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0 

【特教】攻擊行為的輔導

發表于: 2013/04/21


【個案舉例】:小義(化名)是小一學生,有簡單口語能力。一上學期,開始出現打人行為。在一開始時,小義會先哭,哭到很生氣時,只是偶而打人的手。到後來,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面對誰,只要一不順心,就打人,有時則會大聲地哭,如果沒有人理他,越哭越生氣時,還會跑到剛才要求他做事的人去打他。不管是老師或爸媽都會打,尤其是專門會打人的臉,不想做某些事也打人,不知道要怎麼做也打人,想要做某些事也打人,不知怎麼表達自己也打人,讓他反覆操作同一樣活動兩三次也會打人,每日打人的行為至少會出現3、4 次以上,甚至一發起脾氣來就不斷的連續打人。讓母親和老師傷透腦筋。
1.造成小義攻擊行為的可能原因:
老師以功能評量去找出問題的原因,發現小義的同一問題行為有多重原因:
(1)遇到困難逃避工作:如不會做工作。
(2)抗議不想進行活動:如不想收拾玩具。
(3)正在進行的活動被干擾:要吃麵包被阻止。
(4)生活習慣被改變:如原本要上的課程,無預警的不上了。
(5)進行的事情無法完成:如老師要求的操作的工作不會,也不知道如何表達。
 
2.處理策略建議:
(1)攻擊的行為多為溝通障礙的替代表達方式:對於攻擊行為是一種溝通行為時,應教導功能性溝通,如教導用口語、圖片、手勢表達,小義有簡單的口語表達,因此可以先教導小義正確的口語表達方式,如:
需求:我需要、我想要⋯
拒絕:我不要、我不想⋯
幫忙:請幫我⋯
還可以運用圖卡做為溝通表達的方式,如小義直接拿「請幫忙」的卡片就可以立刻獲得協助。
(2)調整環境為結構化學習環境:結構化的環境能使小義容易理解社會情境,不會對老師或同學的負面的指令產生情緒。建議參考結構化教學策略。
(3)長期的策略應教導小義合宜的行為:如自我情緒管理能力、社交技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