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國三下
阿摩第 5 期
1238520枚
HOT

【分享】作文考試常用佳句

發表于: 2014/12/21


可運用於國文作文的考試上 。
分享給各位有需要的摩友們,一起加油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經驗來自實踐,成功於力行。」
行善積德、斷惡修善 
袁了凡《
http://tw.myblog.yahoo.com/jw!oT7klI6TQ0JGbLlzfu4-/article?mid=8695
了凡四訓》:「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21309204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606098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董仲舒:「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22412186
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誼,人所宜也,應有的道理或原則,通「義」。有仁德的人,行事以正義、道德為原則,利益社會大眾,而不謀求私利或計較功勞。)
孟子:「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盡心》:「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君子得志的時候,將德澤加在人民身上,與人民共同實行大道;不得志的時候,退而修養自身品德,獨自行道。窮達乃身外之事,唯有道義為根本,故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劉備在給後主劉禪的遺詔提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810546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易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一切惡事切莫為,半點善德皆奉行。」
〈太上感應篇〉:「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447.htm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易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道家〈太上感應篇〉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古德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荀子‧勸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080405981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事物的產生,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辱的來到,一定和他的德性相稱。)
淨宗印光大師說:「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權,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在《無量壽經‧勸喻策進》說:「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紗在涅,與之俱黑。」
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子曰:「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100414363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孔子以為,得不到依中庸之道而行的人來交往,就一定要找狂者、狷者。狂者進取於善道,奮發上進;狷者守節無為,潔身自好而不為不善之事。)
 
惜時 
杜牧詩:「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杜甫詩〈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0100904
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陶淵明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晨再,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杜秋娘詩〈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210669
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起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佛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俗語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富蘭克林:「今天是人生唯一生存的時間。」
俗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拜倫:「白日莫空度,青春不再來。」
岳飛:「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有恆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810546
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孔子:「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無往也。」
《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管子‧形勢解》:「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902634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
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曾國藩:「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勵志 
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亦其所不能。」
孟子:「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寂。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顏淵:「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草木不經霜雪,則生意不固;吾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孫中山先生:「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亦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雖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
莊子:「用志不紛,乃凝於神。」
曾國藩:「一念不生是謂誠。」
曾國藩:「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必有所成。」
蘇軾:「生、死、窮、達,不易其操。」「青雲有路志為梯,學海無涯勤為岸。」「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老百歲。」
「形勢是客觀的,成之於人;力量是主觀的,操之在我。」
印度諺語:「比別人強,不算強;真正強者,是比以前的自己強。」
韓愈〈師說〉:「聖人無常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經驗來自實踐,成功於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