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週邊商品-保溫瓶圖片票選活動 part2】只要填寫就能獲得1000Y,結束時間 2023/03/27 11:59:59。 前往查看
cherette>試卷(2022/08/15)

高二國文上第三次題庫 下載題庫

110 年 - 國立新竹女中高二110上學期國文第三次段考(期末考)#110228 

選擇:30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1. 下列各組「」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甲)敁「敪」/「啜」茶 (乙)「榻」板/糟「蹋」 (丙)琥「珀」/酒「粕」 (丁)「蓼」漵/醇「醪」 (戊)「戧」金/踉「蹌」 (己)發「愣」/四「楞」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戊
(D)丙戊己


2.2.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網路社群儼然成為人際互動的重要管道,這是世界時勢之驅
(B)寒冷寂靜的夜裡,驀地一陣悲鳴,讓滿懷心事的人更輾轉反側
(C)夏日燠熱,喝一杯泌人心脾的涼飲,瞬間消暑解熱,真是暢快
(D)弟弟這促黠鬼兒,竟然膽敢把痰盅與媽媽的臉盆偷偷對調


3.3. 下列皆是宋代以後著名小說的片段,甲、乙、丙、丁的文句出處依序是: 甲、我今名列仙簿,本不應再履塵世,但感君情,敬報撤瑟之期,可早處分後事,亦勿悲憂,妾當度君 為鬼仙,亦無若。 乙、臣本庸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勵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 不戒之失。 丙、我從二十歲上進學,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壞在讀了這幾句死書,拏不得輕,負不得重。 丁、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A)《紅樓夢》∕《三國演義》∕《老殘遊記》∕《搜神記》
(B)《聊齋志異》∕《三國演義》∕《儒林外史》∕《紅樓夢》
(C)《聊齋志異》∕《水滸傳》∕《儒林外史》∕《搜神記》
(D)《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儒林外史》


4.4. 關於杜甫〈石壕吏〉一詩之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百姓的苦難與官吏的橫暴,形成強烈對比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藉由老婦之詞,表達自己苟且偷生的情況
(C)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老婦向徵兵的官吏求情,年歲已高,無法應役
(D)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老婦臨走前獨與老翁告別,場面哀怨淒婉


5.5. 閱讀下列引文,請判斷從(1)至(4)依序應填入的選項是: 在詩的形式上,宋詩與唐詩差別不大,但內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唐代時有征戰,但宋朝皇帝僅 求安定,軍人勢力抑壓,由於環境的限制,於是 (1) 自然消失了。而且宋朝文人取材偏向對小事物的 觀察,歌詠花鳥、草、蟲的詩占了很多,造成 (2) 的大盛;又受理學影響, (3) 就空前發達。而 理是需要經過磨練修養才能具有的,正如 (4) 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 和。」
(A)邊塞詩/哲理詩/詠物詩/《詩經》
(B)山水詩/詠物詩/哲理詩/《中庸》
(C)山水詩/哲理詩/詠物詩/《詩經》
(D)邊塞詩/詠物詩/哲理詩/《中庸》


6.6. 依據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詩律與詩意,下列敘述適當的是:
(A)為七言律詩,旨在抒發詩人對家國的擔憂感傷
(B)以春蠶、蠟炬形容自己對某人至死不渝的想念
(C)「東風無力百花殘」指初春時百花尚未綻放爭妍
(D)「蓬山此去無多路」為詩人對窮途末路的感嘆


7.7. 下列關於「近體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所指的是唐代新興詩體,可分為古詩和樂府兩大系統
(B)唐詩主抒情,以情韻勝;宋詩主敘事,以理趣見長
(C)唐詩浪漫派講究形式典麗鋪張,代表詩人為李白及李商隱
(D)不論唐詩或宋詩,皆屬文人之作,能誦、可歌,一韻到底


8.8. 下列是〈燭之武退秦師〉的文句,文意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鄭國曾經對晉侯無禮,且對楚國懷有二心,藉此表達對秦國的親附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若助晉消滅鄭國後,須越過晉國才能以鄭為邊邑,將無利於秦
(C)「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滅亡鄭國對秦國有利,燭之武則是為此事前來向秦國求情
(D)「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點出晉文公是個仁、智、武三德兼具之人


9.9. 在〈梵谷的向日葵〉一文中,詮釋梵谷嗜畫向日葵,應該有多重意義。下列敘述並非作者觀點的是:
(A)梵谷自畫像髮鬚與向日葵花盤顏色相似,人與花的外型能相對照
(B)由向日葵的追求陽光特質,呼應梵谷追求光和色彩
(C)由梵谷繪製向日葵的畫風與配色,可看出作者偏激與病態的生命
(D)向日葵的草根性,最符合農民的精神,符合梵谷關注於底層人民的情懷


10.請閱讀下文,回答第 10 題。
甲、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
乙、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10. 依據以上甲、乙二詩,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A)甲 詩 「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 是 表 達 對 故 鄉 的 景 物 難 以 忘 懷 , 記 憶 深 刻

(B)乙 詩 「 浮 雲 能 蔽 日 」 和 甲 詩 「 江 上 煙 波 」 均 說 明 遊 子 無 法 歸 鄉 主 因

(C)甲、乙兩詩皆從神話傳說入題,從今昔對比產生人事變化的感嘆

(D)甲、乙兩詩的尾聯皆藉由史實引發盛衰興亡之感,感嘆懷才不遇之愁


11.請閱讀下文,回答第 11 題。
甲、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 (黃庭堅〈寄黃幾復〉)
乙、
凡有來歷之字,一則此字曾經古人選用,必最適於表達某種情思,譬之已提鍊之鐵,字較生鐵為
精。二則除此字本身之意義外,尚可思及其出處詞句之意義,多一層聯想。運化古人詩句之意,其理
亦同。一則曾經提鍊,其意較精:二則多一層聯想,含蘊豐富。至於用事,亦為達意抒情最經濟而巧妙之方法。 (繆鉞《詩詞散論.論宋詩》)
11. 根據以上甲詩、乙文,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甲詩中「桃李」、「春風」、和「三折肱」皆是黃庭堅自鑄新詞,以求詞意新穎

(B)乙文可以補充說明甲詩常出現用典的情況,並不滿黃庭堅剽竊他人作品

(C)乙文可以補充說明黃庭堅因善用古人詞語並化用典故,故能增加文句的意蘊

(D)甲詩、乙文皆提及要勤學苦讀,珍惜時光深造學問,才能提升創作深度


12.請閱讀下文,回答第 12 題。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
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
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
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12. 根據上文所主張的「王道」政治,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施行王道的首要任務,是讓人人能愛護環境,保育生態

(B)先使人民無飢寒,再使民受教化,才是王道之成

(C)人力、物力及資源分享,都要公平公開,才符合王道精神

(D)五十歲以上可以享有國家提供的福利,是施行王道的最終目標


13.13-14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回答 13-14 題。
甲、
罵網路的虛擬角色,也會構成「妨害名譽」 在網路世界裡,縱使謾罵的對象是他人創設的虛擬角色、帳號或暱稱,仍然會成立「妨害名
譽」的相關罪責。過去五年來的妨害名譽刑事案件,就有大約百分之二十三是在網路上發生的(八
千五百四十九件裡,有一千九百三十八件)。
現代人以暱稱、別名或帳號,在網路上從事各項活動,可能不知道彼此在現實世界的姓名、相
貌、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嗜好等,這些足以確認真實身分的資訊。然而,現實世界的人們透
過網路,使用暱稱、別名或帳號等化身進入虛擬社群,以此名義展現自己,並與其他人的網路化身
進行競爭、合作等互動交往,而逐漸在社群成員間建立起人際網絡,構築屬於該化身在社群裡的人
際關係、聲譽評價;個人在現實世界中,也是在不同場域裡扮演角色、展現自己,以各種形貌與不
同場域的成員建立連結、產生評價—兩者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是個人在現實世界或虛擬社群所展現的人格形貌,法律上都該給予相同的保護。
乙、
網路罵人,小心罪加一等的「加重誹謗罪」 依照《刑法》第三一○條規定,比起一般以口述的方式到處說人壞話,使人名譽受損而成立的
「誹謗罪」,若是改以散布文字、圖畫等有形的方式傳述,而使他人名譽受損,更會成立「加重誹謗
罪」,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而現今網路上的交流,絕大部分是透過文字、圖像、影音的方式,相互傳遞訊息或分享資源,
好比在自己或他人的臉書留言、參與網路論壇的討論、轉發分享時事照片或生活動態,一旦內容有
涉及毀損他人名譽的情況,往往皆以「加重誹謗罪」論處。從過往判決中,如果拿所有「妨害名
譽」的刑事案件來看,判刑兩個月以上的,占所有處刑案件的百分之十六;但是,涉及網路的案
件,判處兩個月以上有期徒刑的占了百分之二十六。
網路的世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截圖蒐證非常簡便又容易。因此,奉勸大家在網路上更要謹
言慎行,不要到了被罰的時候,才真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一字千金」。
(雷皓明〈網路上罵人,也會被告妨害名譽?〉)

【題組】13. 根據甲文,網路上罵人,也會被告妨害名譽的法學理論是:
(A)個人在虛擬世界所扮演的網路角色需受到保護,是因為其有商業利益的價值
(B)個人在網路所展現的人格形貌與現實世界的重要性相同,均應受到保護
(C)個人在網路社群所建立的人際網絡,亦影響其在現實世界中的聲譽評價
(D)在網路上的暱稱、別名或帳號,足以確認彼此在現實世界的真實身分


14.【題組】14. 根據甲、乙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甲文提及個人在虛擬世界使用虛擬的帳號、別稱、假名,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的壓力和責任
(B)根據乙文,作者所謂的「一字千金」意思是加重誹謗罪的罰金是:罵一個字要罰一千元
(C)綜合甲、乙兩段文字,其共通點是引用名人事例,切合社會脈動,增加說服力
(D)綜合甲、乙兩段文字,其共通點是善用數據論證,增強論說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15.請閱讀下文,回答第 15 題。
甲、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之一)
乙、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觀書有感〉之二)
15. 關於以上這二首詩的說明,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甲詩是對讀書窮理的體會,喻不斷學習新知,保持心地澄明,才能對各事做出精確的判斷

(B)乙詩旨在說明攜書坐船夜遊,獲得精神的寬暢自在,因此思鄉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C)甲詩描寫「方塘」所見,說明人要時常以鏡照見自我,從正衣冠進而能省思個人得失

(D)乙詩是由景入理說明江邊巨艦若要能如羽毛般輕盈,必須有貴人提攜相助才能達此境界


16.16-17 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16-17 題。
今日的科學,明日的神話
在過去數十年間,有許多科學家花了不少工夫對占星術的預測做統計上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
許多次試驗中,占星術預測成功的機率和隨意猜測的機率根本差不多,也因此就科學角度來看,占星
術的星座命理終究只能以「偽科學」的形式存在。
儘管如此,但我們不可一筆抹煞它對現代天文發展的貢獻。早年先民為占星所做的許多觀測(尤
其是對行星位置的記錄),使得那些對追求真理有興趣的人,從這些觀測紀錄慢慢歸納出天體運行的道
理來,促成今天從歐洲萌芽的現代天文學的發展,因此占星術對現代天文學的出現確實提供了一定程
度的幫助。
然而,如果時代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相信太陽走到哪一個背景星座,會對那個時候出生的人有
什麼樣的影響,實在不可思議,更何況因為地球「歲差」的關係,三千多年前的巴比倫人所看到的太
陽星座位置,和現在已經差了一個星座!但這不是重點,因為研究星座命理的人會說「那我們把星座
預測往前調整一個星座不就得了」,然而這樣並不能解決占星術與科學之間的矛盾,我們仍要知道「科
學」和「迷信」本質上的分野究竟在何處。
人類文明發展至此,仍有很多現象我們不知道原理為何,可是如果能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科學
發展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像日食、月食、流星雨、彗星這些特殊天象,以前曾經給地上的先民帶來很
大的困擾、驚恐,和畏懼,但現在日食、月食、流星雨都已經成為天象美景,能夠按照科學家推測的
時間準確地發生,日食和月食預測發生的時間甚至準確到可以用來對時!原來以為天地驟轉的「變
態」,到了現代已經變成我們可以帶著喜悅心情去欣賞的「常態」,這些常態就成了驗證日月星辰運行
規律的重要基礎。 (孫維新〈從占星術到天文學〉)

【題組】16. 根據上文,「科學」和「迷信」在本質上的分野是:
(A)科學是嚴肅的統計過程,迷信是規律的因果循環
(B)科學能準確預測,迷信是隨機猜測
(C)科學是與時俱進的,迷信是傳統守舊的
(D)科學是常態性的運行,迷信是變態性的運作


17.【題組】17. 根據上文,對於作者觀點的說明,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占星術對於現代天文學的發展,只有造成混淆和迷信,而毫無幫助
(B)作者認為以出生時候來決定命理的占星術,是有其一套脈絡和根據的
(C)人類文明至此,我們已經能準確掌握到所有天文現象的原理及發展,並能複製其現象
(D)科學家如今已能準確預測日食和月食發生時間,人類也從原先對天文現象的恐懼轉成能欣賞天象美景


18.閱讀下文,請回答 18 題。
當年讀史至此,不禁掩卷長歎,歎惜項羽之剛愎自用、大業不成,近來,年歲日增,少年銳氣,
洗磨略盡,別有會心。記得卡萊爾在他的名著《英雄與英雄崇拜》中曾說:「重要的不是一個人有多少麩皮,而是他有沒有麥粒。」項羽誠然麩皮甚多,簸揚不盡,可是,他卻以自己獨特的人格與生命歷
程,孕結出一顆飽滿圓實、碩大無朋的麥粒。一如太陽的光芒掩盡了星體上無數的「黑子」,長空仰
望,只見白熾光華,璀璨耀目!就歷史成敗而論,項羽失了江山、帝位,但就人格的完成而言,項羽
卻成了悲劇英雄的典範。
史遷卓識,不以成敗論高低,他為項羽寫「本紀」,並置於〈高祖本紀〉之前。筆力扛鼎、悲歌慷
慨,是史記中最出色的文章。高祖本紀引鬼神之說頗多,不怕死的韓信也直指劉邦「陛下殆天授,非
人力也」!但項羽本紀從頭到尾,沒有異兆、沒有祥瑞,沒有白蛇、赤蛇……只有一個「人」!
(方瑜〈項羽—超級巨星〉)
18. 上文引卡萊爾:「重要的不是一個人有多少麩皮,而是他有沒有麥粒。」下列選項最接近其旨的
是:

(A)項羽過於剛愎自用,不能知人善任,終至走向悲劇英雄的窮途末路

(B)項羽如太陽般璀璨耀目,因其人格的完美,成就了英雄的典範

(C)項羽即使缺點甚多,但卻用人格成就了悲劇英雄的典範

(D)項羽大醇而小疵,擁有耀眼的成就和完美的人格,也有缺點


19.閱讀下文,請回答 19 題。
雄怪屈原文過相如,而主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
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崏
山投諸江流以弔屈原,名曰〈反離騷〉。(揚雄〈反離騷并序〉)
19. 根據上文,關於揚雄對屈原的看法,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揚雄稱許屈原的文學成就超過司馬相如

(B)不認同〈離騷〉的內容,所以作〈反離騷〉反覆誦讀

(C)對屈原投江以明志,理解其心志,故深表同情與讚賞

(D)揚雄認為屈原不得志時,應該力求改變,人定勝天必能有所成


20.下列甲、乙文,請回答第 20 題。
甲、
李杜之後,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子厚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
泊,非餘子所及也。 (蘇東坡〈書黃子思詩集後〉)
乙、
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澹者,謂
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澹,亦何足道。
(蘇東坡《東坡題跋.評韓柳詩》)20. 根據以上甲、乙文,蘇軾對於寫詩與詩人的看法,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強調偏愛「外枯中膏,似淡實美」的詩作

(B)子厚的作品可與李、杜媲美,在當代獨領風騷

(C)子厚的才學與陶淵明相近,兩人的詩則在伯仲之間

(D)韋應物和柳子厚其詩質樸淡泊,在當代獨具一格



21.21. 下列各組「 」中的字,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調」停已畢,然後歸坐/在曉翠堂上「調」開桌案
(B)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C)大奶奶「倒」忙的緊/且至言忤於耳而「倒」於心,非賢聖莫能聽。
(D)「因」人之力而敝之╱未若柳絮「因」風起
(E)李紈「侵」晨先起/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22.22. 有關「小說」的發展與流變,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小說」一詞始見於《莊子》,原指淺薄瑣碎、無關治道的言論
(B)魏晉六朝以筆記小說為主,分成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大多零星記事,結構不完整
(C)章回小說在經史子集的分類中,以各回目串連一部完整小說敘事結構,故應放入集部
(D)《紅樓夢》以悲劇收場,而非傳統的大團圓結局,是曹雪芹原創,非舊小說的沿襲
(E)《聊齋志異》是屬志怪類的短篇章回小說,內容多為花狐妖魅等是作者廣泛蒐集野史傳說加工而成


23.23. 下列各組「 」中的詞語,前後意義相同的有:
(A)「焉用」亡鄭以陪鄰╱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B)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C)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歐陽脩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D)今兒老太太高興,這「早晚」就來了/吾聞袁公路久鎮淮南,兵多糧廣,「早晚」將為天子
(E)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歷歷」述說平生事,無一不記


24.24. 關於〈寄黃幾復〉一詩的典故運用,下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我居北海君南海」,化用《左傳》:「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表示兩人相隔遙遠
(B)「寄雁傳書謝不能」,化用《漢書.蘇武傳》的「雁足傳書」之說,用此說明兩人只能靠書信傳息
(C)「江湖夜雨十年燈」,化用杜牧「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描寫友人常年不得志只能夜夜 至酒樓買醉
(D)「持家但有四立壁」,化用《史記》司馬相如的「家居徒四壁立」,說明友人為官清廉,家裡極為貧困
(E)「隔溪猿哭瘴煙藤」,化用《搜神記》「猿腸寸斷」的典故,表達對友人因貶謫而使夫妻相隔的不捨與 疼惜


25.25. 下列對於作者的相關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余光中有「璀璨的五采筆」的美譽,各文類中最擅長小說,創造力旺盛,兼具感性和理性
(B)曹雪芹祖先三代曾任江寧織造,家世顯赫,祖父曹寅更為著名的藏書家,並主持《全唐詩》的刻印
(C)杜甫曾經安史之亂,其詩多傷時憂國,關懷民生之苦,有「詩佛」之稱,並開中晚唐社會寫實詩先聲
(D)黃庭堅早年以詩文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作詩推尊杜甫,講究詩法,好用典,力求創新
(E)李商隱因捲入牛李黨爭被排擠,終生抑鬱不得志,大量創作無題詩,其詩繁於用典,有時晦澀難解


26.26. 關於《紅樓夢》一書,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點出鴛鴦地位與史太君不相上下,分庭抗禮
(B)《紅樓夢》初名《石頭記》,又名《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情僧錄》、《金玉緣》等
(C)以居住於大觀園的處所為人物別號,如「蕉下客」乃是因居住於秋爽齋的薛寶釵所種的芭蕉而命名
(D)《紅樓夢》寫作技巧上最大的成就,在於運用典雅精緻的文言文塑造出鮮活的人物性格
(E)書中透過劉姥姥四進賈府的見聞和感受,見證賈府興衰之變,並從中凸顯貧富懸殊的差距


27.27. 下列對於《紅樓夢》中十二金釵的相關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是指薛寶釵具有勸夫向上的婦德,兼能詠風花雪月之詩
(B)「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指得是年輕就守寡,清淨守節撫養兒子長大的李紈
(C)「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指得是執掌大權的王夫人
(D)進瀟湘館前「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象徵黛玉的孤高不俗與不大與人來往
(E)「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講得是迎春後來出嫁所遇好色殘暴之徒,經摧殘而死


28.閱讀甲、乙二文,請回答第 28 題。
甲、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
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上)
乙、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
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
敺民者,桀與紂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
陷於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孟子.離婁》上)
28. 根據以上甲、乙二文,下列孟子對於君王行仁、行暴的討論,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孟子認為毀壞仁道及正義的紂王已經沒資格稱為君,只配稱為一夫

(B)孟子認為武王伐紂、湯放桀,這種大逆不道的弒君行為都是不合乎禮的

(C)孟子認為桀、紂失去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失去了天下老百姓的心

(D)孟子認為想得到民心有一定的道理,人民想要的為他們積聚,人民討厭的不要加予他們

(E)行暴已久的君王若想要改變自己施政方式,及時行仁政猶求三年之艾,是一蹴可幾的


29.29. 文章中有時為了強調語意或描述情狀,刻意顛倒詞語在文法上的順序稱為「倒裝」。下列文句,使用 倒裝句法的選項是:
(A)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B)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採樵
(C)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
(D)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E)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


30.30. 下列對於〈劉姥姥〉一文的闡述,正確的選項是:
(A)「去了金的,又是銀的,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以器皿用具的品味,暗示劉姥姥攀權附貴的迎合
(B)「笑岔了氣,扶著桌子叫『噯喲』」:顯示黛玉個性孤傲,扶著桌子不扶人指不善於向他人表達情緒
(C)李紈笑勸不要淘氣,鴛鴦回道:「很不與你相干,有我呢!」可見鴛鴦平日深得賈母寵愛
(D)「菜裡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的出來」:鳳姐提醒劉姥姥賈府人事紛雜,任何事須謹慎以待
(E)劉姥姥被設計捉弄時,寶釵當時亦在座上,曹雪芹卻沒有描寫她的反應,可見她性格孤僻憂鬱,不願 與大家一起攪和


懸賞詳解

國一公民下第二次

68. 客家「紙傘」、平溪的「天燈」、原住民的「祭典」、恆春「搶孤」、三義「木雕」、東港「燒王船」、新北市「潑水節封街」等等,以台灣為主題...

50 x

前往解題

110 年 - 國立新竹女中高二110上學期國文第三次段考(期末考)#110228-阿摩線上測驗

110 年 - 國立新竹女中高二110上學期國文第三次段考(期末考)#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