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發展是指人類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產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B)當個人發展的個別差異過大時,我們便會質疑其是否發展過快或遲緩 (C)Freud認為在人的一生中都存在著人格發展的可能性 (D)心理分析觀包含Freud的精神分析論和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 |
D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Erikson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 (B)增強作用是指利用增強物來增強某一個反應類型,使其出現頻率提高 (C)自然恢復指的是在消弱現象之後,不經增強作用也可能自動恢復的現象 (D)學習遷移由Watson提出 |
D | 「無障礙學習環境」的具體指標為:
(A)物理環境、空間的安排設施 (B)適時提供輔助學習的器材 (C)校園內尊重、接納與了解的同儕氣氛 (D)以上皆是 |
A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負增強等於懲罰,都是制止某種不當行為 (B)連續漸進法係指以分解動作的方式,漸進地學習一連串反應,然後串連在一 起成為複雜的行為 (C)Bandura認為學習型圍包括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元素 (D)人在學習情境中觀察模仿時,在接受刺激到表現出反應之間,有一段中介作 用的內在心裡歷程 |
D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夢的解析是指透過夢可以將潛意識裡的童年經驗、對性的幻想以及平常壓力的想法表現出來 (B)退縮即為一種習得無助感 (C)家族星座是指個人會因為性別、排行、有無負擔家計等因素,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D)個人中心學派中的諮商師最主要目的在運用技巧或理論處理當事人問題 |
A | 下列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發展的歷程是連續且速度一致的 (B)青春期開始時間受遺傳與環境的影響大 (C)發展過程在共同模式之下有個別差異 (D)幼年期學到的口音,長大後不易改變 |
D | 佛洛依德(Freud)與艾瑞克森(Erikson)兩人所提到的人格發展理論,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二者皆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B)佛氏強調性本能;艾氏強調社會文化因素 (C)佛氏人格發展理階段只討論到青春期;艾氏主張人格到成人期尚會繼續發 展,擴及一生 (D)艾氏強調人格早期固定成型;佛氏則強調人格發展在各階段有補救的機會 |
D | 「在不同時間,對一群青少年做多次的測量,以瞭解其隨年齡的成長所產生之變化」的研究發稱之為:
(A)系列法 (B)分層法 (C)橫斷法 (D)縱貫法 |
C | 下列何者敘述非個人中心學派之要點:
(A)其相信人性是最積極向善的 (B)其提出者為Rogers (C)個人中心學派重視的是諮商師的諮商技巧 (D)諮商的充分必要條件:同理心、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 |
A | 以下敘述何者非行為治療法的共同特徵:
(A)不論是矯正前或矯正後的行為,都是不可以觀察測量的 (B)治療過程是重新建立一個刺激與反應間的適當關係 (C)行為治療法的目的是在革除當事人的不良習慣,因此行為治療法也可以稱為 行為矯正術 (D)行為治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制約學習 |
A | 學習障礙是指因什麼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等能力有問題?
(A)神經心理 (B)神經生理 (C)腦額葉 (D)腦部化學物質 |
C | 在青少年發展理論中,強調環境決定論的學者為:
(A)達爾文 (B)皮亞傑 (C)華生 (D)維高斯基 |
B | 訓練當事人覺察自我的思想、感受、生理反應、人際行為,改變當事人消極、不當的「內在對話」(internal dialogue),稱為:
(A)系統減敏感法 (B)認知 - 行為治療 (C)自我肯定順練法 (D)示範法 |
C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心理測驗是輔導人員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智力、性向、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工 具之一 (B)施測之前要清楚的讓受試者(未成年者還包括其法定代理人)知道測驗性質 和施測目的,且受試者有權利拒絕接受測驗 (C)若為專業的目的,需要討論諮商的內容時,諮商師只能與本案之外的專家討 論 (D)諮商師應妥善保管諮商機密資料,包括資商記錄、其它相關的書面資料、電 腦處理資料、個別或團體錄音或錄影帶、及測驗資料等 |
B | 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團體輔導是以某特殊的學習目標或主題,或為發展所必要的資訊提供為其重 點 (B)團體輔導需要特別的專業訓練 (C)學習輔導是指老師或諮商師協助學生發展潛能、增進學習效果,以達到自我 實現的歷程 (D)重視思考的歷程,且強調反省思考、批判性思考以及創造性的思考,是學習 輔導的發展趨勢 |
B | 下列何者非「完形治療法」之觀點:
(A)主張人類困擾的產生乃是因為心中產生了不協調 (B)認為人性本善 (C)人必須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生存 (D)人是一個整體的組織 |
C | 哪一位學者主張童年經驗對青少年人格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A)艾瑞克森 (B)皮亞傑 (C)佛洛依德 (D)華生 |
C | 【已刪除】有關「訓導」與「輔導」的差異,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訓導在肯定社群的重要性,輔導則肯定個人的價值 (B)訓導偏重外在行為,輔導則強調全人的關注 (C)訓導重內控力的培育,輔導則重外控力的培育 (D)訓導從外而內,輔導從內而外 |
C | 下列何者非遊戲治療的功能:
(A)生物性的功能 (B)個人內的功能 (C)改變遺傳的功能 (D)社會文化的功能 |
B | 下列何一諮商學派認為每一個人有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人格狀態? (A)心裡分析療法 (B)溝通分析療法 (C)現實療法 (D)理性情緒療法 |
B | 下列何者非個體諮商學派諮商理論之觀點:
(A)由阿德勒(Alder)所創 (B)強調自由意志 (C)「追求卓越」是人格動力 (D)積極的自我決定論 |
B | 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少年是指幾歲到幾歲的人: (A)十二歲以上十六歲未滿 (B)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 (C)十四歲以上十八歲未滿 (D)二十歲以下之人。 |
D | 2.下列何者不屬於少年法院的管轄事件 (A)參加不良組織者 (B)經常逃學或逃家者 (C)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刑事案件 (D)民事案件。 |
A | 3.少年法院接受關於少年保護事件的移送請求或報告事件後,應先由何人調查: (A)少年調查官 (B)少年保護官 (C)心理輔導員 (D)調查局調查員。 |
B | 4.菸酒及檳榔營業之負責人或從業人員供售菸、酒及檳榔予少年吸食者,處多少罰鍰:(A)二千以上一萬以下(B)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C)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D)不罰 (E)以上皆非 |
A | 5.我國少年的年齡,是指幾歲到幾歲? (A)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 (B)十六歲以下 (C)十四歲以上十八歲未滿 (D)十二歲以上十六歲未滿。 |
D | 6.下列何者非屬少年法院處理之一般事件? (A)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者 (B)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者 (C)參加不良組織者 (D)處決人犯。 |
C | 7.下列何者非少年法院內部的單位? (A)保護庭 (B)刑事庭 (C)民事庭 (D)調查保護處。 |
B | 8.少年保護事件由下列何庭審理? (A)刑事庭 (B)保護庭 (C)民事庭 (D)簡易庭。 |
B | 9.少年法院接收少年保護事件後,應先由何人調查?(A)法務部調查局幹員(B)少年調查官(C)心理輔導員(D)檢察官。 |
D | 10.少年法院將少年容留於少年觀護所,用以保護少年,以免其在外受害或濡染惡習的措施,為 (A)拘留 (B)留置 (C)容留 (D)收容。 |
C | 11.事件繫屬後已滿幾歲者,少年法院必須以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的法院檢察檢察官?(A)十六歲(B)十八歲(C)二十歲 (D)十二歲。 |
A | 12.少年法院對於少年保護事件中,其情節經微者應如何處理? (A)責付 (B)收容 (C)移送檢察官 (D)裁定羈押。 |
D | 13.下列何者非保護處分的方式? (A)訓誡 (B)感化教育 (C)實施禁戒 (D)處以罰金。 |
C | 14.少年法院對於少年不可為下列何種之宣告? (A)徒刑 (B)拘役 (C)禠奪公權 (D)罰金。 |
B | 15.受徒刑執行經過一定期間,於執行中有悛悔實據,可以停止執行並出獄的措施,稱為 (A)緩刑 (B)假釋 (C)提前出獄 (D)赦免。 |
B | 16.緩刑的期間為多久? (A)二年以上三年以下 (B)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三年以下 (D)五年以下。 |
A | 17.少年犯於有期徒刑執行超過執行期多久後,可給予假釋?(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
C | 18.少年法院得以裁定將少年交付少年調查官觀察,其期間為多久 (A)三個月以內 (B)四個月以內 (C)六個月以內 (D)一年以內。 |
A | 19.少年犯在假釋期間,如果沒有被撤銷假釋,其殘餘的刑期如何處理?(A)以已經執行論(B)記帳 (C)撤銷 (D)保留。 |
B | 20.緩刑期滿未被撤銷,將使原宣告刑產生如何效果 (A)中止執行 (B)失去效力 (C)保留再執行 |
C | 21.少年福利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所稱之少年,其定義 (A)不同 (B)年齡較輕 (C)一樣 (D)上限不同。 |
D | 22.下列何者不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立法宗旨或內涵? (A)增進兒童及少年福利 (B)健全兒童及少年身心發展 (C)提高父母及監護人對少年的責任感 (D)社會安全。 |
B | 23.少年滿幾歲而有進修或就業意願,主管機關應依據少年的性向及志願輔導之。(A)十二歲(B)十五歲(C)十六歲(D)十八歲。 |
B | 25.少年不可以有下列行為? (A)上網咖 (B)吸菸、飲酒、嚼食檳榔 (C)玩撲克牌 (D)撞球。 |
D | 【已刪除】26.不當場所不包括下列何種地方? (A)酒家 (B)舞廳 (C)妓女戶 (D)西餐廳。 |
D | 27.下列何種行為不屬父母應行禁止少年之行為?(A)施用毒品 (B)施用迷幻物品(C)施用管制藥品(D)觀看漫畫書刊。 |
A | 28.各級主管機關對於遭遇不幸之少年得專設何種機構?(A)收容教養機構 (B)養老院 (C)托兒所 (D)職業介紹所。 |
B | 【已刪除】30.少年的父母明知少年有少年福利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之行為,不加制止者,除處罰鍰外,尚得何種行為? (A)訓誡 (B)公告其姓名 (C)令其接受相關教育 (D)保護與安置。 |
C | 31.下列何者不是少年福利法規定的福利措施? (A)進修訓練 (B)生活扶助 (C)發給少年年金 (D)保護與安置。 |
B | 【已刪除】32.少年有被父母虐待的情形,當地主管機關應對少年為何者處置? (A)給予就業輔導 (B)予以適當的保護與安置 (C)予以訓練進修 (D)給予醫療補助。 |
B | 33.少年之父母不予生活照護而任其挨餓受凍的情形,係屬下列何種行為?(A)虐待(B)惡意遺棄(C)押賣(D)濫用親權行為。 |
A | 34.下列何種情形發生時,可請求當地主管機關安置或輔導? (A)父母因案雙雙入獄服刑,無人可以照顧少年時 (B)父親車禍死亡 (C)少年被退學時 (D)任何情形。 |
A | 35.少年保護事件由何法院審理 (A)少年法院 (B)家事法庭 (C)地方法院刑事庭 (D)高等法院。 |
C | 36.少年調查官調查時,應採取什麼方法,以維少年的自尊心 (A)公開 (B)直接 (C)間接或秘密 (D)強制。 |
C | 37.少年觀護所收容少年的期間,調查或審理中,不可以超過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
C | 38.少年受徒刑的執行,有期徒期超過行期多少時間後,可以假釋(A)五分之一(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
C | 39.少年年滿幾歲,而有進修或就業意願,主管機關依據其性向及志願輔導其進修、接受職業訓練或就業 (A)十二歲 (B)十三歲(C)十五歲(D)十六歲。 |
D | 40.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在保護少年的規定下,下列何一行為不受限制 (A)吸菸 (B)飲酒 (C)嚼食檳榔 (D)撞球。 |
C | 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卵巢是女性的性腺,會生產卵子(B)、子宮是胎兒著床、孕育的地方(C)、子宮體腔負責保護胎兒,生產時可以收縮,將胎兒擠出(D)、當卵子與精子在輸卵管交會受精後,受精卵會被送到子宮內孕育 |
B | 關於女性月經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A)、女性的第一次月經稱之為~初潮(B)、經血有1/4是動脈血,其他為靜脈血(C)、女性的月經週期不一定是28天(D)、初經發生之後,約二年才真正具有懷孕生育胎兒的能力 |
C | 澳洲青少年在高中階段就可分為五種有不同性行為模式的群體,下列何者為非?(A)、沒有保障的性(B)、單純的性(C)、不被操控的性(D)、合法的性 |
B | 唯一會致癌的性病是(A)、愛滋病(B)、菜花(C)、梅毒(D)、疱疹 |
C | 下列有關男女生的第二性徵,請問下列何者錯誤?(A)、陰莖在青少年期結束前已達到成熟程度(B)、陰莖平時作為排尿器官,性交時是與異性陰道接觸的器官(C)、陰道在青春期中期會有帶鹼性的分泌物產生,大小陰唇也逐漸變大(D)、青少年性成熟通常同時包括第一性徵與第二性徵的發育與成熟 |
A | 通常卵細胞約幾天才會發育成熟?(A)、28天(B)、25天(C)、35天(D)、48天 |
D | 穆斯曾歸納男性生理改變的順序,其中正確的順序為何? 1.聲音改變 2.胸毛與腋毛長出 3.生殖器擴大 4.荷爾蒙的平衡改變 (A)4123 (B)2134 (C)3124 (D)4312 (E)1234 |
C | 青少女初經通常發生於身高驟增高峰或骨骼發展達到頂峰之後,請問平均年齡為何?(A)10.5(B)15.8(C)12.79(D)13.56(E)14.83 |
D | 【已刪除】西方女性平均達到幾公斤時,就會有初經?(A)、40KG(B)、43KG(C)、45KG(D)、47KG |
A | 【已刪除】男生第一次射精通常是因為 (A)手淫 (B)夢遺 (C)排尿 (D)性交 |
E | 索瑞森的研究指出,19歲的男女生接近大約有多少人有手淫的經驗?(A)、70%(B)、85%(C)、90%(D)、95%(E)100% |
D | 根據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黃德祥著),美國女性青少年開始約會的平均年齡是14歲左右,男生約早或晚幾年?(A)早一年(B)早兩年(C)晚一年(D)晚兩年 (E)以上皆非 |
B | 根據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黃德祥著),下列哪一位學者肯定愛撫的功能? (A)拉凱 (B)鍾森 (C)納斯 (D)羅賓森 |
A | 何者非晚熟的男性會出現的特徵? (A)自我概念的形成 (B)不安 (C)缺乏自信 (D)較不受同儕歡迎 |
D | 根據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黃德祥著),在看醫生的女生中,只有多少百分比的女生在最近一次性交中使用避孕方法? (A)20% (B)30% (C)40% (D)50% (E)60% |
A | 【已刪除】根據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黃德祥著),美國女生未婚懷孕者當中有多少比例的女生採取墮胎的方式終止懷孕? (A)1/4 (B)1/2 (C)1/10 (D)1/5 (E)1/12 |
A,D | 根據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一書(黃德祥著),小孩體重低於多少歸為低體重的小孩? (A)2500g (B)1.8kg (C)2000g (D)2.5kg. |
D | 陰蝨是一種經由何者感染的疾病,亦屬於性病的一種?(A)、口交(B)、說話(C)、肛交(D)、皮膚接觸 |
A | 在哪一個國家,青少年性行為的發展是以緩慢成長和試驗著稱? (A)挪威 (B)瑞典 (C)西班牙 (D)日本 (E)芬蘭 |
C | 下列何者是由腦下垂體所分泌,在生產時刺激子宮的收縮? (A)黃體素 (B)泌乳激素 (C)催產素 (D)人類成長素 |
A | 孕酮也稱作 (A)黃體素 (B)泌乳激素 (C)催產素 (D)人類成長素 |
A | 睪丸酮含量經由何種現象而維持的相當穩定? (A)負向反回饋迴路 (B)順向反回饋迴路 (C)負向正回饋迴路 (D)順向正回饋迴路 |
B | 女生在青春期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巴多林氏腺體分泌液體,陰道內壁於童年時所分泌的酸性反應將在青少女時轉變為鹼性反應 (B)初經的出現通常是在身高體重的成長速率達到最高之後 (C)青春期時的濾泡從出生時的八萬粒增加到四十萬粒 (D)青春期陰道長度會增加,但粘膜內層並不會生厚 |
D | 請選出月經週期順序1.排卵期2.月經期3.黃體期4.濾泡期 (A)1234(B)1324(C)2413(D)4132(E)4312
|
B | 青少年的演進重複人類演進的歷程稱為(A)重複論 (B)複演論 (C)進化論 (D)演進論 |
B | 下列何者「非」發展螺旋論的觀點?(A)成長是由遺傳所引導的成熟狀態 (B)生長像螺旋一樣,不斷的向上律動(C)生長歷程中會有不平衡產生 (D)10-16歲是個體成熟的重要時期。 |
D | 霍爾的發展四革時期不包含?(A)嬰兒期 (B)兒童期(C)青少年期 (D)成年期。 |
A | 下列何者是霍爾認為青少年時期的特徵?(A)矛盾傾向 (B)肯定傾向(C)幻想傾向 (D)糊塗傾向。 |
A | 柯爾曼提出何種理論?(A)焦點理論 (B)複演論(C)心理社會論 (D)發展螺旋論。 |
D | 發展螺旋論是誰提出的觀點(A)霍爾(Hall) (B)艾里克遜(Erikson) (C)皮亞傑(Piaget) (D)葛塞爾(Gesell)。 |
D | 下列者「非」安納佛洛伊德的青少年理論要點(A)本我支配自我 (B)自我反應固著與僵化 (C)禁慾主義與理智化特有防衛機轉 (D)認同作用。 |
A | 下列者「非」佛洛伊德的理論要點(A)人類所有的心理事件與生理的化學物質有關 (B)心理可分為本我、自我、超我 (C)所有的行為都有動機的存在 (D)提出心理退化作用。 |
D | 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結」是在哪一個時期(A)口腔期 (B)潛伏期 (C)肛門期 (D)性器期。 |
C | 青少年之所以產生封閉、乖戾的個性是因為在發展的哪一時期未獲得滿足(A)口腔期 (B)潛伏期 (C)肛門期 (D)性器期 |
D | 下列何者「非」桑代克(Thorndike)所提出的論點(A)智力三因論 (B)學習三律 (C)數字可以證明一切 (D)操作制約理論. |
A | 下列何者為智力二元論的倡導者(A)卡泰爾(Cattell) (B)推孟(Terman) (C) 史登伯格(Sternberg) (D)賽斯通(Thurstone) |
A | 社會文化論者認為影響青少年人格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為(A)社會環境和社會文化 (B)社會環境和社會利益 (C)社會文化和社會利益(D)社會環境和社會需求 |
B | 下列何者「非」社會文化論者(A)米德(Mead) (B)懷特(White) (C)勒溫(Lewin) (D)班乃迪克特(Benedict)。 |
C | 在觀察學習歷程中,個體顯現出與被觀察者行為相似的行為,是屬於(A)保持過程 (B)增強歷程 (C)再生過程 (D)注意過程。 |
D | 提出環境決定論者(A) 蘇立萬 (B)懷特(C)班度拉 (D)斯金納。 |
D | 自己的經歷無危機也無承諾稱之為(A)辨識有成 (B) 辨識預定 (C) 辨識遲滯 (D) 辨識混淆。 |
D | 下列何者「非」艾里克遜的論點(A)人生有8個時期 (B)重視自我統整 (C)心理社會遲滯 (D)成就動機的滿足。 |
C | 下列何者「非」人際關係論的論點(A)親密主義動力 (B)人際場 (C)依附關係 (D)人際需求的滿足。 |
A | 下列何者為人際關係論的創始者(A)蘇立萬(Sullivan) (B)懷特(White) (C)班度拉(Bandura) (D) 霍爾(Hall)。 |
A | 艾里克遜(Erikson)將人類發展分為幾個階段(A)8 (B) 6 (C) 3 (D)5 |
B | 下列何者分別提出了「認同作用」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A)艾里克遜(Erikson)、皮亞傑(Piaget)(B)艾里克遜(Erikson)、佛洛伊德(Freud)(C)佛洛伊德(Freud)、皮亞傑(Piaget)(D)佛洛伊德(Freud)、蘇立萬(Sullivan) |
D | 下列何者「非」霍爾對青少年發展所提出的論點(A)青少年狂飆期 (B)複演論 (C)具「矛盾的傾向」(D)焦點理論 |
C | 智力階層論者認為,智力的最高階層是(A)最高智慧 (B)理想智慧 (C)普通智慧 (D)高級智慧 |
B | 基爾福德(Guildford)所提出的「智力結構論」中表示,智力是由哪些層面所組成(A)內容、運作、行為 (B)內容、運作、結果 (C)行為、系統、結果(D)內容、行為、結果 |
C | 柯柏格認為道德發展到哪一個層次為「自律」階段(A)相對功利(B)尋求認可(C)普遍原則 (D)順從法規 |
A | 西爾曼認為青少年的觀點是(A)相互取替(B)獨立自主(C) 勤奮向上 (D)深思熟慮 |
B | 社會認知論的創始人(A)哈維葛斯特 (B)西爾曼(C)艾利克森(D) 班都拉 |
B | 哈維葛斯特(R. Havighurst)將青少年任務分為幾項(A)8 (B) 9 (C) 10 (D) 11 |
B | 班都拉認為自我效能不包含下列哪個來源(A)成就達成 (B)事件多寡 (C)口語說服 (D)情緒激起 |
D | 下列哪一位學者提出智力包含脈情境能力(componential)、經驗性能力(experiential)、組合性能立(contextual)等三部分(A)葛德納(Gardner) (B)比奈(Binet) (C)魏斯勒(Wechsler) (D)史坦伯格(Sternberg) |
C | 皮亞傑認為個體本各自有其認知結構,稱為基模,當個體面臨問題情境時,試圖將所遇到之新經驗,納入其舊經驗的架構之內,此歷程稱為(A)內化 (B)投射 (C)同化 (D)調適 |
A | 在柯柏格(L.Kohlberg)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中,著名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海先生偷藥救妻的故事中,如果小明認為海先生應該偷,因為偷藥才能救妻子,自己也才不會痛苦,請問小明的道德發展較可能在那個階段?(A)相對功利取向 (B)避罰服從取向 (C)尋求認可取向 (D)普遍倫理取向 |
C | 依艾利克遜(Erikson)說法,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A)主動 (B)自律 (C)自我統合 (D)友愛親密 |
C | 根據佛洛依德,注意力會放在同性身上是下列何一階段的特徵(A) 口腔期 (B)肛門期 (C)潛伏期 (D)青春期 |
D | 觀察學習歷程中的第三個步驟為(A)保持過程 (B)注意過程 (C)增強歷程 (D)再生過程 |
C | 下列何者「非」青少年的自我防衛機制「自我反應與固著」(A)理智化 (B)禁慾主義 (C)親密動力主義 |
C | 下列何者未對青少年的發展提出「發展任務論」的觀點(A)柯爾曼(Coleman) (B)哈維葛斯特(Havighurst) (C)葛塞爾(Gesell)(D)艾里克遜(Erikson) |
C |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形成需透過何種形式以達到適應的結果(A)適應和組織 (B)組織和同化 (C)調適和同化 (D)調適和連結 |
A | 艾里克遜(Erikson)將人類發展分為幾個階段(A)8 (B) 6 (C) 3 (D)5 |
A | 所謂「中性化技術」是指青少年為自己犯罪(A)辯解(B)逃脫(C)負責(D)學習 |
D | 喜歡可預測的生活、會逃避冒險、不喜歡複雜刺激的人,學者法利稱為(A)B型性格(B)b型性格(C)T型性格(D)t型性格 |
C | 犯罪行為與下列何者有高相關(A)高社會技巧(B)高生活適應(C)高刺激尋求(D)低學業成就 |
B | 價值澄清法認為價值的確立需要幾個過程(A)6個(B)7個(C)8個(D)9個 |
B | 個體獲取文化中所設定之男性化與女性化所具備的動機、態度、價值與 行為的歷程稱為 (A)性別刻板化印象 (B)性別類型化 (C)中性特質 (D)自我概念。 |
D | 都賽克指出青少年的社會化具有五項特徵,下列何者為錯? (A)青少年的社會化是一種學習的歷程 (B)社會化反映了文化的期望與刻板印象 (C)不同文化與不同世代間的文化期望有差異存在 (D)社會化是一個單一的歷程。 |
A | 青少年性別角色的發展根源於 (A)嬰幼兒期 (B)就學期 (C)青春期(D)成年期。 |
A,C | 【已刪除】歐尼爾曾經將影響性別社會化的歷程與生涯決定的歷程歸因為六大因素,而影響性別角色化與生涯決定歷程的主要力量為 (A)家庭因素 (B)個人因素(C)社會因素 (D)情境因素。 |
B | 【已刪除】認為兒童是經由被酬賞、懲罰及被教導,以及楷模的模仿形成不同的角色類型的理論為 (A)精神分析理論 (B)社會分析理論 (C)認知發展理論 (D)雙親認同理論。 |
C | 認知發展論認為「發展」具有以下特徵,下列何者為錯:(A)是個體心理結構的基本改變 (B)是個體結構與環境結構交互作用 (C)採取與內化父母親的價值、態度、行為與人格特質 (D)對社會世界與社會標準之看法等三者的「重組」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