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管理學派的演進-整合理論時期/新近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ㄧ、整合理論的產生背景 (一)改進傳統理論與修正理論之缺失。 (二)建立完整的理論架構。 (三)為達科際整合的要求。 二、系統的特性(卡斯特與羅森威之見解) (一)次級系統:均由二個以上相互關聯的分子或要素組成。 (二)整體性:整體大於各分子相加之總和。 (三)開放性:必須與外在環境保持互動,交換訊息。 (四)系統界限:用以區隔系統與外在環境,作為系統的過濾機制。 (五)轉換過程:各種輸入input,加以處理轉換,輸出。(可稱為黑箱) (六)回饋:產出對環境的作用,及系統本身的運作訊息,送回輸入端。 (七)能源不絕:與外在環境互通有無,能生生不息。(現象─反熵ㄉㄧ作用entropy、反能趨疲) 三、系統觀點(內容注重對於外界的適應力) (一)一般系統理論(所有系統理論基礎)   1.貝特蘭菲 (1)一般系統理論創立者 (2)平行論:必須將各層次加以整合,求得普遍法則 (3)開放與封閉系統觀念:1開放─生物與社會現象 2封閉─物理與機械   2.鮑丁 (1)一般系統理論之發揚光大者 (2)提出系統管理system managementㄧ詞 (3)提出GST理論分九個層次:11~3物理與機械   24~6生物   37~9人類及社會層次   3.湯普森 (1)提出封閉與開放系統 (2)最早提出者    (二)環境系統理論(強調環境是所有組織系統的外在系統)   1.卡斯特&羅森威 (1)環境可分為一般及特定 (2)★開放組織系統含二大次系統   1垂直性次級系統:策略、管理、技術   2水平性次級系統:結構、技術、心理-社會、目標與價值、管理 (三)社會系統理論(認為組織均是社會系統的次級系統)   1.萊斯 (1)技術子系統(軟):組織隨其任務需要,有一定技術條件 (2)社會子系統(硬):組織成員間的人際關係 (3)技術-社會系統二者間均會牽連,是分不開的   2.卡茲&卡恩 (1)認為純心理的研究不能涵蓋所有組織之理論   3.★杜拉克 (1)管理子系統是建立社會-技術系統之上 (2)現代管理學之父 四、情境觀點/權變理論(需因時因地制宜,隨個體及環境不同而改變) (一)來由:由勞倫斯&洛西於1967年合著所提出權變理論一詞 (二)伍華德   1.權變理論先驅   2.各機關應按其工作性質及特殊情況,採取不同的組織型態與管理方式  (三)柏恩斯&史托克 1.權變理論的奠基者 2.★機械式管理:任務明確,環境穩定的組織 3.★有機式管理:任務創新冒險、環境多變的組織  (四)費德勒 1.領導權變模式  (五)豪斯 1.路徑-目標理論  (六)★情境變數 1.組織規模 2.任務例行性(技術經常性) 3.環境不確定性 4.人員特性差異  (七)主要內容 1.否定兩極論:管理方面不能僅固定採其一方法 2.彈性運用:沒有一套絕佳的組織原則,視情境而定 3.效果與效率並重 4.殊途同歸性:環境不一樣,所採之方法亦不同 5.管理的層次性:階層不同所運用手段及方法亦不同 6.若即關係:若為獨立變數;即是相依變數 五、總整理  (一)強調組織是一個複合的整體  (二)系統觀點視為當時(1960)最周延的理論  (三)從環境中IPOF控制整個過程  (四)權變觀點以不變應萬變的看法,亦即沒有管理的萬靈丹(動態) 六、補充  (一)超Y理論 1.莫爾斯&洛西根據複雜人的假定 2.主張權宜應變的經營管理理論,實質上要求將工作、組織、個人、環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二)三的理論時期區別   傳統理論 修正理論 整合理論 理論基礎 科學管理 行為科學 權變理論 核心價值 效率 效率、人性 效率、效能、績效 理性觀點 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 工具與實質理性 價值探討 價值區分 價值中立 價值批判(NPA) 研究面向 應然面 實然面 兼具 人性假定 性惡(X理論) 性善(Y理論) 兼具(Z=X+Y) 人員重視 生理 心理 兼具 系統觀點 機械系統 心理-社會系統 生態-演化系統 研究觀點 靜態 動態 生態、有機 效率觀點 機械效率 社會效率 層次效率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