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曾有「某高中學生甲因『善心』協助行動不便學生乙,從樓上揹到樓下,
『過程』中因沒電梯且樓梯因下雨濕滑,致使學生乙摔傷而送醫不治」 ,因
「結果」很不好,導致法院對當時僅高中生的「學生甲」是否判賠合理金
額,引發法界與一般社會嚴重爭辯之案例。洞察法令與道德是維繫人類社
會之最主要規範,而學校教育根本目的之一,在於培育學生對人類行為具
有法令與道德之「是非善惡」判斷力;然而,該判斷力之依據,主要以行
為之動機、過程(情境)與結果為規準,如以前述「案例」為例,試申論:(25 分)
【題組】
⑴過度偏重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