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解! | ||
6F 蘇郁銘 大三上 (2013/07/16) 5 學者Salamon為解釋非營利組織在結構上的限制,而提出了「志願失靈」理論,即志願部門在對自我定位之社區做利益分配時,會有「資源與需求分配不均」的斷層現象。在無法公平管理時,部分團體轉而自我要求,因而會有重複他人之服務項目,並有競爭行為的產生,而導致效率低落,且無法在服務上開發新的經濟領域。 Salamon指出,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1.因為慈善的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集體性財貨與服務。 2.因為慈善的特殊性,而偏重特殊的次級人口或團體。 3.因為慈善的干涉主義,而由掌控慈善組織資源者決定服務對象。 4.因為慈善的業餘性,而無法由專業人才來提供相關服務。 這些結構上的問題僅以內部管理的方式並不能完全解決,需要外界的介入與贊助,因此為解決此一問題,政府、企業與民間在必要時得挹注與支持非營利組織的財務與活動。
|
7F |
8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