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宋代理學的派別: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宋代理學的派別: 宋代理學的學派,主要有北宋的濂派、關派、洛派,以及南宋的閩派和象山學派。其中濂、關、洛、閩被稱為宋代理學的四大派。周敦頤、二程、邵雍、張載合稱「北宋五子」。茲將各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思想介紹如下: 濂派: 創始者:周敦頤,又稱濂溪先生,乃宋代理學之開山祖師。(濂溪,即今湖南道縣) 著作:【太極圖說】、【通書】 學說: 他認為「無極」是宇宙的根源,由「無極而太極」,由太極的一動一靜產生陰陽萬物。他又認為,聖人仿太極而立「人極」,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須通過「主靜」、「無慾」才能達到。 關派: 代表人物:張載,又稱橫渠先生(關中郿縣人) 著作:【東銘】、【西銘】 學說: 教人「以禮為本」,「以無我為大」。以禮為本則可以變化氣質,知禮成性;以無我為大,則可以達到「民胞物與」之境。此外,他又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洛派: 代表人物:程顥、程頤(洛陽人,曾受學於周敦頤) 著作:【二程全書】 學說: 大程(顥)認為良知乃出於天,故明心可見性,主張「識仁」,而以「誠敬」存之,並須身體力行,從實際生活中去驗証真理。 小程(頤)主張「涵養須用敬,格物在致知」。敬即專一,不怠惰;格物即窮究事物之原理。 大程注重內心的修養,開南宋陸九淵派;小程注重居敬及致知,開南宋朱熹一派。   閩派: 代表人物:朱熹(字晦庵,曾講學於福建) 著作:【通書解】、【太極圖說解】、【四書集注】 學說: 朱熹集北宋理學之大成,融會貫通,自成一派。 他本於二程,而側重於小程子之學,主張格物窮理為入聖之基礎。 朱子認為天下物理精蘊,皆具於聖賢之書,故讀聖賢書為格物窮理之所在。 主張「存天理,去人慾」,先博覽而後歸之約。   象山學派: 代表人物:陸九淵,撫川金溪(在今江西)人,曾講學於象山(江西貴溪),故世稱「象山先生」。 著作:【象山全集】   學說: 主張尊德性,認為「心即理」,萬物皆備於我,不假外求,反對朱子即物窮理之說。他教人擴闊自己的心境,自然能了解一切事物的道理。換言之,即只要除去內心物慾之蒙蔽,自然能領悟人生,演繹出天地萬物之道理。 他主張求學的目的在於「學做人」,故曾謂「我雖不識一字,還可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人」,可見他之注重修養心性。 浙東學派: 代表人物:呂祖謙、葉適、陳亮(浙東人) 學說: 提倡事功,排斥理學,企圖以所學用以救國救民,主張以實用為主,故又稱「事功派」。 明代之理學: 王守仁是浙江餘姚人,因曾學於紹興的陽明洞,故稱陽明先生,王守仁繼承並發展了南宋陸九淵的理學思想而成心學,創立了姚江學派。其學說在明代中葉以後取代了程朱之學的地位,風靡一時,王守仁心學的主要內容如下:   心即理: 王守仁學說繼承了南宋陸九淵「心即理」一派,認為天地萬物皆在吾心之中,「心」與「理」合一,不可分離,主張應窮吾心之理,一反宋代朱熹「格物窮理」的主張。 致良知: 王守仁認為「良知」乃人察知善惡的本能,世人因受各種物慾,蒙蔽而隱沒良知,故須下「致」的功夫,以擺脫私慾,回復原有的善良本性。 知行合一: 王守仁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並認為「真知」是實行中得來,所謂「真知即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語知」,與朱熹「知先於行」的主張截然不同。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北宋五子宋代理學宋代理學的派別:張載敦頤洛派濂派理學閩派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