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育社會學理論基礎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Y   何謂典範:一套可重複套用的範例。 1.          孔恩(Kuhn) 認為典範是一種公認的科學成就,代表由某一科學社群成員共有的信仰、價值、技術等所構成的整體。 2.          孔恩的科學革命 進化認識論→ 否證論→ 精緻否證論 〈理論不斷被修正〉→〈典範轉移〉 〈重大理論發現且被檢證→引發”科學革命”〉   【補充】 而從稍早的「哥白尼革命」一書,到著名的「結構」、後來的「必要張力」論文集、還有「黑體理論」這些孔恩的專著裡,一般而言來說是以「結構」一書最有影響力、也激起最多的討論。早年就讀於哈佛物理的孔恩,在偶然的機會裡,突然認識到亞理斯多德的「物理學」,相較於今天的物理學,不能說是錯誤,只能說是「不同」,也沒有可以共通比較的基礎(如「有理數」與「無理數」二者之間)。因為這個啓蒙式的領悟,使得他後來從物理博士後轉向科學史的研究。從兩種物理體系的「不同」,他理解到歷史中從一個科學理論跳躍到另一個科學理論的「科學革命」性。因為彼此不能共通的比較與計分(即所謂的不可通約性incommensurability),科學理論的演變需以「革命」的強烈方式出現,正如一個社會中的新舊政治體系與意識型態彼此「不可共量」,政體的演變也往往需以「革命」的方式來進行。因此進一步,作為一概念的「科學革命」被正式提出,科學發展長期是「漸進累積」(從哥白尼到牛頓到愛因斯坦)的傳統想法受到質疑,科學思想在歷史中的動力性、矛盾衝突、彼此競爭乃至革命的種種驚人的新問題性,也都因為孔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給予世人對於在科學史、科學哲學、一般科學的領域的討論上產生重大的影響。   Y   和諧論主要特徵 1.          功能: parts àsocial structureàfunctions 2.          整合: 相互依賴,彼此協調 3.          穩定: 在調適中求改進,在穩定中求進步 4.          共識: 社會成員間具某些共同價值與信念   衝突理論(批判學派) – 批判改革/衝突對立/社會再製 古典理論時期 現代理論時期 Marx(馬克思) 結構主義 國家機器 Althusser(阿圖塞) 社會再製 Bowles(包爾斯)/ Gintis (金帝斯)/ Anyon 唯意志論 文化霸權 Gramsci(葛蘭西) 霸權再製 Illich/ Apple (艾波)/ Giroux/ Carnoy/ Levin Weber(韋伯) 文憑主義 Collins(柯林斯)   文化再製 Bourdieu(布迪爾)/ Passeron   折衷觀點 Meyer     Y   衝突論主要特徵 1.          對立與衝突 2.          變遷 3.          強制   Y   馬克思(K. Marx) 1.          物質決定意識 2.          階級意識。階級鬥爭(資產階級v.s. 無產階級) 3.          異化:描繪工業革命導致的非人性化的情景,亦即人創建的機械化生產模式,原本目的是為人服務,但是最終卻凌駕於人之上,人被迫屈從於非人性化的機械性與固定性生產流程,因而產生主客導致的現象。   【補充】 在馬克思主義裡,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實際上是「資本家」的集合。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人力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Y   馬克思主義&大部分馬克思主義的流派都有以下的觀點 1.          資本主義:建立在資本家對於無產階級的剝削(利潤來自於資本家獲取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 2.          認為歷史發展是有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會對生產力產生回饋作用,生產關係一定會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3.          生產關係主宰人類階級組成:歷史上的社會關係會隨物質條件而改變。 4.          階級鬥爭(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 是歷史推進的重要因素。 5.          在歷史的進程當中,舊有的階級制度將會解體並被新的體系(以所有人的利益為先的體系) 所取代。因而最後必然走向共產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Y   意識型態:特定的一組概念或一個概念體系。 1.          用法上可指稱某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潮。 2.          反映一定階級或特定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思想。 3.          政治制度、經濟和社會型態的思想體系。 ê  是一種認知體系/一種世界觀。 ê  占優勢地位的意識型態,通常以一種「中立」的姿態呈現,而與這個標準不同的意識型態常常被視為異端或偏見。 ê  例如:皇民化時期、不說國語要罰錢   Y   韋伯(M. Weber) ★    不同意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階級鬥爭、階級衝突的終極目標是無產階級專政。 1.          社會衝突的基礎   階級:財產權   地位:文化立場   權力:從社會文化與組織地位所獲得之影響力的差別 à知識和文憑讓社會團體相互鬥爭 2.          理解的概念   該詞係指主觀心靈狀態的觀察與解釋。社會行動是個體賦予主觀意義的行為,社會學是一門對社會行動之詮釋性理解的科學,目的是達到對社會行動之原因及影響的因果解釋。   依據Weber對於行為主觀意義的關注,興起詮釋性的教育社會學研究。此一研究取向著重從教師與學生的感受、立場與觀點,去了解教室經驗的主觀意義及其啟示為何。因此教師的期望以及去標籤化作用就成為韋伯學派的關注焦點。雖然Weber從未把詮釋觀點運用在教育研究上,但是他的研究方法卻對教育社會學產生深遠的影響。(p. 41) 3.          合法的權威   傳統:對神聖傳統的遵行à皇帝   魅力:對具有獨特人格特質者的奉獻à孫中山   理性權威:對於規範之合法性,以及據此擁有發號施令者的信服à總統 à理性權威來自現代社會科層體制(明確區別各種權威的層級結構、客觀而不留情面的行政風格、完整的檔案系統、個人屬於行政體系內而非擁有整個組織、在組織內有升遷的結構。à學校的特色。p. 41。) 的觀點。   古典 現代 Y   現代衝突論的教育觀點 1.          1970年,新馬學派-法蘭克福學派(New-Marxism) à脫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傳統方法看待學校教育。 2.          觀點複雜,其共同關切焦點的教育議題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3.          主要探討的兩個類型 ê  源自Marx:探討學校如何再製階級關係 ê  源自Weber:探討如何形成社會團體及競爭關係   Y   新馬學派 (一) 結構馬克思主義 (二) 唯意志論   (一) 結構馬克思主義:強調「社會結構」決定人類行為 1.          阿圖塞(Althusser)   他的理論與馬克思最接近,強調社會基礎是下層結構,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為本。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大部分的社會制度,包括宗教、教育、軍隊等,都是為國家而服務,而國家則由統治的資本主義階級所控制。在資本主義社會體系中,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不斷複製「生產條件」,亦即複製生產中的人際關係(雇主/勞工、資本家/工人)。(p. 43)   社會上層結構為「國家機器」,統治階層運用這些機器進行統治。 –    壓迫型國家機器:軍隊、警察、法庭等機構,運用強制力量或武力打擊,壓迫下層社會接受階級宰制。 –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以較隱性、觀念式的各種制度對下層社會進行懷柔或籠絡,以消除其抗拒意識,順從資產階級的統治。例如學校。 –    這些機器雖然最終是以物質條件(下層結構) 為基礎,但他們也都具有相對自主性。 2.          包爾斯(Bowles) & 金帝斯(Gintis)   「社會再製」à符應理論   學校裡的權威結構和公司企業中的權威層級結構遙相呼應,成績等第高低則和未來職業薪資多寡相符應。簡言之,學校課程教學與生活輔導所共同塑造的等級結構,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是兩個相互對應的體系。(p. 44)   Anyon   調查發現à「家庭-學校-職業」與學生的未來職業類型有符應關係。   (二) 唯意志論:不同於強調結構,比較偏重於分析「意識形態」與「知識分子的角色」。 1.          葛蘭西(Gramsic)   在探討資本主義和人類行為時,不能忽略一些主觀的因素,包括信仰、價值、抱負、文化等。他認為學校不僅在反映統治階級的利益,學校也可以成為促進社會變遷的工具,甚至推翻資本主義統治體系的工具,其關鍵在於意識形態和知識分子。(p. 45)   「文化霸權」:知識分子為宰制團體塑造霸權文化,其中包括各種知識、邏輯和概念,而霸權文化的目的是用來維護統治體系和資本主義生產體系。   教師為課堂中具有霸權的知識份子,得以順應統治階級而再製霸權文化。 抗拒者經由創造自己的意識型態,進而塑造對立霸權以對抗。 2.          Giroux   轉化型知識份子:具備轉化社會結構的能力者。Giroux呼籲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便意指教師應致力於「教學更政略化、政略更教學化」,促使教師的角色發展出轉化社會結構的力量,讓學校成為轉化壓迫的場所。 3.          艾波(Appple)   學校雖然是一個具有自主性的文化機構,但不同階級的意識型態在此交鋒與纏鬥。教科書、課程與教學,以及學校生活的其他面向,通通都被用來再製社會階級關係。 4.          卡諾(Carnoy) vs.(Levin)   學校中的衝突可歸為宰制階級和非宰制階級間的鬥爭,且大部分為意識形態的衝突。   宣稱「功績主義」為假象,事實上學校內的教學、評量、學分等級、課程分軌(tracking)等做法,目的都在馴化學生與家長。   面對勞工階級希望獲得更多教育資源的需求,宰制階級必須讓步。因而學校為一中介歷程,最終目標鎖定於物質資源的分配及生產關係的再製。   Y   現代衝突論的教育觀點(續) 1.          走韋伯學派的學者,也關心學校如何再製階級,也探討文化概念和意識型態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          比起新馬學派,韋伯學派的學者更強調各個地位團體間如何競逐社會聲望、名譽及文化資本。 3.          強調教育制度也同樣再製並型塑各種地位團體。   Y   韋伯衝突學派 (一) 文憑主義與地位團體 (二) 文化再製   (一) 文憑主義與地位團體: 1.          柯林斯(Collins)   個團體不斷相互競爭,爭取榮譽和名望。   學校文憑是進入特定地位團體的重要憑藉,因此文憑成為主要的鬥爭目標。   由於學校教育受到高社經地位者之控制,學校教育主要的任務是「在教室內外教導特殊地位團體的文化」,因此高社經背景的學生取得最佳文憑的機會高於其他階級者。   結果:「獲得文憑-文憑通膨-文憑貶值」個人順從被再製。   學校中的衝突以及競逐更高更多的文憑,不僅僅是階級利益的驅使而已 (馬克思觀點),進一步說,「各個地位團體運用文憑來決定其成員資格」也是促使學校中發生衝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如果要爭取更高的地位團體資格,就必須在這套社會機制中被再製,也就是努力爭取更多文憑。(p. 49)   (二) 文化再製: 1.          布迪爾(Bourdieu) & (Passeron)   以資本為核心概念,強調社會階級再製乃是各種資本類型互為轉換的結果。   經濟資本: 社會資本:社會關係網路、社會地位、所屬的社會團體à工作的好朋友 文化資本:主要型式。經由內化的生活品味;物質層面à圖書、展演;制度產生的文憑。 象徵資本:文化系統強加於上,使其何法化à高官的象徵資本-黑色轎車   習性:經過培養的處事方式à老師喜歡乾淨的孩子   學生在習慣的支配下進行學習,他們從父母和同儕中獲得各種資本,並且運用這些資本進一步取得學術文憑。學術文憑也是一種文化資本,可以進一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資本,因此教育文憑成為各種資本轉換的關鍵因素。(p. 50)   Y   威里斯(P. Willis) 文化創生(cultural production) 學習成為勞工(learning to labor) 1.          小夥子(the lads) vs. 聽話蟲(ear’ oles) 2.          抗拒次文化,反學校文化,反智文化(洞察penetration) 3.          勞心vs. 勞力 4.          種族主義 5.          性別歧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學譚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