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垃圾桶決策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下列有關「垃圾桶決策」模式的說明,何項有誤? (A) 組織處於有組織的混亂狀態 (B) 流動的參與者 (C) 決策經由理性計算 (D) 經驗中學習   ANS : (C)   ~解析 :   「垃圾桶決策模式」: 一、「垃圾桶決策模式」之「代表人物」: 柯漢 ( Cohen )、馬區 ( March ) 以及歐爾森 ( Olsen ) 三人,於1972年所著《組織選擇的垃圾桶模式》( A Garbage Can Mosel of Organization Choice ) 一文中「首先提出」。   二、「垃圾桶決策模式」之「理論特徵」: (一) 在「不確定情境」下「運作」( 意即「無法」如「理性決策」在「確定情境」下「運作」)。 (二)「決策參與者」→「不只一人」。 (三) 常造成「決策超載」,呈現出「組織化的失序」( organized anarchies ) 狀況。   三、「垃圾桶決策」中之「組織化的失序」具有「三種特徵」: (一) 有「問題」的「偏好」( problematic preferences ) : 1.「決策參與者」無法「明確」界定「問題」與「目標」的「偏好」,即使他們「稍微知道」其「偏好」為何 ? 然這些「偏好」也有「可能」會「隨時改變」,而產生「不一致」之「現象」。 2. 因此,「組織」就像是一種「觀念」的「鬆散聚合」( a loose collection of ideas ),而非「連貫一致」的「統合結構」。 3.「決策參與者」乃透過「行動」來「形成偏好」,而「並非」基於「偏好」來「採取行動」。   (二)「不明確」的「技術」( uncleartechnology ) : 1.「組織參與者」雖可對其「各自」的「職掌」知之甚詳,但卻「無法」全盤掌握「整個組織運作過程」的「所有面向」,而產生「見樹不見林」的「限制」。 2. 因此,他們「習慣」以從「錯誤」與「經驗」中「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三)「流動式」的「參與」( fluid participating ) : 1.「組織」的「決策過程」往往並非「一氣呵成」; 2. 而是在「無數次斷斷續續」的「冗長會議」與「決策」中,由「不同部門」的「人」於「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程度」的「參與」,而顯現出「流動式」的「參與」。   四、「結論」: (一) 柯漢 ( Cohen )、馬區 ( March ) 以及歐爾森 ( Olsen ) 三人提出了「組織決策過程」中的「四股量流」( streams ) ,包括 : 1.「問題」( problems ); 2.「解決方案」( solutions ); 3.「參與者」( participants ); 4.「選擇機會」( choice opportunities )。 (二) 這「四股量流」時而「相互獨立」,卻又「彼此依賴」。例如 : 1.「解決方案」的「出現」,並「不必然」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全部」,也有「可能」是基於維護「參與者本身」之「利益」;而在諸多「決策場域」中「進進出出」的「參與者」,只基於「自己」的「偏好」與「能力」提出其「問題認知」和「解決答案」。 2. 依此,「組織」中之「決策」,宛如「問題」、「解決方案」、「參與者」與「選擇機會」偶然位於「垃圾桶」中「隨機碰撞下」的「結果」。 3. 在這個「垃圾桶」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決策」,端賴「問題」是否「碰上」了「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是否符合「參與者」之「自我利益」,以及「決策者」是否「有機會」同時「發現問題」與「解決方案」而定。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