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柏拉圖-知識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柏拉圖知識論   古希臘哲學家因為看見宇宙萬象變動不定,就不能肯定甚麼才是永恆真正的存在知識。因此有人建議說「水」或是「火」為一切本源。   柏拉圖統一前人思想,先把「思想 」和「存在」看成二元,看為兩個不同的世界。然後發展他的「觀念論」。「觀念論」指出「觀念界」(理性)和「感官界」(感性)的對立,這是典型的宇宙二元論。他用了一個著名的「地窖比喻」來說明「觀念論」的可靠性。   「在一地窖裡,光透不進來。有許多囚犯被綁在椅子上,面向一幅大牆壁。椅子後面有一矮牆,矮牆上有各類道具,矮牆後點著一支蠟燭。囚犯不能回頭看見背後的東西,天生下來只見到大牆壁上的道具影像。如有人問這些囚犯,世界上甚麼才是真實的,他們會說牆上的影像是真實的﹔問甚麼是知識,他們就會說「我記得或認識牆的一些事物就是知識」。   因此,柏氏就以人類比較地窖的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面對感官世界,很自然就認為這感官界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結論說我們所看見的東西都是看不見東西的影像。   按「觀念論」,可為柏拉圖的思想做以下結論:   1. 認為肉眼所見,肉身所觸的事物不過是幻影。而這幻影世界不過是永恆世界(或屬靈)世界的抄本。   2. 認為萬物變化不定,只有人記憶中的「觀念」才是永恆不變的。   3. 所有一切的觀念都在追求一個最高的目的,也就是「最高的觀念」-「善」。   4. 人生下來就在追求真、善、美,而「善」居於最高峰。「善」也包涵了真與美的特性。人可以憑著哲學的默想,或說哲學家比較容易達到「善」(永恆)的世界。     →比較「觀念論」V.S「實用主義」的不同   ─觀念論(=唯心主義=理想主義=Idealism):柏拉圖用洞穴理論洞中人所見的影子來比喻「表象的感官經驗」,說明知識與真理不能光靠感官經驗而得,真實世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心靈世界。   ─實在論(=唯實主義=實在主義=Realism):實在主義的代表為亞里斯多德,認為知識的來源主要得自「經驗」,知識要有其實用性而非空靈的裝飾品,人們腦中的觀念必須符應外界事物,才算是真正的知識。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唯實主義實在論柏拉圖IdealismRealism唯心主義實在主義洞穴理論理想主義觀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