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寫作批改】正式登場,歡迎大家使用看看! 前往查看
陳莉津>試卷(2016/05/31)

教甄◆資賦優異組題庫 下載題庫

105 年 - 桃園市 105 年度國民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筆試【教育綜合測驗-B】#51937 

選擇:50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
1. 根據我國資優教育白皮書之理念,以下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適性均等的教育機會」是指讓所有的學生擁有相同的學習經驗
(乙)資優生仍有個別差異存在,因此極需要區分性的課程與教材教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丙)引導回饋服務的人生目標以培育資優學生成為人格健全、有愛心、能奉獻、樂服務,智慧兼備的人才
(丁)「創造多元才能發展空間」是指提供學生加深、加廣的課程,協助其潛能發展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2. 有關桃園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資賦優異學生縮短修業年 限相關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縮短修業年限學習輔導計畫」應以個別化學習方式 編撰
(B)個別學習輔導經費可向主管教育機關申請
(C)若發現學生適應困難立即轉回原年級(原校或原班)就讀
(D)因縮短修業年限提早畢業之資優生,其升學方式應專 案處理


3.3. 有關強調成就表現的資優定義中,下列哪一位學者認為 個人「機運」具重要影響?
(A)Gardnar 的多元智能理論觀點與 MI 教室
(B)Sternberg 的智力三元論和資優內隱理論
(C)Silverman 的存在智能理論與情緒智商觀
(D)Tannenbaum 的資優是誰、是什麼、如何觀


4.4. 根據我國特殊教育法,一般智能優異的定義中,不包含 下列何項? 1.記憶 2.理解 3.應用 4.分析 5.綜合 6.推理 7.評鑑 8.創造
(A)1、8
(B)3、8
(C)3、7
(D)1、7


5. 5. 關於學習障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數學障礙和閱讀障礙的盛行率,實際上可能很接近
(B)學習障礙的盛行率快速的增長僅是因為草率的診斷
(C)有許多學習障礙的定義,顯示當中沒有一致的看法
(D)大部分的學習障礙學童,長大後就會沒有特殊問題


6.6. 關於 ADHD,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DHD 的孩子不一定有過動
(B)ADHD 的主要症狀是不專注
(C)ADHD 是新興的診斷疾患,以前從未發現
(D)ADHD 的社交困難來自於他們對社會互動的無知


7.7. 欲了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資優生小萍,在完成紙筆作 業的能力及其與同儕表現的差異,可從第四版魏氏兒童 智力測驗何種組合指數分析評估?
(A)語文理解
(B)知覺組織
(C)專心注意
(D)處理速度


8.8. Osborn(1963)的腦力激盪術策略,到了 de Bono(1970) 版,其中有一項目被刪除並取代,其為下列哪一項目?
(A)討論時應排除批判
(B)主意的量越多越好
(C)歡迎不拘束的言談
(D)可結合或增進主意


9.9. 有一位資優生,精力旺盛、十分關心社會議題,有時會批判政府、時事,依照過度激動特質的類別,他包含以下哪些類型的過度激動?
(甲)想像 (乙)心理動作 (丙)感官 (丁)情緒 (戊)智能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丁戊
(D)乙丁戊

10.10. 小明想利用「思考帽」幫他決定星期日要不要跟同學去 爬山。他應該使用下列哪一套思考帽?
(A)黃帽→黑帽→紅帽
(B)黑帽→黃帽→紅帽
(C)白帽→綠帽→黃帽
(D)藍帽→白帽→黃帽


11.11. 下列為課程學習的層次,由淺至深的階層順序應如何排序? (甲)習得 (乙)維持 (丙)精熟 (丁)類化 (戊)適應
(A)甲→丙→乙→丁→戊
(B)甲→丙→丁→乙→戊
(C)甲→丁→丙→戊→乙
(D)甲→乙→丙→丁→戊


12.12. 創意問題解決的題目:「當你在森林裡健行,想吃便當時 才發現忘了帶筷子,你可以怎麼做?」若依 DISCOVER 課程模式來看,這類題目屬於下列哪一問題層次?
(A)TypeⅢ
(B)TypeⅣ
(C)TypeⅤ
(D)TypeⅥ


13.13. 個體自發的價值系統逐步發展建立,內在的衝突來自實際行 為表現無法達到自己理想,以資優生而言,其情緒發展和普 通生不同之處正是從此階段開始。這是指 Dabrowski 之正向 非統整理論的哪個階段?
(A)初級統整階段
(B)單一階層的非統整階段
(C)自發性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
(D)組織化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


14.14. 下列何者不屬於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課程設計的特質?
(A)注重知識和資料的整理
(B)以問題情境統整多元向度的學習
(C)以問題進入專業領域的探究
(D)以真實世界的弱結構問題提供師生平行的學習機會


15.15. 資優班教師利用下列步驟設計適合資優生的課程:選取 主題、決定內容、決定過程、決定成果展示方式、形成 模式。他可能是參考下列哪一位學者的資優教學模式?
(A)由 Feldhusen 和 Kolloff 二人所設計的「普度三階段 充實模式」
(B)由Schlichter依據Taylor的多元才能模式所設計的 「無限才能模式」
(C)由 Reis 和 Renzulli 共同設計的「三合充實模式」
(D)由Kaplan 設計的「資優生適異性課程模式」(區分性課程)


16.16. 依照資優學生各自的學習風格,評量學生學習成效,是 為區分性教學中哪一項要素的調整?
(A)內容調整
(B)過程調整
(C)結果調整
(D)教材調整


17.17. 區分性課程是指在下列哪些面向的區分? (甲)學習者的需求、能力和興趣 (乙)課程目標與技巧 (丙)採取的教學方法 (丁)學生的分組方式 (戊)學習的環境
(A)甲乙丁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戊 


18.18. 林老師資優教育方案裡的學生,專長才能極為多樣,他 決定以多元才能發展的方式設計資優課程。你會建議他 採取下述哪一資優課程模式?
(A)Kaplan 框架式課程
(B)Schlichter 無限天賦模式
(C)Vantassel-Baska 統整課程模式
(D)Renzulli 多種菜單模式


19.19. 以下有關 Sternberg 的敘述何者為非?
(A)提出人類智力三元論之後,又提出有關創造力三元說 的理論
(B)將創造力的發展擴充為個人五項的資源:智力、知 識、思考型態、人格特質、動機
(C)Sternberg 和 Lubart 提出創造力投資理論,認為創 造力要有所表現和發展,也要像投資者一樣「買低賣高」
(D)提出創造力互動觀,強調個人、他人與工作三者之間 互動的重要性


20.20. 國小資優班張老師想進行創造力教學實驗,需要一份評量 工具用以了解其教學成效,下列哪一測驗工具較適用?
(A)生活問題解決測驗
(B)威廉斯創造力測驗
(C)問題解決創造力測驗
(D)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


21.21. 下列有關「良師典範」與「角色楷模」的敘述何者正確?
(A)都代表正向價值的引導
(B)都是藉由觀察模仿學習
(C)都是以還在世者為對象
(D)都採師徒制的形式互動


22.22. Wallas (1926)所提出的創造歷程,有哪些步驟?
(A)流暢、變通、獨創、精密
(B)內容知識、擴散思考、批判分析、溝通技巧
(C)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D)發現問題、尋求主意、尋求解決方法、尋求接受


23.23. 根據史騰柏格 Sternberg 的智力三元論,如果一個人在解 決問題時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表示他何種智力頗佳?
(A)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B)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
(C)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
(D)實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24.24. 王老師欲協助資優班學生排除對資優生的刻板印象,導 引自己成為積極正向追求卓越表現者。依據教育部現行 特殊教育新課綱之情意課程綱要,應選用以下哪一次項 目的能力指標?
(A)生涯試探與規劃
(B)能力成就與期待
(C)正向情緒維持與激發
(D)資優特質


25.25. 林老師在進行領導才能的訓練時,特別注重要學生擬訂 計畫、釐清個人所承擔責任,以及監督的過程。林老師 是在進行下列哪一能力導向的訓練?
(A)轉型導向能力
(B)關係導向能力
(C)任務導向能力
(D)技巧導向能力


26.26. 關於充實制與加速制的描述,下列何項敘述不正確?
(A)提早入學、縮短教育年限和跳級屬於加速制
(B)數學資優學生的教育模式(SMPY)屬於加速制
(C)充實制的課程,不宜規畫進階的高年級課程
(D)我國主要的資優教育模式以充實式融合為主


27.27. 林老師想教學生符號類推法 (symbolic analogy),下列 哪一例子會是較適合的教學例?
(A)如來神掌
(B)騰雲駕霧
(C)肚裡的蛔蟲
(D)自私的美德


28.28. Baum(2009)提出雙重需求學生之才能本位模式(Talent Centered Model)以學生需求為核心,包括下列哪些作法: (甲)安排有助於優勢發展的挑戰性活動 (乙)提供學生社會與情意支持 (丙)調整物理環境以適合學生 (丁)針對弱勢提供補救性課程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29.29.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刪除了哪些分測驗,以降低過 於偏重有時限之作業量表?
(A)圖畫補充、符號尋找、物型配置
(B)連環圖系、物型配置、迷津
(C)連環圖系、符號替代、迷津
(D)圖形設計、符號替代、物型配置


30.30. 採用哪一種資優教育課程設計模式者強調研究技能的學 習、主張教學是師生合作的一種團隊活動?
(A)環境模式
(B)內容模式
(C)過程模式
(D)概念模式


31.31. 某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的智商為 123,則該生的智力 在同儕團體中的相對地位大約為何?
(A)前 3%
(B)前 7%
(C)前 12%
(D)前 15%


32.32. 被鑑定為資優生但是在學業表現為低成就,下列可能原 因何者不正確?
(A)缺乏動機和自信心
(B)因為非同步的發展
(C)學校的課業太容易
(D)受到環境同儕壓力


33.33. 三合充實模式「才能庫」(talent pool)的形成,是先從 全校學生當中鑑定出多少百分比在普通能力或任何特殊 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
(A)15%至 20%
(B)10%至 15%
(C)5%至 10%
(D)3%至 5%


34.34. 根據我國特殊教育法,領導能力優異的定義中,不包含 下列何項?
(A)計畫組織
(B)溝通協調
(C)問題解決
(D)決策評鑑


35.35. 一般而言,課程本位評量的優點有哪些? (甲)因應個別差異進行評量 (乙)評量與教學緊密結合 (丙)編製過程簡單易行 (丁)信效度很理想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36.36. 某能力測驗擬應用於資優鑑定,其中 4 題的難度及鑑別 度分別如下,請問哪一題相對較能甄別出資優學生?
(A)第 1 題難度.27,鑑別度 7.71**
(B)第 2 題難度.49,鑑別度 8.62**
(C)第 3 題難度.60,鑑別度 9.20**
(D)第 4 題難度.79,鑑別度 7.74**


37.37. 某位老師想編製一份量表以了解父母培育孩子創造力的 態度,為了慎重起見,邀請資深教師及專家學者協助審 核量表內容是否適當,請問他是為了檢核哪一種效度?
(A)專家效度
(B)內容效度
(C)表面效度
(D)效標關聯效度 


38.38. 阿哲原為 A 校適應欠佳的資優生,經一學期後轉入 B 校就讀。回溯其轉校經歷下列介入輔導程序,其順序應如何安排為宜?
(甲)導師向輔導室提出申請
(乙)召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進行個案討論
(丙)教師分析問題形成原因進行學生個別晤談
(丁)教師與家長晤談並請家長協助輔導
(戊)協助轉介至普通班或他校就讀並追蹤輔導
(A)甲丙丁乙戊
(B)甲乙丙丁戊
(C)甲丁乙丙戊
(D)甲丙乙丁戊

39.39. Perrone(1979)認為資優生在生涯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的 事項有哪些? (甲)提供職業技巧及知識技能的學習 (乙)延宕生涯決定,多做生涯試探 (丙)重視性別角色對資優者生涯抉擇的影響 (丁)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而非一味的認同他人的價值體系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40.40. 推動翻轉教室的葉丙成教授曾表示:「臺灣大學生缺乏自 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下列哪二位學者所提出的資優教 育模式特別強調培育上述能力?
(A)Betts、Treffinger
(B)Betts、Gardner
(C)Gardner、Renzulli
(D)Renzulli、Sternberg


41.41. 下列關於資優生親職教育的敘述何者正確?
(A)手足間多激勵競爭比較有利於資優表現
(B)手足間互動為多元且變動的狀態
(C)讓資優生支配手足可促進領導潛能發展
(D)給予手足相同的教育目標即是公平的對待


42.42. 以下有關資賦優異學生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的描述,何者 不正確?
(A)創造力課程著重創造者人格特質、創作歷程、創意成 果及創造性支持環境
(B)領導才能係以 Yukl 提出之「任務導向」、「關係導向」 和「轉型導向」為架構
(C)情意發展課程是以治療性輔導為主,預防性諮商輔導 為輔
(D)獨立研究課程應強調弱結構、多元、複雜及真實問題 或情境的呈現


43.43. 下列有關評量工具的「效度」敘述,何者不正確?
(A)效度係數通常介於-1.00 到 1.00 之間
(B)內容效度係指測驗項目代表的範圍廣度、涵蓋性與豐富性
(C)構念效度係指測驗測量理論性概念或特質所達成的程度
(D)同時效度係指測驗分數能預測一些未來的行為,如在 校學業成績


44.44. 黃老師以颱風為資優班主題單元,設計不同小組的任務 包括:
A 組為在實驗室模擬颱風形成實驗
B 組看氣象圖分析颱風路徑
C 組到戶外追蹤紀錄颱風路徑
D 組寫出完整的追風計畫
請問哪一組較符合真實評量的設計?
(A)A 組
(B)B 組
(C)C 組
(D)D 組

45.45. 下列何者非為特教領域應用資訊融入教學主要的特色?
(A)操作簡便
(B)提供延宕滿足
(C)提供充足練習機會
(D)學習者可自訂進度


46.46. 教師於上課提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師請學生 回答,學生答對,教師給予加分作為獎賞。上述範例是 屬於何種理論?
(A)認知論
(B)社會學習論
(C)古典制約
(D)操作制約


47.47. 下列有關非後效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 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種後果策略
(B)是一種區別增強
(C)是一種前事策略
(D)可用來教導適當的行為


48.48. 資優教育教學模式可概分為學習內容導向模式、學習歷程導向模式與學習結果導向模式。下列哪些課程較重視的是學習歷程導向模式?
(甲)多元菜單模式(Multiple Menu Model)
(乙)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丙)批判性思考模式(Critical Thinking Model)
(丁)自主學習者模式(Autonomous Learner Model)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9.49. 林老師想幫助班上閱讀困難的學生學習後設認知技巧, 下列哪一種教學法較為適宜?
(A)精熟教學法
(B)發現教學法
(C)編序教學法
(D)交互教學法


50.50. 學校經常舉辦示範教學、觀摩教學以及教學演示等教學 措施是受下列哪一種教學理論的影響?
(A)認知學習論
(B)社會學習論
(C)學習條件論
(D)訊息處理學習論


懸賞詳解

未分類

...

10 x

前往解題

105 年 - 桃園市 105 年度國民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筆試【教育綜合測驗-B】#51937-阿摩線上測驗

105 年 - 桃園市 105 年度國民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筆試【教育綜合測驗-B】#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