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唐代詩歌盛行的原因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帝王之倡導:帝王以其武功之餘力提倡詩歌,為富強繁榮之大唐帝國錦上添花,其情形與漢賦興盛如出一轍。帝王對詩人禮遇尊寵,詩人地位大漲,鼓舞詩歌撰作,詩人輩出,盛況空前。 二、科舉之影響:唐以科舉取士,而唯獨進士科須試詩賦(自高宗永隆二年開始),尤為士人所重,能登龍門者,聲價大漲,為人所豔羨。此種制度對唐詩興盛,必有極大推動作用。 *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 通常所說的唐代科舉項目,主要指進士、明經和制舉,尤其是進士科,更為人所稱道,唐人所謂:「國家取士,遠法前代,進士之科,得人為盛。」宋人說:「某嘗謂李唐設科舉以網羅天下英雄豪傑,三百年間號為得人者,莫盛於進士。」 三、詩之社會基礎擴大:唐以前詩歌,除民歌與古詩十九首外,幾乎為貴族文人所創作,其內容與廣大民眾脫節,初唐詩歌猶存宮體餘習,至盛唐以降,詩人多非養尊處優之輩,而係從民間奮鬥而出,以其豐富經驗入詩,自能與平民社會打成一片,社會各階層無不有詩。 *  以上三項,其根本原因,實基於唐代乃是「文學崇拜的社會」所致:「文人並不是獨立於社會各階層外的一羣特殊分子,文學作品也並不是被作為一審美對象來看待的。社會上每一個人都似乎覺得:人就應該是個文人,社會生活就該是文人式的生活。吟一首詩,寫一篇文章,其實就是生活,猶如呼吸或喝水那樣。」(龔鵬程〈文學崇拜的社會〉,收入所著《唐代思潮》) 四、詩歌本身之發展:五言古詩成立於東漢,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入唐其勢已趨衰落,而七言古詩及絕句、律詩,則經六朝長期醞釀,至唐始告完全成熟,唐代詩人即大量製作此三種新詩體,造成唐詩興盛之氣象。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帝王之倡導七言古詩及絕句、律詩五言古詩成立於東漢係從民間奮鬥而出,以其豐富經驗入詩,自能與平民社會打成一片盛行於魏晉南北朝科舉之影響至唐始告完全成熟詩之社會基礎擴大詩歌本身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