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評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第一代(1910-1930):教師使用測驗評量學生的能力,並依據學生的表現,編製他們的相關位置表。 (評鑑視為測量) 第二代(1930-1967):認為測量僅是評鑑的手段,允許教師描述學生間的差異,並為釐清學生表現與目標間的差距,教師開始涉入許多的方案評鑑。 (評鑑視為描述) 第三代(1967-1987):此一發展自社會公平的課題出發,認為評鑑者即是判斷者;教師亦在學校方案評鑑中產生價值判斷的需求,而基於既定的規準,評斷方案的表現。 (評鑑視為判斷) 第四代(1987-):強調所有厲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涉入,在一個易感應的建構主義觀點下運作,利害關係人在各自的方案利益中相互對待,在資訊的交流中達成共識。 (評鑑為與相關政策厲害關係人協商的方式進行。) 當第四代評鑑提出,打破過往強調科學、客觀、專家取向的評鑑傳統後,更多貼近真實現場,更強調實務參與的評鑑不斷出籠,賦權增能評鑑(empowerment evaluation)即是其中之一。empowerment 不僅是『我給你權利』的概念,更是『我相信你有能力。藉由更多機制的協助,引發更多的能力。』 這樣的賦權增能評鑑團體應該是在訓練有素的評鑑專家協助之下所發展出來的。 融合賦權增能精神的課程評鑑和過往評鑑主要差異在於,評鑑專家和教師之間,基本上是地位平等的,他們彼此互相學習。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評鑑賦權增能評鑑empowerment evaluation協商第四代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