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0 

【國小】心理與教育測驗—性向測驗

發表于: 2013/02/10



性向測驗

 





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從事某些活動或職業的潛在能力,亦即是特殊能力的測量。





用途



(1)個人:受測者某方面潛在能力的高低或強弱,如課程的選擇、大學選系或轉系等。

(2)團體:選出具有某方面潛能的學生成立特別班,予以特殊教育或訓練。





發展



早期(單一智力商數代表一個人的智力水準,又稱學業性向測驗)→特殊性向測驗(音樂才能測驗、機械能力測驗、美術鑑賞測驗)→綜合性向測驗(區分性向測驗、普通性向測驗、佛氏性向分類測驗)





分類



學業性向測驗、特殊性向測驗、綜合性向測驗





 

 





特殊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在某方面的潛在能力,但只有潛能而缺乏動機與態度,不一定在這方面會有成就。





 

 

 

美術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的美術鑑賞和美術創作能力而設計的測驗。





內容



(1)最早由Meier、Grives兩人編制「梅式美術評鑑測驗」(100對圖畫,一幅是名畫,另一幅是經修改的贗品,要受測者選出較佳的一幅畫)。

(2)1963「審美知覺測驗」(50題,每題四幅相同的畫,其中一幅經修改與其他三幅不同,受測者必須評定四幅畫的等級)。

(3)1948「葛氏圖形評鑑測驗」(90題,每題有2~3個抽象圖畫,受測者必須評斷出最佳的圖畫)。

(4)Meier、Grives的測驗僅能測量個人審美判斷力,而非創造能力,故台灣將其合併成「師大式綜合美術性向測驗」。(具有鑑別有無美術潛能功能,但較偏重審美能力,而無法測量創作能力)。

(5)「何爾恩美術性向問卷」(內容為素描畫及隨意畫、想像畫。偏重測量個人美術創作能力,為美術學校或科系甄選新生的工具)。





 

音樂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的音樂聽覺和知覺方面的能力。





內容



(1)最早由Seashore在1919年編製讀「西梭音樂才能測驗」(小四~成人)。

(2)1941「偉氏音樂智力標準測驗」(不贊成將音樂能力分成各種音調、音量等的辨別,而以音樂內容為題材)。

(3)民70年(1981)「師大綜合音樂性向測驗」(國小中年級、高年級、國中三個層次)。





文書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的處理一般行政或事務的能力與個人的知覺速度及準確性有密切關係。





內容



(1)最早是「明尼蘇達文書測驗」(測量知覺速度與符號運用)。

(2)美國科學研究社出版「普通文書測驗」(建立12種工作性別常模、高中商業學校

學生常模)

(3)我國民16年編製「普通事務員測驗」。

(4)Palormo於1964編製「電腦程式設計性向組合」(為甄選修習電腦程式設計課程人員所編製)。

(5)Holloway於1974年編製「電腦操作性向組合」。





機械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的機關理解、機械推理及機械資訊的能力(知覺的、空間的、手的敏捷或靈巧)。





內容



(1)「明尼蘇達機械裝配測驗」:受測者重裝一組拆開的機械零件。

(2)「明尼蘇達空間關係測驗」:提供四塊凹下的木板模型,每塊有58個空缺,受測者要在時間內將木塊放置正確的空缺處。

(3)「明尼蘇達紙形板測驗」:改用紙筆法實施。

(4)民59年師大編製「機械能力測驗」(測量國中生應用簡單工具的知識、制圖等)。





心理動作能力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手部靈活、手臂或腳部的大肌肉動作。(在軍事與工業上使用頗多)





內容



(1)認知性較低,容易受訓練效果影響,故信度與其相關比其他性向測驗低。

(2)手部大動作:「斯壯伯格手部靈活測驗」、「明尼蘇達操作速率測驗。

(3)手部細部動作:「克羅福零件靈巧測驗」、「普渡樁板」。

(4)兩者兼具:「賓州雙手工作樣本」、「班奈特手工具靈巧測驗」。

(5)





專業性向測驗



牙科入學測驗計劃、護理學校入學測驗、法學院入學測驗等。




 

 

 

 




 

 





綜合性向測驗





定義



測量個人多方面的能力,包含數個分測驗,將其互相比較,以便了解哪種能力較強或得分較高。





 

 

區分性向測驗



1、1947年由Bennett等人編製,是最被廣泛使用的綜合性向測驗。

2、共分八個分測驗:語文能力、數的能力、抽象推理、文書速度與確度、機械推理、空間關係、拼字、語文運用。

3、經三次修訂:

(1)民50年修訂為「中學綜合性向測驗」:將語文類改為「語文閱讀及字彙」、「語文推理」、並新增「科學性向」。

(2)民61年修訂為「區分綜合性向測驗」:將第一次修訂的「語文閱讀及字彙」、「科學性向」去除,增加兩種「語文運用」(錯字、文法)。

(3)民72年修訂為「青年性向測驗」:刪除「文書速度與確度」。





普通性向測驗



(1)1947年由美國勞工處就業服務局編製,以就業取向為目標,故較適用於職業安置與輔導。

(2)確定9個職業性向的基本因素,分為12個分測驗:一般學習能力、語文性向、數的性向、空間關係性向、圖形知覺、文書知覺、動作協調、手指靈巧、手部靈巧。





 

 

多元性向測驗



(1)1959年由Segel等人所編製,目的在測量受測者的各種性向,協助了解自己的性向,作為學習或參加就業訓練之參考。

(2)共分為9個分測驗:字義、段落意義、語文、文書、算術推理、算術計算、應用科學和機械、空間關係(平面)、空間關係(立體)。

(3)民83年由路君約等人編製「多因素性向測驗」,共分8個分測驗:語文推理、數學推理、機械推理、空間關係、抽象推理、錯別字、文法與修辭、知覺速度與確度。

(4)1981年由Knapp所編製「生涯能力安置調查」,經路君約等人修訂為「輔導性向測驗」,共分8個分測驗:語文推理、機械推理、空間關係、數的能力、字義、知覺速度與確度、語文習慣、手部速度與靈巧度。





佛氏性向分類測驗



(1)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由Flangan以工作分析方式編製,共19個分測驗:檢驗、代號、記憶、精確、裝配、座標、協調、判斷和理解、算術、圖樣仿繪、組成、表格閱讀、機械、表達能力、推理、巧思、字彙、計畫、精明(後三個為之後加的)。

(2)因為限制了實用性,故修訂為「佛氏工業測驗」:刪除推理、巧思、字彙、計畫、精明。





羅氏職業性向測驗



(1)於1951年由Roeder與Grahan共同編製,供受測者選校或選系的參考,也可供工商機構遴選人員。

(2)共6個分測驗:人事處理、機械、推銷、文書、計算、科學。





 

 





思考測驗





基魯福特發散性思考測驗



1、指思考無一定方向、無一定範圍,可標新立異,海闊天通,從已知去尋求各種的答案。

2、可分為:(1)創造能力-語文測驗 (2)創造能力-非語文測驗。





托浪斯創造思考測驗



1、分為語文測驗與圖形測驗,適用於國小至大學的學生。

2、語文測驗共七個分測驗:發問、猜測原因、猜測結果、產品改進、不平凡的用途、不平凡的疑問、假想。

3、施測後再依據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精密性四項標準予以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