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高二上
阿摩第 5 期
8435枚
 1 

【特教】教檢教育綜合科必考,不看會後悔

發表于: 2015/03/04


代表人物或名詞理論或主張
九年一貫主要概念1.學校本位、課程統整、協同教學、多元評量、行動研究。
九年一貫課程內涵分析
1.是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課程的核心架構。
2.是以領域學習的合科統整教學取代現行的分科教學。
3.是強調學校本位及教師專業自主的課程發展模式。
4.是以學生學習需要設計教材及教學活動的課程規劃。
5.是以基本能力為核心,兼重課程、教學與評量的課程設計。
6.是結合本土化及國際化的前瞻性課程。
 
九年一貫六大議題1.人權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資訊教育。
九年一貫七大領域1.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科技及綜合活動。
九年一貫十大能力指標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新。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4.表達、溝通與分享。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6.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規劃、組織與實踐。       8.運用科技與資訊。
9.主動探索與研究。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教師三大知能1.分成一般知能、專門知能、專業知能。
2.一般知能:係指得以促進教師生涯發展及專業發展的人文及科技素養相關知能之課程
3.專門知能:係指與學科教材、教法及相關知識、相關技能之課程。
4.專業知能:係指與教育政策、教學、輔導、班級經營、教育研究相關知能之課程。
自主管理學校1.是讓學校擁有更多的自治權力,使學校減少科層制度的種種限制。
2.具有三項特質:(1)學校本位預算;(2)學校本位人事管理;(3)學校本位課程與教育管理。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1.以學校的教育理念及學生的需求為核心,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體,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的過程。
菲力普66小組討論法1.小組成員六人。
2.討論六分鐘。
3.以引發對問題之關注為主。
課程1.課程大體上可成四大類:科目、經驗、目標、計畫。
2.課程結構:課程結構=校內課程+校外課程。
正式課程1.指課表排有授課時間表的學習活動。
非正式課程1.指正課之外學校所安排的許多學習活動,如典禮儀式等,或課後活動、學生自願參與的活動
潛在課程
(Hidden curriculum)1.亦稱「內隱課程」。
2.指由學生立場設定,具有隱匿效果未事先察覺的或是具有副作用的課程。
3.例如:教師的身教,境教,比馬龍效應(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又稱羅森塔效應)。
校內課程1.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外顯課程1.將課程發展者、決策者等人的意向納入,並陳述出來的課程,這可由課程的內容中發現。
空無課程
(Null curriculum)1.是艾斯納(Eisner)所提出。
2.指由空缺而未規劃的角度去檢討充實既有課程,可以為既有課程的一部份,也可以與已發展的課程平行設計。
空白課程(The flexible curriculum)1.係針對無預先規劃設計,無順序、無系統、無領域、無範圍、無形式的教學時間,具有課程的功能。
2.一般教師係根據既定課程施教,空白課程則係設計者和施教者為同一人,由施教者視當時的情境需要,加以靈活規劃設計施教。
終身教育1.正規教育(正式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補習,講習,研討,短期進修)、非正式教育(日常生活)。
存在主義1.凡事重新思考。
2.自我抉擇。
3.付諸行動且負責到底。
進步主義1.把教育比喻為「生長」。
自由主義1.人權教育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建構在此理論之上。
精粹主義1.主張「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實精神生活」。
卡方檢定1.適用於「類別次數」類型的資料。
三環說1.資賦優異的三環說,包括中等以上智力、工作熱誠與創造力。
練習教學法1.把某種動作、教材,反覆操練,以養成機械的正確反應。
2.教學的目的,是在於養成某種習慣或技能,或是要學生記誦某種教材。
3.步驟:引起動機、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反覆練習、評量結果。
講述教學法1.或稱講演法,可以算是最傳統的教學方法。
2.正式的講述方式有些以演講的型態出現,大部份則採口頭講解及書面資料的闡述,並以問答及學生練習和教學媒體呈現的方式來進行講述教學。
精熟學習法1.主要步驟:
精熟學習的計畫。
安排及管理教室的精熟學習。
精熟學習的評量。
2.基本要素:
「提示」:提供學生學習的線索或指引。
「參與」: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增強與獎賞」:藉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回饋和校正」:定期提供學生立即、清楚、直接和明確的改善學習的方法。
欣賞教學法1.以涵養情操為主要目的。
發表教學法1.可以培養學生適時呈現觀點或情感。
 
雙趨衝突1.指個體在行為上追求兩個目標,而兩個目標無法同時兼顧時,必須兩者取其一,而又不願割捨其他的心態。
2.代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雙避衝突1.指個體發現兩個目標可能同時具有威脅性,即興起二者都要逃避的心態,但又迫於情勢,兩難中必須接受其一的心態。
2.代表:左右為難。
趨避衝突1.指個體遇到單一目標同時具有兩個動機時,一方面喜好而趨之,另依方面又厭惡而避之的心態。
2.代表:進退兩難。
雙重趨避衝突1.指個體發現兩個目標,且每一目標同時具有趨避特性,而無法做出抉擇的心態。
渾沌理論1.基本理論分成「耗散結構」、「蝴蝶效應」、「奇特吸引子」、「回饋機制」。
比馬龍效應1.教師對學生不當的期望,影響到學生的自我評價,形成他自認「我不如人」的預言,久而久之,學生在以後行為上即無形中實踐了他的預言。
2.又稱「自我應驗的預言」或「羅森塔效應」。
從眾效應1.或稱「見風轉舵效應」,即「西瓜偎大邊」。
月暈效應1.在評判一個人在某方面的表現時,由於評判者對於被評判者的印象特徵所影響,而作出偏高或偏低評判的傾向。
霍桑效應1.實驗時,受試者知道自己正在參加實驗,正在被觀察,這會使他表現得與平常實驗情境不一樣,此種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稱之。
2.會影響實驗研究的外在效度,使結論的推論有困難。
強亨利效應1.在實驗期間,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了不甘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一般水準以上的表現,此現象稱之。
2.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精確性。
普墨克原理1.利用遊戲教學,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作為正增強物的一種教學活動。
2.代表:「只要你完成你的工作,就可以到外面玩」。
閃光燈記憶1.重要的事件發生時,個人的心理會牢記當時主要的視覺和聽覺記憶。
布朗(Brown)1.提出「後設認知」。
2.將其定義為「對於知識能否有效運用,予以反省、理解的過程。」
孔子1.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的說法。
2.是說明學習應重視「自動」。
韓愈1.主張「性三品說」。
2.在《原性》中提及:「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
張載1.主張教育在變化氣質。
2.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期許。
梁啟超1.教育上主張「中西兼通說」。
張之洞1.提倡「三綱五常」,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教育思想。
蔡元培1.提倡世界觀的教育。
2.主張以美感教育作為溝通現實世界與實體世界。
蘇格拉底(Soceratcs)1.提出「教育即接生」的隱喻,主張「產婆式教學法」(反詰法)。
柏拉圖(Plato)1.在校門掛有「不學幾何者,不得入此門」的牌子。
2.曾在雅典設立學院,並著有《理想國》。
笛卡兒(R.Descartes) 1.在哲學史上留下千古名言:「我思故我在」。
2.強調教育應提供學生發現自我,感覺並認知自我存在。
菲希特(J.Fichte)1.普法戰爭後在德國各地演說,以激起愛國意志,編成《告德意志國民演說》。
康米紐斯(J.Comenius)1.提倡直觀教育、改良教科書的編輯,並主張運用插圖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2.著作《世界圖解》。
蘭開斯特(J.Lancaster)1.創立「導生制度」。
2.教師先教導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導生,再由導生教導其他兒童。
叔本華(A.Schopenhauer)1.是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
2.主張「教育無能論」,認為人的本性先天已決定,不受任何影響而有變化。
哈伯瑪斯(Habermas)1.提倡「社會批評理論」。
伊利其(I.Illich)、雷蒙(Reimer)1.認為學校複製社會階級,學校潛在課程使人異化、學校提供的知識有可能是「反教育」。
2.提倡廢除學校,使學習與教導的關係更具彈性。
帕森思(T.Parsons)1.認為教育的主要社會功能為:(1)社會化功能;(2)選擇功能。
艾德勒(M.J.Adler)、哈欽斯(R.M.Hutchins)1.為永恆主義的代表人物。
2.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知識,知識是普遍性的。
3.認為學校的設立是為培養優秀人才。
4.主張以人文學科為課程的中心。
西塞羅(Cicero) 1.著作有《論責任》,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2.是歐洲自然法學派的祖師。
坤體良(Quintilian)1.著作有《辯學通論》,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2.主張禁用體罰,認為應該注意兒童的天性,五歲即應入學。
3.其學說影響二十世紀的「開放教育」。
培根(F.Bacon)1.著有《新工具》,首先提倡歸納法。
洛克(J.Locke)1.撰寫《人類悟性論》,主張人類心靈宛如白紙,一切觀念全由經驗而生。
2.認為獲得知識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感官的訓練。
盧梭(J.Rousseau)1.著有《愛彌兒》。
2.屬於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
3.主張教育目的是使兒童固有本能能充分自由地自然發展。
4.倡導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目的。
5.被稱為「教育界的哥白尼」。
斯普朗格(E.Speanger)1.主張教育之作用即在協助兒童生長或促進兒童能力之發展,其性質乃為繼續不斷。
2.認為教育是培養個人人格的一種文化活動。
3.認為教育的任務是在使個人人格在社會文化中獲得發展與完成。
4.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研究文化與教育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主張從文化社會當中精選文化教材,建構教育基本原理及作為學校課程教材發展依據。
5.主張最理想的教師人格為社會型人格。
凱欣斯泰納(G.Kerschensteiner)1.主張教育之目的在造就能了解國家任務,具備良好經濟職業技能及具良好道德之國家公民。
康德(I.Kant)1.認為「教育的目的在發展人類本性,兒童受教育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特別是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張兒童應養成自覺的品性、自由的人格,以及依照道德律而立身處世的習慣」。
2.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啟發理性。
3.主張以意志自律作為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4.主張對於道德的判斷要重視行為的動機。
5.屬於理性主義的教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