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第 29~30 題: 古代中國王朝始終面對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甚少出現東南沿海之威脅,因此對於中亞草原部族存有戒懼,歷代多
修築長城對抗,明清時期的「海防」則以消極的「海禁政策」應對。清朝嘉慶年間東南沿海因蔡牽、張保仔等海盜騷擾就
長達十餘年之久,海防空虛可見一斑。
清朝末年面對外來侵略產生兩種呼籲,最後形成「海防派」與「塞防派」之爭。海防派認為威脅來自於海上,強化沿
海防禦保衛國家安全。塞防派則認為大清帝國陸上國界綿長,有北方強國直接威脅,如不強化陸上防禦,則將喪失大批國
土,影響國力。
【題組】29.清代哪些政策的形成可視為「海防派」的主張?
(甲)籌建現代化海軍–北洋艦隊 (乙)臺灣行政層級由府提升為省
(丙)發布渡臺禁令掌控臺灣局勢 (丁)推動皇族內閣強化中央政權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