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垃圾桶決策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精修 (二) :   「垃圾桶決策模式」( Garbage Can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 : 一、為美國學者柯漢 ( Cohen ) 、馬區 ( March ) 以及歐爾森 ( Olson ) 等人在「組織選擇的垃圾模式」(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1972 ) 和「組織模糊與選擇」( Ambiguity and Choice in Organization, 1976 )等文中所提出的論點。 二、認為「機關組織」的「決策」通常並「非」是經過「理性思考計算」之「後」的「結果」,實際上是「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不經意碰到」的一項「產出結果」。 三、亦即認為「機關組織」如同一個由「問題」、「解決方案」、「參與者」、及「選擇機會」四者「混合」而成的「垃圾桶」。 四、這個「機關組織」最後所「產生」的「決策」如何,端視 : (一)「問題」是否「正好」碰到「解決方案」? (二)「解決方案」是否符合「參與者利益」? (三)「決策者」是否「有機會同時」發現「問題」與「解決方案」而定? ※ 此模式認為「組織決策」並「無次序性」,各「決策要素」間,彼此間並「無一致」的「邏輯演繹關係」,其「決策」的「形成」只是「機會」所「造成」的。 五、「垃圾桶決策途徑」具有「三項特質」: (一) 有「問題」的「偏好」( problematic preferences ); (二)「不明確」的「技術」( unclear technology ); (三)「流動性」的「參與」( fluid participation )。 六、「有問題的偏好」意指選民「不確定自己」的「偏好」,而「政治人物」也「無法」或「不願」為「不明」的「偏好」界定「決策目標」,導致選民之間「偏好不同」而「互相衝突」;換言之,「偏好」經由「行動」而「形成」,非基於「偏好」才採取「行動」。 七、「不明確的技術」是指「組織成員」對「組織運作過程」並「不瞭解」,僅「約略」或「片斷」知道「自己如何工作」,及「自己」與「組織」的「關係」,多半採取「錯誤嘗試」、「經驗學習」、「以實際觀點處理危機事件」等方式「面對工作」。 八、「流動性的參與」則是在「決策過程」中,「參與者」因「職務調動性高」,人員「替換率高」的「組織」。 ※ 顯然我國「立法院」的許多「政策制定過程」,即為「垃圾桶決策模式」的「實例」。 九、「垃圾桶決策模式」適用於「組織」的「決策」為「混亂」而非「嚴密步驟」下的「結果」,當事件「很難界定」及「複雜」時,「決策」、「問題」及「解決方案」則形成「各自事件」,這也將會產生「三種可能結果」: (一) 達成「協議」( Resolution ); (二) 做出的決策「無意義」( Oversight ); (三)「無決策」可言 ( Flight )。 十、於是金頓 ( Kingdom, 1995 ) 對「垃圾桶決策模式」提出「修正版」,金頓 ( Kingdom ) 認為「組織決策過程」由下列「三項支流」所「構成」: (一)「問題確認」為吸引「民眾」及「官員」的「注意」; (二)「政策提案」的「形成」與「精緻化」是透過各「領域專家」所「構成」的「政策社群」( policy community ) 進行「討論」、「篩選」、「修正」等; (三)「政治運作狀況」,如「國家政治氣候」、「民意趨向」、「選舉結果」、「行政變革」、「國會」的「黨派分布、「利益團體」的「壓力」等。 ※「政策制定」之「最後決策取決」於「三者匯流」成「政策窗」( policy window )的「打開時機」,其「稍縱即逝」,故「決策者」或「政策分析者」或「參與者」都會「設法開啟政策窗」的「短暫時機」,制定所「偏好」的「政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