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我們以為臺灣可以採用同樣的模式與教育,或套用相同的施政方案。然而,很重要卻常被忽略的一點是,美國經驗是大國的經驗,不一定適合臺灣。
大國與小國的教育內涵及取向,極為不同。我以自己所熟悉的餐飲旅館
教育機構來說明。
瑞士洛桑餐旅管理學院是歐洲最好,也幾乎是全球公認最好的專業餐旅
學校。早期亞都剛開幕時,曾經召募到這所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他們
一來飯店實習,立刻展現出優異的能力。把他放在法國餐廳,能待客、
能說菜,服務水準無可挑剔,幾乎不用主管多講,就可以扮演領班的角
色。因為他們在洛桑被教育得非常到位,不僅有法國人的精緻、德國人
的細心,還有瑞士人的品質控管精神。
相較之下,美國最好的康乃爾大學旅館管理系,他們的畢業生大多擅長用電腦跑財報,做數字分析,專精於市場行銷,卻不嫻熟第一線的服務。
洛桑餐旅管理學院教給學生的,是廚房、餐廳、前台等綜合的飯店專業與實務。而康乃爾大學注重的是大型連鎖集團的管理,他們教給學生的,
是如何做好市場行銷、如何成為專業經理人。
因此康乃爾大學訓練出來的管理人才,真正願意留在飯店裡彎腰工作的不多。他們多半走向專業管理職,研究連鎖旅館系統管理,或到華爾街
進行財務分析、思考如何併購旅館。然而,當時的臺灣沒有幾家大飯店,
不足以讓這樣的人才運用巨量的市場分析,實踐併購的鴻圖。
因此,我很早就看出,臺灣不應該向大國取經,我們應該向歐洲學習。
我們需要的,是像瑞士洛桑餐旅管理學院培養出來的踏實人才。
我認為,臺灣要調整自己的學習座標,向世界上真正有獨到之處的小國
學習,學習扮演亞洲瑞士的角色。
臺灣可以是亞洲的瑞士,也可以是亞洲的丹麥、荷蘭、瑞典、芬蘭。這
些歐洲小國與臺灣處境相似,土地同樣不大、人口甚至更少,內需市場
完全不足。這些小國的首要思考是,認清自己的局限,發展自己的特點,
同時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努力去影響或造福世界。 (嚴長壽〈不要用錯
誤的尺度丈量自己〉)
【題組】
(一)作者以美國及瑞士為案例,指出就餐飲旅館教育而言, 「臺灣不應該向
大國取經,我們應該向歐洲學習」 。請分析兩個案例,作者所持的理由
是什麼?(文長以150字為限,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