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世說新語-管寧割席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管寧割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三國時代,距今約1800年,到底是真是假,已經死無對証。它不見於正史「後漢書」和「三國志」,而是載於與三國相隔200年的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的第一章「德行」:   「世說新語」寫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歸納從這個故事引申出來的傳統教訓,我們不應學華歆,要效法管寧,即是:   1. 不貪錢財、不慕名利、讀書要專心   2. 交友謹慎、只與好人為友    管寧要與他的好友華歆「割席」絕交,導火線其一是在園中鋤地時,他倆同時發現「地有片金」,管寧看都不看,當它是無用之物,華歆卻拾起看一下之後才甩掉。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之舉。其二是門外有達官貴人的轎輿經過,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忍不住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熱鬧。這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之舉。   故事被載入《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不言而喻,作者劉義慶認同管寧這個做法。不算甚麼大事,但足以反映出管寧和當時社會的讀書人評價他人與約束自己的尺度之嚴。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 不貪錢財、不慕名利、讀書要專心不見於正史「後漢書」和「三國志」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認同管寧這個做法。管寧割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