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 提出「新政府運動」的口號,倡議以企業型政府的觀念來引導政府改造之學者,是為何人? (A)奧斯本和賈伯樂(D. Osborne & T. Gaebler) (B)彼得聖吉(Peter Senge) (C)阿吉利斯(C. Argyris) (D)柏恩斯(J. Burns)。 |
B | 2. 轉換型領導的理論基礎,係源自於何種理論而來?(A)權變領導與情境領導 (B)交易領導與 魅力領導 (C)民主領導與獨裁領導 (D)以上皆是。 |
C | 3. 組織再造的管理思潮,係用以徹底改善組織原有的作業與人員心態,以期使成本、品質、 服務和速度得以獲致大幅度的改進。而下列何者並非組織再造所具有的特性?(A)流程的多 樣化 (B)對作業流程的水平整合與垂直壓縮 (C)增加流程中的折衝協調 (D)授能員工並藉 助資訊科技來進行掌握。 |
A | 4. 欲期運用組織再造於政府部門,首要之務應突破以下的何種宥限?(A)僵化的官僚習氣 (B)分權與制衡的兩難 (C)服務對象界定的不易 (D)高層人員的不支持。 |
B | 5. 提出「後官僚組織模型」亦即民主精神的官僚制度,以作為行政機關改造參與的學者是? (A)全中燮(Jong S. Jun) (B)海克契(C. Heckscher) (C)房納(H. Finer) (D)韋柏(M. Weber)。 |
A | 6. 較能涵蓋組織所從事各項基本活動的部門劃分,以下列何種分部化的基礎為佳?(A)功能分 部化 (B)程序分部化 (C)顧客分部化 (D)地區分部化。 |
B | 7. 領導者完全採取生產為中心,只著重於製造成果,而不關注員工的情緒與利益,此種權力 的運用方式為何?(A)民主領導 (B)獨裁領導 (C)放任領導 (D)情境領導。 |
B | 8. 人事制度分類中的品位制,其所具有的缺點並不包括下述何者?(A)僅以人的身分作為分類標準 (B)職位的歸級程序繁瑣 (C)服務年資成為晉升的主要因素 (D)使工作流於普化而非專化。 |
C | 9. 政府機關基於政務的執行,對於違反義務之人民施以懲罰,其所取得的收入是為何種的財 政收入?(A)租稅收入 (B)商業收入 (C)行政收入 (D)公債收入。 |
C | 10. 極力倡議政府品質的提昇,必須仰賴行政人員內在的價值及責任意識,而正式的監督雖有 其必要,但其適用範圍卻是不大。主張此種內控型行政責任的學者,以下列何者為代表? (A)哈蒙 (B)顧塞爾 (C)費德瑞區 (D)丹哈特。 |
D | 11. 行政學者梅嬰慈(Renate Mayntz)曾提出「辦公桌後雖有新面孔,但面孔都是相似類型」的 比喻,此係喻指何種制度限制的現象?(A)政務官的任期不長 (B)國會議員的萬年代表性 (C)科層體制的久任經驗 (D)政治任用的職位有限 |
C | 12. 強調以人性的基本假定為出發,認為人的本性是主動的,且惟有在社會互動的系絡中,才 能找出人類行動真正意義,此係何種理論的研究假定?(A)詮釋理論 (B)實證理論 (C)行動 理論 (D)批判理論。 |
B | 13. 公共利益的對象係指受行政人員服務或管制的個人及團體,此為何種公共利益指涉對象的 模式?(A)多元團體模式 (B)服務顧客模式 (C)公共選擇模式 (D)公民資格模式。 |
A | 14. 個體在面臨兩難抉擇時,而採取「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選擇,其所遭遇的衝突為何者? (A)雙避衝突 (B)雙趨衝突 (C)趨避衝突 (D)雙重趨避衝突。 |
B | 15. 支持與鼓勵有關勝任能力的提昇,在美國公共行政學會所建構的行政倫理守則中,是屬於 下列何者?(A)展現個人廉潔 (B)追求專業卓越 (C)實踐公共利益 (D)尊重憲法法律。 |
D | 16. 下列何者並非對於專家的描述?(A)自我界定的菁英 (B)技術官僚 (C)自然領袖 (D)巨靈怪獸。 |
B | 17. 自新公共行政的反省後,已逐漸明瞭效率所具備的是何種價值?(A)目的價值 (B)工具價值 (C)理念價值 (D)終極價值。 |
B | 18. 複式預算制度將預算分為那兩項?(A)實質預算與非實質預算 (B)經常預算與資本預算 (C)臨時預算與恆久預算 (D)歲入預算與歲出預算。 |
B | 19. 我國政府在總預算中,所設置的是那一類的預備金?(A)第一預備金 (B)第二預備金 (C)特 支預備金 (D)經常預算 |
A | 20. 下列何者屬於報導性幕僚?(A)統計處 (B)會計處 (C)總務處 (D)研究室。 |
D | 21. 首先將行為科學方法與觀點應用於組織及管理的研究,是為下列那一項?(A)塔夫塔研究所 試驗 (B)賽里斯尼克實驗 (C)何曼斯實驗 (D)霍桑試驗。 |
D | 22.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事實研究法注重是什麼的觀念 (B)生態研究法著重於平衡行政特 質所在 (C)法則研究法注重應如何觀念 (D)直接研究法係利用計量與統計的方法。 |
C | 23. 以科學、效能、效率和生產力為主流思潮的行政理論,主要建立在何種模式範疇?(A)行動 模式 (B)價值模式 (C)理性模式 (D)功能模式。 |
D | 24. 美國羅斯福總統提倡「新政」,詹森總統提倡「大社會」,其精神與內涵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的行政功能?(A)創造性 (B)效率性 (C)積極性 (D)主動性。 |
A | 25. 下列何者有誤?(A)封建國家行政以法律為基礎 (B)極權國家屬專制政治 (C)封建統治基 於禮儀和宗法 (D)專制君主以橫徵暴歛來推行政務。 |
A | 26. 泰勒為科學管理之先驅,其認為工作、組織、以及下述何者因素應形成互動關係,並緊密 結合?(A)科技 (B)制度 (C)法令 (D)程序。 |
A | 27. 政黨、商會、工會以及宗教團體等,如以主要受惠對象為分類標準,應是屬於:(A)互利組織 (B)公益組織 (C)服務組織 (D)企業組織 |
C | 28. 「系統乃是由個人之間、團體之間,以及個人與團體之間的交互行為所構成」是屬於那一類 的次級系統?(A)結構 (B)技術 (C)心理-社會 (D)目標與價值 |
D | 29. 一般來說,行政機關根據組織法制設定組織目標並成立各部門,主要以工作任務的性質不同 來區分,係屬下列何種部門化型態?(A)地域式部門化 (B)產品別部門化 (C)程序別部門化 (D)功能式部門化 |
C | 30. 依組織理論學理,具有「強調專業分工」、「以層級節制為整合機制」、「要求標準化作業」等 特色的組織設計型態,稱之為何?(A)生態式組織 (B)有機式組織 (C)機械式組織 (D)工學 原理組織 |
D | 31. 學者戴維斯(Keith Davis)從工作人員相互實際接觸的關係來繪製成圖形,以研究小團體的 非正式關係,得到的結果為:(A)組織靜態圖 (B)角色分析圖 (C)非正式組織社交測量圖 (D)組織交互作用圖 |
A | 32. 「成員為迎合他人與規範,抹煞個人的個性或創造性」,係指非正式組織的何種負功能? (A)順適 (B)相互勾結 (C)角色衝突 (D)多重身分扮演 |
C | 33. 依據我國人民團體法,下列何者不是民間團體的分類內涵?(A)政治團體 (B)職業團體 (C)商業團體 (D)社會團體 |
B | 34. 外部性」是市場失靈的主因之一,其意為:(A)專指任何經濟行為者所造成之負面影響 (B)某人的經濟行動影響了其他人的效益或成本 (C)組織常因忽略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 導致經營失敗 (D)政府無法有效保護國內產業面對全球化的衝擊 |
C | 35. 「根據組織學習理論的先驅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的見解,當組織嘗試建立新的價值、目標 和規範時,其所進行的學習類型為何?(A)再學習(deutero-learning) (B)單回饋圈學習 (single-loop learning) (C)雙回饋圈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 (D)超學習(hyper learning) |
B | 36. 比較而言,下列何者是擔任業務部門主管最重要的人選條件?(A)任重耐煩處理繁瑣雜務 (B)兼具通才管理能力與專業知識技能 (C)與各方接觸機警靈敏 (D)作人處事完備周到,擅於 察顏觀色 |
B | 37. 哈理生(A. Harrison)根據組織決策過程的不同特性將組織文化分類,下列那種取向的組織 文化重視「合法性、正當性與責任歸屬的價值」?(A)權力取向 (B)角色取向 (C)工作取向 (D)人員取向 |
C | 38. 下列何種組織病象,易形成所謂的「紅包」政治?(A)權力集中 (B)規模龐大 (C)法規森嚴 (D)寡頭鐵律 |
D | 39. 依據學者布萊克(R. Blake)和毛頓(J. Mouton)二人所提出的「管理格道(Managerial Grid)」 理論,主管對人員展現最大關心,而對工作表現表示最少關心的領導型態,稱之為何? (A)1.1 型的無為式管理 (B)9.9 型的團隊式管理 (C)9.1 型的權威服從式管理 (D)1.9 型的 鄉村俱樂部式管理 |
D | 40. 下列何項不是卓越領導者的主要特徵?(A)理性與直觀並重 (B)內省的功夫 (C)哲學思考 (D)偏重工具取向 |
D | 41. 下列何者不是史金納(B. Skinner)增強理論的假定或其意涵?(A)一般人是被動的,因此須以 各種方式激勵其行為 (B)一般人在行為上的持續改變來自於增強的行為或經驗 (C)一般人 經過適當增強激勵即可改變其行為 (D)一般人可觀察的行為與內心的需求同樣重要 |
C | 42. 「就自己所執著或寄以厚望的狹隘政策或概念全力以赴,並希冀從作事和影響政策中取得 權力」,係屬黨斯(A. Downs)所建立之何種類型的官僚人格?(A)爬升者 (B)保守者 (C)熱心者 (D)倡議者 |
C | 43. 溝通的風格類型中有一種屬於「深思者」,下列那一項不是「深思者」的特徵之一?(A)喜歡 有秩序 (B)全神貫注某事 (C)投射冷漠的態度 (D)以正式方式表達意見 |
C | 44. 「政策研究可以產生專業性的忠告,指示如何達成意欲的目標」,是政策研究的那種理由? (A)科學的理由 (B)政治的理由 (C)專業的理由 (D)行政的理由 |
B | 45. 智庫(think tank)乃是當代政策研究組織之別稱。而由政府出資支持重點研究課題,將研究工作 納入政府服務的機制,係屬那一個類型之智庫?(A)官方智庫 (B)半官方智庫 (C)民間智庫 (D)國際智庫 |
C | 46. 下列那一項行動最充滿政治角力的妥協,比其他政策運作階段更具政治色彩?(A)政策問題 認定 (B)政策分析 (C)政策合法化 (D)政策績效評估 |
D | 47. 政策評估的目的,一般可分為積極的與消極的兩類目的,請問下列何者為政策評估的積極 目的之一?(A)作為規避責任 (B)作為進行公眾關係 (C)作為符合經費補助的要求 (D)作為 分配各競爭政策所需資源的根據 |
B | 48. 關於減少民眾自力救濟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政策應該正確反映情勢 (B)政策過 程應該從上而下理性專業規劃,不可屈從受害者的反對並且妥協,從而捍衛長遠整體利益 (C)應慎重選擇政策方案 (D)應該與利害關係人適切互動 |
C | 49. 下列何者不是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績的種類之一?(A)年終考績 (B)另予考績 (C)特別考績 (D)專案考績 |
D | 50. 下列何者不屬於部外制的優點?(A)不受政黨與行政首長干預,較能客觀公正選才 (B)較能 集中人力、財力與物力等,對人事行政做通盤規劃 (C)採用公開競爭的考試方法,可避免 徇私舞弊 (D)工作無須往來協調,較能掌握時機 |
D | 1. 學者傅德瑞克森(H. G. Frederickson)指出行政倫理的研究,包括三個主要的特徵,惟下列何 者並不包括在內?(A)服膺職務倫理守則與個人道德 (B)執著憲政原則 (C)秉持典章價值 (D)形式規範的判斷。 |
A | 2. 在溝通的程序中,人們經常存在一種傾向,只聆聽訊息的一部分,而相對的摒棄其他的資訊, 此為溝通的何種障礙?(A)選擇性認知 (B)語意的障礙 (C)資訊的超載 (D)時間的壓力。 |
B | 3. 以下那一點最能表現彼得原則的精義?(A)冗員逐增之原理 (B)無力勝任工作 (C)組織虛無膨脹 (D)任意任用私人。 |
C | 4. 隨時代進步及社會結構之改變,政府功能也隨之增加與擴充,已具備有「保衛」、「輔助」、 「管制」、「服務」功能。以上敘述在強調現代行政之何種特質?(A)規模龐大 (B)創造力強 (C)性質複雜 (D)高度依存。 |
D | 5. 矩陣式組織乃是一種結合理性與感性的有用設計,惟在運用之後,卻又容易導致下列那一 種不良之結果?(A)專才難找 (B)不易解散既有之結構 (C)無法解決跨單位之重大事宜 (D)雙重忠誠的困境。 |
B | 6. 當各方競逐政府資源的結果,經常是優勢團體得到較多利益,而其成本卻由大眾分擔,表 面看似公平其實不公平,學者羅偉(T. J. Lowi)稱之為?(A)囚犯的進退維谷 (B)自由主義的 終結 (C)官僚的帝國思想 (D)大眾悲劇。 |
B | 7. 有關重視及研究政府與民意溝通之論證,下列何者不是主要的支持論點?(A)民主參與的需 要 (B)塑造政府形象的需要 (C)決策制定的需要 (D)人格尊重的需要。 |
B | 8. 人民若不支持某項政策,可透過反饋過程提出修正的要求,這是那一種決策模型的特點? (A)精英模型 (B)系統模型 (C)團體模型 (D)漸進模型。 |
C | 9. 下列何種預算支出,對已開發國家而言,係維持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原動力,而對開發中國家 而言,則是走向現代化的必要工具?(A)公債支出 (B)經常支出 (C)資本支出 (D)福利支出。 |
C | 10. 組織衝突中,個人受挫折後,不自覺地表現出一些所習得的刻板反應,稱為?(A)補償作用 (B)文飾作用 (C)固著反應 (D)轉向攻擊。 |
D | 11. 對於公共財(public goods)特性的說法,下列何者為非?(A)具非敵對性 (B)具非排他性 (C)產生外溢效果的可能性 (D)不具搭便車現象的存在。 |
A | 12. 林布隆(C. E. Lindblom)在「政治與市場」(Politics and Markets)一書中建構了人類解決問題 的兩種模式,關於模式 1 的敘述何者正確?(A)以真理為解決基礎 (B)以同意為解決標準 (C)以選擇作為決定作成的方式 (D)強調平等的人際關係。 |
A | 13. 組織選擇的垃圾桶模式(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相對重視那種決策 作成的技巧?(A)隨機組合 (B)計算能力 (C)成本利益 (D)決策規則。 |
B | 14. 職位分類係承襲何種觀點,強調經由運用職位、職等和職級等基本概念來建立嚴謹的人事 管理制度,藉此達成有效管理與同工同酬的目標?(A)工具理性 (B)科學管理 (C)組織發展 (D)制度規範。 |
A | 15. 何人建立了爬升者(climbers)、保守者(conservers)、熱心者(zealots)、倡導者(advocates)與政 治家(statesman)五種官僚人格類型,來探討官僚人格與行政激勵的關係?(A)黨斯(A. Downs) (B)亞當斯(J.S. Adams) (C)唐恩(W. Dunn) (D)佛洛姆(V. Vroom)。 |
B | 16. 何人認為機關長官皆掌握強制權力、功利權力、規範權力?(A)賽蒙(H.A.Simon) (B)艾桑尼(A.Etzioni) (C)雷芬與魯格蘭斯基 (D)赫賽與高史密斯(P.Hersey&M.Goldsmith) |
A | 17. 何人將非正式組織區分為垂直集團、水平集團、混合集團三大類?(A)達爾頓(M.Dalton) (B)墨頓 (C)韋伯 (D)巴納德 |
A | 18. 何人認為非正式組織乃是相對於正式組織而言,是指所有非經正式設計,而自發地形成的互動關係?(A)卡斯特與羅森威(F.E.Kast&J.E.Rosenzweig) (B)戴維斯(K.Davis) (C)巴納德(C.I.Barnard) (D)達爾頓(M.Dalton) |
A | 19. 何位學者一個良好的組織發展應包括三大方向,分別是個人與組織、團體與團體以及組織與環境?(A)勞倫斯與勞西(P.R.Lawrence&J.W.Lorsch) (B)班尼斯(W.Bennis) (C)卡明斯與休斯(Cummings &Huse) (D)白萊克與毛頓(R.R.Blake&J.S.Mouton) |
B | 20. 何位學者認為組織發展乃是對組織變遷的一種反應,其目的在改變組織的信仰、態度、價值觀念,以求適應劇烈變化的外在環境?(A)勞倫斯與勞西(P.R.Lawrence&J.W.Lorsch) (B)班尼斯(W.Bennis) (C)卡明斯與休斯(Cummings &Huse) (D)白萊克與毛頓(R.R.Blake&J.S.Mouton) |
C | 21. 提出行政裁量權運作的「紅燈理論」與「綠燈理論」,係為下列何人的闡述?(A)葛利根 (D. J. Galligan) (B)華偉克(D. P. Warwick) (C)哈羅及羅林(C. Harow & R. Rawling) (D)柏格及 魯克曼(P. Berger & T. Luckman)。 |
B | 22. 下列那個概念不適合描述政府經由對社會重要價值、政治制度及程序的操控,而將實際決 策範圍侷限於安全無害的議題領域?(A)權力第二面貌 (B)管制性政策 (C)非決策 (D)遏 阻性決策。 |
C | 23. 在詮釋理論的特徵中,下列何者非屬之?(A)強調行動與行為的區分 (B)強調語言在社會互 動的重要性 (C)重視行為的要素 (D)發展個別性規律。 |
D | 24. 針對政府行動的轉變與多樣性,在公共服務的輸送上必須仰賴非政府機構,即政府的代理 人來運作,此為何種理論的觀點?(A)志願主義 (B)市場契約理論 (C)組織位置理論 (D)第 三者政府理論。 |
B | 25. 行政部門擁有極大的政策影響力,其中原因不一而足,下列敘述中何者不正確?(A)行政人 員的永業化傾向高;立法部門人員結構較不穩定 (B)越來越多的國家限制立法部門的提案 權,甚至規定法案需由行政部門先行提出 (C)行政部門比立法部門更具政策專業性 (D)行 政人員在執行政策時擁有極大行政裁量權。 |
D | 26. 國家為因應財政經濟需要,實施公債管理,而其主要目的不包括下列何者?(A)作為調節總 體經濟之工具 (B)作為政府收入不足時之財源 (C)作為一定期間大型資本支出之財源 (D)作為支援經常性預算的財源。 |
D | 27. 下列何種政策決策方式,係為強勢政黨所經常採取的途徑?(A)漸進決策途徑 (B)理性廣博 決策途徑 (C)滿意決策途徑 (D)政治決策途徑。 |
C | 28. 政府在解決涉及私人權益問題時,經常透過與當事人諮商及聯繫,而不採取發布命令的方 式來解決,此種執行政策的活動稱之為?(A)契約 (B)市場與專利性活動 (C)非正式程序 (D)服務。 |
C | 29. 主張「最好的政策乃是指能為最大多數的人,製造最大數量的善之政策」,此為下列何者 所提的論點?(A)唐思(William N. Dunn) (B)戴伊(Thomas R.Dye) (C)邊沁(Jeremy Bentnam) (D)金恩(Jean A. King)。 |
A | 30. 管制考核為推行政務的一項重要工作,而為落實管制考核的實施,其應以下列何者為前提? (A)計畫 (B)目標 (C)科學管理 (D)標準的訂定。 |
B | 31. 經由資訊的蒐集與研判,以提供決策者或執行者針對問題採取適當對策,此係何種管制考 核的目的?(A)控制目的 (B)回饋目的 (C)經濟目的 (D)決策目的 |
A | 32. 部屬在奉命行事之前,對於政策或命令內容以及執行方法皆是一無所知。此種的領導型態, 係屬下列何項?(A)獨裁領導 (B)放任領導 (C)民主領導 (D)轉換領導。 |
D | 33. 根據學者的看法,在組織中大多數管理者所採取的領導型態,較趨向於下述何種?(A)權威 服從式管理 (B)鄉村俱樂部式管理 (C)無為式管理 (D)組織人式管理。 |
B | 34. 學者費德勒認為領導型態必須與情境配合方能有效,但若領導者偏愛採取某種領導型態, 欲使之有效,亦可從改變領導情境著手,此種作法稱之為?(A)轉換型領導 (B)組織工程 (C)移位效果 (D)職能的衝突。 |
C | 35. 領導者必須擇善固執,經由周詳思考而下定決心後,就必須堅持立場,此為領導者應具備 下述何種條件?(A)積極性 (B)判斷力 (C)堅決的意志 (D)自信。 |
A | 36. 強調國家對特定人享有特別權力的概念,此為下述何位學者最先提出?(A)拉班德(Paul Laband) (B)麥耶(Otto Mayer) (C)烏勒(C. H. Ule) (D)史跋勒(Junes H. Svara)。 |
D | 37. 依我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八十一年調查資料顯示,中央部會首長每週工作約 80 個 小時,而以下述何者時間的分配所佔比例最高?(A)批閱公文 (B)政策思考 (C)訪客會談 (D)主持或出席會議。 |
C | 38. 現代政府可運用許多的執行工具來達成任務,而下列何者係屬支援性工具的性質?(A)行為 管制 (B)服務提供 (C)治理能力 (D)現金給付。 |
B | 39. 下列何者堪稱我國「經濟性憲法」?(A)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B)公平交易法 (C)貿易法 (D)國庫法。 |
A | 40. 美國公務員勞資關係的主管機關為何?(A)聯邦勞工關係局 (B)功績制保護委員會 (C)人 事管理局 (D)倫理局。 |
A | 41. 提昇俸給的公平性是人事管理的當務之急,而下列原則中,何者非屬俸給政策的實質公平 原則?(A)一致性 (B)個人衡平性 (C)內在衡平性 (D)外在衡平性。 |
B | 42. 趨勢專家托佛勒(Alvin Toffler)指出,未來的社會將會由第二波文明轉化成第三波文明,而 以下特徵中何者並非第三波文明的象徵?(A)以電腦為基礎 (B)強調大量生產 (C)腦力的 重視及資訊應用的普遍 (D)專業生產與異質性。 |
C | 43. 我國外交部分設太平洋司、北美司、中南美司及非洲司等部門,此種的分部化係以下列何者 為依據?(A)依過程而分部 (B)依目的而分部 (C)依地區而分部 (D)依服務對象而分部。 |
A | 44. 興起於 1960 年代,主要提倡平民大眾直接參與政治過程與政府決策,並反對菁英主義,以 創造更具人性化政治系統為主張的思潮,係下列何者的系統派別?(A)新左派 (B)新右派 (C)新公共行政學派 (D)理性學派 |
D | 45. 生產力的應用在政府部門中的意義非常廣泛,下述的歸納,何者並非其基本特性?(A)表示 系統的投入與產出關係 (B)兼顧效率與效能 (C)具有變遷性與層次性 (D)以可量化的數據 為衡量指標。 |
B | 46. 對行政機關責任的確保,可經由被稱作「社會的第四權」,來揭露政府違法失職的情事, 以減少弊端發生及有效地監督施政措施,此種確保途徑的構築係屬下列何者?(A)公民參與 (B)傳播媒體 (C)專業倫理 (D)資訊自由。 |
B | 47. 研究組織氣候的主要工作在於確立衡量的度間,而其所具有的作用下列何者為非?(A)用以 描述組織的狀況 (B)提供組織管理與領導的客觀工具 (C)可與具體的動機作用及行為加以 關聯 (D)可衡量組織情況的改變 |
C | 48. 人們因具有助人為樂胸襟的利他主義,故而願意參加志願組織提供社會服務,此項概念較 趨向於非營利組織形成的何種原因?(A)第三者政府理論 (B)市場失靈理論 (C)志願主義 (D)組織位置理論。 |
D | 49. 正式將組織學習當作理論來研究,首推下列何者的論著?(A)賽蒙的「公共行政評論」 (B)阿吉利斯及熊恩合著的「組織學習:行動理論之觀點」 (C)希爾特及馬區合著的「商業 組織的行為理論」 (D)甘吉洛西及迪爾合著的「組織學習:對理論的觀察」。 |
C | 50. 依據組織學習的概念,在組織計畫性變革中的主體地位,係以下列何者為主?(A)組織 (B)團體 (C)個人 (D)制度。 |
D | 根據美國國會計總署與行政部門管理預算局之聯合研究結果,影響政府機關生產力的因素有三以下何者為非: (A)人力因素 (B)程序因素 (C)產品因素 (D)環境因素 |
C | 學者論及嚴格專業條件,下列何者不屬之: (A)一種全職的職業 (B)需具備一套行為規範和典則 (C)以決策為導向 (D)以專業證照為基準 |
D | 員工離職率為何種生產力指標? (A)工作規畫指標 (B)組織形象指標 (C)人員發展指標 (D)人員士氣指標 |
B | 詮釋理論為行政研究途徑之一,其理論重點為何? (A)社會科學應以行動為分析單元 (B)對個例性知識的理解過程 (C)重視組織結構模型建立 (D)偏重在批判的知是建構過程 |
C | 何種公共行政途徑最能解釋「平坦式的管理層級」: (A)政治途徑 (B)法律途徑 (C)文化途徑 (D)經濟途徑 |
A | 下列何者為學者邊尼斯所指官僚制度在現實世界特徵? (A)主管缺乏技術技能 (B)客觀和準確的規則 (C)正式組織不受破壞 (D)以法律對待部屬 |
D | 權變理論研究奠基於何人: (A) Rosenbioom (B) Gulick + Urwick (C) Parsons (D) Burns + Stalker |
D | 「社會政治」在環境系統分類下為何種環境分類? (A) 社會環境 (B)資源途徑 (C)法律途徑 (D)任務環境 |
B | 組織結構優點中,下列哪一項最為明顯? (A)分配經濟資源及個人所得 (B)決定成員的權威及其角色認知 (C)詮釋意識形態 (D)解讀組織文化 |
C | 下列何者非目標管理主要功能? (A)提高員工參與感 (B)激起員工成就需求 (C)促進顧客導向 (D)促進主動協調 |
C | 據明茲伯格組織分類,大學、醫院屬於下列何者: (A)分部化形成 (B)機械式官僚 (C)專業化官僚 (D)臨時性任務編組 |
D | 「小中取大」準則是所謂的: (A)主觀主義 (B)樂觀準則 (C)憾事準則 (D)悲觀準則 |
D | J. Jun曾建議以社會設計模型來解決社會問題,其權力基礎為何? (A)正式權威 (B)技術上知識 (C)政治知識 (D)責任分享 |
D | 20世紀後期,主張縮減政府規模和範圍,以保個人競爭利益的自由,鼓吹資本主義,又稱新右派,此與何種意識型態最有關: (A)社會主義(Socialism) (B)新重商主義(Neomercantilism) (C)現代主義(Modernism) (D) 新保守主義 |
C | 下列有關辦公室自動化目的之各項敘述,何者錯誤? (A)支援決策功能 (B)提高生產力 (C)增進人際關係 (D)減少辦公室費用 |
B | 下列有關非營利組織(non-profitorganization)的敘述,何者有誤? (A)是一種志願性組織 (B)為合法登記且應納稅的組織 (C)法律禁止將盈餘或利潤分配給其成員 (D)又稱為「第三部門」 |
A | 下列何者並非霍桑實驗(HawthorneExperiments)的主要理論內容? (A)正式組織 (B)小團體及其約束力 (C)參與及情緒發洩 (D)社會平衡與士氣 |
A | 溝通的風格類型中有所謂的「指導者」,下列那一項不是「指導者」的特 徵? (A)喜歡非正式性的對話 (B)表達堅強的意見 (C)表現出嚴肅的態度 (D)表現強勢態度 |
D | 公務人員平時考核的項目有四,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操行 (B)工作 (C)學識 (D)儀態 |
A | 設計計劃預算的編製依序包含那三個過程? (A)目標的設計、計畫的擬訂、預算的籌編 (B)計畫的擬訂、目標的設計、預算的籌編 (C)預算的籌編、目標的設計、計畫的擬訂 (D)目標的設計、預算的籌編、計畫的擬訂 |
A | 下列那項並非新公共管理思潮之主張? (A)主張新公共服務精神強化公民參與意識 (B)強調競爭市場概念 (C)主張顧客選擇與滿意至上 (D)重視品質 |
A | 從實務的角度上說,行政(administration)與管理(management)兩者 的用法有所不同。關於不同之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通常不具有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而管理則應遵守倫理的無限上綱 (B)行政所指的範圍較廣,層級較高;管理所指的範圍較小,層級較低 (C)行政要統籌全局,顧及各部分;管理則大致上只就某事加以執行 (D)行政是較屬目的取向的(ends-oriented),而管理則為手段取向的(m eans-oriented) |
C | 團體決策固然可以彌補個人決策的不足,但也可能發生「團體迷思(Groupthink)」的現象,這種現象指的是什麼? (A)因為自我保護心理,心裡面真的意見應該大方說明 (B)因互留情面的文化習慣,團體中的討論應就事論事、擇善固執 (C)因團體壓力的緣故,常使團體成員順從多數人的看法,而壓抑了少數人的意見 (D)因遵從民主的原則,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決的意見 |
C | 下列那一位學者簡單明瞭地將公共政策界定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 的任何行動」? (A)伊斯頓(D.Easton) (B)拉斯威爾(H.Lasswell) (C)戴伊(T.Dye) (D)賴納(D.Lerner |
D | 戴維斯(KeithDavis)認為領導者應具備的條件有四:智慧、社會的成熟 性與胸襟、內在的激勵與成就驅力和人群關係的態度。此一論點在領導理 論中被認為是何種研究法? (A)情境研究法 (B)權變研究法 (C)功能研究法 (D)人格特質研究法 |
A | 41.所謂[ 三E ] 危機,除了經濟危機和環境危機外,尚有下列何種危機: (A)能源危機 (B)教育危機 (C)效能危機 (D)倫理危機 |
B | 42.分配性政策適用於何種研究途徑: (A)由上而下研究途徑 (B)由下而上研究途徑 (C)整合型研究途徑 (D)回應型政策執行途徑 |
C | 43.政策分析人員有時候要基於自己的理念或決策者的觀點,扮演方案的積極推銷者和擁護者,促其實現,稱為:(A)方案設計者 (B)方案推薦者 (C)方案倡導者 (D)方案溝通者 |
C | 44.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範圍,通常不包括下列那一項活動: (A)政策問題認定 (B)政策規劃 (C)政策執行 (D)政策合法化 |
D | 48.將問題看錯了,並將錯誤的議題排入議程,是屬於何種議程設定的誤差: (A)時間落差 (B)逃避問題 (C)隱蔽問題 (D)虛假性問題 |
A | 49.依據瓊斯的看法,除了[ 發現 ] 與[ 發展應用 ] 外,還有那三項重大事件可以導致公共問題的發生: (A)通訊、衝突、管制 (B)通訊、合作、管制 (C)通訊、合作、解除管制 (D)通訊、衝突、解除管制 |
A | 50.就政策問題的結構來分,結構良好政策問題的[ 或然率 ]是: (A)可計算 (B)不可計算 (C)有時可計算,有時不可計算 (D)一半可計算,一半不可計算 |
D | 51.以政策的對錯、好壞及其產生的結果作為政策立論的基礎,是屬於何種的政策論證:(A)分析的 (B)解釋的 (C)實用的 (D)價值判斷的 |
A | 52.一般而言,政策規劃流程的第一個步驟為何: (A)決定目標 (B)評量需求 (C)陳述目標 (D)設計方案 |
A | 53.下列那一個機關或團體是政策規劃的主要發動者: (A)行政機關 (B)立法機關 (C)研究機構 (D)利益團體 |
A | 55.以行為者的成就或身分所具有的地位,作為立論基礎者,是屬於那一種的政策論證:(A)權威的 (B)直覺的 (C)分析的 (D)解釋的 |
A | 56.金頓認為公共問題能否成為政府議程,主要受問題本身和高曝光率參與者影響之外,還受那一項因素的影響 :(A)政治 (B)行政 (C)法律 (D)管理 |
D | 57.當個人的狀況明顯低於團體的平均值,產生相對剝奪的感覺,進而提出的需求,為何種類型的需求: (A)規範性 (B)感覺性 (C)明示性 (D)比較性 |
C | 58.某一位民意代表認為自己在民意機關的角色,是依據立法的程序和規則從事立法工作,這種角色是屬於下列那一種類型: (A)機會主義者 (B)代言人 (C)固定儀式者 (D)創新者 |
B | 62.評估標準應適用於衡量政策執行後,所產生影響的不同項目情形,屬於下列那一項原則: (A)有效性原則 (B)廣博性原則 (C)操作性原則 (D)可靠性原則 |
A | 63.在擬定評估標準時,應考慮該標準如在同樣情況下,重複進行評估工作,能得出近似的結果,此為何種政策評估標準設立原則: (A)可靠性 (B)有效性 (C)合時性 (D)客觀性 |
D | 65.[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機關及省市政府機關的政策資訊管理較為完備,評估工作較易進行,縣市鄉鎮機關資訊不足,評估不易進行 ] 這種現象,是肇因於下列何項缺失: (A)政策執行機關不重視評估工作 (B)偏重預評估與規劃評估,忽略執行評估與結果評估 (C)政策目標不夠清晰,評估標準難以建立 (D)管理資訊品質不一,影響評估的實施及評估的結果 |
B | 67.目前我國中央機關對於地方機關的[ 協助]包括三項,下列何者不在其內: (A) 技術的援助 (B)業務的授權 (C)知識的灌輸 (D)金錢的補助 |
C | 71.下列何種現象在我國政策執行中不常出現 :(A)執行機關重疊 (B)權威決算的方式 (C)十分重視政策執行的監督工作 (D)執行機關常有本位主義的觀念 |
A | 72.在設計方案時,下列何種方案非列入考量不可 :(A)現行政策方案 (B)外國方案 (C)類比方案 (D)歷史性方案 |
D | 74.西元一九六四年美國經濟機會法的執行,說明了下列那一種非官方的政策執行者之角色相當重要 :(A)學者專家 (B)民意代表 (C)利益團體 (D)社區組織 |
D | 76.在政策分析上,[ 問題 ] 之本意為: (A)可加以認定及解決的議題 (B)相關決策者可達成共識的議題 (C)現行政策的缺失而造成的議題 (D)現狀與期望狀況存有落差的議題 |
D | 1.所謂「最糟糕的腐化是無能(領錢不辦事)」,係指行政責任的哪項系統性意涵? (A)彈性 (B)課責 (C)正當程序 (D)勝任能力 |
A | 2.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發起,並經聯合國(UN)訂定之國際反貪腐日,是每年 的:(A)12月9日 (B)9月9日 (C)6月9日 (D)3月9日 |
A | 3.依據黑堡學者思緹瑋絲(Stivers)的見解,政治與行政的關係是: (A)某些方面可以二分,某些方面無法二分 (B)截然二分 (C)純然混合 (D)權變性分與合 |
B | 4.新公共行政主張發展新的組織型式,其重點係指組織的: (A)顧客導向 (B)彈性結構 (C)參與管理 (D)環境互動 |
C | 5.政府再造以市場理論為基礎,採行小而美的政府觀,主張透過民營化、解除管制、公共服務契約 委外等措施限縮政府規模,而使國家成為Hollow State,中文稱之為: (A)空權化國家 (B)空窗化國家 (C)空洞化國家 (D)空氣化國家 |
B | 6.新公共管理思維下,政府應把人民視為:(A)父母 (B)顧客 (C)夥伴 (D)競爭者 |
C | 7.新興治理模式──鬆綁模式之所謂鬆綁,係指擺脫下列何者的束縛,以圖較大運作權限? (A)結構 (B)人力 (C)法規 (D)預算 |
A | 8.所謂社會和文化全球主義係指某一社會成功或流行的制度、經驗及風尚,會被另一社會學習模仿,造成isomorphism,稱之為:(A)同形主義 (B)同心主義 (C)同理主義 (D)同物主義 |
B | 9.就典範觀點,下列哪一層面的意涵是行政學一百多年來的論述主幹? (A)政治 (B)管理 (C)倫理 (D)法律 |
D | 10.學者史特勞斯(Strauss)名言:「現代人須與現代巨靈生活在一起,問題不在於如何殺死它,而是如何馴服它」,所言「現代巨靈」係指:(A)疏離社會 (B)科學技藝 (C)動盪環境 (D)科層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