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高二上
阿摩第 4 期
6795枚
 4 

【其它】血液無酸鹼之分‧食物也無法改變

發表于: 2012/09/07



 



坊間流傳肉吃多了體質會變酸,但人體真的有酸性、鹼性之分嗎?也有人說酸性體質容易生病,也有人認為癌症患者的體質或血液大多偏酸,迷信調整身體酸鹼值或中和酸性血液就可以改善身體健康。檸檬嘗起來是酸的,為何被稱之為鹼性食物?有益健康的牛奶同樣也是鹼性食物,多吃這些鹼性食物真的能幫助調節血液的酸性嗎?



我們從網絡媒體和坊間的書籍,經常可看到一些有關食物如何改變身體酸鹼性的言論,更有許多酸、鹼性食物的分類表,提出食用酸性食物能使身體和血液變酸,並引發各種疾病。其實,這全然是子虛烏有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因為人體中的血液具有穩定酸鹼值的緩衝功能,一般會自然恆定在pH值7.35~7.45之間,本來就是微鹼性的。血液的酸鹼值根本不會隨意產生變化,也不會因食物的吸收和種類而改變。其實,血液的酸鹼值只要出現些微變化,就會造成新陳代謝的失調與混亂,嚴重者甚至會有致命危險。換言之,人體正常是不會出現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



鹼性食物有別於化學上的鹼性



常聽說檸檬是鹼性食物,但我們嚐起來卻是酸的。這是為甚麼呢?其實,鹼性食物並非指化學定義上的鹼性pH值(酸鹼值),亦與直接味覺的感受無關。那酸、鹼食物是如何判定呢?食物經高溫(攝氏550~600度)灰化後,將所剩的灰分(ash)溶於水,若灰分中的礦物質以陽離子(如:鉀、鈉、鈣、鎂、鐵等)居多時,稱為鹼性;反之若陰離子(如:磷、氯、硫等)比例較多則為酸性。一般來說,很多新鮮蔬果會含有較多的鹼性灰分,其pH值會偏高,常被歸類為鹼性食物(alkaline ash foods);而肉類、穀類或豆類等食物通常含較多的酸性灰分,其水溶液的pH值偏低,多被視為酸性食物(acidic ash foods)。不可否認的,日常生活裡所謂的酸、鹼食物雖然有一套理論依據,但這個概念是有別於食物在化學上的實際pH值和感官味覺,只是大家容易把它們混為一談。



只有尿液會受飲食影響改變酸鹼度



事實上,因為胃部份泌胃酸的影響,任何從胃部排出的食物都屬酸性,而食物到達腸道內都會被膽汁中和並變成鹼性。在正常狀況下,血液都會維持在pH7.4左右,酸鹼值是不會有劇烈的變化,人體會藉由呼吸作用,由肺部調控二氧化碳的排出或吸入量、或經由腎臟代謝尿液來維持人體的酸鹼值。過去認為肉吃多了會使身體偏酸性的觀點,至今仍缺乏科學理據,各位大可不必擔心。同樣的,多喝鹼性飲料或鹼性水也不會因此而改變我們身體和血液的酸鹼值!



另外,身體只有尿液會受飲食的影響而改變其酸鹼度,尿液的pH值通常是小於6呈現偏酸性,但不應以尿液作為人體酸鹼值的依據,且尿液經腎臟代謝後,是先存放在膀胱然後排出體外,根本不會影響身體和其他器官的酸鹼值。



過去坊間流傳說攝取酸性食物會導致鈣質流失和骨質疏鬆,但根據2009~2011年加拿大Calgary大學Fenton博士的研究指出,至今仍未有確實的科學證據證明食用酸性食物會導致鈣質流失和骨質疏鬆等問題,同時食用鹼性食物能保護骨骼健康的觀點其實並不成立。大家若從飲食上,為了改變酸性體質而偏重某一類所謂的鹼性飲食,都容易會造成營養不均衡,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並影響身體健康。



其實,本文的立意是希望大家不必被酸、鹼食物的謬論牽制飲食習慣,應儘量開心的攝取多樣化的食物,攝取均衡的營養。(星洲日報/副刊‧文:周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