (B)資本家認為生病是個人的,而不是社會環境所造成的 (C)資本家投資大筆經費在公共衛生上 (D)資本家不重視員工的工作安全 |
C | 42.在社經地位指標中,哪項單一指標最能預測較佳的健康狀況? (A)職業 (B)收入 (C)教育 (D)居住社區 |
A | 43.醫療化(medicalization)是指? (A)非醫療問題被社會界定為醫療問題,而且被以處理醫療問題的方式處理 (B)由於人口老化,社會上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口越來越多 (C)民眾的醫學知識提高,比以往更瞭解各項醫療專業術語 (D)醫療機構的普及率增加 |
D | 44.許多人認為感染愛滋病是罪有應得,這項看法可以用以下哪一種理論解釋? (A)功能論 (B)衝突論 (C)形象互動論 (D)標籤理論 |
B | 45.以下哪一種家庭互動模式在家中有人生病時,能最有效的調適? (A)家人關係緊密度極高,家中角色與分工非常清楚、不改變 (B)家人關係緊密度中等,家中角色與分工清楚但可按照情境需要改變 (C)家人關係緊密度極低,家中角色與分工不具規則,常常改變 (D)家人關係緊密度並非影響因素,家中角色與分工的規則才是影響因素 |
D | 46.以下何者不是國人求醫行為的特色? (A)複向求助 (B)西醫為主流 (C)醫療與補身並用 (D)專業人員轉介 |
D | 47.下列何者不是社會學研究人類健康問題之觀點? (A)群體取向 (B)與個人行為有關的社會環境機制 (C)族群間社會情境的差異觀點 (D)身心二元分離論 |
B | 48.以下關於Schwartz&Kart醫病關係模式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主動—被動模式源自父母與嬰兒關係,也反映出醫師單方的權力、決策 與行動 (B)指導—合作模式通常出現在危急、嚴重的情境下 (C)對大多數的慢性病來說,理想的醫病互動模式屬於共同參與模式 (D)共同參與模式源自成人與成人的關係,適用於糖尿病或心臟病等慢性病, 也適用於預防醫學 |
C | 49.下列何者不是帕深斯有關「生病角色」(sickrole)概念的原型? (A)病人對自己的狀況不需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尤其是嚴重疾病 (B)病人可免除日常事務、工作和義務 (C)生病是令人愉快的 (D)病人有義務尋求是當的協助和合作,從生病中回復健康 |
D | 50.下列何者不是有關「不確定狀態」(uncertainty)的概念? (A)醫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訓練醫學生面對病人不舒服的主述時,迅速正確 處理「不確定狀態」 (B)醫療臨床工作「不確定狀態」處理來自醫學知識的限制 (C)醫療臨床工作「不確定狀態」處理來自個人能力的不完全和不完美 (D)處理「不確定狀態」的訓練過程中,情緒投入是其中之一 |
B | 1.下列何者非為民間組織(NGO)於公共心理衛生扮演的角色? (A)督促政府建立完善精神醫療網 (B)提供急性病患發作期時的治療與留置 (C)結合群眾力量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 (D)給予精神病患與家屬持續性的照護 |
B | 2.當我們學習社會所認可的男性化或是女性化有關的傳統行為、態度與特質時, 我們是學習? (A)性別認同 (B)性別角色 (C)性別標籤 (D)性傾向 |
B | 3.小威是一個非常循規蹈矩、各種表現都能維持一般水準的小孩,但較缺乏積 極、主動性,對自己也比較沒有自信,請問小威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種父母 教養方式下教出來的孩子? (A)冷漠型父母(uninvolvedparents) (B)威權型父母(authoritarianparents) (C)民主型父母(democraticparents) (D)溺愛型父母(permissiveparents) |
B | 4.學者(Lazarus)認為人在壓力情境中,人的焦慮感是來自於? (A)情況的本質(thenatureofthesituation) (B)對於情況的認知評價(appraisalofthesituation) (C)此情況真正危險的程度(levelofactualdanger) (D)「對抗-逃避」反應(fight-flightresponse) |
D | 5.以重大生活事件(majorlifeevent)的角度來看,下列何者為壓力事件? (A)親人過世 (B)到國外旅遊 (C)結婚 (D)以上皆是 |
D | 6.過去民眾經常認為「吸菸是精神食糧」,故在健康教育的過程告知民眾「吸 菸導致肺癌」讓民眾改變態度,產生戒菸的動機,此種作法是運用那一種心理 學策略? (A)反應性制約 (B)發展理論 (C)操作性制約 (D)認知理論 |
A | 7.擁有內控特質(internallocus-of-control)的人? (A)比較會主動採取預防性的措施照顧自己和身邊的人 (B)對照護的效果有較樂觀的看法 (C)比較樂天知命 (D)以上皆是 |
C | 8.面臨可控制的壓力源時______,是比較有效的因應方式;如果壓力源不是個人 可以控制時,______會是比較有效的因應方式? (A)情緒導向(emotion-focused);問題導向(problem-focused) (B)認知導向(cognitivebased);身心導向(somaticbased) (C)問題導向(problem-focused);情緒導向(emotion-focused) (D)身心導向(somaticbased);認知導向(cognitivebased) |
A | 9.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中,正式提出對於健康促 進之定義,並闡釋其含意。下列關於健康促進之敘述,何者不是世界衛生組 織之闡釋? (A)健康促進就是疾病三段五級預防的初段第一級預防 (B)健康促進的焦點在於達到健康上的公平 (C)健康促進視「健康」為日常生活的一種資源,而不是生存的目的 (D)健康促進被定義為「過程(process)」而不是一種「狀態(state)」 |
B | 10.衛生教育實施之步驟共分成四個階段:1計劃階段;2組織階段;3診斷階段; 4評價階段。下列那一項是正確的執行順序? (A)1234 (B)3124 (C)4123 (D)2134 |
D | 11.計劃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指出行為意圖會受到三個因素影響, 請問下列何者非屬於該三因素? (A)對行為的態度(attitude) (B)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C)自覺行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 (D)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
C | 12.在社會行銷的過程中,下列何者非為4P行銷組合的核心概念? (A)產品(product) (B)價格(price) (C)族群(population) (D)通路(place) |
B | 13.學校為配合勤洗手、餐後潔牙等健康習慣的建立,於校內設洗手設備,是符 合渥太華憲章中所提出的哪一健康促進行動綱領? (A)建構健康的公共政策 (B)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C)強化社區行動力量 (D)發展個人技能 |
A | 14.強化個人及社區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支配生活及控制環境達成健康生活 是指社區組織的那一項內涵(概念)? (A)增能賦權(empowerment) (B)社區能力(communitycompetence) (C)參與原則(principleofparticipation) (D)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 |
D | 15.下列有關於健康城市成功推動的特質,何者不正確? (A)跨部門合作,各部門都有把健康議題放在年度計畫 (B)可運用媒體倡導方式進行議題討論 (C)各城市都有一致的評價指標,亦發展本身的指標 (D)衛生部門為唯一負責推動單位 |
C | 16.開啟二十一世紀「新公共衛生運動」的里程碑,是下列何者? (A)1974年加拿大學者Lalonde的報告 (B)1978年WHO的阿瑪阿塔宣言(Alma-AtaDeclaration) (C)1986年WHO的渥太華憲章(OttawaCharter) (D)1991年Hancock和Duhl的健康城市定義 |
C | 17.有關健康城市的定義與特質,下列那一項敘述錯誤? (A)健康城市的定義通常隱含健康決策過程的重新建購,將權利轉移至地 方層次 (B)健康可經由生活環境之改善而得以增進 (C)強調公共衛生的重點應採用個人生活型態取向之策略 (D)將個人與社區視為整體,藉由廣泛社區參與來建立健康有關的公共政策 |
C | 18.一位病人衛生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務包括那些?(1)評估衛教需求(2)擬訂 計畫(3)溝通協調(4)訓練(5)照護病患。 (A)123 (B)1235 (C)1234 (D)12345 |
D | 19.在衛生教育的評價準則中強調效能(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或報 酬率(internalrateofreturn)等指標時,主要是考慮衛生教育計畫的? (A)問題的嚴重性 (B)計畫的可接受性 (C)計畫的合法性 (D)計畫的經濟效益 |
A | 20.一個社區的健康營造工作要能永續經營,請問下列何者是最重要的? (A)健全的組織與民眾的參與 (B)專家學者的計畫協助 (C)政府的經費補助 (D)正確的社區診斷 |
A | 21.社區的衛生介入計畫常會用真實驗設計(true-experimentaldesign)或準實驗設 計(quasi-experimentdesign),請問這兩種研究設計的差異是在於是否有? (A)隨機分派 (B)前測 (C)觀察次數 (D)實驗組的數目 |
D | 22.請問由專家學者主導的社區組織模式為何? (A)社會行動 (B)社區發展 (C)聯盟 (D)社會計畫 |
A | 23.以下有關健康促進學校的敘述何者為非? (A)各國在健康促進學校推動上具相同的目標與評價指標 (B)重視學生、教職員工、家長與社區人員的健康需求 (C)強調融合在社區環境中的學校健康促進 (D)地方上機構以及學校的合作為其重要的目標 |
D | 24.學校與衛生局或衛生所合辦禁菸活動,是健康促進學校六大行動層面的哪一 層面工作範例? (A)學校衛生政策 (B)學校物質環境 (C)學校社會環境 (D)社區關係 |
D | 25.以下對健康促進醫院的敘述何者為非? (A)根據行動綱領的重新定位健康照護服務之理念而發展 (B)強調促使醫院及所有的員工主動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C)強調與鄰近社區合作發展健康促進的環境 (D)主要關注的焦點皆在於病患的健康促進 |
A | 26.下列何者不是過程評估的研究? (A)想了解藥物濫用課程前後,學生相關知識的改變 (B)想了解學生對藥物濫用課程的滿意度 (C)想了解藥物濫用課程的師資是否合格 (D)想了解有多少中輟生未能參加藥物濫用課程 |
D | 27.一項創新的預防技術是否能夠迅速的被民眾接納,會受到該項技術的特徵所 影響,試問下列何種特徵不會影響創新的傳播(diffusionofinnovations)? (A)複雜性(complexity) (B)相容性(compatibility) (C)相對優勢(relativeadvantage) (D)以上皆會影響創新的傳播 |
C | 28.大多數的非法藥物(如大麻或安非他命)使用者,往往之前已經使用過其他 的合法藥物(如酒精與香菸)。如此藥物使用的特定順序現象,可以用下列 何者理論解釋? (A)問題行為理論(problembehaviortheory) (B)社會暴露理論(socialexposuretheory) (C)階段或入門理論(stagetheory,gatewaytheory) (D)以上皆是 |
A | 29.當健康行為介入計畫執行結束後,立即對學習者的知識、態度和行為加以評 量,這是屬於以下何種成效評價? (A)衝擊評價(impactevaluation) (B)過程評價(processevaluation) (C)結果評價(outcomeevaluation) (D)階段評價(stageevaluation) |
D | 30.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model)中的概念? (A)改變階段(stagesofchange) (B)決策平衡(decisionalbalance) (C)改變過程(processesofchange) (D)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
C | 31.某人認為施打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感染季節性流感,請問此概念屬於健康信 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中之何種概念? (A)自覺嚴重性(perceivedseverity) (B)自覺罹患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 (C)自覺利益(perceivedbenefits) (D)自覺障礙(perceivedbarriers) |
B | 32.理性行動理論(TRA)與計畫行為理論(TPB)最大的不同是在於何處? (A)前者多了「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的概念 (B)後者多了「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的概念 (C)前者多了「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的概念 (D)後者多了「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的概念 |
D | 33.試問下列何種不屬於社會認知理論(socialcognitivetheory)中之重要概念? (A)互動決定論(reciprocaldeterminism) (B)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C)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learning) (D)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 |
D | 34.若以生態理論架構分析戒菸行為成功與否,下列何者非為探討的自變項因 素? (A)家人是否支持戒菸 (B)工作的地方是否為無菸職場 (C)自己對菸害的知識 (D)以上皆是生態理論架構所討論的自變項 |
A | 35.下列何項不是計畫行動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概念架構中提及會直 接或間接影響行為的因素? (A)知識(knowledge) (B)態度(attitudetowardabehavior) (C)意向(intention) (D)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s) |
A | 36.依據學者Green&Kreuter之建議,衛生教育的需求診斷可分成六個階段,首 先宜由何階段開始? (A)社會診斷 (B)健康診斷 (C)行為和環境診斷 (D)教育和組織診斷 |
A | 37.PRECEDE-PROCEED模式中,PRECEDE和PROCEED兩部分工作最大的不同 在於PRECEDE注重? (A)評估(assessment) (B)執行(implementation) (C)評量(evaluation) (D)以上皆是 |
C | 38.當利用PRECEDE-PROCEED模式進行職場健康計畫時,資方為員工設立「體 適能中心」,這是運用那一策略因素? (A)前傾因素(prediposingfactor) (B)增強因素(reinforcingfactor) (C)使能因素(enablingfactor) (D)教育因素(educationalfactor) |
B | 39.衛生單位推動45歲以上婦女可進行免費乳房攝影檢查,但發現此健康篩檢 率不高,若欲探討影響45歲以上婦女使用乳房攝影檢查的因素,請問應用下 列何模式最合適? (A)偏差行為理論 (B)健康信念模式 (C)跨理論模式 (D)社會行銷 |
B | 40.在運動的健康行為中,若小美意識到自己缺乏規律運動影響健康,因此打算 在未來6個月中採取行動,進行規律的運動,則根據跨領域模式,小美處於 哪一個改變階段? (A)無意圖期 (B)意圖期 (C)準備期 (D)行動期 |
C | 41.下列何者不是社會控制偏差與犯罪行為的手段? (A)疾病化 (B)犯罪化 (C)污名化 (D)合法化 |
D | 42.社會化的醫療制度(socializedmedicine),指的是健康照護系統主要由國家 出資所提供。請問以下哪個國家並非採行這種醫療制度? (A)英國 (B)瑞典 (C)加拿大 (D)美國 |
D | 43.許多人認為感染愛滋病是罪有應得,這項看法可以用以下哪一種理論解釋? (A)功能論 (B)衝突論 (C)形象互動論 (D)標籤理論 |
D | 44.以下何者不是國人求醫行為的特色? (A)複向求助 (B)西醫為主流 (C)醫療與補身並用 (D)專業人員轉介 |
A | 45.下列何者不是社會流行病學的研究取向,試述之? (A)個體取向(individualperspective) (B)強調個人行為的社會性 (C)強調社會情境(socialcontext) (D)重視「理論」與「觀點」對疾病因果知識的影響 |
D | 46.醫療專業權威在20世紀後半業出現去專業化、普羅化趨勢,以下何者不是 出現此趨勢的原因? (A)臨床知識已變得日益人工智慧法典化或條文化 (B)醫療相關專業的相對崛起 (C)醫療專家與庶民間的知識差距縮小 (D)醫療專業團體的內部衝突 |
B | 47.「生病」一詞的界定不斷擴大,一度被視為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例如性侵 加害人、罪犯、精神疾病患者,近年都被冠以生病了,需要醫生的診斷與治 療,醫療社會學者稱這種現象為: (A)疾病的社會建構(socialconstructionofdisease) (B)醫療化(medicalizationofsociety) (C)商品化(commodificationofmedicine) (D)疾病的社會控制(socialcontrolofdisease) |
B | 48.比較台灣365鄉鎮之死亡率的差異,死亡率最高的鄉鎮和最低的鄉鎮可以高 達5倍的差距。前述的說明代表了社會流行病學中所重視的哪種議題? (A)關於殘疾的文化價值差異 (B)區域的人口健康不平等 (C)醫療保健機關提供者和組織的態度和觀念 (D)社會因素在疾病病因學中的作用 |
C | 49.陳先生原在推銷不動產,後來改行推銷保險,這種個人在社會階層流動稱 為? (A)向上社會流動 (B)向下社會流動 (C)橫向流動 (D)縱向流動 |
A | 50.根據Cockerahm(2005)分析Weber(1922)、Bourdieu(1984)等學者的看 法,其認為主要影響個人形成其健康習慣(即健康生活型態)之因素為何? (A)社會階級 (B)性別 (C)年齡 (D)種族或族群 |
A | 1.操作性制約學習強調所有行為的習得是因為? (A)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B)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連性 (C)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關連性 (D)自我實現的動機 |
A | 2.從記憶的觀點來看,回答選擇題時,憑藉的是_____;回答申論題時,憑藉的 是_____。 (A)回憶(recall);再認(recognition) (B)再認(recognition);回憶(recall) (C)回憶(recall);回憶(recall) (D)再認(recognition);再認(recognition) |
C | 3.「健康心理學」在二十世紀後期迅速成長,可歸因於三方面,下列何者為非? (A)在1970到1980年代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疾病與死亡率是因為生活方式及有 害於健康的行為 (B)西方社會認為「個人必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的意識型態 (C)健康體系中醫療模式的備受重視 (D)逐漸意識到心理與社會對健康與疾病影響的重要性 |
C | 4.改善社區、家庭所形成的不良因素,協助精神病患的復原是屬於公共心理衛 生中的第幾級預防? (A)初級預防 (B)次級預防 (C)參級預防 (D)肆級預防 |
C | 5.有些因素能降低生活壓力造成的影響,這些因素統稱叫做? (A)同化(assimilation) (B)守恆(conservation) (C)韌性(resiliency) (D)增強(reinforcement) |
D | 6.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屬於慢性壓力? (A)角色負荷過重 (B)角色間衝突 (C)受限於不愉快的工作 (D)被裁員 |
D | 7.台灣自民國92至94年毒癮患者感染愛滋病人數飆升,其傳染途徑主要為? (A)毒癮患者參與轟趴人數增加 (B)毒癮患者間感染C型肝炎者增加 (C)毒癮患者間不安全的性行為增加 (D)毒癮患者間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的行為增加 |
B | 8.下列關於吸菸的理論,何者為非? (A)「吸菸者對尼古丁產生依賴」,屬於吸菸的生物理論 (B)「個人因為尋求刺激而吸菸」,屬於吸菸的生理理論 (C)「在高度壓力情境下吸菸的可能性較高、吸菸量較多」,屬於吸菸的心理 理論 (D)「對工人而言,工作時去吸一根菸代表休息一下」,屬於吸菸的社會理論 |
C | 9.請問有關充權教育(empowermenteducation)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進行的流程包括一開始的傾聽,到中間的對話,最後到行動共三階段 (B)使用觸動事件或觸動物品(trigger)的目的是想要引發眾人討論 (C)此種教育方法要求基本的文字能力,故不適合用在教育程度較低的社區民 眾身上 (D)強調教育必須可產生真實的行動是此模式最主要的特色 |
D | 10.以下對知識(K)、態度(A)、與行為(P)的說法何者為非? (A)不一定要有K才能形塑特定的A (B)就算有特定的K與A也不盡然會產生預期的P (C)有時P也會倒過來影響A (D)KAP之間的因果關係絕大多數是K→A→P |
A | 11.在「健康促進醫院」計畫中,以下何者最不是預設的目標人口群? (A)陪病的親友 (B)醫院行政人員 (C)病患 (D)社區居民 |
A | 12.下列社區健康促進工作項目中,何者較有助於發揮社區永續性自行運作之效 果? (A)建立社區組織共識合作及提供增能教育訓練 (B)遊說地方政府撥款補助本年度社區不足經費 (C)建立社區長期流行病監測機制 (D)邀請專家學者全方位評估社區需求 |
D | 13.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健康促進提出五項行動綱領,成為擬定健康促進策略之基 礎,其中關於「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healthypublicpolicy)」之敘述何 者有誤? (A)強調健康促進超越了健康照護的範疇 (B)鼓勵將健康納入所有部門及各階層決策者的議程中 (C)健康促進政策需指出非健康部門採行健康的公共政策時可能遭遇之障礙 (D)強調健康、衛生、醫療部門對於健康促進的責任 |
B | 14.Alma-Ata宣言揭櫫哪一個基本的概念及策略,試圖消除健康的不公正現象, 以達成健康服務之公正性? (A)健康促進 (B)基層健康照護 (C)健康場域(healthfield) (D)社區參與 |
B | 15.那一種社區衛生教育是經由民眾自己發現問題,並利用社區資源解決社區的 健康問題? (A)社區計畫 (B)社區發展 (C)社會運動 (D)社區聯盟 |
D | 16.某都市聯盟決定在當地推動「青少年安全性行為計畫」 ,其在電影院、體育場、 熱門音樂會入口、網咖等地點發放免費保險套,請問上述未牽涉的行銷組合 (marketingmix)為何? (A)產品 (B)價格 (C)地點 (D)促銷 |
C | 17.如果健康促進方案希望學校制訂規範限制福利社裡販賣高脂高鹽零食的比 例,這樣的方案用社會生態模式(socialecologicalframework)來分析是屬於? (A)個人層次 (B)人際層次 (C)組織層次 (D)政策層次 |
C | 18.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角度,以下哪一項誘因最能鼓勵企業主在工作場所推 廣健康促進? (A)員工的生活品質 (B)企業的形象 (C)員工的生產力 (D)員工的忠誠度 |
D | 19.為維護食品衛生安全及品質,保障國人健康,需要包括內政部、教育部、外 交部、經濟部等部會共同合作,此種作法最符合健康促進行動綱領的哪一項? (A)創造支持性的環境(createsupportiveenvironment) (B)強化社區行動(strengthencommunityaction) (C)社區營造(communitybuilding) (D)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healthypublicpolicy) |
B | 20.健康教育人員有時會以當地的記錄進行需求評估,這些記錄是一種? (A)一手資料 (B)二手資料 (C)方便資料 (D)在地資料 |
B | 21.根據LawrenceW.Green,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衛生教育的原則? (A)學習效果累積原則 (B)終極目標原則 (C)參與原則 (D)多重方法原則 |
C | 22.現階段「健康促進學校」的範疇較過去「學校衛生」的工作內容增加了哪些? (A)健康教學 (B)健康服務 (C)社區關係 (D)健康環境 |
D | 23.以下那些項目是健康促進學校的範疇?(A)學校政策、(B)學校環境、 (C) 社區關係、(D)健康服務、 (E)健康教學、(F)學校物質環境 (A)ABCDE (B)ACDEF (C)ABCEF (D)ABCDEF |
B | 24.反核團體常會用示威抗議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訴求,請問這是屬於何種社區組 織模式? (A)社區發展(communitydevelopment) (B)社會行動(socialaction) (C)社會計畫(socialplanning) (D)聯盟(coalition) |
D | 25.以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來說,對騎機車戴安全帽這項政策,所謂創造支持 性的環境並非指? (A)生產價廉物美的安全帽 (B)嚴格執行安全帽配戴的違規取締 (C)讓價廉物美安全帽的販售通路廣佈 (D)加強宣導「流汗總比流血好」 |
C | 26.為了因應層出不窮的家庭暴力問題,某一民間團體成立了熱線服務以回答有 特殊需求民眾的種種疑問,為了讓更多人能充分利用此一「新事物」,請問該 團體應先著眼於「採納過程」的哪一階段,以便加速民眾對此新事物的使用? (A)知曉(awareness) (B)興趣(interest) (C)嘗試(trial) (D)決定(decision) |
B | 27.創新傳播(diffusionofinnovation)之理論中,新事物須具若干特質,才利於 擴散至人群中,其中有一個特質為相容性(compatibility),此是指新事物和 什麼的相容性? (A)市場價格 (B)人群的文化信念 (C)社會的流行風尚 (D)人群的健康狀況 |
D | 28.如果用PRECEDE-PROCEED模式來分析老年人戒菸的行為,下列何者是前 傾因子(predisposingfactor)? (A)各地的健康服務中心提供戒菸的獎勵,所以戒菸 (B)伴侶受不了菸味,表達厭惡的感覺,故不再抽菸 (C)政府規定公共場所不能抽菸,並加強取締,不得不戒菸 (D)抽菸時易咳嗽且不舒服故戒菸 |
A | 29.根據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model),一個不想戒菸、也不認為抽菸對 健康有什麼影響的人,會被歸類在? (A)蘊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 (B)蘊思期(contemplation) (C)準備期(preparation) (D)維持期(maintenance) |
D | 30.根據PRECEDE-PROCEED模式,在下列哪一種診斷中會評估影響健康行為 的前傾、使能及增強因素? (A)社會診斷 (B)流行病學診斷 (C)行為診斷 (D)教育診斷 |
B | 31.為了評價自殺防治教育計畫,王心理輔導師在執行計畫之前對接受教育計畫 的學員調查其有關自殺防治的知識,並在計畫結束時立即衡量學員的相關知 識。此種評價的方式屬於? (A)過程評價 (B)衝擊評價 (C)結果評價 (D)延宕評價 |
B | 32.某人因為知道他的好友非常討厭菸味,且某人非常在意好友的想法,因此選 擇戒菸。請問此概念屬於計劃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中之何 種構念(construct)? (A)對行為的態度(attitude) (B)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C)自覺行為控制力(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 (D)自覺嚴重性(perceivedseverity) |
D | 33.教育計畫要能有效提升青少年拒絕菸品、毒品等的誘惑,下列何者是最根本 的方法? (A)教導青少年有關菸害的知識 (B)避免青少年接觸菸品、毒品有關的訊息 (C)嚴格懲處菸品、毒品使用之青少年 (D)培養青少年做決定的技能 |
C | 34.進行健康促進方案之需求評估時,如果專家調查發現之需求與介入對象主觀 認定之要求不一致時,何者應列入方案規畫之考量? (A)專家調查發現之需求 (B)介入對象主觀認定之要求 (C)兩者均需列入方案規畫之考量 (D)兩者均不需列入方案規畫之考量 |
C | 35.下列何者不可視為健康促進介入策略? (A)於小學推動常態性反菸教育 (B)增加菸品稅捐提高菸品售價 (C)學校對有吸菸學生採取記過處分 (D)落實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
B | 36.篩檢是次級預防的主要策略,但在設定篩檢項目時常忽略因焦慮而帶來的心 理成本,下列關於篩檢心理成本的敘述何者有誤? (A)因為篩檢的宣傳活動導致民眾對癌症產生恐懼 (B)篩檢的偽陰性結果產生的焦慮 (C)等待篩檢結果產生的焦慮 (D)因為篩檢結果異常而必須進一步檢查的壓力 |
B | 37.一般來說,適當的健康社區計畫其營造的步驟及順序為何? (A)社區分析→發展計畫→目標評估→實施計畫→評價 (B)社區分析→目標評估→發展計畫→實施計畫→評價 (C)目標評估→社區分析→發展計畫→實施計畫→評價 (D)目標評估→發展計畫→社區分析→實施計畫→評價 |
C | 38.「對於自身能克服阻礙、持續進行某項健康行為的信心程度」稱為? (A)自我控制(self-control) (B)內控信念(internallocusofcontrol) (C)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D)樂觀程度(optimism) |
B | 39.以生態學的觀點探討肥胖問題,將肥胖放在個人對周遭環境關係的脈絡中, 此生態學觀點認為肥胖是? (A)是個人需要治療的病理性疾患 (B)是生活在助長肥胖之環境下的產物 (C)是個人遺傳了較慢的新陳代謝率所致 (D)是選擇高熱量飲食加上缺乏運動的個人行為結果 |
C | 40.過去的研究顯示,當疾病的徵兆出現時,較高比例的人採取的第一反應是? (A)從事健康行為 (B)乖乖當個好病人 (C)自我照護 (D)去看醫生 |
C | 41.社經地位與健康狀況(例如罹病率、死亡率)存在著階梯關係,常被稱為健 康不平等。以下何者非學者們對此現象的解釋? (A)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的差距 (B)健康照護資源的可獲性與可近性 (C)處於不同階級者的心理特質,如宿命論 (D)健康工人效應 |
C | 42.所謂生病行為(illnessbehavior)是指? (A)個人如何解釋身體的違常與異樣 (B)與醫師對病情互動 (C)從感知症狀到尋求專業協助的過程 (D)遵醫囑 |
A | 43.以下哪個現象最能描述台灣醫療產業的發展趨勢? (A)大型化與財團化 (B)社區化與去機構化 (C)小型化與公營化 (D)分散化與均佈化 |
D | 44.在醫療照護走向企業化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對醫師影響最大的層面是? (A)收入 (B)專業團體的自我管控 (C)對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權威 (D)專業自主性 |
A | 45.請問Parsons所提倡的醫病關係裡的功能主義是屬於下列何種模式? (A)合作(consensus) (B)衝突(conflict) (C)協商(negotiation) (D)以上皆非 |
B | 46.下列關於醫療化及烙印化的敘述,何者為非? (A)近年來美國興起「反醫療化」的運動,提倡放棄西方醫療方式,而投以 各種自然與飲食療法 (B)在烙印理論中,知情者(thewise)是一般正常人,他們瞭解被烙印者私 底下的生活實況,並且同情這些人的處境 (C)醫療化可能使我們過於關注於病症本身,僅把問題歸因於疾病及個人, 而忽略重要的社會問題 (D)1970-1980年代,利益團體是主導美國醫療化的主要社會力量之一 |
B | 47.社會決定理論(socialdeterminationtheory)會如何解釋社會不平等對健康的 影響? (A)因為健康狀況不佳而失業,進而因失去經濟能力而落入社會底層 (B)因家中社經條件之差異,進而影響個人能否維持其健康狀況的知識與條 件 (C)每個社會的文化與價值信仰不同,因此不同社會的人民之健康結果即會 大不同 (D)以上皆是 |
B | 48.改善健康不均,有幾種不同的政策方向,以下哪一種政策被認為對於消弭健 康不均效果不彰? (A)改善單親婦女的低薪狀態 (B)推動個人健康行為改變策略 (C)保護年輕家庭免於陷入低所得的惡性循環 (D)降低製造產業的全球化趨勢以增加本地工作機會 |
B | 49.關於社會支持如何影響健康的假說有兩種,一是緩衝效果假說(buffering hypothesis) ,一是直接效果假說(directeffectshypothesis) ,請選出正確答案。 (A)緩衝效果假說指的是只有在低度壓力的環境下,擁有社會支持才會對健 康的有益 (B)直接效果假說指的是不論壓力高低,擁有社會支持均對健康有益 (C)直接效果假指的是高壓力的環境中,擁有社會支持才對健康有益 (D)以上皆非 |
D | 50.廿世紀中期,美國醫療專業不僅在專業權力及聲望皆獲得社會大眾高度信 任,之後醫師的專業權力經歷許多社會衝擊及挑戰,以下何者不是這成此一 現象的結果? (A)政府規範 (B)公司法人對醫療工業越來越多的控制 (C)病人日漸增加的消費者主義 (D)醫師教育的普及 |
A | 1.下列關於「體能活動與心理健康」的論述何者錯誤? (A)運動會使體溫增加,造成情緒高昂的興奮效果 (B)運動後增強血清素及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可以改善心情 (C)運動可使注意力轉移,可暫時中斷不愉快的情緒,所以有助於心理健康 (D)運動可作為壓力事件的緩衝,減輕由壓力引起的緊張 |
B | 2.與精神醫學模式比較,下列何者為公共心理衛生比較強調的部份? (A)遺傳因素的影響 (B)預防的觀點 (C)藥物的治療 (D)精神病患的機構留置與隔離 |
C | 3.Thorndike將一隻飢餓的貓放進實驗的箱子裡,貓必須抓住一根連接踏板的繩 子,才能打開箱子的擋板並獲得箱外的食物。這隻貓經過幾次嘗試錯誤,終 於跑出箱子。之後再將這隻貓放進此箱子,貓很快就能夠跑到箱子外面。下 列哪一項原則可用來解釋貓的學習行為? (A)古典制約(classicalconditioning) (B)頓悟(insight) (C)效果律(lawofeffect) (D)捷思(heuristics) |
A | 4.下列哪一項關於壓力的描述錯誤? (A)每個人對於壓力的反應基本上相同,都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B)壓力是一種調適的過程 (C)壓力的反應和個人對壓力事件的解釋有關 (D)壓力反應通常可以分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向度來探討 |
B | 5.下列關於心理衛生網絡的描述何者錯誤? (A)心理衛生網絡包括輔導網絡與醫療網絡 (B)輔導網絡在三段五級預防模式中,屬於末段預防工作 (C)輔導網絡包含教育系統、社會支援系統、社會輔導網絡等 (D)醫療網絡包含公私立醫療院所、藥局與傳統醫療等 |
C | 6.當醫師發現病人沒有按時回診時,下列醫師的哪一種想法表示基本歸因謬誤 (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可能已經發生了? (A)「她可能最近忙著家務,沒時間來」 (B)「他的孩子太忙了,不能帶他回診」 (C)「沒辦法,有些人就是不重視自己的健康」 (D)以上皆是 |
B | 7.罹癌病患的支持團體其功能有一部分在於提供彼此就醫的經驗,像是何處就 醫或是討論選擇醫師的注意事項,請問這是屬於下列何種社會支持? (A)情感性支持 (B)資訊性支持 (C)工具性支持 (D)評價性支持 |
B | 8.正增強(positivereinforcement)可以______行為發生的頻率;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可以______行為發生的頻率。 (A)降低;降低 (B)增加;增加 (C)增加;降低 (D)降低;增加 |
B | 9.影響健康的因子可概分為四大類,下列哪一類被認為影響力最大,也因而使 健康促進策略備受重視? (A)生物因子 (B)生活型態 (C)環境因子 (D)健康照護組織 |
A | 10.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城市計畫」,請問其計畫目的包含下列哪些項目? |
A | 11.下列何者不屬於衛生教育人員扮演的主要角色? (A)臨床診斷 (B)與大眾溝通 (C)為目標團體設計介入方案 (D)評估衛生教育方案 |
B | 12.學校衛生工作的演變過程中,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時期與傳統學校衛生計畫時 期之工作重點有較大差異的是哪方面? (A)提供健康服務 (B)建立社區關係 (C)加強健康教學 (D)改善學校環境 |
D | 13.下列有關社區組織模式的描述何者錯誤? (A)最強調居民全體參與的是社區發展模式 (B)社會計劃模式中其專家的使命為「workforthepeople」,隱含有地位較一 般民眾高的意思 (C)目前台灣所推動的社區健康營造較接近社區發展模式 (D)社會行動模式因為使用衝突的技術一定會有流血衝突的產生 |
D | 14.在健康促進學校的工作範疇中,全校師生共同營造友善校園是屬於下列哪一 項範疇? (A)提供健康服務 (B)加強健康教育課程與活動 (C)改善學校物質環境 (D)強化學校社會環境 |
B | 15.在下列有關衛生教育目標的敘述中,哪一項錯誤? (A)教學目標應以測量學習者過去經驗的結果為依據 (B)教學目標的用詞宜廣泛,適用範圍越大越好 (C)行為目標可以指引選擇較好的教學方法 (D)行為目標可提供評價學習者改變的結果和標準 |
B | 16.關於青少年懷孕與生育的預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性教育課程的效果愈早提供愈好 (B)完整的性教育計畫不應包括避孕服務的提供 (C)提供生涯規畫的諮詢可減少青少年懷孕及生育的機率 (D)針對高危險族群青少年的性諮詢應主動並不設限提供方式 |
D | 17.2010年11月13日,許多民間團體號召萬人上凱達格蘭大道遊行,訴求政府 停止興建國光石化,次年26日環評會議前夕,千名學子環保署前靜坐抗議, 隔日環評委員做出不通過決議,要求補件再審。在這樣的過程中,這些組織 應用了哪一項重要的社區營造策略以維護健康的環境? (A)與政府建立夥伴關係 (B)與環評委員建立夥伴關係 (C)規劃健康介入的社會計畫 (D)採取有力的社會行動 |
D | 18.健康城市的建構與發展是近年來台灣公共衛生的重要課題之一,下列哪一項 為執行健康城市或社區計畫時較可能遇到的問題或障礙? (A)社區居民原有的風俗習慣或社會規範形成反對的態度 (B)商業利益團體形成的利益衝突 (C)公共衛生人員缺乏社區健康營造的訓練或體認 (D)以上皆是 |
D | 19.下列哪一項不是渥太華憲章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之一? (A)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healthypublicpolicy) (B)創造支持性的環境(creatingsupportiveenvironment) (C)發展個人技巧(developingpersonalskills) (D)增進就醫的公平性(assuringcareequality) |
C | 20.在進行健康促進計畫的介入成效評價工作時,「被評價者感受到被評價而表現 出異常行為」屬於哪一項影響評價正確性的效應? (A)月暈效應 (B)評定錯誤 (C)霍桑效應 (D)暗示效應 |
B | 21.1986年WHO舉行第一屆健康促進研討會,定義「健康促進」是使人增強 (empowering)其掌控和改善個人健康之能力的過程,這是取自下列哪一個 憲章或宣言? (A)阿瑪阿塔宣言(DeclarationofAlma-Ata) (B)渥太華憲章(OttawaCharter) (C)阿德萊德建言(AdelaideRecommendations) (D)雅加達宣言(JakartaDeclaration) |
C | 22.台灣第一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健康城市聯盟」會員的城市是? (A)台北市 (B)台中市 (C)台南市 (D)高雄市 |
A | 23.透過觀察他人以學習行為稱為? (A)社會認知學習 (B)個人經驗學習 (C)古典制約學習 (D)以上皆非 |
D | 24.某人因為看到電視上的子宮頸抹片宣傳廣告,而去當地的醫療院所進行抹片 檢查。請問此概念屬於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中之何種構念? (A)自覺嚴重性(perceivedseverity) (B)自覺罹患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 (C)自覺行動利益(perceivedbenefits) (D)行動線索(cuestoaction) |
B | 25.一般疾病預防有所謂三段五級的原則,請問教導高中女學生定期做自我胸部 檢查屬於哪一段預防? (A)初段預防 (B)次段預防 (C)末段預防 (D)以上皆非 |
C | 26.請問理性行動理論與計畫行為理論的差異最主要在哪個部份? (A)行為意圖 (B)主觀規範 (C)自覺控制程度 (D)行為的態度 |
B | 27.兒童過重與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在研究兒童肥胖的成因時,哪一項因素與 成人肥胖有較大不同而需要特別考量? (A)會受食物廣告引導 (B)飲食行為的不完全自主性 (C)會受同儕的影響 (D)知識的不足 |
A | 28.李四是個老菸槍,他常說:「吸菸不會害死人啦!我叔叔抽了一輩子的菸,還 不是活到100歲?」你認為李四的吸菸行為屬於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中的哪一個階段? (A)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B)意圖期(contemplation) (C)準備期(preparation) (D)行動期(action) |
C | 29.王營養師在設計醫院住院病人的營養衛教活動時,考慮應在手術前還是手術 後進行此活動。請問王營養師此考慮是著重衛教介入的哪一項要素? (A)學習者 (B)教學者 (C)實施時間 (D)實施場所 |
A | 30.理性行動論(theoryofreasonedaction)認為,預測一項行為是否發生的最主 要變項是? (A)行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 (B)行為評估(behavioralassessment) (C)行為結果(behavioraloutcomes) (D)行為準則(behavioralstandards) |
B | 31.「其他人認為我該這麼做嗎?」「我在乎其他人怎麼想嗎?」等議題,與計劃 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中討論的哪個概念有關? (A)態度(attitude) (B)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C)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 (D)行為意圖(behavioralintention) |
D | 32.近年來生態模式(ecologicalmodel)已成為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之主流觀點, 生態模式指出,健康行為受到多層級因素的影響。下面哪一個健康行為與健 康促進理論屬於人際互動層次之理論模式? (A)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 (B)計畫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 (C)理性行動論(theoryofreasonedaction) (D)社會支持理論(socialsupporttheory) |
A | 33.行為改變技術是進行衛生教育時經常使用的策略,關於此一策略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 (A)此技術僅針對學校學生而設計,因此一般成人較不適用 (B)使用時可以視個案的特別狀況來選擇適當的設計 (C)使用時通常採用學習者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方法 (D)此一策略應用了行為理論或認知理論等原理 |
C | 34.具有下列哪種特性的創新,被接受的可能性較小? (A)可逆性高 (B)相容性高 (C)複雜性高 (D)彈性高 |
D | 35.焦點團體和深度訪談最大的不同在於? (A)焦點團體所進行的時間一定會比深度訪談來得長 (B)焦點團體是多位訪員一同訪問受訪者,而深度訪談是一對一訪談 (C)焦點團體會使用錄音筆和錄影機同時記錄訪談過程,但深度訪談僅會使 用錄音筆 (D)使用焦點團體較不能用來暸解敏感性或是私密的議題 |
C | 36.下列社區健康促進工作項目,何者較有助於發揮社區永續性自行運作效果? (A)建立社區長期流行病監測機制 (B)遊說地方政府撥款補助本年度社區不足經費 (C)建立社區組織共識合作及提供增能教育訓練 (D)邀請專家學者全方位評估社區需求 |
B | 37.當利用PRECEDE-PROCEED模式進行病人衛生教育計畫時,「醫護人員的鼓 勵」是運用哪一策略因素? (A)前傾因素(prediposingfactor) (B)增強因素(reinforcingfactor) (C)使能因素(enablingfactor) (D)教育因素(educationalfactor) |
D | 38.涵化理論(cultivationtheory)是指? (A)社會網絡可以作為一個人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資產 (B)病毒的傳染必須濃度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大量散佈 (C)如果向眾人行銷信念或產品則必須將行銷對象加以區隔 (D)大眾會因為媒體訊息的傳播而認為媒體所描述的情境是在反映社會真實 |
B | 39.假設你今天被交付任務,必須負責推動一項台東縣菸害防制宣導計畫,並須 於今日起算六個月內完成計畫。如果你需要評估台東縣民之吸菸率,下列資 料來源或資料蒐集方法何者應最優先使用? (A)實施問卷調查 (B)查閱政府相關檔案資料及調查報告 (C)實施深度訪談 (D)舉辦公民論壇 |
D | 40.利用商業行銷的手法來推廣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稱之為? (A)人口行銷 (B)團體行銷 (C)個人行銷 (D)社會行銷 |
A | 41.醫療化(medicalization)是指? (A)非醫療問題被社會界定為醫療問題,而且被以處理醫療問題的方式處理 (B)由於人口老化,社會上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口越來越多 (C)民眾的醫學知識提高,比以往更瞭解各項醫療專業術語 (D)醫療機構的普及率增加 |
B | 42.針對自殺於不同地區與族群發生的差異現象,涂爾幹(EmileDurkheim)提 出下列何種理論取向(approach)來分析? (A)社會傳染(socialcontagion) (B)社會整合(socialintegration) (C)社經地位弱勢(disadvantagedsocialposition) (D)社會演化(socialevolution) |
B | 43.醫療社會學裡常探討醫師的社會化過程,其中學者如ReneeFox指出醫師在 學習過程中會內化所謂的「醫療不確定性(uncertainty)」價值觀。以下何者 不屬於「醫療不確定性」所涵蓋的意思? (A)醫師體認到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對於複雜的疾病表現,沒有一定的解 決方式 (B)醫師體會到病人在醫療過程中應有充份的隱私權 (C)醫師體會病患的異質性,因此就算是同一套治療流程,可能也會有不同 的治療結果 (D)醫師基於過去經驗,長期累積的臨床案例和檢驗的生理數據,也無法完 全正確診斷出疾病的病因 |
C | 44.低社會階層者之疾病率之所以較高社會階層者高,是因為他們處於貧窮、營 養差及住屋環境不衛生所致,請問這個解釋是屬於下列何學說? (A)人口論 (B)社會選擇說 (C)社會致病說 (D)社會整合理論 |
C | 45.ThomasSzasz及MarcHollender(1956)認為醫生與病人的互動模式可能有三 種,且會依病人症狀的嚴重度而有所不同。請問下列何者非為三個模式中的 任何一個? (A)主動-被動模式(activity-passivitymodel) (B)指導-合作模式(guidance-cooperationmodel) (C)防禦-懷疑模式(defense-suspicionmodel) (D)共同參與模式(mutualparticipationmodel) |
D | 46.西元1912年鐵達尼號撞上冰山而沈沒,根據事後統計,29位頭等艙的兒童 乘客只有1人死亡,而76位三等艙兒童乘客卻有23人死亡,下列哪一個概 念比較適合用來解釋此一死亡率的差異? (A)社會制度 (B)社會角色 (C)社會化 (D)社會階級與健康不平等 |
A | 47.當我們說HIV/AIDS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疾病類別,意指? (A)愛滋病會被如此看待,是不同社會群體的價值與行動交互作用而成 (B)愛滋病本質上是社會脫序所造成的 (C)HIV這個病毒是透過社會力量發現的病原體 (D)愛滋病的相關政策建構在政府與利益團體間勢力的拉扯上 |
D | 48.美國社會學家Parsons提出「病人角色(sickrole)」的概念來說明現代社會對 一個病人之行為期待,下列何者不是現代社會對一個進入「病人角色」的人 之行為期待? (A)可免除日常職責 (B)不必對生病負責 (C)要有恢復健康的動機 (D)不須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
C | 49.何為專業(profession)並不容易定義,一般所謂的專業通常都有一些不同於 其他職業的特質,下列關於「專業」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取得專業多半需經過較長時間且嚴格的訓練 (B)專業的特色是有一套完整的抽象知識體系 (C)所有受過科學訓練的職業,都可以成功取得專業地位 (D)以醫師為例,一但其專業被建立,將會透過正式組織強化其權力 |
C | 50.醫療社會學探討疾病的社會意義,發現某些疾病易被污名化(stigmatization) 而有道德缺陷的暗示。下列哪種疾病比較會有被污名化的可能? (A)H7N9 (B)肺癌 (C)痲瘋病 (D)塵肺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