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僕】摩檸Morning>試卷(2019/07/09)

高二歷史上第三次題庫 下載題庫

106 年 - 臺南市國立臺南二中高二105 上學期歷史第三次段考(期末考)三民#77379 

選擇:50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1.馬克思曾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 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甲)的工 具。……」文中的(甲)應該是指什麼?
(A)新教
(B)專制國王
(C)耶穌會會士
(D)文藝 復興學者。


2.2.秦始皇任用李斯為相,厲行法家思想,兼併六國,統一天下,推動車同軌、書同文;建馳 道、築長城,以焚書阬儒的手段禁絕人民批評政府,並採用集權專制的方式治理天下,李 斯助秦始皇治理天下,但卻在秦始皇死後遭趙高陷害身亡。若以馬基維利君王論的理念, 他會如何論斷此事?
(A)讚嘆秦始皇行事果斷,能以非常之手段成就政極
(B)譴責秦始 皇專斷自為,役使民力過重
(C)表揚李斯的愛國情操,願意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
(D)惋 惜李斯的盲目愚誠,忠心事主卻惹來殺身之禍。


3.3.某人認為:神的懲罰非常恐怖,為了免除诅人的重罪,神先用瘟疫、飢荒、戰爭折磨世人。 我們境内的子民越來越墮落,犯下無數罪行,才會受到疫病摧殘。我們應如何理解此一說 法?
(A)這是佛家輪迴之說,以解釋世間苦難的來源
(B)這是十四世紀時,對黑死病發 生原因的解釋
(C)這是十七世紀的細菌學說,解釋疫病的來源
(D)這是二十世紀蘇聯解體,共產主義者的警告。


4.

4.附圖為英國都鐸王朝稱為「都鐸玫瑰」的王徽,以外圏的紅玫 瑰包覆白玫瑰,形成雙重花瓣的玫瑰樣式。請問都鐸王朝以此 為王徽的主因為何?
(A)為慶祝都鐸家族在內戰中同時消滅 紅、白玫瑰所代表的家族
(B)象徵都鐸王朝是因紅、白玫瑰兩 大家族共同成立的政權
(C)因為此種玫瑰自古即是都鐸家族 的家徽
(D)代表都鐸王朝結束了玫瑰戰爭,並獲得紅、白家族 的支持。 5d2448491563d.jpg



5.5.「她的對外發展呈現後來居上的局面,因為這個國家擅長在『夾 縫中求生存』,她不僅壓倒葡、西二國,並成為海上新霸權國家」,「她同時也是信仰新教的 歐洲國家,她接納崇尚勤儉的喀爾文教派。」請問這個國家是
(A)瑞典
(B)英國
(C) 法國
(D)荷蘭。


6.6.—位學者表示:「塞爾柱蘇丹以極其寬大和容忍的態度,來統治他們的基督教臣民,甚至有 偏見的拜占庭歷史學家,也隱約談到:基督徒在很多情況下寧願受蘇丹的統治而不願受此 前的皇帝的統治……至於宗教迫害,在塞爾柱時代,沒有一點痕跡。」分析上文的觀點, 請問這位學者可能是何地的人?
(A)拜占庭城
(B)巴勒斯坦
(C)黑海北岸
(D)伊比利


7.7.小美看到一篇記載:「1517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猶加敦半島登陸,從而占領了該帝國全境。 大部分文化成就遭到破壞,現在在半島的密林深處仍可見到城市遺跡。這裡有雕刻精美、 造形生動的神像,有用蜂蜜、蛋清和石灰調獎粉刷的紀念碑,往日的祭壇、住宅和其他場 所依稀可辨,還有鐫刻著古老象形文字的石頭。」請問此篇記載是對那一文明的描述?
(A) 印加
(B)阿茲特兑
(C)馬雅
(D)奧爾梅克。


8.8.明末中國南方沿海一帶最活躍的外國商人是葡萄牙人,此一歷史現象與那一世界史發展有 關?
(A)十字軍東征
(B)新大陸的「發現」
(C)新航線的發現
(D)耶穌會在東方傳教。


9.9.某書指出:「在消失數百年之後,商業再度獲得新的生命。首先是東西方的國際貿易,繼 而是南北方的區域貿易。商業復興的結果,是都市生活的發展和中等階級的興起。」這段 文字應如何理解較為適當?
(A)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中古盛期歐洲經濟、社會的發展狀 況
(B)在此之前,教會禁止放貸,商賈籌資困難,商業因而窒息
(C)東西方的國際貿易, 是指歐洲人繞過好望角與東方的貿易
(D)文中所說「中等階級」,主要是指投資生產的工 業資本家。


10.10.宗^改革運動後,某個國家内部新舊教衝突不斷,連續發生多場宗教戰爭,宗教屠殺時有 所聞,雖然十六世紀末曾經通過保障新教徒信仰自由的詔令,但十七世紀時又因堅信「一 個國家、一個法律、一個信仰」而壓迫新教徒,這個國家是
(A)西班牙
(B)英國
(C) 法國
(D)荷蘭。


11.11.西班牙的專欄作家德高馬拉曾一語道出:「開天闢地以來,除了造物主的降生與死亡,最 偉大的事件,就是發現印度。」爾後,雖有冒險犯難的航海家「發現」新大陸,但弔詭的 是^他始終認定他抵達的地方是富庶的亞洲」。下列有關這位航海家的描述何者為是?
(A) 出身於葡萄牙的皇室
(B)完成繞行地球•週的壯舉
(C)他所認定「亞洲」實際上是西印 度群島
(D)接受荷蘭的委託進行其海上探險的工作。


12.12.十七世紀中葉,英國頒布航海法,規定運自或運往該國及其殖民地之貨物必須以自己國家 的船隻裝運;法國路易十四在位時,其財政大臣整訪貪污,重整官僚機構,藉以增加政府 的稅收。以上二者都受什麼思想的主導?
(A)資本主義
(B)自由主義
(C)重商主義
(D) 民族主義°


13.13.他帶著袓先的榮耀,11歲繼承父親的王位,在中亞錫爾河上游稱王,成功挫敗了來自四方 的吞併陰謀,但後來被烏茲別克人打敗,並逐出中亞,被迫放棄重建帖木兒汗國的理想, 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1504年,趁阿富汗内亂之際,他率領300名部下攻入阿富汗,建 立以喀布爾為首都的國家。1525年,率軍進攻印度,1526年,擊敗德里蘇丹國軍隊,成為 印度的皇帝。下列對上文所稱的「他」,何者所述正確?
(A)他是貴霜王朝的開國君主
(B) 他曾派高僧四處弘法,傳佈佛教
(C)他曾為愛妻興建泰姬瑪哈陵
(D)他是改信伊斯蘭教的 蒙古人。


14.14.中古時代日耳曼地區的呂貝克金飾匠行會規定:「要想當匠師須做出三件代表作,一是精 工的戒指;二是訂婚手觸;三是劍柄上用的寶藍色的環。經匠師們組成的評審會審査通過 才可自開手工業作坊,成為坊主。」以上敘述反映手工業行會的主要作用為何?
(A)壟 斷各種商業活動
(B)為防止領主的剝削
(C)促進手工業者的彼此競爭
(D)壟斷手工業製 造。


15.15.十字軍在地中海東部諸國的據點已喪失;蒙古帝國已崩潰;鄂圖曼土耳其人已占有巴爾幹 半島,並擴張到中歐,逼抵維也納城下。歐洲商人因為原先由蒙古人強加秩序的地方又騷 亂迭起而不再能穿越中亞。黑海也因為土耳其人將它改變成穆斯林獨占的區域而向信基督 教的商人關閉。另一方面,十分重要的香料貿易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義大利商人繼續在 地中海東部諸國的各個港□與阿拉伯商人相會,收取歐洲公眾所需要的種種商品。這種情 況對牟獲中間人厚利的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來說,頗稱心如意;但是其他歐洲人則大為不 滿。請問由以上敘述,下列那一項歷史事件的發生是可以被預期的?
(A)十字軍東征
(B) 工業革命
(C)海外探險
(D)文藝復興。


16.16.這個地區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軍事官僚政治體制,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由四位大臣 輔助,其官員因領取國家俸祿且官位無法世襲,因而確保皇帝權力不會受到威脅。全國劃 分為十五個省,各省的財政和稅務名義上由省督管轄,實際上卻受到中央政府派出的民事 審判官所監視。這樣的統治方式更成為後來當地殖民者所效法的對象。請問這個地區是
(A)埃及
(B) 土耳其
(C)印度
(D)泰國。


17.17.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洲時,把古馬雅文物和神聖書本都全數燒毀,還帶給馬雅 人天花、結核等疾病,傳教士也徹底破壞了馬雅文明。當時的西班牙主教無法容許馬雅人 不信奉基督教的事實,所以收集所有神官手上的神聖文書,全部燒毀,使很多記錄馬雅文 明的珍貴書籍從此消失。請問下列關於其作為的原因解釋,何者較為合理?
(A)懼怕馬 雅文明的神明會降禍給西班牙人
(B)馬雅文明較為低落,不值得保存
(C)馬雅文明太過 先進,先毀之而後快
(D)與基督教文明及教義不合,被視為異教。


18.18.俄羅斯聯邦轄下位於北高加索的車臣共和國,「車臣人是個戰士民族。他們在作戰中成長, 認為戰鬥是榮譽的,戰死沙場是光榮的事,車臣人相信若為保衛家圜而戰死,他們將可直 接升天。」車臣人對「死」有如此的觀念,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蒙古西征後受蒙古 統治的結果
(B)沙皇以迄蘇聯時代長期專制統治的反彈
(C)虔誠伊斯蘭教信仰的影響
(D)北高加索地區戰略地位重要,連年征戰的影響。


19.19.一個古老國家的民間有如此傳說:當國家有暴君在位時,將會出現白面天神從天而降,拯 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後來這個國家發生內戰,叛軍在危急之中突然見到一小群皮膚白皙的 「天神」來臨,叛軍想起傳說,紛紛向「天神」輸誠,他們於是向首都前進。當政府軍首 次聽見隆隆的砲聲後,也相信是「天神」來臨而不敢抵抗。但這時「天神」露出了猙獰的 面孔並作威作福,軍民不滿乃興兵反抗,最後敗於「天神」的優勢武力之下,而這個政府 也正式滅亡了、。請問以上敘述所指為何?
(A)西班牙人登陸墨西哥灣,消滅阿茲特克帝 國
(B)美國艦隊直驅江戶,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時代
(C)土耳其人攻破拜占庭城,東羅馬 帝國滅亡
(D)蒙古鐵騎結束基輔公國,建立欽察汗國。


20.20.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除了留下「蒙娜麗莎的微笑」與「最後的晚餐」等著名作品外, 更留下許多素描的筆記,其中有坦克車、機關槍、飛行機器、降落傘的設計圖,對於這些 作品,下列敘述何者較適當?
(A)達文西是個軍事天才,可惜懷才不遇
(B)不符合時代 邏輯,可能是後人偽造作品
(C)具有邏輯思考與立體視野,是畫家應具備的能力
(D)此 時期逐漸擺脫神學束縛,具有創造力與思想自由。


21.21.他到尼連禪河西岸的奴維拉村苦行,穿粗衣,臥荊棘,和腐爛的屍體睡在一起,把食物減 到十分可憐的地步,甚至每天只吃一粒米。苦行六年毫無所獲,被折磨得瀕於死亡,於是 決定放棄苦行,後來悟出修行正道才是人生追求的解脫之道。他是
(A)釋迦牟尼
(B)馬 哈瓦拉
(C)迦腻色迦王
(D)穆罕默德。


22.22.某個民族在十三世紀時,以武力迅速橫掃了歐亞兩洲,並對征服地的政權造成很大的改變 與影響,但有史家以為:「這個政權之後衰弱的原因,相對於被征服民族,他們人數太少, 過於原始。……宛若沒有亞里斯多德和代數學的阿拉伯人。」請問這是在描述那個政權?
(A)阿拔斯王朝
(B)蒙古帝國
(C)鄂圖曼帝國
(D)塞爾柱帝國。


23.23.從鎮壓海盜、打擊掠奪行為和取消不合理的通行稅等保護商業的行為轉至在海外擴展商業 勢力,壟斷商業利益,壓制來自同盟外的德意志城市以及來自英國、俄羅斯和佛蘭德本土 的商業競爭。到1300年,從威悉河口的不來梅到維斯杜拉河口的但澤,沿波羅的海的所有 德意志港口城市都加入了這個同盟,請問該同盟為?
(A)萊茵聯盟
(B)施瓦本同盟
(C) 漢撒同盟
(D)提洛同盟。


24.24.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為了支持這次十字軍,西方歐洲發起了全面的捐款運動,羅馬教宗 下令教士必須捐付特別稅,而英王亨利倡導有名的「薩拉丁什一稅」,向人民課徵特別稅; 不久法王菲利普亦制定了同樣的捐稅。以上敘述反映「十字軍東征」對中古歐洲造成何種 影響?
(A)東西文化交流
(B)西方對東方貨物的需求增加
(C)西方王權的擴張
(D)改 變歐洲人的地理觀念。


25.25.某一歷史發展「瓦解了傳統的社會關係:買家和賣家、地主和佃農、政府和納稅人、借款 和貸款者。有些階級受益,其他人則受苦,大家都有種不確定感。影響整個歐洲後幾百年 的歷史發展,並且從多方面在細節上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請問此一歷史發展指的 是
(A)物價革命
(B)十字軍東征
(C)海外探險
(D)黑死病。


26.26.某地古代原住民祭祀春神的儀式:「犧牲是一位少女,以一把黑曜石刀將全身的皮整張剝 下來,祭司就好像穿衣服一樣,把這張人皮穿在身上,圍著祭壇嚴肅地跳舞,慶祝大地回 春,象徵大自然披上一層由幼嫩植物構成的新衣。」請問此種宗教儀式應在何地發生?
(A) 巴格達
(B)中南美洲
(C)耶路撒冷
(D)義大利的羅馬。


27.27.義大利有一位名叫維吉里歐的學者說:我們現在來討論各種可以被包含在「人文學科」之 下的項目。這些學科中,我認為占第一位的是「歷史」,因為它具有吸引力和功用。其次是 「道德哲學」,它在教導人真正自由的祕密。第三是修辭學,之後是詩與音樂。請問這一位 學者應處於那一個時代?
(A)古羅馬時代
(B)希臘化時代
(C)中古時代早期
(D)文藝 復興時代。


28.28•學者說:「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是羅馬教會對抗改革的最後行動,也是影響近代 歐洲甚大的一場戰爭,它的原因甚為複雜,有宗教的爭端、國際利益的衝突、領土的野心、 經濟的貪婪,也有政治上的仇恨。」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既有宗教的因素存在,請問在戰爭 結束後,在宗教議題上達到什麼成果?
(A)結束了歐洲一統教會的理想,各國並立與宗 教分歧成為並存的現象
(B)英國國王正式與羅馬教宗決裂,成立英國國教派
(C)由於法 國獲得最後勝利,天主教會獲得支持而重新宰制歐洲
(D)宗教問題並未獲得完全解決,各 邦國統治者仍無法決定其信仰。


29.

29.參看附圖,從圖一演變至圖二,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
(A)長期戰爭
(B)宗教改革
(C) 海外拓殖
(D)王室聯姻。 5d24486c2c4ba.jpg圖一 5d2448890de20.jpg圖二



30.30.阿拉伯史家伊本赫勒敦曾說過一個流傳甚久的傳言:「由游牧民族建立起來的帝國壽命不 會超過三代或一百二十年。」然而有某個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卻維持了將近五百年的歷 史,而且是十五世紀之後地球上所存在的帝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請問這個帝國為何?
(A)蒙古帝國
(B)鄂圖曼帝國
(C)帖木兒汗國
(D)蒙兀兒帝國。


31.31.「雖然英國失去了在國外的領地,但對英國反而有好處,英王從此可減少不必要的外務, 專心從事國內建設。」這一段敘述應該發生在何事之後?
(A)十字軍東征
(B)英法百年 戰爭
(C)英國國教派創立
(D)西班牙征英之役。


32.32.某戰事進行期間,一位荷蘭法學家鑑於政爭的殘酷,著書呼籲各國應制定規範,善待非戰 鬥人員,及禁止劫殺等恐怖行為。此書也成為日後國際法的先聲。請問此戰性質為何?
(A) 商業利益的爭奪
(B)信仰自由的爭取
(C)貴族之間的政權爭奪
(D)封建領土的繼承爭 執°


33.33.以下是某一宗教會議紀錄的片段:「來自異端流行地區的教士們,大多贊成翻譯方言版聖 M,以便各地人民閱讀,以及與異端信仰競爭。遠離異端地區的教士們則反對聖經翻譯, 以避免Hi的通俗化與錯誤解讀。」請問上述宗教會議召開的背景最有可能是何者?
(A)十二世&,十字軍面對伊斯蘭世界的武力威脅
(B)十六世紀,天主教面臨日耳曼地區 的宗教改革
(C)十八世紀,西班牙傳教士對日本地區積極傳教
(D)十九世紀,歐洲傳教 士獲准進人中國內地傳教。


34.34.1539年法國國王規定:嬰兒出生時必須向官方登記;法院各類文書須以法文書寫。法國國 王採取這種作法的主要原因為何?
(A)法王受宗教改革影響,欲脫離羅馬教廷掌握,捨 棄拉丁文
(B)法王欲集權中央,必須有效掌握人力資源,提昇法語地位
(C)英國長期控 制法國,法王藉推廣法語,驅逐英王封建勢力
(D)法國境內族群眾多,語言極為紛亂,推 動國語有利於溝通。


35.35.—位十六世紀的宗教家在某城市統治時,要求每一位牧師與人民過著嚴肅的道德生活,他 們拒絕接受主教制度,反對享樂的行為,不准未經謝恩而飲食,姦淫、巫術、異端皆屬大 罪,重者可處死刑。他創立大學,培養人才,又鼓勵借錢予他人,合法取息,受到不少商 界人士歡迎。反對他的人攻擊其所在城市為「神權社會」,贊成者卻稱之為「上帝之城」。 試問此城市為何?
(A)瑞士的日内瓦
(B)英格蘭的倫敦
(C)義大利的羅馬
(D)德意志 的布蘭登堡。


36.36.三峽的牛角麵包聞名全臺,口味眾多,又受歡迎,但這好吃的牛角麵包卻是源自一場戰爭: 1683年,有一名澳地利的麵包師傅做了牛角形麵包,獻給支援維也納戰爭的波蘭國王約翰• 索別斯基三世,意為吃掉土耳其人,不僅是取得勝利的象徵,也是為了用來鼓舞打敗入侵 的土耳其人,於是維也納出現了歐洲的第一個牛角麵包。為何吃掉牛角麵包有打敗土耳其 人的意涵?下列說法何者最適宜?
(A)因為牛角麵包像鬥牛的角,有衝鋒陷陣的意思
(B)因為牛角麵包像土耳其的星月旗幟
(C)因為牛角麵包易於保存,可做為軍隊的糧食
(D)因為牛角麵包的彎角代表吉利。


37.37.社會學家韋伯(MaxWeto,1864〜1920年)所寫的新教偷逞拽一書中,認 為資本主義的精神是何者的副產品?
(A)羅馬公教
(B)嘻爾文派
(C)英國國教派
(D) 路德派。


38.38.臺灣越來越多人崇信來自泰國的「四面佛」,此佛在佛教稱為「大梵天王」,其妻為「辯才 天女」,但他原本的起源地印度卻極少有他的廟宇,請問「四面佛」原是印度教的何位神 明?
(A)婆羅摩
(B)毗濕奴
(C)濕婆
(D)帝釋天。


39.39.西元前第六世紀,印度發生宗教改革,出現一個新的宗教。他們繼承傳統的「業」與「輪 迴」思想,反對殺生,主張極端苦行,反對暴力,認為即使犧牲生命,也不應訴諸暴力。 這個宗教傳播的區域以印度為主,甚少傳至印度以外。此宗教應是?
(A)耆那教
(B)佛 教
(C)婆羅門教
(D)印度教。


40.40.臺灣大街小巷都看得到「星巴克」或「85度C」的咖啡專賣店,咖啡已成為國人重要的飲 品,究其實咖啡原本盛行於阿拉伯世界後傳人歐洲後,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經濟作物。 請問咖啡的原產地是何處?
(A)中南美洲
(B)阿拉伯半島
(C)南洋群島
(D)非洲。  


41.二、多重選擇題:20%(每題兩分,答錯倒扣1/5題分至該題零分)41.自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不過一百多年時間,伊斯蘭教便迅速傳播,最後甚至建立了 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驅使穆斯林進行擴張的動機因素,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 來自聖戰觀念
(B)尋求更富裕的地區
(C)為了轉移内部教派的爭論
(D)為了與十字軍相 對抗而興起 
(E)伊斯蘭教教義有助於阿拉伯社會的内部團結。


42.42.十六世紀時,某歐洲人因緣際會地結識了一位印加人,當這位印加人帶著他到首都時,他 會看到那些景象?
(A)首都是位在湖中央的人工島
(B)政府官員的身分地位相當高
(C)文官正在閱讀公文,上面寫滿了類似象形符號的文字
(D)當地有許多人在梯田工作, 而且灌溉設施頗為完善
(E)婦女正在採收胡椒。


43.43.「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傳來令人憂傷的壞消息,那些波斯人——上帝的敵人、被詛咒的 種族……攻陷了基督徒的聚落,恣意對基督徒燒殺擄掠。……為他們復仇、收復失土的使 命,捨汝其誰!」關於這段史料的解析,下列何者正確?
(A)說這段話的人可能是教宗 烏爾班二世
(B)他之所以有這番演說是因為收到東羅馬帝國皇帝的求助
(C)文中的波斯 人其實指的是蒙古人
(D)東西方之間的陸路及海上交通、貿易均受戰爭影響而衰微
(E) 歐洲各國的王權受此戰爭影響而下降。


44.44.笈多王朝(320〜540年),四、五世紀是其武功鼎盛、文化繁盛的時期,各大城市之間的 交通貿易往來也都十分頻繁。請問關於笈多王朝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玄奘曾於此 取經
(B)國王們信仰佛教
(C)實施宗教寬容政策
(D)印度教於此時形成
(E)佛教、耆那 教受迫害。


45.45.十一世紀伊斯蘭教及東羅馬的生活習慣傳入西歐,絲、糖、香料、胡椒、薑、肉桂皆是歐 洲稀有的奢侈品,如今大量流入「去蘭德斯」。請問法蘭德斯指的是今日那些地方?
(A) 米蘭
(B)法國北部
(C)佛羅倫斯
(D)比利時
(E)荷蘭南部。


46.46.資料一:信仰天主教的高層利用聖巴托羅缪節這一天下達密令,利用黎明前一段時間,展 開對新教徒的屠殺,許多死難者的屍體堆在河裡,以至於有段時間人們不敢吃河裡的魚, 而教宗對此次的勝利感到高興,羅馬到處為慶祝而敲鐘。 資料二:這一条列的動亂演變為爭奪王位的戰爭,參與者包括北部的天主教強硬派貴族、 擁護當時國王的天主教溫和派,以及來自南部且最終獲得勝利的新教貴族——納瓦爾亨利。 關於兩則資料,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兩則資料發生於不同時期
(B)資料一發生於義 大利
(C)資料二發生於法國
(D)兩則資料中的新教並不相同
(E)資料二的結局是宗教寬 容獲得承認。


47.47.英國授予東印度公司東方貿易專利權,該公司因此壟斷對東方的貿易,雖然長距離的航行 風險較大,但獲利也相當可觀。當時從東方進口的商品都是以數倍的價格在歐洲轉手出售, 所以東印度公司相當富裕。上述反映英國的那些發展?
(A)工業資本主義蓬勃發展
(B) 行會制度完整
(C)商業資本主義蓬勃發展
(D)重商主義濃厚
(E)圈地運動盛行。


48.48.相較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學者較著重古典文學的學習,西歐、北歐地區的學者則致力於以人 文學方法研究基督教經典,或以人文主義觀點詮釋基督教義,因此他們常被稱為「基督教 人文學者」。下列何者為其代表人物?
(A)塞凡提斯
(B)馬基維利
(C)摩爾
(D)但丁
(E)伊拉斯莫斯。


49.49.西班牙人到達中南美洲後,原產於中南美洲的作物、礦產傳到了世界各地,對世界各地的 文明都產生了不少的影響,下列有關原產於中南美洲的作物、礦產在其外傳後產生影響的 描述何者為是?
(A)白銀傳入中國,使明清時期中國的貨幣為銀銅雙本位制
(B)蕃薯、馬鈴 薯、玉米傳人歐亞大陸,促進人口增長
(C)煙草成為世界性的經濟作物
(D)咖啡成為世界 性的飲品
(E)豆蔻、丁香成為世界性的香料。


50.50.大學為今日高等教育機構,下列關於大學興起與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起源可追 溯到上古時期的希臘城邦
(B)本義是指一個聯合體或行會
(C)興起目的是教師或學生為 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和權利
(D)巴黎大學為歐洲第一所大學
(E)中古大學的教育與研究以 科學為重。


懸賞詳解

國二數學上第二次

5. A 點在 y 軸上,且 A 點與 B (-5 , 0 )之間的距離為 13,試問 A 點坐標為何? (A) ( 13 , 0) (B) ( 12, 0) 或 (-12 ,0) (C) (0 , 12) 或 (0 ,-12) (D) (0 , 8) 或 (0 ,-8)...

10 x

前往解題

106 年 - 臺南市國立臺南二中高二105 上學期歷史第三次段考(期末考)三民#77379-阿摩線上測驗

106 年 - 臺南市國立臺南二中高二105 上學期歷史第三次段考(期末考)三民#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