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孔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2],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 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 行,是德行; 忠,意指盡心盡力; 信,即為誠實無欺。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孔子仲尼剛毅巧言令色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