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運動 腦力勞動者由於自身勞動特點,在勞動過程中經常使部分器官和組織,如腦組織、視覺神經、頸椎等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如果不注意開展體力活動加以調節,久而久之,可能引起大腦功能的失調,對呼吸、迴圈、消化及至關節等各個系統和組織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各類疾病發生。最常見的有,神經衰弱、視力衰退、高血壓、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頸椎肥大等等。因此,對於腦力勞動者的自我保健,關鍵在於促進和維持機體運行均衡。所謂"勞動者不可不勞手足",其意即在於此。 有些中青年知識份子事業性很強,但對體力活動不十分重視。理由是身體還行,不鍛煉也可以,認為鍛煉是浪費時間,精力應放在事業上。也有些知識份子體育鍛煉時斷時續。平時尚能開展一些活動,一旦學習、工作緊張就完全置之腦後。只有當疾患來臨,才想到持續的體育鍛煉。其實學習、工作越緊張時,越應注意機體運行均衡,越需要適度運動。否則,部分器官和組織出現過度疲勞,極容易"積勞成疾"導致各類疾病發生。 開展室內外運動的原則是"合理、適度、漸進、堅持"。 1.合理 即選擇的運動項目要合理,有的放矢。大多數腦力勞動者從事靜態勞動,過分激烈的體力運動顯然是不合理的,對於中老年知識份子尤其如此。總之,一要考慮自身的體力條件,二要從原有運動基礎出發,三要結合自身居住、工作環境,四要照顧本人的興趣與愛好。能兼顧這 四個方面選擇的運動項目,才可以說比較合理。 2.適度 即體力運動的運動量要適度。積蓄身體素質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絕對量是很難作千篇一律的規定的。但每個人在運動中都能感受到自身體力的承受能力。養生之道是"常欲小勞而莫大疲"。循此原則,就能掌握好運動量。 3.漸進 即體力鍛煉要循序漸進。一個體力運動已荒疏多年的人或者已知患有某種慢性疾病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不宜一開始過量鍛煉,要允許自身的體力有一個逐步適應過程。否則,欲速則不達,會走向反面。 4.堅持 即體力鍛煉要持之以恆。無論何種運動在機體上真正能起到調節作用,掃除運行失衡帶來的一些隱患,達到健康長壽目的,決非一朝一夕能實現,常要堅持若干年才見成效。 室內運動有原地跑步、拳操、迪斯可舞、肢體鍛煉等。這裏介紹幾種室內肢體鍛煉的方法: (1)五官運動。眼睛運動:閉目靜坐,而後放眼遠眺;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使眼肌放鬆;眼珠上下、左右、四方移動,反復多次。 耳朵運動:掌心捂耳摩擦兩耳,或緊松相間按壓兩耳;揉擠耳門穴、翳風穴,反復多次;緊捏鼻孔,而後鼓氣,使耳膜外張,反復多次。 鼻部運動:堅持冷水洗臉、鼻,對鼻部保健極有效;摩擦鼻翼反復多次;推刮鼻樑反復多次。 口腔運動:上下牙齒相互叩擊多次;用舌舔牙,津滿咽下;閉口,兩腮鼓氣,一張一弛,反復多次。 喉部運動;上下推刮喉脊,反復多次;捏住喉頭兩側,上下揉指,反復多次。 (2)頭頸運動。頭頸左右擺動,反復多次;點頭仰頭反復多次;順時針旋轉,而後逆時針旋轉,分別進行多次;左右手反復擊拍後背頸椎部。 (3)抓扒頭皮。由前向後,用十指捲曲,抓扒頭皮,反復多次;左前右後及右前左右分別抓扒多次;由後向前抓扒,反復多次。 (4)手臂運動。前後或左右甩臂若干次;兩手握拳屈肘,分別向雙肩輕擊若干次;左右手指交叉,掌心向外,由下向上舉伸直,反復多次;左右手握拳,分別向前擊若干次。 (5)腿腳運動。屈膝下蹲若干次;直立交叉向前踢腿若干次;兩手扶膝半蹲,順時針、逆時針各擺動若干次。 (6)胸部運動。左右兩臂分別甩幹,用力護胸若干次;向左向右轉體甩臂若干次;兩手交 叉,抱頭,仰臥而後起坐,多次反復;雙手輕握,輪番輕叩胸部若干次。 (7)腹部運動。彎腰摸腳,然後直立,反復多次;向左向右轉體甩臂若干次;左掌覆右拳,繞臍微屈,兩手叉腰,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扭擺若干次;左掌覆右拳,繞臍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腹若干次。 其次體力運動有田間勞作、球類運動、田徑運動、各種拳操等等。但能引起腦力勞動者普遍興趣的主要是跑步與散步。因為這兩者最簡便,健身價值又很高。 跑步雖簡便易行,但要注意自身體質是否適宜,穿著要輕便,時間以清晨為好,跑步時要調節好呼吸,端正姿勢,不要腳跟先著地。開始時慢跑,短距離跑,循序前進,在體力逐步適應時,可適當快跑、長跑。 散步則是一種緩和的運動,但同樣能調節人體的機體,加強各系統和組織的功能。它還能使人神經鬆弛,輕鬆自在,收到調養心神的功效,與上下班擠車趕路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境界。散步對許多慢性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如散步有助於安眠、通便、減肥,對治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糖尿病等也有益。 (二)飲食營養 前述各年齡段人群自我保健的飲食營養是腦力勞動者養生的基礎。本章側重論及腦力勞動者如何養成有益於健康的飲食習慣。 1.飲食要定時定量 成人的胃容量約1500毫升,食物進入人體到胃排空約需3--4小時。食無定時或食無定量,會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引起消化系統與其他組織疾病。如營養過剩極易導致肥胖,易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症。飲食無規律則是胃、十 二指腸潰瘍病發病的主要原因。 2.膳食結構要合理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是人類賴以維持生命、增強體質的三大營養要 素。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承擔著提供人體熱量的主要任務。蛋白質進入人體後,分解為氨基酸,而後合成人體蛋白,構成人體組織與器官所需各種材料,提供人體生理活動的各類素材,沒有蛋白質也就沒有人的生命。脂類也是人體組織的基本原材,進入人體後轉化為各種形式貯存在體內。此外,微量礦物質、多種維生素、水對人體新陳代謝、機體均衡發展與運作也都具有重要作用。腦力勞動者與其他勞動者一樣都要通過每天飲食,從穀類、豆類、肉、蛋、乳、蔬菜、水果、油脂等食物和飲料中,攝取上述必要的營養物質。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標準,每人每月食物結構應是:穀類14公斤,薯類3公斤,肉類1公斤,魚類0.5公斤,蛋0.5公斤,奶類2公斤,蔬菜12公斤,水果1公斤。按此標準,每天每人可得約2400卡熱量,70克蛋白質,大體能維持人體營養平衡。但腦力勞動者因腦功能活動旺盛,腦細胞代謝頻率高於常人,加以體力運動少,勞動時又大都取靜態的坐姿或站姿,胃腸消化功能相應減弱,在搭配食物時,應注意多食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物,如芝麻、花生、玉米等及其油類、蛋類與奶類。新鮮魚類所提供低分子蛋白也較易為人體吸收。 3.飲酒、喝茶要適量 少量飲酒,可真起到鎮靜、催眠、血管擴張、抵禦寒冷、減輕精神壓抑等功效,有些人喝酒後還能促使智力活動出現高潮,欣然命筆,寫詩作畫。而過量飲酒,會使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思維能力轉弱,記憶力減退,語言表達不清,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某些臟器癌變。 茶是我國腦力勞動者不可缺少的飲料。茶能提神、明目、利尿,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幫助消化、預防動脈硬化。但不間斷地大量飲用濃茶,也會破壞機體平衡,引起食欲不振、疲勞感、失眠、神經衰弱或過敏等。因此,飲茶要適度,空腹時、睡前不宜大量飲用,也不宜以茶來助吞藥物。 (三)生活方式 1.力求勞逸結合 生活、工作有規律,機體運行才能均衡,這是健康長壽的要訣,也是勞逸結合的真諦。勞逸、動靜、張馳、缺一不可。長時間、單一的腦力勞動,會使機體失衡,導致各種器質性疾病。反之,好逸惡勞、懶散任性者也往往難以健康長壽。"勞其形者長年,安其安者短命"。 防止腦神經過度疲勞,並不是否定長時間的腦力勞動後從事某些有益於鍛煉思維能力的腦功能活動,如讀書、看報、下棋等等。只要這些活動不是被迫的,而是興趣所在的,同樣能起到鬆馳神經、調節機體的作用。一般說來,"逸"大體可分5種:①純體息,如臥位靜息、閉目養神、戶外漫步;②娛樂性休息,如聽音樂、看字畫、賞花觀鳥、釣魚踏青,以及看戲、盾電視等,但後者因增加精神與體力負荷;以適度為好;③智力型娛樂,如詩畫、下棋、猜謎、各種牌類活動;既能陶冶性情,又能鍛煉思維,但亦需節制,避免部分肢體過高負荷;④交替性智力活動,如閱讀與原工作無直接關聯的報刊、書籍等,起到調節作用;⑤戶內外運動、勞作等。均能起到有勞有逸,勞逸結合的效果。可見,"逸"並不是單純的休息和娛樂,可根據各人體質、年齡、興趣愛好進行多種安排。 2.注意睡眠的質與量 睡眠是腦力勞動者保健養生的重要一環。腦力勞動者生活與工作的規律也表現在睡眠的質與量上。據聯合國統計,新聞記者是死亡率最高的職業,其平均壽命為57歲零7個月。原因在於他們生活、工作無規律,高節奏,"起居無常、睡眠無定" 睡眠要定量。人均睡眠時間約7.5小時。經常多睡或少睡都影響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這種感覺,睡不足體倦乏力,茶飯不香,日久消瘦得病,這是人的機體得不到充分休息,過度負荷的結果。睡過多則神志不清、頭昏目眩、反應遲鈍,久之機體功能衰退,對健康同樣不利。老年人睡眠時間相應縮短,但不能過少。國外學者認為,每天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 睡眠要注意品質。過度疲勞或喜歡在睡前飽食、飲用濃茶、濃咖啡、過度吸煙、或睡眠無定時的人,睡眠品質往往很差。或者難以入眠日久形成失眠、神衰,或者入睡後亂夢、亂魘擾身,難以達到真正休息的目的。因此,睡眠前應調節機體、鬆馳中樞神經,避免過度興奮,同時,定時上床起床,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對保證睡眠品質也很重要。 此外,午睡也能起到調節腦功能的作用。人的腦細胞處理完全興奮狀態,一般只能維持4--5小時,中午時分腦細胞需要有短時間休整,因人進食後吸取營養成分,亦需要機體內部的動作轉化。因此,中午應適當休息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