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成語典故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許多成語典故由來與古人相關,請選出完全正確的選項: 甲、「四面楚歌」:項羽 乙、「胯下之辱」:韓信 丙、「投筆從戎」:班固 丁、「坦腹東床」:王羲之 戊、「韋編三絕」:呂不韋 (A)甲乙丁 (B)乙丙戊 (C)甲丙丁 (D)乙丁戊 ~解析 : 甲、「四面楚歌」→「項羽」: 秦末,世局混亂各地紛起抗秦,最後由楚漢爭天下。公元前202年,劉邦漢軍將項羽楚軍,重重包圍在垓下。楚軍困守城內,糧食漸盡情危急,張良獻計,在漢軍帳營中高唱楚國歌謠,欲勾起楚軍鄉愁以打擊楚軍士氣,瓦解軍心。楚軍不知是詐,紛紛中計。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都是敵人沒有援助。故甲對。 乙、「胯下之辱」→「韓信」: 韓信年輕時經常被家鄉的流氓欺負。有一次流氓要韓信從他的胯下爬過去來侮辱他。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韓信遂從對方的胯下爬了過去。人皆認為韓信是懦夫而恥笑他。此後,韓信發奮努力,終成一代名將,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洗刷自己的屈辱。 *後來「胯下之辱」就用來比喻人受到的極大恥辱。故乙對。 丙、「投筆從戎」→「班超」: 東漢班超,年輕時替官府抄寫文件以維持生活。有一次,他正在寫字,突然把筆摔在地上,嘆口氣說:「大丈夫應當為國家立功,怎能老是埋頭於抄寫文字?」於是,他參加了軍隊,並建立了許多功績,被封為定遠侯。 *後人將他的事跡概括為「投筆從戎」這個成語,現多用來比喻文人參軍為國立功。故丙錯。 丁、「坦腹東床」→「王羲之」: 晉王羲之,文章好字也寫得很好,十三歲時,已有名氣。在晉謁周顗後名氣更大了(因當時周顗的聲譽很高)。當時太尉郗鑒,有一個女兒,一時找不到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後來,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門人到了王家,向王敦說明來意,王敦叫他自己到東廂瞧瞧。王氏子弟,個個一表人才,他們聽說郗家遣人前來相親,不禁緊張起來。大家裝模作樣,態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個青年,坦露著肚子,盤坐在東邊的床上吃東西,意態自如,旁若無人。相親的門生把這情形回去告訴了郗太尉,郗太尉說:那個毫無矯揉造作,神態自如、坦腹東床的青年,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於是把女兒許配給王羲之。 *註:「坦腹東床」亦稱「東床快婿」。故丁對。 戊、「韋編三絕」→「孔子」: 春秋時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且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放著,看時打開。《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 「韋編三絕」)。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 *「韋編三絕」即形容讀書刻苦勤奮。故戊錯。 [資料來源:mysuper.com.tw/read.php?tid=81670]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