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9. 黃教授主張教師應該試圖去瞭解學生對於課程的定義,並且深入探究教學活動中師生如何 詮釋情境中的意義,請問這是採取哪一種理論觀點來研究教育?
(A) 批判教育學
(B) 文化再製論
(C) 符號互動論
(D) 後殖民理論


答案:C
難度: 簡單
最佳解!
Yu Min Chiu(感 大二上 (2015/06/15)
符號互動論 布魯默(Blumer) 1、符號互動論由米德(Mead)的學生布魯默(Blumer)所提出,源自於米Mead的「自我心理學」、庫里(Cooley)「鏡中自我」的概念、貝克(Becker)「標籤理論」(Labelin.....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0F
紫-謝謝阿摩!111年桃園 大二下 (2020/10/07)

師生 探究 詮釋

11F
大二上 (2021/03/14)

(A)批判教育學:
主張把批評和質疑的概念置於教育模式的中心,將學生視為批判的行動者,這不只是打破學校日常生活中的“沉默”,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批判和反省,最終實現自己的精神創造,尋求社會的正義與解放。
(B)文化再製理論: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再製理論探討統治階級如何微妙地運作「象徵暴力」(symbolic violence)以維持社會階級的區分,傳遞與再製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意識型態與物質結構。

(C)符號互動論:

研究人們在互動過程以符號表達意念,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微觀的社會現象,以動態的人際關係為主,而非廣大的社會結構。

(D)後殖民主義理論:
從邊緣、他者的角度,批判、解構西方的現代性,存在的文化上不平等問題。並強調18世紀至20世紀的殖民統治,對世界各地政治、美學、經濟、歷史和社會的影響。

12F
阿琦 高三下 (2023/04/16)
  • 批判教育學:探討教育現象與社會、權力、文化、政治等之間的關係,主張透過批判思考和行動,解決社會不公和不平等問題。例如,研究學校中的階級差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現象。
  • 文化再製論:認為教育制度是社會文化的再製場所,學生透過學校所傳遞的知識、價值觀等,被塑造成符合社會規範的人。例如,研究課程中的隱含價值觀、教材中的階級偏見等。
  • 符號互動論:強調人類行為是基於符號和意義的交互作用,學生透過與教師和同儕的互動,建構自己的知識和價值觀。例如,研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課堂溝通和互動方式等。
  • 後殖民理論:探討西方殖民主義對於非西方國家和文化的影響和後果,強調權力、文化和知識的不對等關係。例如,研究教育制度如何反映殖民歷史、課程如何反映西方中心主義等。

39. 黃教授主張教師應該試圖去瞭解學生對於課程的定義,並且深入探究教學活動中師..-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