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朱熹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朱熹(1130年10月22日(農曆九月十五日)-1200年),江南東路徽州婺源人。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理學家,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1]。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 於建陽雲谷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亦稱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  將《論語》跟《孟子》,以及《禮記》一書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訂為一部書,定名「《四書》」。《四書》遂與《五經》合稱為《四書五經》,宋朝以後《四書》的地位逐漸超越傳統儒家的《五經》[7]  朱熹為官僅十餘年,從事教學五十餘年。他考場得意甚早,壽命又長,因此能一生專心儒學,致力於辦書院、講學,如其主江西南康軍時,修復白鹿洞書院,且為之擬訂〈白鹿洞書院教條〉。朱熹瞭解教育對思想普及的效力。故能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在經學、史學、文學乃至自然科學的訓詁考證、注釋整理上都有較大成就。朱熹哲學發展了程頤等人的思想,集理學之大成,建立唯心論的唯理論體系。認為「理」、「氣」不相離,但「理在先,氣在後」,「理」是物質世界的基礎和根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朱熹白鹿洞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