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3 

【分享】為何申論分數總是遠落後選擇題分數

發表于: 2013/08/25


         回答申論題並不是一場文字記憶競賽。大多數初學者很容易誤解申論就是知識的堆砌;有些考生則改採以小篇的作文方式回答申論;稍有經驗的考生也懂得運用國學的素養回答申論題,實際上這些方式在概念上都偏離了申論的意涵,也因為如此,能夠在申論題中獲得70%分數的考生並不多。坊間或網路資訊中有各種回答申論題的技巧,雖然如此,我們並不因此感到滿意,因為大多數的建議者並非以議論文的要求解釋如何面對申論題,而申論題應該是一小篇議論文的充分表現,因此,以下將從議論文的觀點提出幾個寫論申論時的迷失作討論。
         申論不是一篇小作文,而是一小段議論文。有不少的前輩還緊抓住「起、承、轉、合」的結構方式教導考生寫作,不可否認這是一種典型的寫作表達方式,很可惜的是,申論並非是一篇小作文,申論題考察的是考生的議論能力,所謂「議論能力」是指考生對於論題的論證能力,論題及論證已經超越了一般寫作的風格,更精確的說,申論題是一種最典型的議論文表現,考生必須要能掌握議論文的三大要素及結構,即論點、論據及論證三大要素,而其最基本結構則為引論、本論及結論(注),由此看來,過去我們所熟知的「起、承、轉、合」模式應該難以符合議論文所要求的規範,而且其也未能掌握到議論文的核心,因此,我們不應該再將申論視為一篇小作文來回答,而是應該要以一小段議論文的方式作答,考生應該要先掌握到符合議論文所需的元素與結構回答申論題,接下來將討論申論題與邏輯性思維能力的關係。
        申論不是一堆知識的堆砌,而是對知識理解後的邏輯主張。有些人建議回答申論題必須要詳細,要把我們所知道的東西詳細的寫出來,但是又要能妥善的「論述」,他們認為寫申論不能毫無頭緒、章法的胡亂寫,一定要有條有理的把我們的論點及敘述寫出來,上述觀點似乎頗有道理,然而「論點及敘述」的思維基礎為何,我們卻甚少聽到被提出來討論。我們認為其應該是以邏輯學的思維為基礎,即「論點及敘述」應該要掌握以邏輯論證為核心,所謂邏輯論證是指論點必須依據「推論」的形式推導出結論,換句話說,考生至少應該要花一些時間學學邏輯學的基礎知識,例如:概念、定義、判斷、推論及論證等等,這將會有助於更精確回答申論題目的知識結構,因為申論題所考察的不只是考生對知識的掌握度,而是要評估考生是對知識理解後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因此,考生已經不能再將申論題視為是知識的堆砌,而是應該要藉由邏輯學的一些基礎表達對知識的理解。
         申論不是一場國學素養競賽,而是在比較論證性思維能力。除非是國文本科系學生或是對國學有深入研究,否則大多數考生對於國學應該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會誤認自己的國學基礎弱所以申論或口試必然答的不好,不過任何學科都會有申論題的機會,而大多數國考也都會有口試,因此,能夠掌握論證思維方法者,不論面對申論題或是口試都能夠獲得比較高的分數。申論所要求的是對某個觀點說理過程,「說理」也是一門理則學,對西方來說則是哲學性思維,只不過用詞不同但意義都相同,說理所要求的是以清楚簡單的語句表達,使用艱澀難懂的文詞反而難以達到說理的效果,因此,對於過去至今仍有不少人將「背誦詞句」作為寫作基礎,這似乎已經偏離了論證性寫作所關心的主軸。
        申論題的回答應該要達到議論文所要求思辨能力與語文技術。「申」與「論」是要深入對主題論證,因此申論題不是一場文字記憶競賽,所以使用「堆砌式」或「灌水式」方式寫申論題就很難獲得高分,應該要了解議論性文章所要求的元素與結構。申論題考察的是考生對於支持或反對某個論題的論證過程,因此與國學能力無關,反而是與邏輯學的論證能力有關,論證的形式或結構有各種方式,而考生在學習過程也應該要掌握與邏輯學論證有關的知識,這不僅對於申論筆試會大有幫助,對於許多口試場何更能產生加分的效果,因為國家考試應該不是要錄取誰的記憶力最好,而同時考察誰能夠在一定水平的知識基礎上有高度思維能力的展現。
 
注:
引論:是文章的開篇段落,本段落通常是提出中心論點。
本論:是文章主要議論的核心,通常會有2~3個分論點以支持中心論點。
結論:是文章的結束段落,本段落通常是提出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