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解! | ||
Hsian Yi Hsu 小四上 (2013/06/19) 107 造成自傷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性別因素(女性高於男性)、心理因素(宣洩情緒、得到他人關心、取得控制感或依附感、早年未能形成良好依附、視自傷為因應問題的策略…)、社會文化因素(同儕認同的儀式性行為…)及精神疾病伴隨出現的連帶現象等所致: (一)性別因素 根據統計,在自我傷害的人口比例上,仍是以女生為主。 (二)心理因素 1.宣洩情緒-因青少年缺乏更多適應性行為去達成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採取自傷行為來降低憂鬱、焦躁、緊張等負向感覺。 2.得到他人關心-利用自傷來操控他人給予自己愛和關心。 3.早年依附-童年時間與父母親關係較疏遠,未建立起安全依附關係,遇到問題時,較不易向外求助,將自我傷害視為自我能控制的... 查看完整內容 |
4F |
5F 藍色小精靈 高二上 (2013/08/05) 4 可能誘發自殺企圖的危險情境包括下列各項: 1. 會讓人感到被傷害的情境(但客觀評估時,不見得真是如此): 當年輕人把這些情境當成是對自我形象的直接威脅,並感到自尊受創時,敏感的兒童及青少年就可 能會把瑣碎的小事視為嚴重的傷害,並表現出焦慮及混亂的行為; 2. 家庭的混亂 3. 和朋友、男女朋友、或同學等人分離 4. 戀人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死亡 5. 戀情的結束 6.人際間的衝突與失落 7.法律或紀律上的問題 8.同儕的壓力,或是有自我毀滅性的同儕支持 9.恃強淩弱以及被害 10. 對學業成績失望以及學習上的挫敗 11. 在學校考試期間的過份要求 12. 失業和經濟困難 13. 意外的懷孕、流產 14. 得到愛滋病或其他性病 15. 身體的嚴重疾病 |
6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