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古巴 ( Guba ) 及林肯 ( Lincoln ) 之「政策評估」方法「演進論」( 四代評估 )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Guba 和 Lincoln 認為第四代評鑑的主要意涵應為何? (A) 測驗 (B) 描述 (C) 判斷 (D) 協商    ~解析 : 古巴 ( Guba ) 及林肯 ( Lincoln ) 之「政策評估」方法「演進論」( 四代評估 ) : 一、「第一代」: (一)「主要活動」:「測量」。 (二)「時間」:「1910年」~「二次大戰期間」。 (三)「理論基礎」:「實證論」典範 ( positivism paradigm )。 (四)「特色」:「政策評估」即「實驗室實驗」。 (五)「活動實施內涵」: 1.「工具導向」( instrument - oriented ) 。 2. 運用「適當工具」→「有系統」地「蒐集個別資料」,如 :「學校」對「學生」所做的「考試」、「智力測驗」。 (六)「評估角色」:「技術人員」( technician )。 二、「第二代」: (一)「主要活動」:「描述」。 (二)「時間」:「二次大戰期間」~「1963年」。 (三)「理論基礎」:「實證論」典範 ( positivism paradigm )。 (四)「特色」:「政策評估」即「實地實驗」。 (五)「活動實施內涵」: 1.「目的導向」( objectives - oriented ) 。 2. 對「已執行」之「政策方案」,依「預期」的「特定目的」→「描述」其「結果」之「優劣」。 (六)「評估角色」:「描述者」( describer )。 三、「第三代」: (一)「主要活動」:「判斷」。 (二)「時間」:「1963年」~「1975年」。 (三)「理論基礎」:「實證論」典範 ( positivism paradigm )。 (四)「特色」:「政策評估者」成為「判斷型評估家」。 (五)「活動實施內涵」: 1.「暫時性」的「決策導向」( tentativeness of decision - oriented )。 2. 依「被評估者」之「內在本質」、「外在前因後果」二「價值」來「判斷」→「被評估者」之「良窳」。 3. 強調「判斷」乃「評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評估角色」:「判斷者」( judge )。 四、「第四代」: (一)「主要活動」:「協商」=「回應的 - 建構性評估」。 (二)「時間」:「1975年」~「迄今」。 (三)「理論基礎」:「自然論」典範 ( naturalism paradigm )。 (四)「特色」:「政策評估」即「政策制定」。 (五)「活動實施內涵」: 1.「考慮」到「人類全體」,並「綜合考量」到「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和「前因後果」相關之「所有因素」。 2.「強調」結合「評估者」和「利害關係人」,並在「彼此互動」、「彼此協商」中「進行評估」。 3.「重視評估」→「公平性」與「公正性」。 (六)「評估角色」: 1.「技術人員」; 2.「描述者」; 3.「判斷者」; 4.「調停人」; 5.「協力者」; 6.「變革推動者」。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演進論古巴四代評估政策評估林肯GubaLincoln 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