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下列「」中的字,何者讀音與其他不同? (A)玉「珂」 (B)伐「柯」(C)「呵」責 (D)嚴「苛」。 |
B | 下列選項何者屬於「疊韻」詞? (A)玻璃 (B)荒唐 (C)慷慨 (D)蜘蛛 |
A | 下列成語中,何者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 (A)寸木岑樓 (B)不辨菽麥 (C)末學膚受 (D)孤陋寡聞。 |
B | 下列哪一組詞語沒有錯別字? (A)咄咄逼人/相形見黜/弄巧成拙 (B)所向披靡/生活糜爛/鉅細靡遺 (C)意興闌刪/姍姍來遲/步履蹣跚 (D)潰不成軍/功虧一饋/振聾發聵。 |
B | 下列選項「」中成語的使用何者有誤?(A)他受傷嚴重,即使華陀再世也無法「枯木回春」。(B)人處天地之間,就像「鳳毛麟角」,不必自我膨脹。(C)某人表面上熱心公益,但大家都看得出他在「沽名釣譽」。(D)這套西裝配上這條領帶,可說是「相得益彰」,一定可以帶來好運氣。 |
C | 下列選項何者文句用詞有誤? (A)面對質疑,他支吾其詞,令人心生不滿。 (B)只要團結一致,再怎麼艱難的困境,都能輕鬆以對。 (C)他無時無刻都在用功讀書,金榜題名應當指日可待。 (D)這個計畫已經擱置許久,若不改弦易轍必定胎死腹中。 |
B | 下列關於俗諺的說明,何者不正確? (A)「扮豬吃老虎」意謂「用心機耍詐」 (B)「打虎還是親兄弟」意謂「兄弟鬩牆在所難免」 (C)「大水沖倒龍王廟」意謂「自己人彼此發生誤會」 ( D)「人不可貌相」意謂「不能憑外貌判斷人的好壞高低」。 |
A | 「萬里飄零獨此身,詩魂終戀浣花村,寧貧寧凍寧餓死,一飯何曾忘至尊。」上列詩歌所描述的歷史人物為誰? (A)杜甫 (B)陸游 (C)韓信 (D)蘇軾。 |
D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辭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此闋詞中使用哪些修辭法? (A)回文、類疊 (B)設問、回文 (C)頂真、設問 (D)類疊、頂真。 |
B | 下列文句何者是運用「觸覺」摹寫? (A)風裡帶來些新翻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 (B)記得第一次吃天津湯包的情境?捧著至嘴邊咬下,灼熱的湯汁讓雙唇受傷了。 (C)院子裏風竹蕭疏,雨絲紛紛灑落在琉璃瓦上,發出叮咚之音,琉璃窗也砰砰作響。 (D)任雨點敲在黑布傘或是透明的塑膠傘上,將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噴濺,傘緣便旋成了一圈飛簷。 |
D | 現代詩:「蒼穹褪去污舊外衣/換上奢華的小禮服/人人驚豔讚嘆/它卻沉默離席」詩中吟詠之現象為何? (A)夕陽 (B)旭日 (C)閃電 (D)彩虹。 |
B | 「不如學仙去/你原本是一朵好看的青蓮(甲)一身紅塵已被酒精洗淨(乙)腳在泥中,頭頂藍天(丙)跨鯨與捉月(丁)無需穎川之水 /無非是昨日的風流,風流的昨日/而今你乃/飛過嵩山三十六峰的一片雲/任風雨送入杳杳的鐘聲」上文中標記的詩句,正確順序應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
D | 下列敘述中何者不能判別季節? (A)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谿橋 (B)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雲霞 (C)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D)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B | 下列詩句與所描述的節慶,何者錯誤? (A)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 (B)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繞月下月如銀——春節 (C)家人竟喜開粧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 (D)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端午。 |
B | 若上聯為「亭閑有竹春常在」,則下聯應該是: (A)人如松柏歲常新 (B)山靜無人水自流 (C)吾心無菊隨境轉 (D)萬紫千紅永開花。 |
A | 若要祝賀他人母親生日,下列用語何項並不適合? (A)淑德永昭 (B)慈竹風和 (C)萱堂日永 (D)寶婺騰輝。 |
A | 「要是你跌倒在地上,就想辦法抓一把沙」此言表現出的精神為何? (A)把握機會 (B)屢敗屢戰 (C)奮不顧身 (D)機巧過人。 |
C | 《孫子兵法》言「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語旨意接近下列何項? (A)力挽狂瀾 (B)事必躬親 (C)得君行道 (D)臨危受命。 |
B | 孟子讚孔子為「聖之時者」,其中「時」的意義與下列何者相近? (A)允執厥中 (B)惟時適變 (C)歷久彌新 (D)獨領風騷。 |
C | 「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如何改正此語所提及的缺點? (A)不恥下問 (B)專心致志 (C)實事求是 (D)博學篤行。 |
A | 《韓非子》:「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故事中鄭人個性與下列何者相近? (A)刻舟求劍的楚人 (B)剛愎自用的先穀 (C)掩耳盜鈴的百姓 (D)揠苗助長的宋人。 |
C | 「光陰雖短,靜者自長;歲月無多,忙人更促。」此語意涵與下列何者相近?(A)心靜則清,心定則恆 (B)日出須臾沒,火盛不久燃 (C)相由心生,心隨意動,境隨心轉 (D)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B | 孔子論「孝」,何者不在其中? (A)色難 (B)行己有恥 (C)父母唯其疾之憂 (D)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
C | 「窮高則危,大滿則溢,月盈則缺,日中則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數也。」此言語意與下列何者相通?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因果循環,生生不息 (C)物極必反,禍福相倚 (D)順天應時,水到渠成。 |
C | 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草,何物不可飲啄,而偏鴟鴞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此段文字用意在提醒吾人: (A)有捨才有得 (B)人有旦夕禍福 (C)退一步海闊天空 (D)處處留心皆是學問。 |
申論題 | 1.唐代的小說為具有結構的文言短篇小說,稱為:__ _____ |
申論題 | 2.清代桐城派影響古文甚鉅,請問有「桐城三祖」之稱的是:____ ______ 、姚鼐、劉大櫆。 |
申論題 | 3.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是:____ ______ 。 |
申論題 |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____ ______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
申論題 | 5.相見時難別亦難,____ ______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無題〉 |
申論題 | 6.著有《笠山農場》,台灣戰後初期的重要作家,有「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之稱的是:_____ _______ |
申論題 | 7.《史記》撰著的體例中,專記帝王的部分稱為:____ ________ 。 |
申論題 | 8.在應用文中,凡稱已歿家族長輩,「家」字應改為___ _____字。 |
申論題 | 9.一首七言絕句加一首五言律詩,總共有___ 字。 |
申論題 | 10.散曲與詞一樣都是長短句,最大的不同在於散曲能添加___ _____ ,使其形式更自由活潑,文字更口語化。 |
申論題 | 1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___ ___也。 |
申論題 | 12.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引領唐代古文運動風潮的文人是__ ____。 |
申論題 | 1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___ ___。 |
申論題 | 14.中國隱逸詩人之宗,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受人敬重的詩人是__ ____。 |
申論題 | 15.善於書法,世人譽為「書聖」者為__ ____。 |
申論題 | 16.臺灣當代文學界,創作力旺盛,自稱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對臺灣新詩發展有極大貢 獻,而有「詩壇祭酒」之稱,獲國立中山大學聘為終身職榮譽講座的詩人是___ _______ 。 |
申論題 | 17.十三經中,主旨歸於仁,闡揚孔子仁義道德之學的是那一本書?___ _____ 。 |
申論題 | 18.______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韻文之祖,春秋時代北方文學的代表。 |
申論題 | 19.史記為我國紀傳體史書之祖;___ ____ 則為斷代史之祖;__ ____ 則為編年史之祖 |
申論題 | 20.___ ___ 為我國最早的章回小說,內容寫北宋宣和年間,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嘯聚梁山泊 的故事。 |
申論題 | 21.以平實之筆刻劃士子追逐科場名利,而墮落與矯飾的清代章回小說是哪一部?__ ___ |
申論題 | 22.形容人盛怒的樣子,可以用「__ __ 衝冠」這個成語。 |
申論題 | 23.北魏酈道元所著的古代中國地理名著,也是遊記文學之先導是哪一部?_ ___ |
申論題 | 24.形容說話誇張的樣子,可以用「 _____添醋」這個成語。 |
申論題 | 25.我們常用「兩袖__ ___ 」來形容官吏清廉,毫無枉法之情事。 |
申論題 | 26.「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請問是描寫哪一個季節? __ __季 |
申論題 | 27.先秦九流十家的學說中,哪一家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葬及非樂等主張? __ __家 |
申論題 | 28.「追亡逐北、□面稱王、東門黃犬」,□該填入哪個方位字?__ ___ |
申論題 | 29.孟子提出性善論,並指出人有四端,分別是惻隱之心, __ __之端也;羞惡之心,義 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申論題 | 3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出自於北宋范仲淹的哪一篇文章?_______ |
申論題 | 31中國四大奇書? 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 ___ ______ |
申論題 | 32.我們常用「___ ____逼人」形容人得理不饒人 |
申論題 | 33._____ _______具有魔幻色彩的中國古典作品 |
申論題 | 34.與元稹同為社會寫實詩之健將,有元白合稱的是哪一位?____ ___ |
申論題 | 35.「子在川上,曰:『逝者__ ___,不舍晝夜。』」 |
申論題 | 36.以淺顯文言寫成的歷史小說是哪一部?________ |
申論題 | 37.第一部筆記志人小說是哪一部?__ ______ |
申論題 | 38.第一部揭發清官之惡的小說是哪一部?__ ____ |
申論題 | 39.四書為「論語、孟子、大學及中庸」,其中大學及中庸二者出自哪一本書?__ ____ |
申論題 | 40.春秋三傳? __ ____ |
申論題 | 41.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人物是哪位? __ ___ |
申論題 | 42.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被譽為「台灣的魯迅」的作家是________ |
申論題 | 43.唐宋八大家? ____ _____ |
申論題 | 44.一字千金:___ ____;一飯千金: __ ____ |
申論題 | 45.詩佛:__ ____;詩俠:__ ___;詩聖:__ __;詩鬼:___ ___ |
申論題 | 46.《南華經》為道家重要典籍,應歸入《四庫全書》的哪一部?__ ___部 |
申論題 | 47「四大奇書」與「六才子書」均有收錄的著作是哪一本?___ __ |
申論題 | 48.四史是哪四個? ___、__ __、__ __、__ ___ |
申論題 | 49.九流十家? ___ ___ |
申論題 | 50.三禮?___ ____ |
申論題 | 51.___ __為散文之祖,又稱「書經」 |
申論題 | 52.莊子:戰國莊周著。又稱「___ ___經」。師承老子。喜以__ __來寫寓言。 |
申論題 | 53.史記:西漢___司馬遷___。正史。全書分為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_。中國第一部紀__ ___體史書 |
申論題 | 54.世說新語:南朝___ ___邀門下食客共同撰寫。______小說、文言__ __篇小說。 |
申論題 | 55.聊齋誌異:清___ ___著。_______小說。映襯俗塵中人的世態炎涼。 |
申論題 | 56.___ __為清張潮著。隨筆式小書。寫靜賞自然、人生感悟,內容包羅萬象。 |
申論題 | 57.__ __是開後世漢賦之先河。南方文學、貴族文學的代表。六七言為主。 |
申論題 | 58.中國四大韻文:___ ____ |
申論題 | 59.六才子書:_______ |
申論題 | 60.__ ___擅長新詩、散文,作品辭藻華麗,真摰熱情,為新月派代表人物。 有再別康橋(新詩)、愛眉小札(陸小曼)等作品傳世(人間四月天)。 |
申論題 | 61.___ ___狀元宰相、成仁取義、正氣歌、丹心照汗青 |
申論題 | 62.元曲四大家:___ ____ |
申論題 | 63.集理學之大成者:__ __ |
申論題 | 64.__ __片羽是指殘存的藝術珍品、文章 |
申論題 | 65.韋編三絕、殺身成仁的人物出處? ___ ___ |
申論題 | 66.__ ___日京兆指比喻任職不久(京兆: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
申論題 | 67.__ ___室__ ___空:天災人禍造成十戶人家九戶空虛,人民流離失所 |
申論題 | 68.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___ ____ |
申論題 | 6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是指什麼季節?__ __季 |
申論題 | 70.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隄是指什麼季節?__ __季 |
B | 不可能的事情可用下列哪一個成語形容? (A)守株待兔(B)緣木求魚(C)狐假虎威(D)無的放矢 |
C | 「一個人出門在外,若遇到衣衫盡解,□□□□之際,真可謂寸步難行,苦不堪言。」缺空的成語是: (A)憂心如焚(B)渾然忘我(C)囊篋又無(D)錦衣玉食 |
B | 「夙興夜寐」之成語與下列何者之意義相近? (A)翫歲愒時(B)昕夕惕厲(C)曠廢隳惰(D)醉生夢死 |
B | 下列成語之喻意,何者正確? (A)鳴琴垂拱—悠然自得(B)奔車朽索—極端危險 (C)倒吃甘蔗—做事不合程序(D)三人成虎—集思廣益 |
B | 下列各詞語,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覃花一現(B)提綱挈領(C)絡繹不決(D)估名釣譽 |
C |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句中「纖介」之意為: (A)不祥(B)重大(C)細微(D)嚴重 |
A | 「風行草偃」意謂: (A)比喻上位者能化民(B)比喻良莠不齊 (C)以德形容風大草長(D)比喻騎牆派的小人,沒有堅定的個人立場 |
A | 孔子弟子中,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不改其樂的是︰ (A)顏回(B)曾參(C)子路(D)冉有 |
C | 「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句中「熒熒」的意思是: (A)燈光透亮(B)燈光閃爍(C)燈光微明(D)燈光搖曳 |
D | 「吾家門祚既單,逐為覬覦之的」「覬覦之的」意謂: (A)指責的對象(B)殘害的目標(C)排擠的對象(D)窺伺的目標 |
C | 「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成風雨名山之業」指: (A)立功(B)立德(C)立言(D)立心 |
B | 「九死不悔」其意是說: (A)寧可死九次,也不錯悔改(B)歷盡艱難亦不懊喪停止 (C)認寧可死也不受侮辱(D)寧可死九次,也不去做 |
B | 下列詩詞文章中對人物的描述,何者錯誤? (A)「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是指荊軻 (B)「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指諸葛亮 (C)「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是指文天祥 (D)「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是曹操 |
C | 下列何者屬於誇飾修辭法? (A)不盡長江滾滾來(B)只緣身在此山中 (C)初聞涕泣滿衣裳(D)巴山夜雨漲秋池 |
C | 「雞鳴不已於風雨」意指: (A)太平盛世志士不忘歌頌(B)太平盛世志士不忘苦難 (C)亂世之中志士不願沈默(D)亂世之中志士不願返鄉 |
D | 下列詞語,何者解說正確? (A)餬口:指稀飯(B)筆伐:文筆生動 (C)斥候:責備他人(D)結帨:女子出嫁 |
B | 「杏壇」之於「春風化雨」,猶如「杏林」之於: (A)明鏡高懸(B)妙手回春(C)為民喉舌(D)輕歌曼舞 |
D |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參半」句中「郭公夏五」意謂: (A)郭公夏五二人(B)失去的文獻(C)老成的凋零 (D)文字的脫誤 |
B | 「濫觴」一詞,意喻︰ (A)酒喝得太多(B)事物的起源(C)飄浮在水面(D)大水的氾濫 |
C |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意謂: (A)為紅顏棄官,與之白頭偕老(B)為紅顏隱居,至老不仕 (C)少年不求官,老年歸隱山林(D)紅顏禍水,使人丟官,窮愁至老 |
A | 下列諸詩句中,何者無人事已非之嘆? (A)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B)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C)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D)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D | 下列何者並非孔子所贊成之行為? (A)多聞闕疑(B)繪事後素(C)以友輔仁(D)色厲內荏 |
D | 「鞭辟入理」一詞,其中的錯別字為: (A)鞭(B)辟(C)入(D)理 |
C | 形容一個人說話聒噪,可用下述哪一句成語? (A)緘口結舌(B)鴉雀無聲(C)刺刺不休(D)闃無人語 |
A | 「做事總要合乎中庸之道,否則□□□□,於事無補。」缺空的詞語是: (A)過猶不及(B)聲聞過情(C)見利思義(D)行不由徑 |
B |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此詩旨在描述遊子: (A)喜見鄉人(B)思念故鄉(C)喜愛梅花(D)關懷園藝 |
A | 台灣通史的作者是: (A)連雅堂(B)連震東(C)連戰(D)劉銘傳 |
B | 中國文字的創造方法為: (A)六藝(B)六書(C)六經(D)六義 |
D | 「忽然與萬物遷化」的「遷化」,此處之意為何? (A)落敗(B)轉動(C)遨遊(D)死亡 |
B |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句中「冠」字為: (A)名詞(B)動詞(C)副詞(D)形容詞 |
A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是屬: (A)溫故而知新(B)嘉善而矜不能(C)學以致其道(D)博學而篤志 |
C |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意謂: (A)有羞恥之心的人,方能指責無恥之人 (B)無羞恥心的人,就不會有羞恥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C)一個人知恥,則可免於恥辱 (D)人不能沒有羞恥心,沒有羞恥心就不會有羞恥的事發生 |
A |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飛揚跋扈的人,總是令人生厭(B)人人發揮側隱之心,捐款賑災 (C)以偏蓋全的人,無法得知真相(D)急言厲色的人,往往膽小如鼠 |
D | 下列選項中「為」字的讀音,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為民請命(B)為人作嫁(C)為虎作倀(D)為非作歹 |
B | 我們常謂一個人已經是「不惑之年」,是指他幾歲? (A)三十歲(B)四十歲(C)五十歲(D)六十歲 |
B |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缺空的詞語是: (A)瞶瞶(B)諤諤(C)漫漫(D)咄咄 |
B | 關於「三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均為北宋人(B)三人彼此是兄弟關係 (C)並列唐宋八大家之中(D)以蘇軾之才氣最為橫溢 |
A | 我國古典文學著作中,專論文學理論與批評的是: (A)文心雕龍(B)齊民要術(C)樂府詩集(D)詩品 |
C | 「資治通鑑」是那一種體裁的史書? (A)札記體(B)紀傳體(C)編年體(D)紀事本末體 |
B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旨在強調: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B)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D)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
C | 請於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競競業業(B)眾口礫金(C)兄弟鬩牆(D)卯吃寅糧 |
B | 下列何者屬於感謝他人的用語? (A)判若雲泥(B)雲情高誼(C)雲開見日(D)雨露均霑 |
A | 關於中國圖書的分類,所謂「四庫」指的是: (A)經、史、子、集(B)詩、詞、歌、賦 (C)文、武、佛、道(D)儒、道、墨、法 |
A | 書信中的提稱語「禮鑑」是用在: (A)弔唁(B)軍界(C)政界(D)教育界 |
D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意謂: (A)人生聚散已天定(B)人生之路多風波 (C)朋友之情難捉摸(D)人生聚少離多 |
D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駡,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錄柳宗元答韋中立書﹚ 「收召後學,作師說。」「師說」一文的主旨為: (A)辱罵為師者(B)論為師之要件 (C)論為學之道(D)論師道 |
A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駡,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錄柳宗元答韋中立書﹚ 「因抗顔而為師」此處「抗」字意謂: (A)嚴正(B)激憤(C)抵拒(D)捍衛 |
A,B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駡,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錄柳宗元答韋中立書﹚ 「又挈挈而東」句中「挈挈」與下列何者意義相當? (A)岌岌(B)汲汲(C)悄悄(D)踽踽 |
C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駡,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錄柳宗元答韋中立書﹚ 本文主旨在說: (A)古人有好為人師之患(B)魏晉以前人不事師 (C)唐代為師者不容於時(D)韓愈勉強可為人師 |
B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駡,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錄柳宗元答韋中立書﹚ 由本文可見韓愈為人勇於: (A)號召群眾(B)力挽狂瀾(C)標新立異(D)力爭上游 |
B | 閱讀測驗
這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那兒是桃花?那兒是楊柳?
綠葉兒都淡成了煙霧,籠罩著遠處依稀的紅樓。
只有燕子像遺落的墨點,在蒙茸細雨中來往穿梭,
翅上馱著濕漉漉的春天,為她尋覓個落腳的處所。
呵,燕子,你別再啁啾,春已隨稻穀播下了田疇,
你不見秧苗的連天翠色,已經把乳白的雲幔染透!
(丁芒 【江南煙雨】)
【題組】46 詩人在詩中共摹寫了幾種顏色? (A)六 (B)五 (C)四 (D)三 |
C | 【題組】47 本詩所寫的景物,何者屬於「動態之景」? (A) 綠葉兒都淡成了煙霧 (B) 籠罩著遠處依稀的紅樓 (C) 在蒙茸細雨中來往穿梭 (D) 秧苗的連天翠色 |
C | 【題組】48 下列詩句所寫的意象,何者出於詩人的想像所作的虛寫? (A)綠葉兒都淡成了煙霧,籠罩著遠處依稀的紅樓 (B)只有燕子像遺落的墨點,在蒙茸細雨中來往穿梭 (C)翅上馱著濕漉漉的春天,為她尋覓個落腳的處所 (D)你不見秧苗的連天翠色,已經把乳白的雲幔染透 |
A | 【題組】49 下列那一個不是本詩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A)高與低 (B)濃與淡 (C)大與小 (D)靜與動 |
D | 【題組】50 下列那一個感官摹寫,不被運用在本詩中? (A)聽覺 (B)視覺 (C) 觸覺 (D)嗅覺 |
A | 1.金石可鏤,「鏤」字之注音為: (A)ㄌㄡˋ (B)ㄌㄟˊ (C)ㄌ一ㄠ v (D)ㄌㄡ v (E)ㄌㄨㄛˊ |
E | 2. 一般喜慶柬帖之用語,常見「秩」字,其意指: (A)秩序 (B)職位 (C)程序 (D)制定等差 (E)10年。 |
B | 3.用有所寄託的淺近故事,表達一種主張或思想的文體是: (A)小說 (B)寓言 (C)傳奇 (D)辭賦 (E)飛白。 |
C | 4.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提到的「修禊」,是一種祓除不祥的祭祀,其舉行的地方在:(A)山邊 (B)路邊 (C)水邊 (D)火邊 (E)高山上。 |
D | 5.蘇東坡評為「詩中有晝,畫中有詩」的詩人是下列何者? (A)孟浩然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維 (E)杜甫。 |
C | 6.下列成語完全無錯別字者為何? (A)遺笑大方 (B)離鄉背景 (C)按部就班 (D)旁門走道 (E)牽就他人。 |
A | 7.「寧以義死,不苟幸生。」「不苟幸生」意謂: (A)不苟且偷生(B)冀僥倖而生(C)盼死裡逃生(D)勿不幸犧牲(E)互相殘害生命。 |
C | 8.下列各項,何者屬於「雙聲」之複詞? (A)蝴蝶 (B)葡萄 (C)琵琶 (D)萌芽 (E)圭臬。 |
E | 9.「落客店内打火安身」(施耐庵魯智深大鬧桃花村),「打火安身」意謂: (A)伙伴 (B)點燈 (C)烘火取暖 (D)起火 (E)歇宿。 |
B | 1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無恥之恥」的最後一個「恥」字, 在此用作:(A)名詞(B)動詞(C)形容詞(D)副詞(E)介詞。 |
D | 11.「閹然媚於世者」,孟子謂之:(A)君子(B)禽獸(C)獨夫(D)鄉愿(E)小人。 |
D | 12.「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上文所表 達之意思有幾個?(A)4 (B)3 (C)2 (D)1(E)8。 . |
B | 13.「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曹丕與吳質書)「高臺」意謂: (A)父母 (B)館邸 (C)故城 (D)父母的墓碑(E)官賜的樓臺。 |
B | 14.王安石認為古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是因為: (A)好學 (B)深思 (C)關心 (D)好奇 (E)興趣。 |
C | 15.下列成語,何者不可用來比喻「事前防範」? (A)居安思危 (B)曲突徙薪 (C)持盈保泰 (D)未雨綢繆 (E)有備無患。 |
A | 16.(甲)弱冠(乙)不惑(丙)垂髫(丁)黃髮(戊)二八年華,依年齡區分,由小而大的順序是: (A)丙戊甲乙丁 (B)甲丙戊乙丁 (C) 丁甲戊乙丙(D)丙甲戊乙丁 (E)甲戊丙丁乙。 |
B | 17.「事父母幾諫」,「幾諫」的意思是: (A)直言規勸 (B)委婉勸說 (C)多進言 (D)少勸練 (E)譏笑的說。 |
E |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謂: (A)嘆人生短促 (B)憂聖道一去不復返 (C)日想夜思睡不著 (D)讚人自強不息 (E)勉人惜時進學。 |
C | 19.「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指聖人(孔子)學習時: (A)經常找不到求教對象(B)不可以有固定的求教對象(C)未有固定的求教對象 (D)向佛家無常師父求教(E)只向德高望重的人求教。 |
A | 20.「求舉於禮部」(蘇軾日喻),意謂: (A)參加進士考試 (B)從名冊内挑選人才 (C)考試非常嚴格 (D)禮失求諸野 (E)野史不可盡信。 |
E | 21,李臨秋寫望春風,是臺灣創作歌謠的里程碑及代表作,句尾「乎風騙毋知」隱喻: (A)情竇初開 (B)不解風情 (C)遇人不淑 (D)獨守空閨 (E)自作多情。 |
E | 22.曾鞏為文講究布局章法,□□□□,條理清晰,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缺空的詞語最適合填入: (A)圖文並茂 (B)手法誇張 (C)節奏分明 (D)危言聳聽 (E)結構嚴謹。 |
D | 23.蘇洵六國一文旨在藉古鑒今,針砭北宋的賂敵苟安,「針砭」比喻 (A)責罵 (B)懷恨 (C)高談闊論 (D)規勸 (E)芒刺在背。 |
D | 24.選出與「除卻巫山不是雲,相近的成語是: (A)近水樓臺先得月 (B)天涯何處無芳草 (C)千里因緣一線牽 (D)五岳歸來不看山 (E)雲想衣裳花想容。 |
E | 25.「以□為鏡,可以正衣冠;以□為鏡,可以知興替;以□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諫 太宗十思疏)缺空的字依序為: (A)人、古、銅 (B)銅、人、古 (C)古、銅、人(D)銅、史、人(E)銅、古、人。 |
B | 26.「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千萬條繩 子,要逮捕那陣浪。」(簡媸夏之絕句)缺空詞語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A)眼窩 (B)心湖 (C)眉心 (D)雙唇 (E)髮際。 |
D | 27.「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聽,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劉鶚明湖居聽書)「抑揚頓挫」指: (A)節拍凌亂 (B)歌聲嘹亮 (C)中氣十足 (D)音調起伏 (E)南腔北調 |
C | 28.這時,臺下叫好之聲,□□□□。缺空詞語最適合填入: (A)餘音繞樑 (B)一氣呵成 (C)轟然雷動 (D)血脈喷張 (E)扣人心弦。 |
A | 29.水滸傳敘宋江等一百零八人的故事’為一部非常傑出的俠義小說,「水滸」指下列何者? (A)水邊的意思(B)山的名稱 (C)城堡的名稱(D)皇帝的年號(E)作者的筆名。 |
A | 30.梁啟超把論說文分成五種,其中宣揚一種思想或學說,希望他人能信仰的是 : (A)倡導 (B)說喻 (C)考證 (D)對辯 (E)批評 。 |
D | 31.「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曾國藩原才)。這裡的「厚薄」 是指:(A)冷暖(B)高低 (C)上下 (D)好壞 (E)快慢。 |
E | 32.顧炎武著廉恥,謂「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獨醒之人」是指: (A)孔子 (B)君主 (C)小廝 (D)門衛 (E)君子。 |
A | 33.「寒食盂蘭,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不至作若敖之鬼,則吾願畢矣。」(夏完淳獄中上母 晝)「盂蘭」引指何時? (A)祭祖 (B)廟會 (C)春耕 (D)秋收 (E)酬神。 |
C | 34.「掣肘」,藉故從旁牽制、阻擾之意,其讀音為: (A)彳ㄜ,ㄓㄡ/ (B)ㄓ,ㄓㄡv (C)ㄔㄜˋ,ㄓㄡv (D)ㄘㄜ,ㄓㄡv (E)ㄓ,ㄓㄡ/。 |
A | 35.下列選項何者用字無誤? (A)天之驕子 (B)嬌生灌養 (C)嬌兵必敗 (D)驕生慣養 (E)勝不嬌,敗不餒。 |
C | 36.當代詩人鄭愁予初中二年級開始寫詩,十六歲出版詩集,下列何者是他的作品? (A)茫茫集 (B)嘗試集 (C)窗外的女奴(D)舟子的悲歌(E)無怨的青春。 |
B | 37.「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造物者」乃指•• (A)黃帝 (B)宇宙 (C)盤古 (D)天神 (E)海神。 |
D | 38.故事情節曲折起伏,故能膾炙人口,歷久不衰。「膾炙人口」比喻: (A)詩文為行家所讚美 (B)詩文非常暢銷 (C)詩文得到官方的收藏 (D)詩文為眾人所讚美 (E)詩文經常推陳出新。 |
A | 39.下列何者字詞都用對了 ? (A)用一顆汗珠,換得一棵青松 (B)用一顆汗珠,換得一稞青松 (C)用一科汗珠,換得一棵青松 (D)用一稞汗珠,換得一柯青松 (E)用一顆汗珠,換得一科青松。 |
E | 40.「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轉徙」意指: (A)江湖險惡 (B)遊山玩水 (C)居安思危 (D)二手買賣 (E)四處漂泊 |
B,C | 41.下列選項「」内的注音,何者正確?(複選) (A)生活「愜」意:ㄒ一丫 / (B)「枵」腹從公: ㄒ一幺(C)「嗤」之以鼻:ㄔ (D)「躉」售物價:ㄨㄢ (E)良「莠」不齊:ㄒ一又。 |
C,E | 42.下列成語完全無錯別字的選項是: (A)重頭做起 (B)待罪圖功 (C)倒楣極點 (D)別出欣裁 (E)—塌糊塗。 |
A,D,E | 43.下列年歲之比喻,有那些是正確的? (A)而立:30歲 (B)知天命:40歲 (C)不惑:50歲 (D)耳順:60歲 (E)不逾矩:70歲。 |
A,C | 44.「琵琶行寫盡人生之無常’千載後讀之猶令人□□□□。」缺空的詞語可以是:(複選) (A)唏噓不已 (B)方興未艾 (C)迴腸盪氣 (D)椎心泣血 (E)縮頭股慄。 |
A,E | 45.下列詞語解釋,何者為錯? (A)俚語:哲人的名言 (B)屬文:寫文章 (C)盛事:偉大的工作 (D)驥騄:千里馬 (E)翰墨:科舉。 |
B,C,D,E | 46.代詞所指對象不外人、事、物三者,下列何者是人稱代詞? (A)誰 (B)我 (C)汝 (D)爾 (E)彼。 |
B,E | 47.「疊音詞」古人稱之為「重言」,是由兩個相同的音節重疊組成的複詞,下列何者是描摹 動作的聲音? (A)蒼蒼 (B)霍霍 (C)悠悠 (D)茫茫 (E)唧唧。 |
C,D | 48.「顛簸的道路,迎面的風塵,不斷阻擋我的前進。」(陳芳明深夜的嘉南平原),下列關 於「顛簸」之解說,其正確者為何? (A)形容路沒有盡頭 (B)指正在修築的道路 (C)指道路崎嶇不平 (D)簸,讀ㄅㄛV (E)簸,讀ㄅㄛ。 |
A,B,C,E | 49.劉鶚在明湖居聽書一文形容王小玉抬起頭來向臺下一盼,那雙眼睛如: (A)秋水(B)寒星(C)寶珠(D)大珠小珠落玉盤(E)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
B,C,D | 50.你看他那張□□口□的臉孔,真是討人喜歡。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細高挑兒 (B)天真爛漫 (C)嬌憨可掏 (D)天真無邪 (E)婀娜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