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儒家文以載道觀念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Only儒家,no道家 (參考 百度百科) “文以載道”的藝術命題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頤提出來的。他在《周子通書·文辭》中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塗飾也。況虛車乎?文辭,藝也;道德,實也。美則愛,愛則傳焉。賢者得以學而至之,是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然不賢者。雖父兄臨之,師保勉之,不學也;強之,不從也。不知務道德而第以文辭為能者,藝焉而已。”這裡所說的“道”,是指儒家的傳統倫理道德。周敦頤認為,寫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揚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倫理綱常,為封建統治的政治教化服務;評價文章好壞的首要標準是其內容的賢與不賢,如果僅僅是文辭漂亮,卻沒有道德內容,這樣的文章是不會廣為流傳的。   三國時期的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提出:“文以載道”。其實“文以載道”的思想,早在戰國時《荀子》中己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   後來唐代文學家韓愈又提出的“文以貫道”之說,他的門人李漢在《昌黎先生序》中說:“文者,貫道之器也。”。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文以載道儒家周敦頤文以貫道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曹丕李漢荀子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