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決策模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漸進決策模式(枝節的途徑):林布隆(Lindblom)的《政治與市場》只是對過去的政策作修正 不區分目標與手段 只求有與現今政策稍有不同的替代方案 僅考慮少數的方案 僅考慮少數幾項後果並非全部 問題不斷重新界定非一成不變 無最佳方案只有符合實際需要的方案 必要時可以修改目標以迎合手段   垃圾桶式決策模式:決策乃於組織化的無秩序狀態下作成【組織的無政府狀態】。由柯漢(Cohen)、馬區(March)和歐爾森(Olsen)提出。垃圾桶中決策形成的四個要素:PPSC  (a).問題problems (b).解決方案solutions  (c).參與者participants (d).選擇的機會choice opportunities 抉擇機會如同一個垃圾桶,不同參予者會丟入不同的問題跟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後隨機碰撞的結果 產生一個混合物 有時候問題可以被解決 也些時候重要問題可能被忽略  混合掃瞄決策模式:政策為理性與漸進的綜合。由艾桑尼(Etzioni)所提倡。   滿意決策模式:又稱有限理性決策模式,由賽蒙(H.A. Simon)所提出,反對古典經濟學家所主張「經濟人」的觀點,而認為人是「行政人」,行政人只追求滿意的或夠好的決策。   廣博理性決策模式:又稱綜合理性模式,認為人是經濟人,即人是追求最大經濟利益者。   葛蘭畢耶斯基→利用迷你典範概念來批判美國公共行政學過度重視抽象理論而忽略實務工作的缺點。用來協助實務工作者解決問題的管理、方法、技術與模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