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元曲四大家-馬致遠、關漢卿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中國元代初期雜劇作家,人稱「曲狀元」,河北東光人。與關漢卿,白仁甫,王實甫(一說鄭光祖)等人並稱元曲四大家。他大約是生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5年),卒年約在元英宗至治元年以後,享年七十歲左右。馬致遠以字行於世,名不詳。晚號「東籬」,以示屈原之志。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同稱「元曲四大家」,是中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其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漢宮秋》被後人稱做元曲的最佳傑作。作品收入《東籬樂府》。 關漢卿,號「己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1][2]生平事跡不詳,根據《錄鬼簿》、《青樓集》、《南村輟耕錄》一些零碎的資料來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1210年至約1300年(元成宗大德)間,可能是太醫院的一個醫生,另有一說是先祖或父兄為太醫院醫生,故關漢卿為醫戶,而不為醫生。[3]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動,也曾到過汴梁、臨安(今杭州)等地。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4]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 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聖人」。《析津志輯佚·名宦》曰:「關一齋,字漢卿,燕人。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是時文翰晦盲,不能獨振,淹於辭章者久矣。」元代著名雜劇作家高文秀被稱為「小漢卿」。 水星上有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關漢卿在雜劇上的重大成就,在於通過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廣泛而又深入地反映出蒙古統治下的歷史環境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塑造了許多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當時人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劉大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十三章中,曾將關漢卿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媲美英國的劇作家莎士比亞;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提名為「世界文化名人」。 重要作品 《關張雙赴西蜀夢》 《閨怨佳人拜月亭》 《錢大尹智寵謝天香》 《杜蕊娘智賞金線池》 《望江亭中秋切鱠》 《山神廟裴度還帶》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鄧夫人苦痛哭存孝》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溫太真玉鏡臺》 《錢大尹智勘緋衣夢》 《詐妮子調風月》 《感天動地竇娥冤》 《狀元堂陳母教子》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 《劉夫人慶賞五侯宴》 《包待制智斬魯齋郎》 《尉遲恭單鞭奪槊》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元曲四大家曲狀元關漢卿馬致遠中國文學發展史千里曲家聖人東籬田園題材白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