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刑事訴訟法_SAMPLE

公職◆刑事訴訟法_SAMPLE目錄

刑事訴訟法選擇題1#6678
刑事訴訟法選擇題2#6679
102年 測驗練習1#10284
102年 測驗練習2#10285
102年 測驗練習3#10290

返回

1年-刑事訴訟法選擇題1#6678

C 所謂不告不理原則,係指下列何者? (A)告訴乃論之罪,未經告訴,檢察官不得開始偵查 (B)告訴乃論之罪,未經告訴,檢察官不得提起公訴 (C)法院不得就未經起訴之犯罪審判 (D)同一案件經檢察官終結偵查者,不得再行自訴
C 刑事案件之訴訟關係以訴訟繫屬之事實為前提,則下列何者原因無法產生訴訟繫屬? (A)提起公訴 (B)提起自訴 (C)提起告訴 (D)提起反訴
C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於下列何人無法適用? (A)具有外國國籍而在我國領域內犯罪之外國人 (B)犯非軍法之罪之現役軍人 (C)在我國領域內犯罪之現任外國使節 (D)在我國領域內犯罪之本國國籍之人
A 下列何種情況,法官應自行迴避? (A)法官為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 (B)法官為被告辯護人之配偶 (C)法官為被告之債權人 (D)法官為被告他案之告訴人
A 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之規定,不適用於何人? (A)輔佐人 (B)法官 (C)書記官 (D)通譯
D 何人有權申請法官迴避? (A)輔佐人 (B)告發人 (C)告訴人 (D)當事人
C 刑事訴訟法第17條第8款規定,法官曾參與前審之裁判者,應自行迴避之。所謂「前審之裁判者」,係指: (A)再審之法官曾參與本案確定前之執判者 (B)法官曾參與上級審發回前次之裁判者 (C)曾參與下級審之裁判者 (D)未參與實體上之裁判者
B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下列何者為錯誤? (A)檢察官準用推事迴避之規定 (B)司法警察官準用推事迴避之規定 (C)書記官準用推事迴避之規定 (D)通譯準用推事迴避之規定
B 下列何者為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法官自行迴避之原因? (A)於該管案件,法官曾於下級法院執行執達員之職務 (B)於該管案件,法官曾執行司法警察官之職務 (C)於該管案件,法官曾執行庭務員之職務 (D)於該管案件,法官曾執行司法警察之職務
B 案件以犯罪地或被告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定期法院管轄者,在刑事訴訟法之學理上稱為和種管轄? (A)牽連管轄 (B)土地管轄 (C)移轉管轄 (D)競合管轄
C 下列何種情形,不屬應諭知免訴判決之事由? (A)犯罪之追訴時效已完成者 (B)同一案件曾經判決確定者 (C)已經提起公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者 (D)被告所涉之罪,行為後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
D 內亂罪、外患罪或妨害國交罪,其第一審屬於何法院管轄? (A)地方法院 (B)簡易庭 (C)最高法院 (D)高等法院.
C 被告在台北市殺人,棄屍於桃園市,殺人與遺棄屍體兩罪為牽連犯,則下列關於管轄權之敘述,何者為是? (A)牽連犯從一重以殺人罪處斷,故只應由台北地方法院管轄 (B)遺棄屍體為牽連犯之結果地,故只應由桃園地方法院管轄 (C)台北與桃園兩地方法院,均有管轄權 (D)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之案件,應以高等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E 【已刪除】相牽連案件得合併審判。下列何種情形,不屬於刑事訴訟法所訂之相牽連案件? (A)牽連犯 (B)共同正犯 (C)犯與竊盜罪有關係知贓物罪 (D)數人同時在同一處所個別犯罪 (E)已刪除
D 下列何種情形,非屬於相牽連案件? (A)一人犯數罪 (B)數人共犯一罪或數罪 (C)數人同時再同一處所個別犯罪 (D)犯與本罪有關係之誣告罪
D 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有牽連管轄之規定者,其目的何在? (A)因訴訟條件欠缺之問題 (B)由於訴訟關係消滅之原因 (C)為免一案數判 (D)為訴訟上便宜之起見
B 下列何者屬相牽連案件? (A)一人行為觸犯之數罪 (B)一人分別起意所犯之數罪 (C)基於概括意,連續所犯同一罪名之數罪 (D)犯一罪而其方法或結果之行為所觸犯之他罪
C 下列何種情形,不屬於刑事訴訟法中所規定之相牽連案件? (A)甲犯竊盜罪之後,又另行起意犯重傷罪 (B)甲與乙共同傷害一人 (C)甲以一個行為,重傷二人 (D) 甲與乙共同傷害一人之後,甲又另行起意犯竊盜罪
C 相牽連之案件,如以繫屬於數同級法院者,應如何處理? (A)應由繫屬在先之法院審判之 (B)應由繫屬在後之法院審判之 (C)經各該法院之同意,得以裁定將其案件移送於一法院合併之審判之 (D)應由共同之直接上級法院審判之
D 住居於台北市之公務員某甲,於桃園市將其職務上持有之國防機密,洩漏交付予住居於基隆市某乙,甲之犯罪行為應由下列那一個法院管轄? (A)台北地方法院 (B)桃園地方法院 (C)基隆地方法院 (D)台灣高等法院
C 同一案件分別起訴於二法院時,決定具體審判的基準為何?(A)犯罪時間之先後 (B)偵查之先後 (C)起訴之先後 (D)判決時間先後
D 二法院對同一案件發生競合管轄時,不得為審判之法院應對案件作何種之判決? (A)管轄錯誤判決 (B)免訴判決 (C)有罪判決 (D)不受理判決
C 同一案件繫屬於有管轄權之數法院者,由繫屬在先之法院審判之。至於繫屬在後之法院, 應如何處理? (A)諭知免刑判決 (B)諭知免訴判決 (C)諭知不受理判決 (D)諭知管轄錯誤判決,並同時諭知移送於該繫屬在先之法院
B 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有競合管轄之規定者,其目的何在? (A)純為訴訟上便宜之起見 (B)為免一案數判 (C)由於訴訟關係消滅之原因 (D)因訴訟條件欠缺之問題
B 甲基於連續之犯意,先在台北市行竊,遭檢察官像台北地方法院提起公訴後,復在新竹市行竊,檢察官就此部分向新竹地方法院提公訴,嗣後甲在台北市行竊部分確定,新竹地方法院應為何種判決? (A)免訴判決 (B)受理判決 (C)有罪判決 (D)無罪案決
C 同一案件先繫屬於有管轄權之台北地方法院,其後,又繫屬於有管轄權之士林地方法院,此時,應如何處理? (A)台北地方法院與士林地方法院,均可審判之 (B)由士林地方法院審判之。但經台灣高等法院裁定,亦得由台北地方法院審判 (C)由台北地方法院審判之。但經台灣高等法院裁定,亦得由士林地方法院審判 (D)台北地方法院與士林地方法院,均不可審判之
B 因特別情形尤有管轄權之法院審判,恐影響公安或難期公平者,當事人得申請為何種之管轄? (A)指定管轄 (B)移轉管轄 (C)競合管轄 (D)牽連管轄
B 刑事訴訟同一審級中,每一被告選任辯護人之人數若干? (A)無法明文限制 (B)以三人為上限 (C)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不得逾三人;選任律師為辯護人,則無限制 (D)是案件之繁簡,由審判長決定
D 被告經具保停止羈押,下列何種情形,應沒入保證金? (A) 被告勾串共犯 (B) 被告再犯罪 (C) 被告騷擾證人 (D) 被告被通緝
A 下列何者,應撤銷羈押? (A) 羈押期滿未經起訴者 (B) 被告未具保之聲請者 (C) 被告所犯為輕罪者 (D) 案件經發回者
B 每一被告選任辯護人之人數不得逾幾人? (A)二人 (B)三人 (C)四人 (D)無限制人數
C 下列何種案件,如無辯護人到庭,法院不得加以審判? (A)所有非告訴乃論之罪 (B)所有之自訴案件 (C)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內亂罪、外患罪、妨害國家罪之案件,或被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 (D)最輕本刑為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或被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
B 數個被告由一辯護人為其辯護者,屬於何種辯護? (A)任意辯護 (B)共通辯護 (C)多數辯護 (D)強制辯護
B 下列何種情形,不屬強制辯護案件? (A)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 (B)非重罪案件,低收入戶被告未選任辯護人而申請指定者 (C)被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 (D)被告所犯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
D 非因過失、遲誤上訴、抗告或申請再審之期間,或申請撤銷或變更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裁定或檢察官命令之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幾日內,得申請回復原狀? (A)3日內 (B)5日內 (C)7日內 (D)10日內
A 刑事案件曾經判決確定者,法院應為下列何種判決? (A)免訴判決 (B)不受理判決 (C)有罪判決 (D)無罪判決
C 刑事判決確定後,如發現開案件認定犯罪事實與其所採用之證據顯屬不符,依實務見解,得如何處理? (A)如係文字誤寫,而不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者,不得以裁定更正 (B)如非文字誤寫,且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者,以上訴糾正其法律錯誤 (C)如非文字誤寫,且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者,致影響於事實之確定,具有再審原因者,可依再審程序申請再審 (D)如係文字誤寫,而不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者,得提起非常上訴糾正其法律錯誤
B 警察人員逮捕現行犯,依法得不予解送者,應經何人之許可? (A)法官 (B)檢察官 (C)警察局長 (D)警政署長
A 下列何者為現行犯? (A)犯罪實施後及時發覺者 (B)被追呼為犯罪人者 (C)持有凶器、贓物或其他物件,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D)於身體、衣服等處露有犯罪痕跡,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C 犯罪行為人甲殺人後返家時,因衣服沾有血跡為可疑,經路人報警後,司法警察官乙循線將甲以準現行犯逮捕,並對甲之身體、立即可觸及之處所加以搜索,則司法警察官乙所踐行之搜索是屬於下列何種搜索? (A)夜間搜索 (B)緊急搜索 (C)附帶搜索 (D)同意搜索

返回

1年-刑事訴訟法選擇題2#6679

A 甲之妹乙與丙結婚,乙與丙因個性不合又合意離婚,惟甲與丙仍維持非常良好的關係。某日在路上甲與丁發生口角,丁持刀刺甲,甲經急救未死,丙在場目睹全部過程。檢察官起訴丁殺人未遂,在審判中以下陳述何為正確? (A)為發現真實,丙不得拒絕證言,且需具結陳述 (B)為發現事實,丙不得拒絕證言,且無需具結陳述 (C)丙因為曾為甲二親等之姻親,得拒絕證言 (D)丙是否得拒絕證言,由法官裁量之
C 甲被訴強制性交罪,審判中法院為了解甲是否為真正與被害人發生性關係者,行文囑託某大學醫院鑑定現場採集之精子與某甲之精子是否同一。又該大學之名義將鑑定結果呈送法院,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因為鑑定人乙未具結,鑑定結果不得為證據 (B)因為鑑定報告實際為乙執行,非該大學醫院執行,鑑定結果不得為證據 (C)機關鑑定,無需具結,鑑定結果得為證據 (D)鑑定結果是否具證據能力有爭執時,應聲請上級法院裁定
B 甲為10歲小學生,在上學途中目睹乙開車撞死路人丙,在審判乙過失致死的案件中,甲是否得作證陳述? (A)甲不得作證,因為未滿14歲 (B)甲得作證,但不得具結 (C)甲得作證,但必須具結 (D)甲如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得具結作證
A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多久之內為之? (A)6個月內 (B) 30天內 (C) 3個月內 (D) 10個月內
B 犯罪被害人向偵查機關申告犯罪事實,請求訴追之行為,在刑事訴訟法稱之為: (A)自訴 (B)告訴 (C)告發 (D)起訴
C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何時起6個月內為之? (A)自司法檢察官或司法檢察官知悉犯人之時起 (B)自檢察官知悉犯人之時起 (C)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 (D)自犯罪成立之日起
E 【已刪除】告訴乃論之罪,自訴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法院應如何處理? (A)以撤回自訴論 (B)通知檢察官擔當自訴或拘提、通緝自訴人 (C)通知檢察官承受訴訟 (D)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E)已刪除
C 告訴乃論之罪,被害人提起自訴後,得否撤回自訴? (A)訴訟進行至任何階段,均得撤回自訴 (B)第一審判期日前,始得撤回自訴 (C)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自訴 (D)自訴不許撤回
D 甲與乙共同強盜丙之動產,甲犯罪之後逃亡國外,檢察官將乙提起公訴。 試問下列何者為正確? (A)檢察官起訴之效力,在任何情形下均及於甲 (B)如果甲日後自動投案,則檢察官起訴之效力及於甲 (C)如果一直不能逮捕甲,則檢察官起訴之效力不及於甲 (D)檢察官起訴之效力,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及於甲
C 甲與乙共同犯強盜罪,甲逃亡國外,而已被逮補,檢察官將乙提起公訴。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前,甲被逮捕歸案。試問對於甲之犯罪,可以如何處理? (A)只能另行起訴 (B)只能追加起訴 (C)可以追加起訴,或是另行起訴 (D)起訴乙之效力,亦及於此一部分,故不得追加起訴,亦不得另行起訴,一並審判即可
C 甲行竊乙時,被乙發現,乙憤而將甲打傷。乙向法院提出自訴狀,被告為甲,犯罪事實為竊盜。甲如欲追究乙之傷害行為,可以如何處理? (A)只能想法院提出反訴,而不能向檢察官告訴 (B)只能向檢察官告訴,而不能向法院提出反訴 (C)可以向檢察官告訴,或是向法院提出反訴 (D)只能請求民事上之損害賠償
B 審判非一次期日所能終結,除有特別情形外,應於次日連續開庭。如果下次因事故而不能連續開庭時,則間隔若干日以上者,應更新審判程序?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E 非常上訴由何人提出? (A)終局判決之管轄法院檢察官 (B)地方法院檢察長 (C)高等法院檢察長 (D)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 (E)以上皆非
A 提起非常上訴,應於判決確定後多久為之? (A)無期間之限制 (B)判決確定後,1月內為之 (C)判決確定後,1年內為之 (D)刑罰執行完畢前,使得為之
D 【已刪除】告訴人不服檢察官之緩起訴之處分,得予申請再議被駁回後,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申請下列何種救濟? (A)上訴 (B)抗告 (C)再審 (D)交付審判
B 甲、乙、丙三人共同無故侵入丁之住宅內傷害丁,丁乃於告訴間內向檢察官對甲提出傷害之訴。案經檢察官偵查終結,對丙提起傷害之公訴。關於檢察官所提起之公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訴之效力僅及於丙傷害部分 (B)公訴之效力僅及於丙傷害及侵入住宅部分 (C)公訴之效力僅及於甲、乙、丙傷害部分 (D)公訴之效力僅及於甲、乙、丙傷害及侵入住宅部分
B 甲、乙、丙三人共同無故侵入丁之住宅內傷害丁,至丁受普通傷害。案發3日後丁向檢察官提出甲、乙、丙三人共同傷害之告訴,表示希望追訴甲、乙、丙三人傷害之罪責。案經檢察官偵查終結後,對甲、乙二人提起傷害罪之公訴。關於檢察官所提之公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訴之效力及於甲、乙、丙三人 (B)公訴之效力不及於丙 (C)訴之效力僅及於傷害罪部分,不及於無故入侵住宅罪部分 (D)公訴之效力僅及於甲、乙二人傷害罪部分
C 案件經地方法院簡易庭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不服提起上訴,經地方法院合議庭撤銷簡易程序之判決,改依通常程序審判,案件最後經最高法院諭知被告有罪判決確定後,受判決人已證明其被誣告者,其申請再審之管轄法院為何? (A)地方法院簡易庭 (B)地方法院合議庭 (C)高等法院 (D)最高法院
D 依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下列有關告訴之敘述何者正確? (A)告訴乃論罪之告訴係發動偵查之必要前提 (B)被害人死亡後,其直系血親得為告訴,即使係告訴乃論罪,亦得與被害人明示之意思相反 (C)被害人甲告訴檢察官,若行為人乙不願和解,將提傷害告訴,此為有效之告訴 (D)甲、乙二人共同傷害丙,丙僅對甲提出傷害告訴,此告訴之效力及與乙
D 甲被乙、丙、丁三人毆傷,甲若僅對拒不道歉之丁提起告訴,其效力依規定亦應及於乙,丙兩人,此種效力稱為:(A)起訴便宜主義 (B)起訴法定主義 (C)公訴不可分原則 (D)告訴不可分原則

返回

1年-102年 測驗練習1#10284

C 下列何者為上訴不合法之情形? (A)上訴不合法律程序 (B)法律上不應准許 (C)選項皆是 (D)上訴權已經喪失
C 下列何人具有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適格? (A)因犯罪權益直接受有損害之人 (B)依民法具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 (C)選項皆是 (D)刑事自訴人
A 以下何者非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A)刑法謙抑原則 (B)國家追訴原則 (C)法治國原則 (D)控訴原則
D 民事訴訟法關於下列何事項之規定,於附帶民事訴訟未準用之? (A)共同訴訟 (B)訴訟程序停止 (C)本於捨棄之判決 (D)管轄權 
A 未確定之裁定具有如何之效力? (A)有執行力 (B)有一事不再理效力 (C)有拘束力 (D)選項皆是
B 刑事訴訟法修正時,審判法院應依何原則適用程序法律? (A)從新從輕原則 (B)原則從新例外從舊 (C)原則從舊例外從新 (D)從舊從輕原則
D 下列何種情形得為緊急拘捕? (A)選項皆是 (B)被告於審判中經羈押而脫逃者 (C)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 (D)因現行犯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
A 如何判斷是否屬第三七六條案件已決定可否上訴第三審? (A)視當事人於第二審辯論終結前對罪名有無爭執 (B)以起訴法條為標準 (C)以判決法條為標準 (D)視當事人於第二審判決前對罪名有無爭執
B 上訴不可分中所稱有關係部分包括? (A)刑之量定與犯罪 (B)選項皆是 (C)主刑與從刑 (D)執行刑與宣告刑
B 以重要證據漏未審酌為由聲請再審? (A)選項皆正確 (B)限第二審有罪確定判決 (C)搶奪案件有其適用 (D)需該證據原審未曾提出
D 諭知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罰金或免刑者,其判決書記載事項何者有誤? (A)引用相同之起訴書記載之事實 (B)應適用之法條 (C)對被告有利證據不採之理由 (D)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理由
B 提起上訴於第二審法院時,審理程序何者錯誤? (A)原則上準用第一審之程序 (B)審判長應命檢察官陳述上訴要旨 (C)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D)選項皆是
A 下列何種為無令狀搜索? (A)選項皆是 (B)急迫搜索 (C)同意搜索 (D)附帶搜索
C 同一案件曾經實體判決確定,嗣又於同一法院重行起訴,法院應為? (A)第三O三條第二款不受理判決 (B)第三O三條第七款不受理判決 (C)免訴判決 (D)管轄錯誤判決
C 我國駐美代表於英國犯賄賂罪,則可以何國程序法訴追? (A)美國之刑事訴訟法 (B)英國之刑事訴訟法 (C)選項皆是 (D)我國之刑事訴訟法
D 依刑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及第四十二條之一易服社會勞動或易服勞役者,由何人指定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勞動並定履行期間: (A)視情形而定 (B)行政執行官 (C)法院 (D)檢察官
A 關於強制取證處分,下列敘述何項正確? (A)第二○五條之二之強制取證處分,須對受拘補之被告始得違反其意願為之 (B)檢察事務官或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及蒐集證據,得違反被告意願採集指紋 (C)選項皆非 (D)檢察事務官因調查犯罪及蒐集證據且有相當理由認為得作為證據時,得違反被告意願採集毛髮
C 下列何者非訴訟客體單一性之效果? (A)審判不可分 (B)上訴不可分 (C)偵查不可分 (D)起訴不可分
C 案件上訴至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若認上訴有理由時,原則上應撤銷原判決後: (A)無庸為任何諭知 (B)自為第一審判決 (C)自為第二審判決 (D)發回原審法院
C 下列關於簡式審判程序之敘述何者有誤? (A)不適用傳聞法則 (B)容許衍生性文書之調查 (C)限死刑無期徒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與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以外案件 (D)得為免訴判決
D 絕對告訴乃論與相對告訴乃論之提出,有何區別? (A)兩者均僅須申告犯罪事實 (B)兩者皆須申告犯罪事實及指明犯人 (C)前者須申告犯罪事實加上指明犯人,後者僅須申告犯罪事實 (D)前者須申告犯罪事實,後者則須申告犯罪事實加上指明犯人
B 下列何者非為無效判決之正當救濟方式? (A)選項皆是 (B)撒回起訴後又為判決→提起非常上訴撤銷 (C)欠缺事物管轄而為§304之外判決→上訴撒銷,並改為§304判決 (D)未經起訴之已確定判決→提起非常上訴撤銷
D 下列情形符合直接審理原則之標準? (A)法院直接調查證人筆錄 (B)法院直接調查傳聞證人 (C)法院書面審查 (D)法院直接調查原始目擊證人
A 何人因調查證據及犯罪情形得實施勘驗? (A)法官、檢察官皆是 (B)司法警察官 (C)檢察官 (D)法官
C 自訴案件之犯罪事實一部可自訴,他部不可自訴而為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罪,試問該自訴案件: (A)全部可自訴 (B)選項皆非 (C)全部不可自訴 (D)前者可自訴後者應公訴

返回

1年-102年 測驗練習2#10285

C,D 檢察官如認司法警察移送之案件調查未完備,不得為如何之處理? (A)發交調查 (B)退案審查 (C)起訴審查 (D)不起訴處分
D 下列何項情形可不解送現行犯予檢察官? (A)告訴乃論之罪,已提起告訴,經檢察官同意者 (B)非告訴乃論之罪,經檢察官同意者 (C)選項皆非 (D)最重本刑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罪,經檢察官許可
A 上訴權喪失後具備何項效力? (A)原上訴人再上訴應予駁回 (B)兩造上訴,一造撤回,判決即告確定 (C)檢察官同意自訴人撤回上訴,檢察官即不得再上訴 (D)其他上訴權人因此不得上訴
D 下列第二審上訴之敍述何者有誤? (A)第二審僅調查經上訴部分之事項 (B)被告於第二審審判中無故缺席,法院可逕行判決 (C)第二審除特別規定外準用第一審規定 (D)第二審審判長於人別訊問被告後由檢察官陳述上訴要旨
C 未確定之裁定具有如何之效力? (A)選項皆是 (B)有拘束力 (C)有執行力 (D)有一事不再理效力
C 下列何人有拒絕證言權? (A)恐因陳述致自己之叔公受刑事追訴 (B)告訴人之輔佐人 (C)曾為自訴人之法定代理人 (D)未滿十六歲之證人
A 關於回復原狀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因過失遲誤不變期間適用 (B)聲請再議期間適用 (C)準抗告期間適用 (D)選項皆是
A 傳聞證人於通常審判程序中之供述: (A)仍屬傳聞證據,原則無證據能力 (B)屬傳聞證據,絕對無證據能力 (C)非屬除聞證據,故有證據能力 (D)選項皆非
C 起訴審查之標準為: (A)選項皆非 (B)確定被告有無犯罪 (C)被告有無成立犯罪之可能 (D)證據調查是否合法
A 非常上訴有理由,原確定判決不利於被告時,最高法院應: (A)撤銷原判決,另為判決 (B)撤銷違法之訴訟程序 (C)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更為審判 (D)撤銷原判決違法不利被告之部分
B 下列何者非屬撤回再審聲請之效力? (A)聲請人得以其他不同原因聲請再審 (B)選項皆非 (C)其他聲請權人仍得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 (D)聲請人不得以同一原因再行聲請
D 以下何者為告訴期間內之合法告訴? (A)甲於3/1重傷乙,乙應於同年8/31前提出告訴,否則無法追訴甲之罪行 (B)甲於3/1至5/1期間私行拘禁乙,則乙應於8/31前提出告訴 (C)甲於3/1竊取甲父之財物,而甲父於同年11/30提出告訴 (D)甲於3/1傷害乙,乙於同年5/10對甲提出告訴
D 同一案件產生競合管轄時,如由繫屬在先法院為得審判法院,繫屬在後法院應為如何之判決? (A)實體判決 (B)視情形而定 (C)免訴判決 (D)不受理判決
A 下列何者不屬非常上訴之理由? (A)訴訟程序違背法令顯然於判決無影響者 (B)判決違背法令 (C)訴訟程序違背法令 (D)選項皆是
B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得以何方式為之? (A)以言詞提出並說明理由 (B)選項皆是 (C)於審判期日以言詞提出 (D)以訴狀或言詞提出
A 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時,最高法院之審理方式為: (A)選項皆是 (B)事後審查制 (C)法律審 (D)書面審
A 下列何人非為強制處分之執行? (A)選項皆可為執行 (B)法官對搜索 (C)檢察官對緊急拘捕 (D)利害關係人對通緝犯逮捕
C 搜索或扣押得由審判長或檢察官囑託應行搜索或扣押地之法官或檢察官行之,此稱之為: (A)囑託扣押 (B)囑託搜索 (C)A.B選項皆是 (D)A.B選項皆非
A 實體判決與形式判決之區別在於: (A)法院於案件審查結果是否觸及本案實體為斷 (B)法院於案件之審查過程中是否觸及本案之實體為斷 (C)法院於調查證據之過程中是否觸及本案實體為斷 (D)選項皆非
B 關於刑訴第三審審理程序之敘述何者有誤? (A)第三審關於訴訟程序得調查事實 (B)選項皆正確 (C)不適用強制辯護 (D)第三審之法律辯論應以律師充任之代理人或辯護人為之
B 附帶民事訴訟除有特別規定外,準用何者之規定? (A)民事訴訟法 (B)刑事訴訟法 (C)行政訴訟法 (D)非訟事件法
A 下列何人應受檢察官指揮偵查犯罪? (A)憲兵隊官長 (B)警察局長 (C)司法警察 (D)警察總隊長
B 證人之個人意見或推測之詞,除以實際經驗為基礎者外,不得為證據,此稱之為: (A)門山法則 (B)意見法則 (C)傳聞法則 (D)經驗法則
C 下列何者非屬上訴不合法律程式之情形? (A)上訴書製作不合法律規定 (B)未按他造當事人人數提出繕本 (C)向原審法院提出上訴狀 (D)未提出上訴書
A 下列何者為緩起訴處分之職權送再議之條件? (A)無告訴人 (B)犯罪嫌疑不足 (C)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三年以上之有期徒刑案件 (D)選項皆是

返回

1年-102年 測驗練習3#10290

A 非常上訴有理由,原確定判決有利於被告時,最高法院應: (A)撤銷原判決違法不利被告之部分 (B)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更為審判 (C)撤銷違法之訴訟程序 (D)撤銷原判決,另為判決
B 錄音,錄影及電磁紀錄等可為證據者,審判長於通常審判程序應為如何之調查? (A)轉譯成文書,以文書宣讀方式調查 (B)以設備顯示聲音,影像,符號或資料,使當事人辨認或告以要旨 (C)選項皆是 (D)選項皆非
B 訊(詢)問筆錄及搜索、扣押、勘驗筆錄得由在場之何人製作? (A)書記官 (B)選項皆是 (C)檢察事務官 (D)司法警察
B 下列何者為不起訴處分之職權送再議之條件? (A)犯罪嫌疑不足 (B)選項皆是 (C)無告訴人 (D)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三年以上之有期徒刑案件
B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告訴代理人於審判中聲請傳喚證人,法院不得拒絕 (B)選項皆非 (C)告訴人不服判決請求檢察官上訴,除有正當理由外,檢察官不得拒絕 (D)告訴代理人如為律師充任,其於審判中請求詰問證人,法院不得拒絕
B 國家追訴原則乃代表國家追訴之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即應開始偵查,下列何者非國家追訴之限制? (A)自訴案件 (B)非告訴乃論 (C)請求乃論 (D)告訴乃論
D 【已刪除】甲於九十五年七月一日前涉嫌連續搶奪乙丙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第一審審判中復搶奪丁壬,第二審審判中另搶奪戊,第二審判決翌日又搶奪己,第三審上訴中再搶奪庚,判決確定後旋又搶奪辛;
【題組】試問何者為本案既判力效力所及? (A)辛 (B)庚 (C)己 (D)丁
B 【題組】檢察官對甲所犯何部分搶奪不得再行起訴? (A)己 (B)戊 (C)庚 (D)辛
C 【已刪除】【題組】檢察官對甲所犯何部分搶奪得再行起訴? (A)戊 (B)壬 (C)己 (D)丁
C 各種審判程序之審級制度,下述何者正確? (A)通常審判程序與簡式審判程序皆為三級三審制 (B)通常審判程序第一審必為地方法院合議庭 (C)簡易程序僅一級二審制 (D)協商程序第一審必為地方法院簡易庭
D 下列何者不適用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A)為受判決人利益聲請再審時 (B)非常上訴審 (C)僅被告提第三審上訴時 (D)第二審變更起訴法條時
B 仍有羈押之原因,但已無羈押之必要,此時羈押效力仍存在,僅是暫時停止羈押之執行,倘有法定情形仍可再執行羈押 (A)中止羈押 (B)停止羈押 (C)終止羈押 (D)暫停羈押
B 下列何者為第三審法院得調查事項? (A)目擊證人陳述內容之真偽 (B)辯護人於原審審判期日有無到場 (C)被告有無阻卻違法事由 (D)選項皆非
A 嚴格證明法則與下列何種制度不具同質性? (A)強制處分審查 (B)罪疑唯輕 (C)辯論主義 (D)傳聞法則
A 司法警察無搜索票欲進入被告住宅拘捕被告之途徑: (A)逕行搜索 (B)附帶搜索 (C)緊急搜索 (D)住宅管理員同意搜索
B 下列何項係辯護人於審判程序具有而偵查程序不具有之權利? (A)在場權 (B)詰問權 (C)與被告交通權 (D)聲請調查證據權
C 被告付費請求交付卷宗內文書證據資料之影本,應如何處理? (A)同意 (B)拒絕 (C)原則同意,有例外規定則拒絕 (D)選項皆非
A 關於控訴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A)漏未判決時,依刑事訴訟法第三七九條第十二款得上訴第三審 (B)起訴之效力,及於檢察官所指被告以外之人 (C)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之一部起訴時,其效力僅及於一部 (D)起訴時,不得將卷宗及證物一併送交法院
A 下列何者非屬上訴為法律所不許之情形? (A)對未確定判決上訴 (B)判決宣示前之上訴 (C)無上訴權人之上訴 (D)無上訴利益之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