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原理(機械概論)_SAMPLE

機械原理(機械概論)_SAMPLE目錄

10機件原理_齒輪#84240
09機件原理_摩擦輪#84242
08機件原理_鏈輪#84243
07機件原理_帶輪#84244
06機件原理_軸承及連接裝置#84245

返回

1年-10機件原理_齒輪#84240

D 1.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擺線齒之製造比漸開線齒困難 (B)擺線齒輪之壓力角會隨接觸點之改變而變化 (C)漸開線齒比擺線齒之強度高 (D)擺線齒輪之優點為中心線略為改變仍能保有良好運轉。  
D 2.下列有關齒形尺寸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徑節等於節圓直徑除以齒數 (B)周節等於齒數除以節圓周 (C)徑節愈大,齒形愈大 (D)模數愈大,齒形愈大。  
C 3.下列何者不是擺線齒輪的互換條件? (A)周節相等 (B)徑節相等 (C)壓力角相等 (D)模數相等。  
B 4.當一直線沿一圓之圓周運動時,此直線上任一點之軌跡,稱為 (A)擺線 (B)漸開線 (C)阿基米德螺旋線 (D)雙曲線。  
A 5.模數為3,齒數為35,則齒輪之外徑為 (A)111 mm (B)108 mm (C)96 mm (D)121 mm。  
C 6.漸開線齒輪之齒形曲線係由何者而得 (A)節圓 (B)齒頂圓 (C)基圓 (D)齒根圓。  
C 7.若要使齒輪傳動時壓力角保持一定,則齒輪曲線應採用 (A)外擺線 (B)螺旋線 (C)漸開線 (D)內擺線。  
C 8.一對互相嚙合的斜齒輪,若齒數皆為30齒,則其節圓錐角皆為 (A)90  (B)60  (C)45  (D)30
A

9.公制標準齒輪之模數為M,其齒厚為 (A) 5e8291c655dee.jpg  (B)πM (C)M (D)2πM  

C 10.若需要一組傳達不相交而互成直角之兩軸間,有極高之轉速比,工作時發聲又較小,則要用 (A)人字齒輪 (B)斜齒輪 (C)蝸桿與蝸輪 (D)正齒輪。  
B 11.我國中央標準局制定齒輪的壓力角為 (A)14.5° (B)20° (C)15° (D)22.5°。  
B 12.有一根三線蝸桿與一60齒之蝸輪相嚙合,已知蝸桿之轉速為180rpm,則蝸輪之轉速為多少rpm? (A)3 (B)9 (C)60 (D)120。
B 13.下列有關漸開線齒輪之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製造較容易 (B)沒有干涉現象 (C)齒形由單一曲線形成 (D)壓力角一定。  
A 14.兩齒輪嚙合傳動時,其中一對輪齒自開始接觸至終止接觸,其間所轉動的角度稱為 (A)作用角 (B)漸近角 (C)壓力角 (D)漸遠角。  
B 15.節圓(pitch cicle)直徑160mm,齒數32之正齒輪之周節(circular pitch)為 (A)5mm (B)15.7mm (C)2mm (D)6.5mm。  
A 16.徑節(pitch cicle)為2之齒輪,齒形之模數 (module)(mm)為 (A)12.7mm (B)50.8mm (C)25.4mm (D)2.54mm。  
D 17.兩外接之正齒輪中,原動輪齒數為50,周節為2πmm,兩輪中心距為100mm,則從動輪之齒數為 (A)80 (B)40 (C)20 (D)50。  
D 18.一個圓在一條直線上滾動,其圓周上任一點之軌跡為 (A)外擺線 (B)內擺線 (C)漸開線 (D)正擺線。  
B 19.一正齒輪的齒數為42,節圓直徑為126mm,則該齒輪的模數M與周節Pc各為多少? (A)M = 2,Pc = 2πmm (B)M = 3,Pc = 3πmm (C)M = 4,Pc = 4πmm (D)M = 5,Pc = 5πmm。
B 20.有一對兩軸平行之外接螺旋齒輪,已知主動輪之螺旋方向為右旋,螺旋角為15°,則其被動輪之螺旋方向及螺旋角為多少度? (A)右旋15° (B)左旋15° (C)右旋75° (D)左旋75°。
A 21.工作深度為全齒高與齒間隙之差,等於兩倍的 (A)齒冠高 (B)齒根高 (C)齒厚 (D)齒間。  
A 22.一對螺旋齒輪主動輪之齒數為40,螺旋角為60度,若周節為10mm,則從動輪之螺旋角為 (A)60度 (B)50度 (C)40度 (D)30度。  
D 23.下列那個齒輪用於兩軸既不平行也不相交之傳動? (A)內齒輪 (B)人字齒輪 (C)斜齒輪 (D)雙曲面齒輪。  
C 24.下列何者無法用於齒輪輪齒之大小表示或分別? (A)徑節Pd (B)周節Pc (C)節徑Dp (D)模數M  
B 25.相嚙合齒輪之接觸比是指 (A)作用弧對徑節之比值 (B)作用弧對周節之比值 (C)周節對作用弧之比值 (D)徑節對作用弧之比值。  
C 26.漸開線齒輪完全嚙合,保持一定轉速比之條件為兩輪之 (A)模數與節徑相同 (B)漸近角與模數相同 (C)周節與壓力角相同 (D)漸近角與漸遠角相同。  
D

27. 、 兩軸間之距離為76mm,A 、B 各軸欲配置齒輪,以A為主動輪, B為被動輪,假設速比 5e82930f6ee9d.jpg,齒輪之周節Pc=7.79mm時,兩輪之齒數應為 (A)Ta=25,Tb=50  (B)Ta=26,Tb=52  (C)Ta=23,Tb=46  (D)Ta=20,Tb=40   

A 28.漸開線齒輪接觸點的軌跡為 (A)直線 (B)曲線 (C)拋物線 (D)螺旋線。  
A 29.漸開線齒輪與擺線齒輪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周節相同時,擺線齒輪之強度較大 (B)擺線齒輪之效率較高 (C)擺線齒輪製造較困難 (D)擺線齒輪之接觸線為曲線。  
C 30.徑節為1/2之正齒輪,其模數為 (A)31.4 mm (B)62.8 mm (C)50.8 mm (D)25.4 mm。
A 31.A、B兩嚙合之正齒輪,A輪齒數為16,B輪齒數為32,若A輪轉速為180rpm,則B輪轉速為 (A)90rpm (B)360rpm (C)320rpm (D)160rpm。  
C 32.齒輪係一種 (A)純滑動 (B)純滾動 (C)滾動帶滑動 (D)以上皆非。
A 33.公制齒輪模數的定義是 (A)節徑與齒數之比 (B)齒數與節徑之比 (C)節徑與齒數的乘積 (D)節徑與齒數之和。  
B 34.Fellows齒制(株狀齒)之齒形曲線為 (A)正擺線 (B)漸開線 (C)外擺線 (D)內擺線。  
B 35.齒輪的齒隙是 (A)防止兩齒輪嚙合時發生撞擊 (B)考慮齒輪製造及安裝上之誤差 (C)防止齒輪傳動時發生震動 (D)考慮齒輪傳動中的壓力。  
B

36.株狀齒的壓力角為 (A) 5e82944c53328.jpg  (B)20°  (C)25°  (D)15°   

D 37.一對正齒輪,徑節為16,角速比成5與3之比,若小齒輪齒數為36,問大齒輪之齒數與中心距離各為多少? (A)80,4吋 (B)90,3吋 (C)60,2吋 (D)60,3吋。  
C 38.欲使齒輪傳動時,壓力角一定,則輪齒曲線應採用 (A)拋物線 (B)擺線 (C)漸開線 (D)雙曲線。
D

39.一對相嚙合之斜齒輪A、B ,轉速比為 5e8294a5df2b7.jpg :1,已知 A 輪之節錐角為30° ,則其軸交角為 (A)60°  (B)105°  (C)90°  (D)75°  

.
B 40.一配對齒輪小齒輪齒數24,大齒輪齒數48,模數M = 4,則此兩軸之中心距離為多少mm? (A)140 (B)144 (C)72 (D)76。   .
C 41.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節圓愈大、齒形愈大 (B)周節愈大、齒形愈小 (C)徑節愈大、齒形愈小 (D)徑節愈大、齒形愈大。  
A 42.一圓在一直線上滾動,其圓周上一點的軌跡稱為 (A)正擺線 (B)外擺線 (C)內擺線 (D)漸開線。  
A 43.一對相嚙合之齒輪的    之比值稱為齒輪比。 (A)齒數 (B)模數 (C)壓力角 (D)周節。  
D 44.一齒輪之周節為31.4mm,則其模數為 (A)6.28 mm (B)3.14 mm (C)5 mm (D)10 mm。  
B 45.一 短齒制之兩個徑節各為6與8,齒數為72,則節徑為 (A)9吋 (B)12吋 (C)10吋 (D)11吋。  
B 46.一對嚙合之漸開線外接標準正齒輪,其模數(Module)為4,壓力角為20度,齒數分別為24齒與30齒,則兩輪中心距為多少mm? (A)104 (B)108 (C)208 (D)216。
B

47.A、B兩螺旋齒相嚙合,若轉速比NA:NB =1: 5e8295090253c.jpg ,且A輪節徑為300mm,B輪節徑為100mm,A輪螺旋角為60° ,則B輪螺旋角為 (A)45  (B)30  (C)15  (D)60  

D 48.兩螺旋齒輪每分鐘迴轉速與其 (A)節圓直徑成正比 (B)螺旋角成正比 (C)節圓直徑及螺旋角餘弦乘積成正比 (D)節圓直徑及螺旋角餘弦乘積成反比。  
B 49.兩相接合之正齒輪每分鐘之迴轉速與其 (A)節圓直徑成正比,齒數成反比 (B)節圓直徑成反比,齒數成反比 (C)節圓直徑成正比,齒數成正比 (D)節圓直徑成反比,齒數成正比。  
C 50.要使齒輪傳動時壓力角一定,則齒輪曲線應採用 (A)拋物線 (B)擺線 (C)漸開線 (D)螺旋線。  

返回

1年-09機件原理_摩擦輪#84242

C 1.圓盤與滾子之摩擦傳動,其特色是 (A)從動輪之轉速不可調整,然其迴轉方向可以調整 (B)從動輪之轉速可調整,其迴轉方向不可調整 (C)從動輪之轉速可調整,其迴轉方向亦可調整 (D)從動輪之轉速不可調整,其迴轉方向亦不可調整。  
C 2.直徑32公分及8公分之兩外切圓柱形摩擦輪,若大輪轉速200rpm,則小輪轉速為 (A)450rpm (B)720rpm (C)800rpm (D)45rpm。  
D 3.兩個平行軸間之距離為50公分,此二軸以一對純粹滾動之甲乙兩個摩擦輪傳動之,甲輪對乙輪之角速比為1比3,則甲輪之直徑是多少公分? (A)12.5 (B)25 (C)37.5 (D)75。  
D 4.摩擦輪傳動裝置中,輪之週邊材料應使 (A)從動輪較軟 (B)直徑大者較軟 (C)原動輪與從動輪軟硬一致 (D)原動輪較軟。  
B 5.兩圓錐輪之角速度或迴轉數與兩輪直徑成 (A)正比 (B)反比 (C)整數 (D)相同關係。  
C 6.直徑32吋及8吋之兩外切圓柱形摩擦輪,若大輪轉速為180rpm,則小輪為 (A)520 rpm (B)620 rpm (C)720 rpm (D)820 rpm。
B 7.兩圓錐形摩擦輪成純滾動接觸,其兩軸之夾角為30° ,當兩輪欲以同方向迴轉時,已知其中一輪之頂角為120° ,轉速240rpm,試求另一輪之轉速 (A)316rpm (B)416rpm (C)234rpm (D)432rpm。  
A

8.摩擦力為 (A)摩擦係數✕正壓力 (B)正壓力÷摩擦係數 (C)摩擦係數✕切線推力 (D)切線推力÷摩擦係數。  

D 9.設有互相外接之兩圓柱形摩擦輪,接觸之壓力為220磅,摩擦係數0.2,輪間滑移率為5%,主動輪之直徑為24吋,每分鐘轉速200,又從動輪直徑為12吋,則從動輪每分鐘迴轉速為 (A)100 (B)95 (C)400 (D)380。
D 10.任何曲線成滾動接觸的條件為 (A)接觸點必在二中心連線上 (B)接觸點線速度必相等 (C)傳動弧長相等 (D)以上皆是。  
A 11.一摩擦輪每分鐘迴轉500次,其直徑為10公分,接觸處之壓力為150公斤,若摩擦係數為0.2,則其所傳達之馬力為若干? (A)1.05 (B)2.05 (C)3.05 (D)4.05。  
C 12.若一組摩擦輪其原動輪用金屬,則從動輪該用 (A)木材 (B)皮革 (C)比原動輪較硬的金屬 (D)橡膠。  
A 13.橢圓形摩擦輪傳動時,下列何者錯誤? (A)角速比一定 (B)接觸點在連心線上變動 (C)兩軸心距等於橢圓長軸 (D)兩橢圓大小須相同。  
A 14.有關橢圓摩擦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接觸點在連心線上固定位置 (B)為變角速比之傳動 (C)兩軸平行 (D)兩機件間屬於高對。  
A 15.兩機件作滑動接觸時,下列何者正確? (A)在接觸點公法線上之分速度相等,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則不等 (B)在接觸點公法線上之分速度不等,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則相等 (C)在接觸點公法線上與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均不等 (D)在接觸點公法線上與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均相等。  
A 16.圓形柱摩擦輪兩平行軸間之中心距離為39吋,主動輪每分鐘迴轉90次,若使從動輪每分鐘迴轉40次,設定兩輪外切時,試求兩輪之直徑各應為若干時? (A)24,54吋 (B)30,50吋 (C)90,40吋 (D)45,20吋。  
A 17.一直徑16吋之摩擦輪以600rpm傳遞60馬力的動力,接觸處的摩擦係數為0.3,則正壓力為 (A)2630磅 (B)2530磅 (C)2430磅 (D)2330磅。  
B 18.兩外切圓柱形摩擦輪作純滾動接觸,兩軸相距100公分,已知原動輪轉速為50rpm,從動輪轉速為150rpm,則從動輪直徑為多少公分? (A)150 (B)50 (C)200 (D)125。  
B 19.一組摩擦傳動的外切(外接)圓柱形摩擦輪,其小輪轉速為500rpm,大輪轉速為250rpm,且大輪外徑為200mm。若接觸處的摩擦係數為0.2,傳達功率為1 kW,則接觸處的正壓力約為多少N? (A)950 (B)1900 (C)2850 (D)3800。
A 20.不變更摩擦輪尺寸大小,亦不增加兩軸間壓力,要想增大其傳送動力時,兩輪週邊宜採用 (A)凹槽形 (B)內接圓柱形 (C)橢圓形 (D)外接圓柱形。  
C 21.兩摩擦輪傳動時,則 (A)摩擦係數愈小的材料對傳動愈有利 (B)兩輪具準確之轉速比 (C)傳達相同馬力時,若降低轉速則需增高正壓力 (D)傳達動力的大小不受正壓力影響。  
A 22.兩機件間作滑動接觸時,下列何者正確? (A)在接觸點公法線上之分速度相等,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則不等 (B)在接觸點公法線上之分速度不等,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則相等 (C)在接觸點公法線上與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均不等 (D)在接觸點公法線上與公切線上之分速度均相等。  
B 23.輕負載高速度的傳動宜採用 (A)鏈輪 (B)摩擦輪 (C)皮帶輪 (D)齒輪。  
C 24.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成 (A)正比 (B)反比 (C)無關 (D)不能決定。  
D 25.兩內接圓柱摩擦輪,已知大輪直徑為小輪直徑的三倍,而兩輪軸心相距120mm,則大摩擦輪之直徑為多少mm? (A)120 (B)180 (C)240 (D)360。
C 26.摩擦輪傳遞馬力的大小與 (A)輪緣線速度成反比 (B)輪間正壓力成反比 (C)輪緣線速度及輪間線速度成正比 (D)輪間正壓力的平方成反比。
A 27.利用凹槽形磨擦輪傳達動力時,所施加之正壓力比無凹槽摩擦輪 (A)小 (B)大 (C)相等 (D)不一定。  
C 28.純滾動接觸的兩個圓錐形摩擦輪,兩輪的轉速比和 (A)半錐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B)半錐角的餘弦值成反比 (C)半錐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D)半錐角的餘弦值成正比。
B 29.一摩擦輪每分鐘迴轉600次,直徑為14吋,接觸處之摩擦係數0.15,正壓力為200磅,則此摩擦輪可傳動 (A)1馬力 (B)2馬力 (C)3馬力 (D)4馬力。  
D 30.內接圓柱摩擦輪的傳動,是屬於那一種運動對? (A)迴轉對 (B)圓柱對 (C)滑行對 (D)高對。
D 31.中心距為72cm之兩外切圓柱形摩擦輪,速比為1/3,則大輪直徑為    cm? (A)18 (B)36 (C)54 (D)108。
B 32.某圓柱形摩擦輪直徑240cm,每分鐘轉80次,於接觸點之正壓力為500kg,若其摩擦係數為0.25,則所傳達之馬力為 (A)6.7 PS (B)16.7 PS (C)26.7 PS (D)36.7 PS。
A 33.兩機件成滾動接觸的條件,下列何者錯誤? (A)兩輪半徑必相等 (B)接觸點之瞬時速度必相等 (C)傳動弧長相等 (D)接觸點在連心線上。  
A

34.一滾動接觸外接圓錐摩擦輪,主動輪圓錐半頂角q1 ,轉速N1;從動輪圓錐半頂角q2,轉速N2;則轉速比 5e829a506091e.jpg 為 (A) 5e829a5acfe99.jpg  (B) 5e829a60d8cdf.jpg  (C) 5e829a692f8aa.jpg  (D) 5e829a6f99162.jpg

C 35.下列有關兩摩擦輪傳動的敘述,何者錯誤? (A)欲增加傳動馬力,增加摩擦係數為一有效方法 (B)輪間常有滑動,並不單純為滾動 (C)原動輪的材料較硬 (D)內切時兩輪轉向相同。
B 36.橢圓摩擦輪傳動的基本條件為 (A)迴轉速必相等 (B)兩心軸距離等於長軸 (C)兩心軸距離等於短軸 (D)長軸等於二倍的短軸。
B 37.兩外切圓柱形摩擦輪中心距離27cm,大輪轉速為60rpm,小輪轉速為120rpm,則小輪半徑為    cm。 (A)18 (B)9 (C)4.5 (D)54。
C 38.摩擦輪傳遞馬力大小與 (A)輪緣線速度成反比 (B)輪間正壓力成反比 (C)輪緣線速度成正比 (D)輪間正壓力之平方成正比。  
D 39.一對外切圓柱形摩擦輪,兩軸中心距離為400mm,分別以300rpm及100rpm之速度迴轉,如兩輪之壓力為250kg,又接處面摩擦係數為0.15,則可傳遞馬力為 (A)1.97HP (B)2.57HP (C)0.57HP (D)1.57HP。  
D 40.如兩軸正交須利用摩擦輪以傳遞速比可變的工作,通常均採用 (A)外切圓錐形摩擦輪 (B)內切圓錐形摩擦輪 (C)圓柱形摩擦輪 (D)圓盤與滾子。  
D 41.不欲增加兩軸間之壓力,而使兩輪周邊之摩擦力增加,則宜採用: (A)外接圓柱摩擦輪 (B)內接圓柱摩擦輪 (C)圓錐形摩擦輪 (D)凹槽摩擦輪。  
A 42.利用對數螺線所形成之傳動輪是 (A)葉瓣輪 (B)橢圓輪 (C)圓盤輪 (D)圓錐輪。
D 43.一對圓錐形摩擦輪,軸角為30°,兩軸轉向相同,若大輪之半頂角為60°且轉速為200rpm,則小輪轉速為 (A)231 rpm (B)173 rpm (C)115 rpm (D)346 rpm。
B 44.兩內接圓錐形摩擦輪之軸角為 (A)兩輪半頂角之平均值 (B)兩輪半頂角之差 (C)兩輪半頂角之和 (D)兩輪半頂角相乘積。
B 45.原動輪直徑100mm欲得2.5倍之從動輪的轉速,則從動輪的直徑應為 (A)20mm (B)40mm (C)50mm (D)250mm。  
B 46.當兩機件為直接接觸傳動時,若接觸無相對運動發生,則此二機件為 (A)滑動接觸 (B)滾動接觸 (C)滾動兼滑動 (D)無法確定。
A 47.摩擦輪傳動屬於那一種對偶: (A)高對 (B)滑行對 (C)不完全對偶 (D)迴轉對。  
B 48.A、B兩摩擦輪作純滾動接觸,若A輪對B輪之角速比為1比3,A輪直徑90cm,則兩輪中心距為 (A)50 cm (B)60 cm (C)6 cm (D)90 cm。  
C 49.凹槽摩擦輪係 (A)純滾動接觸 (B)純滑動接觸 (C)除節線外其餘均為滑動接觸 (D)凹槽節線以上為滾動,以下之接觸而則為滑動。  
C 50.摩擦輪靠摩擦力來傳達動力,其摩擦力是由兩摩擦輪之間的    所產生的。 (A)線速度 (B)轉速比 (C)正壓力 (D)切線推力。  

返回

1年-08機件原理_鏈輪#84243

D 1.滾子鏈之鏈節愈長 (A)有效挽力愈大 (B)愈適合高速傳動 (C)傳動馬力愈大 (D)愈不適合高速傳動。
C 2.如欲得到均勻之傳動,鏈輪齒數不得少於 (A)10齒 (B)20齒 (C)25齒 (D)30齒。  
B

3.若θ為鏈輪周節的半中心角,P為鏈節,則鏈輪的節圓直徑等於 (A) 5e829e41213b8.jpg  (B) 5e829e4977d96.jpg  (C) 5e829e51162a0.jpg  (D) 5e829e59c4de7.jpg  

D 4.鏈條之弦線作用使鏈條產生震動與噪音,欲使弦線作用減小,下列何者可行? (A)鏈輪齒數儘量少 (B)鏈輪之速度須提高 (C)鏈輪直徑加大 (D)採用鏈節小、齒數多之鏈輪。  
C 5.為避免鏈條傳動時產生擺動及噪音,可採行之方法中,下列何者正確?1.徹底給予潤滑2.改變鏈輪轉速3.變更軸距離4.減少鏈輪齒數,加大鏈條規格5.利用拉緊輪,增加張力 (A)1、2、4 (B)1、4、5 (C)1、2、3、5 (D)1、2、3、4、5。  
A 6.鏈齒外形曲線 (A)下半部圓形,上半部漸開線 (B)下半部漸開線,上半部圓形 (C)下半部圓形,上半部擺線 (D)下半部擺線,上半部圓形。   .
D 7.鏈圈傳動 (A)是一種多邊形傳動,速率固定沒有變化 (B)是一種圓形傳動,速率略有變化 (C)是一種圓形傳動,速率沒有變化 (D)是一種多邊形傳動、速率略有變化。  
B 8.一鏈節2cm之鏈輪有36齒,則鏈輪節圓直徑多少cm?(已知cos5°=0.996,sin5°=0.087) (A)40.1 (B)22.9(C)34.4 (D)11.5。  
D 9.常用於船舶上之錨鏈,又稱日字鏈的是 (A)滾子鏈 (B)塊狀鏈 (C)套環鏈 (D)柱環鏈。
A 10.鏈輪傳送之功率與鏈條線速度成 (A)正比 (B)反比 (C)平方成正比 (D)平方成反比。  
B 11.一腳踏車之前、後鏈輪齒數分別為50齒與25齒,若前鏈輪每分鐘100轉,則後輪之轉速為每分鐘多少轉? (A)240 (B)200 (C)24 (D)42。  
A 12.鏈之傳動,速比正確 (A)且無滑動發生 (B)但易受溫度變化影響 (C)但易受溼氣影響 (D)但有效挽力比帶輪小。  
C 13.使用時間過久,鏈條長度會增加,導致鏈條自鏈輪脫落,使用下列何種鏈條可自動調節其長度? (A)滾子鏈 (B)塊狀鏈 (C)無聲鏈 (D)柱環鏈。  
C 14.如欲得到勻滑的傳動,鏈輪齒數不得少於 (A)20 (B)30 (C)25 (D)15。  
B 15.兩平行軸間需要固定轉速比,但軸間距離較大時,最佳的傳動方式為 (A)螺旋齒輪 (B)鏈條 (C)三角皮帶 (D)鋼索。  
C 16.鏈條傳動時,鬆邊張力不可過大,且 (A)緊邊在下為佳 (B)輪徑大的鬆邊在下 (C)鬆邊在下為佳 (D)沒有一定。
D 17.A及B兩鏈輪裝上鏈條作傳動,已知A輪轉速為300rpm,其齒數為20齒,假設鏈條節距為20mm,則鏈條之平均線速度為多少m/sec? (A)0.5 (B)1.0 (C)1.5 (D)2.0。
A 18.無聲鏈在運動時,安靜而無聲,其齒片兩端的齒型為 (A)斜直邊 (B)圓弧 (C)橢圓形 (D)漸開線。  
C 19.欲傳動之二軸相距較遠,且速比又需正確時應使用何種傳動 (A)繩輪 (B)齒輪 (C)鏈輪 (D)皮帶輪。  
C 20.針對鏈條傳動,下列何者為誤? (A)傳遞大馬力 (B)轉速比準確 (C)適合於高速傳動 (D)用於距離遠的二軸間傳動。  
D 21.滾子鏈輪輪齒之形狀為 (A)下半部為圓形,上半部為擺線 (B)下半部為漸開線,上半部為圓形 (C)下半部為擺線,上半部為圓形 (D)下半部為圓形,上半部為漸開線。  
A 22.A及B兩鏈輪裝上鏈條作傳動,已知A輪轉速為150rpm,其齒數為20齒,假設鏈條節距為20mm,則鏈條之平均線速度為多少m/sec? (A)1.0 (B)2.0 (C)1.5 (D)0.5。  
C 23.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鏈條傳動其鬆邊張力幾近於零 (B)常用於船舶之錨鏈,又稱為日字鏈者為柱環鏈 (C)鏈節愈長,愈適合高速傳動 (D)應用於機車、腳踏車之鏈條為滾子鏈。  
C 24.A鏈輪30齒以300rpm的轉速帶動45齒的B鏈輪,若鏈條運轉中之能量損耗為2%,則其轉速為 (A)196rpm (B)296rpm (C)200rpm (D)300rpm。  
D 25.可以高速,且無噪音的運轉,亦可稱為無聲鏈的為 (A)滾子鏈 (B)柱環鏈 (C)塊狀鏈 (D)倒齒鏈。  
B 26.一鏈輪傳動機構,兩鏈輪中心距120cm,鏈條鏈節長2cm,兩鏈輪分別為40齒與24齒,求鏈條之節數若干? (A)128 (B)154 (C)166 (D)182。
D 27.兩軸間距較遠,而速比又需要精確且固定時,使用下列何種傳動機構較佳? (A)凸輪 (B)繩輪 (C)摩擦輪 (D)鏈輪。  
D

28.通常鏈條在每一呎內有多少吋之拉長就不能再用,必須更換 (A) 5e829eed246d8.jpg  (B) 5e829ef4af842.jpg  (C) 5e829efed0004.jpg  (D) 5e829f0593787.jpg  

B 29.腳踏車的傳動鏈條是屬於: (A)平環鏈 (B)滾子鏈 (C)鉤連鏈 (D)柱環鏈。
A 30.皮帶輪使用惰輪可增大接觸角,此接觸角增加愈大則 (A)傳達動力愈大 (B)傳達動力愈小 (C)磨擦力愈大 (D)與傳達動力無關。
A 31.鏈圈傳動時 (A)鬆邊張力近乎零 (B)有滑動發生,速比不正確 (C)緊邊張力近乎零 (D)有效挽力近乎零。  
C 32.常用於吊車、起重機的鏈條為 (A)滾子鏈 (B)無聲鏈 (C)平環鏈 (D)塊狀鏈。  
B 33.鏈輪傳動時 (A)軸心距離等於兩輪節徑和之半 (B)軸心距離大於兩輪節徑和之半 (C)軸心距離小於兩輪節徑和之半 (D)軸心距離大於兩輪節徑差之半。  
A 34.為了使磨損均勻,鏈輪輪齒應為 (A)奇數 (B)偶數 (C)都可以 (D)與鏈條一樣。  
D 35.使用鏈圈傳動,若主動軸轉速200rpm,鏈圈平均速度為628公尺/分,緊邊張力為600牛頓,則主動輪之節徑為 (A)3.14公尺 (B)0.5公尺 (C)0.2公尺 (D)1公尺。  
D 36.下列有關鏈輪傳動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一般動力鏈通常為偶數節 (B)如使用奇數鏈節,必須配合使用偏位連接板 (C)傳動時緊側宜在上方,而鬆側在下方 (D)為傳達大動力,鏈條可使用交叉式繞法。  
B 37.鏈條與鏈輪的傳動是屬於 (A)流體中間聯接傳動 (B)撓性中間聯接傳動 (C)滑動接觸傳動 (D)剛體中間聯接傳動。  
A 38.鏈圈傳動 (A)是一種多邊形傳動,速比微有變化 (B)是一種多邊形傳動,速比沒有變化 (C)是一種圓形傳動,速比略有變化 (D)是一種圓形傳動,速比沒有變化。  
B 39.下列有關鏈條與鏈輪的敘述,何者正確? (A)所傳送的功率與鏈條線速度成反比 (B)若所傳送的功率固定,則鏈條張力與線速度成反比 (C)由於張力可視為一種阻力,因此鏈條與鏈輪傳送功率時,所傳達的功率與張力成反比 (D)鬆邊與緊邊的張力幾乎相等,但緊邊略大於鬆邊。  
B 40.下列何者非靠摩擦力傳動? (A)平皮帶輪 (B)鏈輪 (C)摩擦輪 (D)繩輪。  
B 41.以速率而言,何種鏈傳遞速率最大 (A)塊狀鏈 (B)倒齒鏈 (C)滾子鏈 (D)栓接鏈。  
C 42.有關鏈輪傳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不受高溫影響 (B)鏈條之鬆邊宜在下方 (C)不受速度限制 (D)有效挽力大。  
C 43.一鏈輪傳動組,若鏈輪A為24齒,以200rpm迴轉帶動96齒的B鏈輪,若傳動過程有3%的動力變成熱而損耗掉,則鏈輪B的轉速為 (A)67 rpm (B)388 rpm (C)50 rpm (D)600 rpm。  
A 44.下列關於滾子鏈條傳動的敘述,何者錯誤? (A)鏈條傳動速率穩定,從動鏈輪轉速均勻 (B)傳動時,僅有緊邊張力,鬆邊張力幾近於零 (C)可適用於長距離的動力傳遞 (D)高速運轉時,容易產生震動與噪音。
A 45.兩個12齒及24齒之鏈輪,利用9.42mm節距之滾子鏈作傳動,兩軸距250mm,則兩鏈輪之直徑各為 (A)36mm,72mm (B)38mm,76mm (C)20mm,40mm (D)30mm,60mm。  
B 46.下列關於滾子鏈條傳動敘述,何者錯誤? (A)用於水平傳動時,鏈條應將其緊邊置於上方,鬆邊置於下方 (B)鏈輪輪齒數愈少,從動鏈輪轉速變動範圍也愈小 (C)鏈輪輪齒數過少,易生擺動及噪音;過多則易脫離鏈輪 (D)接觸角應在120°以上,兩軸中心距離為鏈條節距20~50倍左右。
B 47.鏈輪傳動時,其轉速與鏈輪齒數成 (A)正比 (B)反比 (C)平方成正比 (D)平方成反比。  
C 48.用於速度高的動力傳達所使用的鏈條為 (A)滾子鏈 (B)鉤節鏈 (C)無聲鏈 (D)塊狀鏈。
B 49.下列何者屬於起重鏈? (A)無聲鏈 (B)平環鏈 (C)滾子鏈 (D)塊狀鏈。  
C 50.已知A、B兩鏈輪之中心距離為600mm,兩輪之齒數皆為40齒,其鏈條之節距為10mm,則其傳動鏈條之鏈節數為多少? (A)100 (B)140 (C)160 (D)200。

返回

1年-07機件原理_帶輪#84244

D 1.繩輪傳動動力時,為不使繩內部磨損過甚,槽輪直徑較繩之直徑大 (A)5倍 (B)10倍 (C)20倍 (D)40倍。  
B 2.撓性傳動中,平皮帶之傳動速率可達 (A)2000公尺/分 (B)1500公尺/分 (C)800公尺/分 (D)100公尺/分。  
D 3.有關帶輪傳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皮帶僅能傳達拉力 (B)兩輪間加裝緊輪,可防止皮帶滑動 (C)帶圈之鬆側宜在上方 (D)帶輪可具撓性。
D 4.一組皮帶輪傳動裝置,主動輪直徑70cm,從動輪直徑50cm,中心距120cm,則使用交叉帶之皮帶長為多少cm? (A)255 (B)328 (C)285 (D)464。
C 5.一皮帶輪上緊邊皮帶的張力為800N,鬆邊張力為500N,皮帶輪直徑為40cm,轉速為200rpm,則皮帶對軸所產生之扭矩為 (A)40N-m (B)20N-m (C)60N-m (D)120N-m。
A 6.一對相等五級塔輪,若主動軸轉速固定,且N=240rpm,從動軸最低轉速為40rpm,則從動軸最高轉速與最低轉速比為 (A)36 (B)24 (C)6 (D)16。  
C 7.一對相等三級塔輪,主動軸與迴轉速為100rpm,從動軸最低轉速為50rpm,則從動軸最高轉速為 (A)80 rpm (B)160 rpm (C)200 rpm (D)400 rpm。
C 8.主動輪直徑32cm,從動輪直徑20cm,兩軸間距80公分,以皮帶來傳動,試求交叉皮帶比開口皮帶長多少公分? (A)4 (B)6 (C)8 (D)10。
D

9.如圖一對三級塔輪,已知主動軸轉速為150rpm,從動轉速分別為900,450,75rpm主動軸最大輪徑D1=18〞,而軸中心距離24〞,設使用開口皮帶裝置,前各輪之直徑d1,d2,d3,,分別為
5e82a016e0199.jpg (A)4〞,6〞,12〞 (B)3〞,5.45〞,14.76〞 (C)3〞,6〞,12〞 (D)3〞,6.5〞,14.5〞。  

D 10.有一繩輪傳動,以20條繩圈傳達100馬力,若繩輪節徑48吋,角速度1650弧度/分,則每條繩圈所傳達有效挽力為 (A)100磅 (B)80磅 (C)60磅 (D)50磅。  
C 11.設皮帶輪原輪直徑70公分,轉速120rpm,皮帶之厚度0.5公分,若摩擦損失為2%,求直徑35公分之從動輪轉速為若干? (A)433.5 rpm (B)333.5 rpm (C)233.5 rpm (D)267.5 rpm。  
B 12.當兩帶輪運轉時,帶圈與帶輪間常有若干滑動,從動輪之迴轉速約遲 (A)6% (B)2% (C)4% (D)8%。  
D 13.鏈節長度為1吋之鏈輪,其最高轉速為 (A)1520 rpm (B)1320 rpm (C)1120 rpm (D)900 rpm。  
C

14.如圖所示,一組可作無段變速之錐輪(conepulley),其中心距離為500mm,以開口式皮帶傳動,則其皮帶長度為多少mm?(註:π= 3.14)
5e82a05007487.jpg (A)814 (B)1283 (C)1314 (D)1345。

B 15.兩皮帶輪之直徑分別為20吋及10吋,設皮帶厚度為0.20吋,若大輪轉速為1000rpm,滑動損失為2%,則從動小輪之轉速為 (A)1500 rpm (B)1940 rpm (C)2540 rpm (D)3000 rpm。  
A 16.鋼絲繩的規格6 × 7,7的意思為 (A)7根鋼絲扭成一股 (B)7股鋼索扭成一繩 (C)鋼絲直徑7mm (D)鋼絲繩直徑7mm。  
A 17.多繩制的優點之一,係 (A)極適宜兩平行軸之動力傳送 (B)極宜於小動力之傳送 (C)極宜於各種角度軸線間之動力傳送 (D)裝置成本雖昂貴但比單繩制還合算。  
A 18.皮帶傳達之馬力與下列何者無關? (A)帶圈長度 (B)帶輪迴轉速 (C)帶輪直徑 (D)帶圈移動速度。  
B 19.兩軸間使用交叉皮帶傳動,下列何者錯誤? (A)皮帶壽命較短 (B)用於兩軸相交之傳動 (C)作用角大,傳達動力大 (D)兩輪轉向相反。  
C 20.帶輪傳動中,緊側張力與鬆側張力之比值以幾倍為宜。 (A)2倍 (B)3倍 (C)7/3倍 (D)6/4倍。  
A 21.設有一皮帶之速率為2000呎/分,鬆邊拉力為330磅,緊邊拉力為660磅,設皮帶每吋寬度可承受80磅之有效挽力,則皮帶寬度為 (A)4.13吋 (B)6.25吋 (C)8.25吋 (D)12.25吋。  
C 22.所謂皮帶裝置定律即    即可作可逆之直角帶迴轉。 (A)只要退出側在中央平面之內 (B)只要進入側之中心線在中央平面內 (C)進入側與退出側均在中央平面內 (D)進入側與退出側可不在中央平面內。  
B 23.兩帶輪間,帶長若用尺量法,則每10呎長應減去多少吋作為帶長之緩衝? (A)0.5吋 (B)1吋 (C)1.5吋 (D)2吋。  
A 24.一直徑100cm的皮帶輪,若轉速為360rpm,則所帶動的皮帶線速度大約為 (A)18.8m/sec (B)3.2m/sec (C)1.6m/sec (D)9.4m/sec。  
B 25.一皮帶輪於100rpm時,可傳送5πkW之功率,若其有效挽力為1kN時,該輪直徑為 (A)πm (B)6 m (C)50 m (D)10 m。  
B 26.一對三級相等塔輪,從動輪最低轉速為160rpm,最高轉速為250rpm,則主動輪轉速為 (A)150 rpm (B)200 rpm (C)250 rpm (D)300 rpm。  
C 27.設有一皮帶之速率為1000公尺/分,鬆邊拉力為660牛頓,緊邊拉力為990牛頓,則所傳遞之功率為 (A)10仟瓦 (B)15仟瓦 (C)5.5仟瓦 (D)20仟瓦。  
A 28.下列何者非三角皮帶輪之優點? (A)可用於交叉皮帶法傳動 (B)噪音小 (C)耐久性高 (D)可用於兩軸距離較小之傳動。  
B 29.一對三級皮帶塔輪,兩軸中心距離為40吋,原動輪最小輪徑為4吋,每分鐘800轉,最小輪徑相對的從動輪最大輪徑為12吋,當開口連接時帶長為 (A)205吋 (B)106吋 (C)156吋 (D)95吋。  
A 30.下列何種型別的V型皮帶具有最小的斷面積? (A)M (B)A (C)E (D)C。  
B 31.在直角迴轉帶圈傳動裝置上,加置導輪,可 (A)增長帶圈壽命 (B)引導帶沿一定之方向移動 (C)加大傳遞之馬力 (D)減小傳遞之馬力。  
C 32.一組皮帶輪傳動,若T0表初張力,T1為緊邊張力,T2為鬆邊張力,則 (A)T2>T1>T0 (B)T0>T1>T2 (C)T1>T0>T2 (D)T1>T2>T0  
A

33.若T1表皮帶之緊邊張力,T2表鬆邊張力,r表帶輪半徑,則帶輪傳動之扭矩為 (A)(T1-T2) × r (B)T1 × r (C)T2 × r (D) 5e82a1439d914.jpg  

B 34.下面何者不為撓性傳動 (A)鏈條 (B)摩擦輪 (C)繩索 (D)皮帶。  
B 35.機車和自行車的鏈條屬於 (A)塊狀鏈 (B)滾子鏈 (C)平環鏈 (D)柱環鏈。  
B 36.下列何者不是三角皮帶輪(V形皮帶輪)傳動的優點? (A)適用於兩軸距離較小的傳動 (B)傳送速比正確 (C)噪音小 (D)可承受衝擊負載。
C 37.以開口皮帶傳動時,下列何者錯誤? (A)大小兩輪之接觸角和為360° (B)小輪之接觸角恆小於180° (C)大小兩輪之接觸角恆相等 (D)大輪之接觸角恆大於180°。  
C 38.一對四階相等塔輪,主動輪轉速120rpm,從動輪最高與次高階轉速為240及180rpm,則其餘二階轉速為 (A)120,60 rpm (B)120,80 rpm (C)80,60 rpm (D)180,120 rpm。  
A 39.直徑50cm之皮帶輪,若轉速為120rpm,則皮帶之線速度約為 (A)πm/sec (B)3πm/sec (C)2πm/sec (D)4πm/sec。  
A 40.受相同之張力,三角皮帶之傳動力較平皮帶為 (A)大 (B)小 (C)不一定 (D)一樣。  
A 41.三角皮帶輪之直徑愈大,則其V型槽角 (A)愈大 (B)愈小 (C)均可 (D)大小不變。
A 42.V型皮帶之表示法為:型別×長度,其型別編號之規格中,下列何者不屬規範內型式名稱? (A)N (B)B (C)A (D)M。  
C 43.下列何者非為皮帶輪傳動之優點? (A)超負荷時輪間打滑安全性高 (B)可用於距離較遠之傳動 (C)傳動速比正確 (D)裝置簡單成本低。  
C 44.一對三級相等塔輪,主動軸轉速為100rpm,若從動軸最低轉速為50rpm,則從動軸最高轉速為 (A)80 rpm (B)160 rpm (C)200 rpm (D)450 rpm。  
A 45.平皮帶輪傳動時若兩軸距離小,且轉速比大,則易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皮帶滑動 (B)噪音大 (C)摩擦力增加 (D)扭矩增加。  
B 46.兩皮帶輪傳動,A輪直徑300mm,每分鐘1000轉,而B輪直徑為450mm,若皮帶厚度為5mm,且帶與輪面間之滑動損失5%,試求B輪每分鐘轉速? (A)704 (B)637 (C)670 (D)696。  
A 47.麻繩織成圓形斷面繩,運轉於槽輪上時,槽輪軸距可達 (A)100呎 (B)150呎 (C)200呎 (D)250呎。  
A 48.皮帶輪若用開口式皮帶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若緊邊與鬆邊張力差越大,則可傳遞馬力越小 (B)兩軸轉向相同 (C)若兩軸皆在水平面,通常以下方為緊邊 (D)兩軸之轉速比與皮帶輪直徑成反比。  
D 49.一組平皮帶輪傳動機構,A輪直徑為20cm,B直徑為40cm,已知A輪為主動輪,其轉速為50rpm,假設皮帶厚度可忽略且無滑動現象,則皮帶之線速度為多少m/min? (A)4π (B)6π (C)8π (D)10π。
C 50.一對四階相等塔輪,主動輪轉速120rpm,從動輪最高與次高階轉速為240及180rpm,則其餘二階轉速為 (A)180,120rpm (B)120,60rpm (C)80,60rpm (D)120,80rpm。  

返回

1年-06機件原理_軸承及連接裝置#84245

B 1.二只滾珠軸之編號分別為6210與631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軸承之外徑相同 (B)兩軸承之內徑相同 (C)兩軸承內之滾珠直徑相同 (D)兩軸承之寬度相同。
C 3.軸承為機械中之 (A)傳動機件 (B)連結機件 (C)固定機件 (D)轉換機件。  
D 4.軸與軸成間的襯套其材料以 (A)青銅 (B)白合金 (C)巴比特合金 (D)以上皆可。  
A 5.下列有關歐丹聯結器連接之兩傳動軸的使用情況,何者正確? (A)兩軸須互相平行,可容許小偏心距離,兩軸角速度相同 (B)兩軸須互相平行,可容許小偏心距離,兩軸角速度不相同 (C)兩軸不須互相平行,且兩軸夾角愈大,兩軸角速度比愈大 (D)兩軸不須互相平行,且兩軸夾角愈大,兩軸角速度比愈小。
D 6.滾動軸承編號0307中,07表示其內徑尺寸為 (A)37mm (B)7mm (C)70mm (D)35mm。
A 7.適用於兩軸有微量的角度偏差,亦適用於中心線有偏心者為 (A)鏈條聯結器 (B)凸緣聯結器 (C)賽勒氏聯結器 (D)套筒聯結器。  
C 8.下列關於聯結器敘述,何者錯誤? (A)剛性聯結器所連接兩軸必須在同一軸線上,且不允許有角度偏差 (B)套筒聯結器構造最簡單,通常用於輕負荷動力傳動 (C)歐丹聯結器連接兩傳動軸,其角速度相等,是一種剛性聯結器 (D)萬向接頭連接兩軸,其夾角愈大則轉速比變化愈大。
C 9.適用於兩軸有微量的角度偏差,亦適用於中心線有偏心者 (A)凸緣聯結器 (B)套筒聯結器 (C)鏈條聯結器 (D)賽勒氏聯結器。  
D 10.多孔軸係以粉末冶金製成,其上有許多小孔,約佔軸承之 (A)10% (B)15% (C)20% (D)25%。  
A 11.負荷過大時可自動滑脫之離合器為 (A)摩擦離合器 (B)彈簧離合器 (C)流體離合器 (D)電磁離合器。  
A 12.下列何者可使用於傳遞動力較大的場合? (A)顎夾離合器 (B)摩擦離合器 (C)圓盤離合器 (D)帶離合器。   .
D 13.圓錐離合器之大徑D1 = 160mm,小徑D2 = 140mm,半頂角α= 15°,而主動軸傳動馬力為5HP,轉速為1000rpm,接觸摩擦係數μ= 0.2,則軸向之推力為若干公斤?(sin15° = 0.2588,cos15° = 0.966) (A)78 (B)88 (C)98 (D)62。  
A 14.萬向聯結器上的兩軸 (A)不在一直線上,且其中心線相交於一點 (B)在一直線上,且其中心線不相交於一點 (C)在一平面上,且其中心線相交於無窮遠處 (D)不在一平面上,且其中心線相交於無窮遠處。
C

15.圓盤離合器可以傳動的扭矩是(μ是接觸面之摩擦係數,Fa是軸向推力,Dm是接觸面盤之平均直徑) (A)μFaDm (B)4μFaDm (C) 5e82a2542c5b3.jpgμFaDm (D)2μFaDm  

D 16.虎克接頭的機構為 (A)滑塊曲柄組 (B)雙滑塊組 (C)平行軸連桿組 (D)放射線連桿組。
B 17.下列何者為滑動軸承? (A)滾珠軸承 (B)樞軸承 (C)滾子軸承 (D)滾針軸承。  
B 18.軸承公稱號碼20328中之0係代表 (A)形式 (B)寬度 (C)直徑 (D)公稱孔徑號碼。  
C 19.最理想的軸承潤滑方法為 (A)油杯潤滑 (B)濺發潤滑 (C)浴潤滑 (D)燈心吸油。
A 20.軸承承受負荷為平行軸向者,稱為 (A)止推軸承 (B)整體軸承 (C)徑向軸承 (D)四部軸承。  
A 21.大型發電機、蒸氣輪機之主軸承,為了在磨損時方便調整,通常採用 (A)四部軸承 (B)止推軸承 (C)實體軸承 (D)滾珠軸承。
D 22.四部軸承是屬於 (A)止推軸承 (B)環軸承 (C)滾子軸承 (D)徑向軸承。  
A 23.軸承在應用上,能支持徑向較大負荷及單一軸向重負荷,且軸承各滾子中心線以某一角度與主軸中心線交於一點者為 (A)錐形滾子軸承 (B)球面止推軸承 (C)滾針軸承 (D)徑向滾子軸承。  
D 24.萬向接頭,原動軸以等角速度旋轉,則從動軸作 (A)等角速度運動 (B)等加速度運動 (C)等角加速度運動 (D)變角速度運動。  
D 25.當主動軸與從動軸中心線傾斜相交時,兩軸以萬向接頭連接,主動軸以等角速度迴轉,而從動軸則作 (A)等角加速度運動 (B)等加速度運動 (C)等角速度運動 (D)變角速度運動。  
B 26.有一軸以2HP來傳動,其轉速為每分鐘2000轉,則此軸產生之扭矩為    呎-磅。 (A)3.25 (B)5.25 (C)31.25 (D)63。  
A 27.剛性聯結器中最簡單且應用最普遍者為 (A)凸緣聯結器 (B)壓縮聯結器 (C)套筒聯結器 (D)以上皆非。  
A 28.負荷過大時可自動滑脫之離合器為 (A)摩擦離合器 (B)爪離合器 (C)顎夾離合器 (D)流體聯結器。  
C 29.有關標稱號碼為6330的滾珠軸承,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此軸承為深槽滾珠軸承 (B)03代表尺寸級序 (C)軸承內徑為30mm (D)63代表軸承系列記號。  
C 30.滾動軸承20324ZNR,其中NR係代表 (A)組合記號 (B)保持器記號 (C)座圈環形狀記號 (D)接觸角記號。
B 31.滾動軸承之寬度記號為2,直徑記號為0,則應標成 (A)0 2 (B)2 0 (C)2.0 (D)0.2。  
C 32.軸在支持處撓角較大時,應使用何種軸承? (A)頸軸承 (B)止推軸承 (C)自動對心滾珠軸承 (D)滾柱軸承。
D 33.下列何者非滑動軸承? (A)樞軸承 (B)環軸承 (C)對合軸承 (D)斜角滾珠軸承。  
C 34.一圓盤離合器之圓盤外徑為6cm,內徑為4cm,若傳動扭矩為25N-cm,摩擦係數為0.4,則所需軸向推力為 (A)80N (B)50N (C)25N (D)120N。  
A 35.為傳達迴轉運動於A、B相交成30 之兩軸間,則聯接此二軸宜採用 (A)斜齒輪 (B)蝸桿與蝸輪 (C)虎克接頭 (D)離合器。  
B 36.為了防止螺旋齒輪軸受軸向負荷時產生移動,則下列何種軸承最適用? (A)徑向軸承 (B)止推軸承 (C)多孔軸承 (D)對合軸承。  
B 37.可適用於軸受熱而發生膨脹的現象時,可採用何者最適合。 (A)歐丹聯結器 (B)脹縮接頭 (C)萬向接頭 (D)賽勒氏錐形聯結器。  
D 38.下述何種狀況需軸連接器 (A)軸大而長,無法整根製成 (B)欲傳動的兩軸不在同一直線上 (C)軸前後兩段轉速不一樣 (D)以上皆是。  
B 39.剛性聯結器中構造簡單且應用最普遍者為 (A)分筒聯結器 (B)凸緣聯結器 (C)歐丹聯結器 (D)鏈條聯結器。  
C 40.賽勒氏聯結器是利用 (A)張力作用 (B)壓力作用 (C)摩擦力 (D)表面張力 將兩軸聯接的聯結器。  
C 41.斜角滾珠軸承可承受 (A)偏心負荷 (B)徑向負荷 (C)軸向與徑向負荷 (D)軸向負荷。  
B 42.對合軸承係將軸承製成上下兩部,在上下的結合面處加裝數層墊片,以螺栓鎖緊,這種軸承與整體軸承相較,其優點為 (A)摩擦阻力較小 (B)軸承磨耗後尚可調整 (C)軸承強度大 (D)潤滑較容易。  
A 43.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比較其優點為 (A)適於高速運轉而摩擦小 (B)適於低速運轉摩擦大 (C)更適於重負荷 (D)用於潤滑良好處。  
C 44.下列敘述對滾動軸承而言,何者錯誤? (A)潤滑較簡單 (B)起動阻力小 (C)較能抵抗震動負荷 (D)摩擦阻力小。  
C 45.使用剛性聯軸器時,兩軸之中心線 (A)可有少量之角度偏差 (B)允許有少量之中心偏差 (C)必須在一直線上 (D)允許軸向移動。  
B 46.使用錐形離合器,半錐角以多少為最佳 (A)8° (B)12.5° (C)15° (D)20°。
C 47.下列何者為剛性聯結器? (A)歐丹聯結器 (B)萬向接頭 (C)凸緣聯結器 (D)鏈條聯結器。  
D 48.一套筒聯軸器,傳動軸直徑為50mm,轉速100rpm,傳動馬力為2πkW,則轉軸之扭矩為 (A)800 N-m (B)500 N-m (C)1000 N-m (D)600 N-m。  
D 49.凸緣聯結器上的螺栓,於軸迴轉時係受 (A)變力作用 (B)扭力作用 (C)壓力作用 (D)剪力作用。  
A 50.下列聯結器中,何者允許兩軸間有微量偏心? (A)鏈條聯結器 (B)賽勒氏聯結器 (C)凸緣聯結器 (D)套筒聯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