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國二上
阿摩第 7 期
61878枚
 4 

【其它】諮商故事/你好我也好 這樣做打好親子關係

發表于: 2017/01/18


常常聽見青少年對父母的抱怨之聲:
「我去同學家跨年,我媽規定9點一定要回到家,這是什麼跨年啊!其他同學都可以超過12點,真超不爽的!」
 
「每次都要用沒收來威脅我玩手機的時間,才拿起手機而已,就一直說我每天都在滑手機,是怎樣啊!就因為手機是他買的?等我存夠錢,大不了自己去買一隻,再也不用聽他每天念念念!」
 
同樣地,父母也常會端出孩子許多的「罪狀」,雙方一來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權力拔河中,各持己見,總要爭出個誰對誰錯。這樣子的結果是:孩子會說:「什麼事我都不想讓他知道!」或「跟他說什麼都沒有用!」積怨日深,一道無形厚實的牆可能會佔地為王,導至彼此關係更加疏遠。負面的親子關係也會延續到成人後的親子關係,極不利於個人成長。
 
 
關係的溝通 是雙方的事  
 
既然是關係,關係的維繫和溝通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雙方的事。即將逐漸邁向成熟獨立的青少年朋友們,面對親子關係,你們勢必也要學習擔負一些責任!
 
我常常受邀演講,告訴家長、大人們要如何與青少年的孩子溝通。首先,我會提醒父母,大家都曾是小孩,必定經歷過青春期,無論是因為生理的變化、思考能力的提升、所見所聞的增廣、邁入自我認同的心理階段,青少年再也不像過去那樣依賴父母、聽父母的安排,他們會變得有主見、愛挑戰權威、想爭取獨立,這其實是青春期的自然現象。但人生最劇烈轉型的階段也在青春期,這階段要適應許多的改變、震盪,同時會面臨許多內外壓力:同儕壓力、學業壓力、慾望誘惑控制不住的壓力等等。
關係的維繫 始於同理心  
 
在演講中,我常得到如此的回應:大部分父母似乎都忘記了自己曾也是青少年,當喚起這段記憶後,他們多半能對身邊青少年孩子多一點同理心,例如:他們很在乎有沒有被朋友認同、他們不想被當成沒有處理事情能力的小孩看待……親子關係的維繫就不是從控制開始,而是從同理心開始。
 
 
同理非同意 是釋放善意  
 
同樣的,青少年朋友們,你也可以學習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事情,他們堅持某件事的背後是有原因的,比如:擔心自己沒扮演好父母的角色、關心你睡眠不足等等。因為他們是人,他們會有軟弱、會有不足之處,然而大多數的父母是真心愛孩子的,雖然用的方式不一定適當或是最好的。因此,同理心不等於是同意他,而是在釋放善意,嘗試與對方交流,表達「我很重視你,你很重要。」當爸媽接收到你傳達出來的同理心時,原來強硬的身段極可能會被融化,如此一來,便能創造出更大的空間來談論彼此不同的觀點。
 
   
傾聽是手段 專注不打斷
「同理心」是一把開啟關係連結的重要鑰匙,「傾聽」是同理心的手段,傾聽就是你願意邀爸媽分享他們的心情,你可以這麼說:「爸爸(媽媽),我去同學家跨年不能超過12點回家,你們是在擔心什麼?」或「你反對我這麼做,是什麼原因呢?」在傾聽的過程中,專注、不打斷也很重要,同時心態上要尊重,即使爸媽仍用威權的口吻對你說話,你仍要專注的聆聽他想表達什麼。如果你不習慣這麼做,你可以在事前先模擬一遍,且相信「一回生,二回熟」,去做就是了。
 
 
 
說感受想法 找解決方法    
 
傾聽是第一步,接著是真實地說出你的感受與想法。可以選擇當面說,或用寫的也可以。父母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所以要盡量完整的說出你的希望、你想怎麼做、你的原因、你的感受。不管父母的回應是什麼,在溝通的責任與義務中,你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
 
當雙方都能各自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後,接著就該一起努力尋找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或彼此最能接受的方法,依循著「你好我也好」的原則來走過協商的過程。
 
 
學會盡責任 父母更放手    
 
最後,經過協議的事,就要學會盡責任、學會承擔、有錯就改沒藉口。在這樣的努力下,父母會更放心把自主權交給你。此外,建議你可邀請幾位成熟的大人成為你的顧問和支持者,更有助於你在旅程中走得更穩健喔!
 

http://www.facebook.com/counselormok
文╱莫茲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