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1 

【特教】外籍配偶子女教育之因應策略

發表于: 2013/05/31



(一)對外籍媽媽的教育與協助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亦是影響子女身心發展的關鍵人物,所以要能夠有效處理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必須從外籍媽媽的基本教育著手,才能見效。
1.提供學習中文的機會:加強語言訓練,,讓外籍配偶可以效跟家人及子女溝通,是最根本的途徑,不但能有效與人溝通,也能擴及其他方面的學習,並強化其生活適應能力,有助子女們的學習。
2.實施產前教育:鄉鎮衛生單位應定期辦理外籍配偶育兒研習活動,提昇她們育兒知識及正常教養子女觀念。
3.設置輔導網絡:設置完善的外籍配偶輔導網絡系統,成立協談中心和輔導諮詢專線,讓遭遇困難的外籍配偶,能有求助的管道,結合社會資源共同協助,讓她們能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才能有效照顧其子女。
4.學校協助發揮親職功能:學校應採積極的態度,主動協助外籍配偶的子女教養。學校輔導室應扮演較吃重的角色,可以向社會局、教育局申請資源補助,主動為這些孩子的家長設計適當的「親職教育工作坊」、「讀書會」、「親子互動成長營」、「家庭訪問」、「座談會」等親職教育成長的形式,以協助外籍配偶家庭解決子女教養的問題。
 
(二)對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輔導與協助
多數學者認為必須對外籍配偶子女給予教育輔導,且必須從學齡前開始,如此才能避免許多子女入學後產生的適應問題。學前教育對於外籍配偶子女而言,是補強其早期語文與學習經驗的重要管道。
1.機構式的學前教育
外籍配偶未能流利使用主流社會的語言,造成他們在正式學校教育裡的許多困擾,進而影響其學業表現及未來生活。因此政府可採行專門教育計畫,於學前教育階段為他們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多元教育,包括母親的國家文化及台灣社會的價值與教育列為重點,接納雙語溝通,尊重多元價值,讓孩子可以了解母親的語言與文化背景,也能融入台灣的社會生活。
2.提供語文學習輔導
研究調查顯示,他們學習最大問題在於語文,學者則建議應提前在其學前或小一就提供。
 
(三)增加目前政府的相關政策
教育部九十三學年起實施外籍配偶子女,比照原住民、低收入戶或單親家庭子女等較弱勢族群學生,可優先入讀公立幼稚園,讓他們在四至六歲及早接受教育,以奠定良好語文學習基礎。並且透過弭平落差計畫,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為他們打基礎,每年也將規畫一到兩次的國際日活動,邀請外籍配偶、子女和教師齊聚一堂,提升社會的關注。
 
(四)加強社會大眾的多元文化教育
外籍配偶雖來自不同文化的國家,但她們是非常有心要適應台灣的文化,那在台灣的社會大眾,是否有用心地去了解他們?亦或是仍存有著刻板的眼光?
鑑於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入學人數的逐年增加,對於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及學生,宜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態,接納並協助學童能夠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順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