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孟子 梁惠王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原文】   鄒與魯哄(1),穆公(2)問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4)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5)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6)曰:「戒之戒之!出乎爾(7)者,反(8)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9)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孟子·梁惠王下》)   【批注】   (1)哄:爭戰、爭鬥。 (2)穆公:指鄒穆公,春秋時代鄒國國君。 (3)有司:官員。 (4)疾:憎恨。 (5)幾:音基,接近、將近。 (6)曾子:即孔子弟子曾參,春秋時代魯國人。 (7)爾:汝、你。 (8)反:同「返」,回報。 (9)尤:歸罪、責怪。   【故事闡述】   春秋時代,鄒國和魯國兩國交戰,鄒穆公對孟子說︰「我的官員死了三十三個,卻沒有一個人民為他們犧牲的。要殺他們也殺不了那麼多,不殺他們卻又痛恨他們眼看著長官被殺而不去援救,該怎麼做才好呢?」孟子回答說︰「鬧饑荒的年歲,您的人民,年老體弱的輾轉死於山溝裡,年輕力壯的四處流散逃荒,將近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充足,國庫裝滿了財寶,您的官員們卻沒有向您報告人民的困境,這是他們不關切並且殘害人民的表現。」曾子說︰「小心,小心啊!您現在對別人所做的,將來別人也會回報在你身上。」現在正是人民在回報他們。您不要歸罪人民吧!您只要施行仁政,人民自然會去親近在上位的人,願意為他們的長官去犧牲了。」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原是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將怎麼對待你。後來,人們將其簡化成「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則用來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反乎爾者孟子梁惠王下不誅則疾出乎爾者出爾反爾春秋時代曾子穆公鄒與魯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